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莫斯科河畔线

指数 莫斯科河畔线

莫斯科河畔线(2号线,Zamoskvoretskaya liniya)为莫斯科地铁中的路线,地图中以绿线为标识,因为路線行经莫斯科市中區的莫斯科河畔区而命名。莫斯科河畔线全长39.8公里,全线一共22车站,于1938年投入营运,按實際時序來排2號線是整個系統第3條通車的路線,今天它的日流量有180萬人次。.

10 关系: 卡霍夫卡线帕韋列茨站亚科夫·斯维尔德洛夫利哈乔夫汽车厂列寧格勒大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莫斯科地铁莫斯科河莫斯科河畔區马克西姆·高尔基

卡霍夫卡线

卡霍夫卡线(又称11A号线,Kakhovskaya liniya)为莫斯科地铁中的路线,地图中以青绿色线为标识。卡霍夫卡线全长3.4公里,全线共有3個站,是莫斯科最短的地铁线。.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卡霍夫卡线 · 查看更多 »

帕韋列茨站

帕韋列茨站(Paveletsky vokzal),又稱薩拉托夫站(Саратовский),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個鐵路總站,位於莫斯科河南岸。 1900年9月1日啟用,1987年11月3日重建完成。往俄國南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以及部份往中央黑土區的列車從本站開出。.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帕韋列茨站 · 查看更多 »

亚科夫·斯维尔德洛夫

#重定向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亚科夫·斯维尔德洛夫 · 查看更多 »

利哈乔夫汽车厂

莫斯科利哈乔夫工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AMO ZIL或ZiL(Завод имени Лихачёва (ЗиЛ)),是俄罗斯一家汽车与重型装备制造厂。.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利哈乔夫汽车厂 · 查看更多 »

列寧格勒大道

列寧格勒大道(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條主要街道,全長5.6公里。是特維爾大街的延伸。1957年12月13日前為列寧格勒公路的一部份。 呈東南-西北走向。東南始於白俄羅斯火車站,並與第一特維爾-亞姆大街相連,西北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的岔口與列寧格勒公路相接。 Л.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列寧格勒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Moskovsky metropoliten),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Moskovsky metropoliten Imeni V. I. Lenina),是世界上使用率第六高的地下轨道系统。其中不少车站在建设的时候融入了卓越的设计风格以及大理石立柱的设计,使得莫斯科地铁的富丽堂皇的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也影響了很多前蘇聯地區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地鐵設計。 莫斯科地铁最早名为拉·莫·卡冈诺维奇莫斯科地铁(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Л. М. Кагановича),后在卡冈诺维奇失势后更名至今。历经了苏联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各种动荡,许多车站站名也已经不是当初建成时候所命名的名字了,这些车站名字的变更可以窥见社会的变更。 2015年5月15日,Google在俄羅斯及獨立國家國協版本的Google網站以首頁塗鴉紀念莫斯科地铁通車80周年。.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莫斯科地铁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河

莫斯科河(Москва-река)是奧卡河的左支,流經莫斯科州和斯摩棱斯克州,全長503公里,流域面積17,600平方公里。每年十一、二月封凍到第二年的三、四月。 沿河最重要的城市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城名亦由河名而來。有數個說法:可能是芬蘭-烏戈爾語系中「黑暗、渾濁」的意思,科米語「牛河」或者莫尔多维亚语支(包括莫克沙语及厄尔兹亚语)「熊河」的意思。.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莫斯科河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河畔區

莫斯科河畔区(Zamoskvoreche)是莫斯科中央行政区的一个行政区,拥有莫斯科河畔区历史城区的东部(西部属于亚基曼卡区管辖),以及花园环路以南的一些地区。区内著名设施有帕韦列茨站和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莫斯科河畔區 · 查看更多 »

马克西姆·高尔基

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1936年6月18日),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新!!: 莫斯科河畔线和马克西姆·高尔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扎莫斯克沃列茨卡娅线莫斯科地鐵2號線莫斯科地铁2号线莫斯科河畔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