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3 关系: 工商日報,上環,中原地產,世界殯儀舘,九龍,九龍公眾殮房,亞洲電視,伊秋水,喪禮,王廷歆,灣仔,福澤殯儀館,紅磡,紅磡站,經濟通,花店,鍾慧寧,華僑日報,華懋集團,非營利組織,香港,香港島,董事会,蕭顯輝,蕭明,長生店,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東城戲院,東華三院,東華醫院,殮房,殯儀館,港鐵。
工商日報
《工商日報》(The Kung Sheung Daily News)是香港一份已停刊的報紙,1925年7月8日創刊,1984年12月1日停刊。創辦人洪興錦,督印人容守正,發行所位原於中環結志街六號。除賣本埠之外,亦賣到中國同外埠,訂一年以黃曆幾多日計。《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是香港早期的三大中文報紙。報社另發行《工商晚報》,1930年11月5日創刊,1984年12月1日停刊。.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工商日報
上環
上環(Sheung Wan),舊稱西區(Western District,簡稱Wester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 該區區議會議員有兩席,分別有民主黨籍的甘乃威及伍凱欣.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上環
中原地產
中原地產(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全名是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由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中原地產是香港四大地產代理之一,而且至今天在香港已擁有三百多間分行、以及數千名員工,公司主力於從事住宅、工商舖、地皮及車位物業的買賣及租賃。中原集團已在香港、澳門、臺北、新加坡及中國內地共37城市設立公司,業務覆蓋至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目前地鋪分行數目超過2,600間,員工數目接近6萬人 中原地產不是香港上市公司,它在香港各區都有分行,一般相信,中原地產與其主要對手美聯物業瓜分了逾半香港的地產代理市場。 母公司是中原集團,在1978年成立,時至今天,業務包括地產代理、測量估價、資產管理、財務借貸、按揭轉介、招標拍賣及家居服務等,而且集團員工總人數已經超過逾二萬名。著名服務有中原地圖、免費日報am730、中原數據、中視網(CPN)、中原(工商舖)、日進測量師行、中原測量師行、中原訓練學院、中原慈善基金、中原財務、中原按揭經紀有限公司、利嘉閣地產。 2013年中原集團全年總收益達134億港幣,同比增長近20%,當中內地業務收益佔近70%,超過93億元,增幅達60%。 2014年中原集團全年總收益達146億港幣,同比增長近9%,亞太區業務37.95億港幣,工商舖6.65億港幣,香港28.64億元港幣,過去一年共促成454,565宗成交,金額約8,100億元 2017年中原集團業績,全年物業成交金額為約11,000億港元;佣金收入達188億港元,全年減少6%;稅後盈利錄10.53億港元,減少17%。2017年,集團在亞太區及中國內地的總成交宗數超過52萬宗,其中香港中原地產,全年促成逾6.1萬宗租務及買賣成交,促成的物業成交金額逾2230億元,期間錄逾50億元佣金收益,當中住宅部佣金佔逾38億元,工商舖逾7.9億元,3項數字均屬歷史新.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中原地產
世界殯儀舘
世界殯儀舘有限公司(簡稱世界殯儀舘;Universal Funeral Parlour Co., Ltd.)是香港一間殯儀館,位於九龍紅磡,於1975年11月28日落成啟用,為香港主要的殯儀館之一。 2006年12月11日,世界殯儀舘以9,120萬港元奪得鄰近的永恆殯儀館的經營權(並更名為世盛殯儀館),香港殯儀業界擔心出現壟斷。 舘內設有15間禮堂,分別是14個一般禮堂和1個世界大禮堂,另有12間房口。最大的一般禮堂面積約3,000平方呎;最小約1,100平方呎;而世界大禮堂則佔地8,000平方呎,是亞洲城市中最大的殯儀禮堂之一。至於房口的面積約600平方呎。.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世界殯儀舘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九龍
九龍公眾殮房
九龍公眾殮房()是香港一個公眾殮房,位於九龍紅磡暢行里7號(福澤殯儀館旁),由香港衞生署管理。自從2005年9月5日葵涌公眾殮房全面啟用後,九龍公眾殮房變為後備,只留作屍體儲存應急之用。九龍公眾殮房可存放72具遺體。.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九龍公眾殮房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亞洲電視
伊秋水
