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蔡元生

指数 蔡元生

蔡元生(Winson Tsai, )台灣業餘天文愛好者和天文攝影家,高雄市人,現居住在楠梓區。.

20 关系: 南魚座天文觀測天文愛好者宁波市小行星215080小行星中心屏東縣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國際天文聯會哈雷彗星高雄高雄市超新星鹿林天文台黃崇源 (天文學家)苏州市恆春鎮楠梓區星系

南魚座

南鱼座是88个现代星座中的一员。拉丁名Piscis Austrinus或者Piscis Australis(拉丁语南方的鱼)。它是48个托勒密星座中的一员。首要并且是唯一的亮星是南鱼座α星(北落师门)是颗蓝白色的巨星,距离地球25光年,全天第17亮星(不包括太阳)。在地球上的视星等为1.16。.

新!!: 蔡元生和南魚座 · 查看更多 »

天文觀測

天文觀測是以各類儀器以各種波段接收來自宇宙各類目標天體的輻射與電磁輻射,具體觀測其可見光或特殊波長影像、光譜影像等,借此研究其狀態、變化、距離、化學組成等的一種重要途徑,而實地採樣分析也屬天文觀測的範疇內。.

新!!: 蔡元生和天文觀測 · 查看更多 »

天文愛好者

天文愛好者泛指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人,一般而言都是業餘性質。 歷史上,天文愛好者中有不少人曾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是發展天文事業一支重要力量,也為補足專業天文台未能日以繼夜觀測的重要支援。現今天文愛好者所參與的大多為下列幾大項目:.

新!!: 蔡元生和天文愛好者 · 查看更多 »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新!!: 蔡元生和宁波市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215080

小行星215080(215080 Kaohsiung,高雄小行星),臨時編號2009 FX18,是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由台灣天文愛好者蔡元生和其觀測團隊申請鹿林天文台SLT望遠鏡觀測時段中的2009年3月20日與鹿林天文台觀測助理林啟生共同發現。2009年8月7日以蔡元生的家鄉高雄市命名為高雄(Kaohsiung)。這是第一顆台灣天文愛好者參與發現並命名的小行星。 蔡元生的觀測團隊成員還包括蘇州盤門風景區人員陳韜、寧波韓商主管金彰偉及廣東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的袁鳳芳。.

新!!: 蔡元生和小行星21508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中心

小行星中心(MPC,Minor Planet Center)是負責蒐集微型行星(小行星和彗星)觀測資料的官方組織,計算它們的軌道,並通過小行星通報發布相關訊息。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主導下,由天文物理中心和哈佛大學天文台轄下的史密松天文台實際運作。 MPC為觀測則提供了一些免費的線上服務,以協助觀測小行星和彗星。完整的小行星軌道目錄(有時簡稱為"小行星目錄")也可以自由下載。除了天體測量學的資料,MPC也蒐集行行星的光度曲線。一個關鍵性的新任務是通過網路和部落格來協調觀測者對近地天體進行可能的後續觀測。MPC還負責確定並提醒新發現的近地天體是否有在發現後的幾個星期內撞擊地球的風險(參見 潛在威脅天體 和) "。.

新!!: 蔡元生和小行星中心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新!!: 蔡元生和屏東縣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R.O.C. Naval Academy),簡稱海軍官校,是一所專門培育中華民國海軍軍官的軍校,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以「培育第一等人才,建設第一等海軍」為宗旨。.

新!!: 蔡元生和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Astronom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是隸屬於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的獨立研究所。是台灣第一個與天文學教學和研究相關的大學系所,並管理位於鹿林前山的鹿林天文台。.

新!!: 蔡元生和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國際天文聯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缩写为IAU;法語: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UAI),由博士以上的專業天文學家所組成,積極參與天文學研究與教育。於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立,由當時的國際天文星圖計畫(Carte du Ciel)、太陽天文聯合會(Solar Union)和國際時間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等數個組織合併而成。其後,世界各國的國家級天文組織陸續加入,构成今日的規模。該會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的國際科學聯合成員,也是國際上承認的權威机构,負責統合恆星、小行星、衛星、彗星等新天體以及天文學名詞的定義與英文命名。2014年7月10日宣布「外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動啟動,開放公眾參與系外行星的命名。 IAU下分成數個工作單位,IAU也負責天文訊息全球電報通報系統,實際工作由中央天文電報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汇总整理天文訊息的匯報及電報的發布。 總會共有9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共10144位會員,其中美國最多,有2579位會員,其次为法國(700位)、日本(598位)、義大利(568位)、德國(532位)和英國(523位)。.

