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荀賓

指数 荀賓

荀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魏相、士鲂、魏颉、赵武做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士渥浊做太傅,右行辛做司空。祁奚做中军尉,羊舌职辅佐;魏绛做司马,张老做侦察长,铎遏寇做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尉司马,程郑做乘马御。弁纠驾御战车,荀宾作为车右,管辖司士官,教育勇士待时选用。.

19 关系: 右行辛吕相士鲂大夫太傅左传弁纠张老祁奚籍偃韩无忌荀家荀氏魏颉趙武欒黶春秋时期晋国晋悼公

右行辛

#重定向 晋悼公#內政改革.

新!!: 荀賓和右行辛 · 查看更多 »

吕相

吕相(),中国春秋时期政治人物,魏氏、吕氏。魏犨的孙子,魏錡之子。在华元弭兵之后,晋厉公决定讨伐秦国。周簡王八年(前578年)四月初五戊午日,晋厉公派吕相(魏相)作为使者,正式宣布与秦绝交。吕相作《绝秦书》,文章华美,措辞激昂。成语勠力同心、痛心疾首、惟利是视就出自《绝秦书》。前573年,晋悼公为了褒扬吕相的功劳,封吕相为下军将。前570年十二月,吕相去世,谥号吕宣子。.

新!!: 荀賓和吕相 · 查看更多 »

士鲂

士鲂(),彘季、彘恭子,士会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下军佐。 前573年正月,欒書和荀偃殺死晉厲公,派荀罃和士鲂到東周京師洛邑去迎接孫周,孫周即位為晉悼公,念及士會、士燮的功業命士鲂為下軍佐。楚國入侵宋國,韓厥派士鲂到魯國请求出兵助战。臧武仲建議季文子按照當年荀罃乞师的規模出兵。前570年,士鲂与候奄(官职)张老阻止晉悼公懲罰因執法處死晉悼公弟弟揚干車夫的魏絳。前568年春,戎人入侵王畿,周灵王派王叔陈生到来晋国控诉。晋国卻把王叔陈生拘捕,派士鲂到京师,稟奏周灵王其實是王叔陈生勾结戎人。前564年十月,晋国率领诸侯伐郑国,栾黡、士鲂领下军及滕国、薛国军队攻郑国北门。前563年,晋国修筑虎牢关附近的梧城、制城,命士鲂、魏绛率军驻守。郑国只好再次与晋讲和。前562年,秦国由庶长鲍、庶长武率军伐晋,下军佐士鲂轻敌出击庶长鲍,庶长武掩杀,士鲂大败。前561年夏,士鲂聘问鲁国,拜谢去年鲁国相助出兵伐郑。冬,鲁襄公至晋国,答谢士鲂聘问。前560年春,荀罃、士鲂去世,晋悼公将四军八卿改为三军六卿。.

新!!: 荀賓和士鲂 · 查看更多 »

大夫

大夫可以指:.

新!!: 荀賓和大夫 · 查看更多 »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鮮高麗時代亦設有太傅,朝鮮王朝改稱大傅。.

新!!: 荀賓和太傅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新!!: 荀賓和左传 · 查看更多 »

弁纠

弁纠(),'''姬'''姓,'''弁'''氏,名纠,又被称为栾纠,春秋时期晋国御戎。 前573年二月初一,晋悼公在朝廷上即位,晋悼公知道弁纠善于驾车来配合军政,让他担任国君战车的御戎,管辖校正,让他教育御者们明白道理。.

新!!: 荀賓和弁纠 · 查看更多 »

张老

张老,春秋时期晋国人,张氏。 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士渥浊做太傅,祁奚做中军尉,羊舌职辅佐;魏绛做司马,张老做候奄(侦察长),铎遏寇做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尉司马,程郑做乘马御。弁纠驾御战车,荀宾作为车右。 前570年,士鲂与张老阻止晉悼公懲罰因執法處死晉悼公弟弟揚干車夫的魏絳。悼公体会到了魏绛忠于职守,重赏了魏绛、士鲂、张老。以张老为中军司马,士富为候奄。.