伊秋水(1904年-1955年5月14日),原名伊景榮,籍貫廣東番禺,香港二十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喜劇演員。.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伊秋水
喪禮
#重定向 葬礼.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喪禮
王廷歆
王廷歆(,蘋果日報,2010年7月16日),籍貫及出生地是浙江溫州,香港企業家王德輝的父親。早年創辦華懋集團。 王廷歆的父親在溫州經營染料公司,他在1928年進入父親的公司工作,兩年後其父去世,公司由他接手。1932年與任玉珍結婚,二人育有3子2女。王廷歆其後在香港開設分公司,並且與家人移居香港。 大約自1960年代開始,王廷歆逐漸減少參與華懋集團業務,公司主要由其子王德輝打理。在王德輝及媳婦龔如心經營下,華懋集團逐漸發展為一個龐大企業集團,業務以房地產發展為主。 王德輝1990年被綁架後失蹤,王廷歆在1997年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請求法院准許他宣誓王德輝已死亡。高等法院在1999年9月22日准許王廷歆可宣誓其子已死亡。 其後王廷歆與龔如心為爭奪王德輝的遺產對簿公堂,案件原審共172天,橫跨14個月。根據王德輝在1968年訂立的遺囑,其父親王廷歆可取得大部份遺產,全案關鍵是龔如心拿出聲稱是王德輝在1990年再訂立的遺囑,遺囑訂明把所有遺產轉交給龔如心。2002年11月21日,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判決1990年的遺囑無效,王廷歆可取得王德輝的遺產。龔如心不服判決而上訴,2004年6月28日上訴庭大致上維持原判,不過在2005年9月,龔如心在香港終審法院上訴得直,推翻先前的判決並取得遺產。 2006年8月17日,龔如心透過律師向終審法院申請要求王廷歆在14日內遞交誓章,交代其本人有否支付爭產官司的訟費。同年10月25日,終審法院裁定王廷歆需要負責龔如心三分之一的原審訟費及三分之二的上訴及終審訟費,另需負責訴訟期間王德輝遺產管理費的三分之二,連同他本人的訴訟支出,外界有人估計他需負擔達6億港元的費用。終院同時頒令王廷歆需要在14日內向龔如心一方交代誰人借出4100萬港元予他打官司。 龔如心在勝訴後表示無意向王廷歆本人追討訟費。王廷歆在14日限期過後未有交代該筆借款的來源,龔如心的代表律師表示不打算為此事追究王廷歆。 2010年5月,王廷歆因為半邊身不遂,懷疑中風,被送入養和醫院,證實患上肺癌,經腦掃描後,發現少量癌細胞進入腦部。醫生相信由於癌細胞上腦,導致王的神經線受壓,以致半邊身不遂,後來用儀器「打散」腦內癌細胞,使他回復活動能力,及後由於病情趨向穩定,一度轉送療養院。但至7月1日,王病情急轉直下,惟有送入威爾斯親王醫院,同一晚病逝,王的死因有待確定。.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王廷歆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灣仔
福澤殯儀館
#重定向 紅磡市立殯儀館.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福澤殯儀館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紅磡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紅磡站
經濟通
經濟通有限公司,簡稱經濟通,於1994年開展業務,為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成員,以專線系統及互聯網提供財經新聞及包括實時報價等資訊。旗下經濟通通訊社於2001年成立,主力拓展中國內地業務,並於同年獲新華社批發許可證,能合法在中國內地發放涉外經濟資訊。 經濟通於2000年推出財經網站(即現時的「經濟通香港站」),為用戶提供股票與衍生工具之實時及非實時報價及財經新聞等資訊。除新聞及專家評論外,網站亦增設了窩輪資訊、券商盈利預測、上市公司資料庫及相關財經資訊等。 為切合國內市場需要,經濟通於2008年推出「經濟通中國站」。.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經濟通
花店
花店,又名花檔或者花舖,是賣花的商店,包括批發或零售。花店,有如其它商店,可以有收費送貨服務,或提供部份免費送花服務。例如定時或按喜慶節日,如情人節或母親節提供送花上門。也有些花店專營殯儀用花圈、花籃。 在商業社會,指定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通常有來訂送花籃、果籃加紅酒等服務。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可以客人來訂才到批發市場入貨,插花加工成花束,及時送貨。不過,節日來貨緊張,有單來訂,缺貨未能及時送貨,則商業信用受損。.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花店
鍾慧寧