新!!: 蔡元生和國際天文聯會 · 查看更多 »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正式名稱是1P/Halley)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76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週期彗星,人一生中可能经历两次他的来访。其他能以裸眼观察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可能要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 至少在西元前240年,或許在更早的西元前466年,哈雷彗星返回內太陽系就已經被天文學家觀測和記錄到。在中國、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英國人愛德蒙·哈雷最先使用開普勒第三定律估算出他的週期,1758-1759年彗星再次来临的时候,這顆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以纪念哈雷的工作。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 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時,人类第一次用太空船詳細觀察彗星,得到了第一手的彗核結構與彗髮和彗尾形成機制的資料。這些觀測支持一些彗星結構的假設,如弗雷德·惠普的「髒雪球」模型比较正確地预测了哈雷彗星是揮發性冰——水、二氧化碳、和氨-和宇宙塵埃的混合物。資料使科学家建立了更准确的模型;例如,哈雷彗星的表面大部分是宇宙塵埃,沒有揮發性物質,並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

新!!: 蔡元生和哈雷彗星 · 查看更多 »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新!!: 蔡元生和高雄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蔡元生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超新星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而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當。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超新星是星系引力波潛在的強大來源。初級宇宙射線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超新星 。 超新星比新星更有活力。超新星的英文名稱為 supernova,nova在拉丁語中是“新”的意思,這表示它在天球上看上去是一顆新出現的亮星(其實原本即已存在,因亮度增加而被認為是新出現的);字首的super-是為了將超新星和一般的新星有所區分,也表示超新星具有更高的亮度。超新星這個名詞是沃爾特·巴德和弗裡茨·茲威基在1931年創造的。 超新星可以用兩種方式之一觸發:突然重新點燃核融合之火的簡併恆星,或是大質量恆星核心的重力塌陷。在第一種情況,一顆簡併的白矮星可以透過吸積從伴星那兒累積到足夠的質量,或是吸積或是合併,提高核心的溫度,點燃碳融合,並觸發失控的核融合,將恆星完全摧毀。在第二種情況,大質量恆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縮,釋放重力位能,可以創建一次超新星爆炸。 最近一次觀測到銀河系的超新星是1604年的克卜勒之星(SN 1604);回顧性的分析已經發現兩個更新的殘骸 。對其它星系的觀測表明,在銀河系平均每世紀會出現三顆超新星,而且以現在的天文觀測設備,這些銀河超新星幾乎肯定會被觀測到 。它們作用的角色豐富了星際物質與高質量的化學元素。此外,來自超新星向外膨脹的激波可以觸發新恆星的形成。.

新!!: 蔡元生和超新星 · 查看更多 »

鹿林天文台

鹿林天文台是一座設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及南投縣信義鄉交界處鹿林前山的天文台,在玉山國家公園之內,海拔2862公尺,由國立中央大學在1999年設立。目前由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管理。.

新!!: 蔡元生和鹿林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黃崇源 (天文學家)

黃崇源(Chorng-Yuan Hwang,)是一位台灣天文學家,現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並曾任所長。主要研究是在觀測天文學方面。.

新!!: 蔡元生和黃崇源 (天文學家)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蔡元生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恆春鎮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行政區,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排灣族斯卡羅王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每年約九月到次年三月,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由於山脈陡降,季風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風勢強勁的「落山風」。由於陽光充足加上強烈乾熱的落山風,造就了適合栽種的洋蔥盛產。此外恆春在1901年引進了瓊麻,用以製造繩索、麻袋等民生用品,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博得「東洋之光」的美名,雖然現已沒落,但瓊麻也成了恆春的標誌。 恆春地處熱帶性氣候,南方的海岸有珊瑚礁地形,加上自然生態豐富,1982年,台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在此成立,本鎮的鵝鑾鼻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南的點。 2006年1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的地震。這次地震除了在臺灣造成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外,更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

新!!: 蔡元生和恆春鎮 · 查看更多 »