新!!: 荀賓和张老 · 查看更多 »

祁奚

祁奚,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姬姓,祁氏,字黄羊。他是晋国的公族。采邑在祁(今山西省祁县东南)。 祁奚担任中军尉。前570年,他请求告老,他开始向晋悼公举荐和自己有私怨的解狐。解狐死后,祁奚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人称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晋平公即位,他被任命为公族大夫。前552年,祁奚劝晋平公没有加罪于牵连到栾盈一案的伯华、叔向兄弟。.

新!!: 荀賓和祁奚 · 查看更多 »

籍偃

籍偃,即籍游,春秋时期晋国人,籍氏。 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士渥浊做太傅,祁奚做中军尉,羊舌职辅佐;魏绛做司马,张老做侦察长,铎遏寇做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尉司马,程郑做乘马御。弁纠驾御战车,荀宾作为车右。 前552年,栾盈的外公范宣子、舅舅士鞅父子诛除欲栾氏,士鞅和栾盈的母亲栾祁诬称栾盈谋反,栾盈逃到齐国。范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禁伯华、叔向、籍偃。.

新!!: 荀賓和籍偃 · 查看更多 »

韩无忌

韓無忌(),中国春秋時期晋国公族大夫,韩厥长子。前572年,晋悼公以他和荀家、荀会、栾黡为公族大夫,称无忌镇静。前566年,韩厥告老,韩无忌因自己有废疾,将家主之位让给弟弟韩起,晋悼公以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之长,另立公族氏。前557年,晋平公继位,以韩无忌的儿子韩襄和一起祁奚、栾盈、士鞅为公族大夫。.

新!!: 荀賓和韩无忌 · 查看更多 »

荀家

荀家,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荀家、荀會、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晋悼公评价他“惇惠”。.

新!!: 荀賓和荀家 · 查看更多 »

荀氏

荀氏,子姓,春秋时期晋卿家族。在荀林父、荀首兄弟之时,分为中行氏、知氏两家。春秋末期,中行氏被赵简子联合韩氏、魏氏、知氏所灭,战国初期,知氏被赵襄子联合韩氏、魏氏所灭。.

新!!: 荀賓和荀氏 · 查看更多 »

魏颉

魏颉(),中国春秋时期政治人物,魏氏、令狐氏。魏犨的孙子,魏颗之子。晋悼公为了褒扬魏颗的功劳,封魏颉为新军将。魏颉为令狐氏,令狐在今山西省临猗。前570年,魏颉去世,他的堂弟魏绛,作为晋国的卿。谥号令狐文子。.

新!!: 荀賓和魏颉 · 查看更多 »

趙武

趙武(),'''嬴'''姓,'''赵'''氏,名武,谥文,又称赵文子、赵孟,赵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之姊赵庄姬。.

新!!: 荀賓和趙武 · 查看更多 »

欒黶

欒黶(ㄧㄢˇ)(),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欒氏,名黶,号栾桓子。栾书之子。娶范宣子之女,生欒盈。 前575年,鄢陵之战之時,他向鲁国乞师,前573年,晋悼公继位,欒黶为公族大夫。前572年,欒黶率晋军联合鲁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帮助宋国华元攻打在彭城的鱼石。前564年,参与晋国、齐国、鲁国、宋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杞国、小邾国十二国诸侯伐郑国。 前560年,为下军将。 前559年,他参与晋国、齐国、鲁国、宋国、郑国、卫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邾国、杞国、小邾国十三国诸侯伐秦国,因其弟欒鍼之死与范宣子、士鞅父子交恶。前557年,随荀偃在湛阪之战大胜楚军。.

新!!: 荀賓和欒黶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新!!: 荀賓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新!!: 荀賓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晋悼公

晉悼公(),姬姓,名周,一作糾,又稱周子或孫周。為惠伯談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堂叔晉厲公被弒後,被迎立為君。在位時重用呂相、士魴、魏頡、趙武等人,懲亂任賢,整頓內政,晉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絳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處融洽。聯宋納吳,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

新!!: 荀賓和晋悼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