鍾慧寧(),暱稱「肥豹」,香港亞洲電視前女藝人。1983年畢業於香港布廠商會公學。1993年因參加亞洲小姐競選並於準決賽得到第五名而順利晉身決賽十強。晉身演藝界之後,一直爲《今日睇真D》節目主持及外景採訪工作,表現靈活爽朗。2004年後全面淡出娛樂圈,2014年7月疑因患上情緒病墮樓身亡。其丈夫馮永泉於2015年2月因肺炎病逝。.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鍾慧寧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佈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華僑日報
華懋集團
華懋集團是香港地產發展商,主要業務為地產投資、發展及建築,現時總部位於新界荃灣如心廣場。由於華懋集團不是香港上市公司,所以新舊管理層是誰,是傳媒最關注之一點。集團原主席龔如心自2007年去世後,便由其弟龔仁心接任主席一職。.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華懋集團
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機構(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組織或團體,其核心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者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從藝術、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學術、環保等,分別擔任起彌補社會需求與政府供給間的落差。 实际上非營利組織的運作与企业一样是需要產生利益,但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组织倡导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产生利益,這一點通常被視為這類組織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專家認為將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區分開來的最主要差異是:非營利組織受到法律或道德約束,不能將盈餘分配給擁有者或股東,因而具有獨立、公共、民間等特性。 因此,今日社會中,非營利組織有時亦稱為「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與政府部門(第一部門)和企業界的私部門(第二部門),形成第三種影響社會的主要力量。 然而非營利組織還是必須產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動的資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營利組織因此藉由公開籌款,或由公、私部門捐贈來獲得經費,而且經常是免稅的狀態。私人對非營利組織的捐款有時還可以扣稅。 慈善團體是非營利組織的一種,而非政府組織也可能同時是非營利組織。.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非營利組織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香港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香港島
董事会
董事会(或稱為董事局)是一家公司最高的治理機構,由多位董事組成,其代表者稱為董事長或董事會主席。 理论上说,控制一家公司的有两种实体: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实际上,不同的公司董事会的权力差别很大。小的私人公司里面,董事和股东一般就是同一个人,所以根本就没用真正的权力分割。对于大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会有很大的权力,各个董事的职责和管理权限也一般由个别专业的执行董事(常務董事)专门负责那些专业领域的事务(比如财务董事和市场推广董事)。 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董事会通常拥有实际的权力。机构股东(如养老基金或者银行)通常在董事会有自己的代理人,这样在股东大会的时候,相对于小股东,董事会能掌握投票结果。但是,最近也有一些运动,希望推动和提高机构投资者和小股东的发言权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董事会
蕭顯輝
蕭顯輝(),是已故香港電視劇編導及監製。1978年他加入麗的電視,1980年晉升成為編導,1981年跟隨監製蕭笙轉投無綫電視,1985年晉升為無綫電視劇集監製。2004年蕭顯輝離開無綫電視,於2005年因中風而淡出,在2008年4月7日於家中因跌倒昏迷失救逝世,終年五十歲。.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蕭顯輝
蕭明