楠梓區

楠梓區(注音:ㄋㄢˊ ㄗˇ ㄑㄩ,英語:Nanzih/Nanzi/Nantz/Nantzu District,閩南語:楠梓區 Lâm-tsú-khu),是台灣高雄市的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北端,北臨梓官區、橋頭區及燕巢區,東臨仁武區、大社區,西濱台灣海峽,南接左營區。自然位置處於壽山、半屏山北麓,有楠梓溪、典寶溪、後勁溪流經,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楠梓區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過去因中油設立高雄煉油總廠以及經濟部設立楠梓加工出口區,而快速帶動本區經濟發展及人口流入。後來因加工業衰退造成園內廠商大幅遷出,區域及人口發展進入停滯。但近年得高雄市政府輔助重新打造及園內產業轉型,使加工區產業轉型為科技發展且規劃楠梓第二園區,重新帶回廠商進駐、就業機會及人口移入,目前為高雄市人口快速成長區之一。 楠梓區也為高雄市境內大學設立最多的區域,區內西北側為國立高雄大學、東側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中間則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龐大的大學人口成為楠梓商圈發展及消費來源。過去後勁地區因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現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及楠梓加工出口區提供大量消費人口得以發展成商圈。但在楠梓加工出口區衰退同時,使後勁商圈陷入發展低迷。商圈逐漸轉移至人口較為密集的德賢路,加上國立高雄大學的設立帶來的消費人口,使具有地緣鄰近的惠民路沿連德賢路形成龐大的新興商圈。此外,國立高雄大學更促成藍田--一帶大量興起住宅建案及大賣場(家樂福楠梓店)進駐。清豐里一帶本因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原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及台糖量販楠梓店的設立得以發展,但近年又因德民新橋的建造,使楠梓東西兩側可流通,進而加速此區建設及大片住宅地重劃。 至今楠梓區已成為高雄市的人口快速成長區之一,也是北高雄重要工商核心之一。區內並形成以楠仔坑(車站一帶)、右昌、後勁、翠屏(德賢路至惠民路一帶)四區為主的商業活動聚集區。雖然本區受大學人口及加工區勞動人口而得以發展,但本區受地形阻隔,區位與市區斷裂且邊緣,致使無大型資源或市轄建設於此。不過因中油煉油廠遷廠,遺留下的龐大腹地是否能再造且驅動楠梓區發展,仍可期待。.

新!!: 蔡元生和楠梓區 · 查看更多 »

星系

星系(galaxy),或譯為銀河,源自於希臘语的「γαλαξίας」(galaxias)。廣義上星系指無數的恆星系(當然包括恆星的自體)、塵埃(如星雲)組成的運行系統。參考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包含恆星、星團、星雲、氣體的星際物質、宇宙塵和暗物質,並且受到重力束縛的大質量系統,通常距離都在幾百萬光年以上。星系平均有數百億顆恆星,是構成宇宙的基本單位。。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107)顆恆星的矮星系到上兆(1012)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全都環繞著質量中心運轉。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 歷史上,星系是依據它們的形状分類的(通常指它們視覺上的形狀)。最普通的是橢圓星系,有橢圓形狀的明亮外觀;螺旋星系是圓盤的形狀,加上彎曲的塵埃旋渦臂;形狀不規則或異常的,通常都是受到鄰近其他星系影響的結果。鄰近星系間的交互作用,也許會導致星系的合併,或是造成恆星大量的產生,成為所謂的星爆星系。缺乏有條理結構的小星系則會被稱為不規則星系。 在可以看見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總數可能超過一千億(1011)個以上。大部分的星系直徑介於1,000至100,000秒差距,彼此間相距的距離則是百萬秒差距的數量級。星系際空間(存在於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了極稀薄的電漿,平均密度小於每立方公尺一個原子。多數的星系會組織成更大的集團,成為星系群或團,它們又會聚集成更大的超星系團。這些更大的集團通常被稱為薄片或纖維,圍繞在宇宙中巨大的空洞週圍。 雖然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很少,但在大部分的星系中它都佔有大約90%的質量。觀測的資料顯示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於星系的核心,即使不是全部,也佔了絕大多數,它們被認為是造成一些星系有著活躍的核心的主因。銀河系,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所在的星系,看起來在核心中至少也隱藏著一個這樣的物體。.

新!!: 蔡元生和星系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