蕭明(英語:Siu Ming,),籍貫廣東東莞石排鎮,香港的殯儀館經營者,有「香港殯儀大王」之稱。祖父最早在香港開設福壽長生店(即棺材舖),其父負責經營支店。1932年其父病故,後由他繼任福壽支店經理。1950年他收購香港殯儀館,並於1966年建成新館,又與人在1959年合股創辦九龍殯儀館。他亦於1970年收購萬國殯儀館,從而壟斷了香港的殯儀業。1971年,他將萬國殯儀館5樓租予東華三院經營非牟利的東華三院殯儀館。蕭亦曾經擔任鐘聲慈善社社長及東華三院總理。1979年2月1日下午4時45分,蕭明於離開九龍殯儀館時遭2人挾持上車綁架,半小時後警方於荃錦公路發現目標座駕,疑犯逃脫,救回蕭明,當晚8時在北角拘捕幕後主腦,主謀為蕭明胞弟蕭炳耀,疑為勒索金錢而綁架胞兄,同年7月25日最高法院陪審團以5比2票裁定蕭炳耀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蕭明知悉主腦為胞弟後,大受打擊。1986年,蕭明因血管膨脹,遠赴美國三藩市進行手術,惟手術失敗,未幾因心臟病去世,終年72歲。.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蕭明
長生店
長生店指專門售賣棺材的店舖,通常兼售其他殯儀用品與提供殯儀服務。臺灣稱做禮儀公司或生命禮儀公司(早期稱作葬儀社)。長生店一般不會在旺區經營,因為租金貴,而且業主也不會租給他們,所以多數會集中在殯儀館附近,以方便招攬生意。經營長生店和經營其他殯儀服務一樣,都是厭惡性行業。.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長生店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東城戲院
東城戲院(East Town Theatre)是香港灣仔一座已倒閉的西片院線電影院,現已重建為東城大廈。.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東城戲院
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T.W.G.Hs. / TWGHs)起源於1870年,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從一個在廟宇內的小小的中醫診療亭開始,東華三院一直致力為大眾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及社區服務。至2017年,東華三院在全香港設有超過300個服務單位,僱員人數逾一萬名,為全港市民提供服務。.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東華三院
東華醫院
東華醫院(Tung Wah Hospital,簡稱TWH)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普仁街12號,是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的公立醫院之一,乃港島西聯網僅次於瑪麗醫院的第二大醫院,同時亦為一間社區醫院,主要服務中西區居民。東華醫院現時除提供服務給來自瑪麗醫院的轉院病人外,更是一間半急症全科醫院。東華醫院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歷史悠久的香港三大醫院之一以及東華三院總部,由華人捐款及政府資助興建及營運。東華醫院主樓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東華醫院
殮房
--,又稱--、陈尸所、往生室,是医院、殡仪馆或地区停放遺體的场所。可能是一間房、一層樓,或一幢獨立的大樓。除了中東地區因宗教習俗大多在24小時內下葬,其他地區在一個人死亡之後,遺體很少立即火化或下葬,而是會在殮房停放上至少兩、三天,原因有很多,如:給予後人有充足的時間安排葬禮儀式、確定死者不是假死才下葬、死者身份不明,需要家属验尸或DNA指纹分析、因為死因不明,家属要求病理学医师验尸、警方需要死因调查、当地风俗要求特别手续,如僵化或尸体防腐等等。.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殮房
殯儀館
殯儀館(funeral home、funeral parlor、mortuary)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場地。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材、陪葬品、安排下葬或火化,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有各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zh-hans:太平间;zh-hk:殮房;zh-sg:停尸间;zh-tw:太平間;-等等。中國第一間殯儀館為廣州的粵光制殮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殯儀館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查看 萬國殯儀館和港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