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茅山宗和南京市
句容市
句容市是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镇江市西南部,北临长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
查看 茅山宗和句容市
上清派
上清派是在晋朝时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以《上清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为主要经典,奉魏華存为开派祖师,在上清派发展史上,发展和传播上清经系的主要是杨羲,许谧和许翙等。东晋兴宁二年(364年)道士杨羲声称魏華存(南嶽魏夫人)传授给他上清众经31卷。到东晋末年,道士王灵期加以增饰,开始广泛流传。至陶弘景时,茅山成为上清派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以后的上清派被称为茅山宗。 上清派强调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重登斋入靖、存思诸神形象,不重炼外丹。该派开创人物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門閥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上清派的出现,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士大夫)道教发展的变化。 Category:道派 Category:晋朝宗教.
查看 茅山宗和上清派
常州市
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此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衔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並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200多年。常州有良好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並有常州港及常州奔牛机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茅山宗和常州市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查看 茅山宗和东晋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乃道教三位仙人,相傳是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漢朝得道,居於江南的茅山。 三茅真君的傳說,源自東晉道士楊羲所撰的《茅君傳》。其記載茅盈幼年學道,通解《道德經》與《周易》,十八歲時往恆山修練,據說得到西王母的點化而得道。當漢景帝時,茅固舉孝廉,曾任執金吾。漢宣帝時,茅衷則為西河太守。茅固、茅衷聽聞兄長得道的消息,隨即辭官,跟從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練,兩人得到了兄長傳授的長生不死之術,因而得道,又入句曲山傳道濟世,從此句曲山稱為「茅山」。 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列名《真靈位業圖》。宋代時,茅盈被天子敕封為「司命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定祿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保命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被後代的茅山派視為祖師,在臺灣,多半奉祀於道觀。.
查看 茅山宗和三茅真君
韦景昭
韦景昭(),字怀宝,唐朝丹阳郡延陵县人(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号称“紫阳真人大法师”。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四代宗师,李含光门人。 祖父韦道会,父亲韦思藏,皆是隐士。早年在延陵寻仙观出家,以丹台著称。后移居长安肃明观。二十年后,回到家乡茅山太平观,天宝年间与李含光一起奉诏修建茅山紫阳观。 从陶弘景传法于王远知,再传华阳观道士王轨,再传上士包方广,再传崇阳观道士包法整,法整传大法师包士荣,韦景昭则师从包士荣。 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癸卯(785年12月17日)在紫阳观去世,享年九十二。葬于茅山雷平山之西原李含光墓左侧。 江苏句容县茅山有《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碑》,陆长源撰。.
查看 茅山宗和韦景昭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查看 茅山宗和道教
許穆
許穆(),字文甫、和甫,號眉叟、台領老人,諡號文正。是朝鮮王朝后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及作家、詩人、畵家、敎育家,禮訟争议時南人黨的強硬派及領導人。歷官大司成、吏曹判書、大司憲、右議政等。西人黨的領導人宋時烈的主要政敵之一。.
查看 茅山宗和許穆
魏華存
魏華存(),又稱魏夫人,晉代女道士,山東任城樊邑(今山東微山县)人,傳說傳授道教上清經出世,茅山宗追尊為第一代太師。 她是晉司徒剧阳侯魏舒之女,二十四岁时嫁给修武县令南阳刘幼彦,博覽老莊、春秋、五經、諸子百家,持斋修道多年,信奉天师道,擔任祭酒。傳說有清虛真人王褒等降授「神真之道」,景林真人授之以《黃庭經》。永嘉之亂時,魏華存帶同兩兒避亂江南,把天師道帶到南方。 魏華存過世後,東晉道士楊羲自稱得魏華存降臨,稱其已封為「紫虛元君南嶽魏夫人」,授與上清經及仙真內傳(《隋书·经籍志》著录《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一卷,题「弟子华存撰」)。楊羲又撰有《魏夫人傳》,神化魏華存的生平事蹟。 元代茅山宗追尊魏華存為第一代太師。 W W W W W W H华丰.
查看 茅山宗和魏華存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坛区交界处,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主峰名大茅峰,海拔372.5米。.
查看 茅山宗和茅山
金坛
#重定向 金坛区.
查看 茅山宗和金坛
陶弘景
陶弘景(;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號貞白先生,丹陽秣陵 (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南朝道士、醫學家、文學家與書法家,博學多才,善於描寫自然風景,精通醫藥與天文知識,兼修佛、道二教,特別尊崇東晉時出世的上清經,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南齊時,他擔任親王的侍讀多年,有感官職低微,索性辭官隱居不仕,率弟子棲隱茅山,專心修道,卻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諮詢國事,有「山中宰相」的美譽。陶弘景長期煉製丹藥,鑄煉寶刀,撰有《真誥》、《登真隱訣》、《本草經集注》等道教與醫學重要著作,受元代茅山宗追尊為第九代宗師,其淵博知識廣受現代史家所推崇。.
查看 茅山宗和陶弘景
陆修静
陆修静(,字元德,谥号简寂先生),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人(今浙江湖州吴兴),著名天師道道士。 陆修静出身江南望族吳郡陸氏,幼习儒术,早年就棄家,入雲夢山修道,後來遊歷名山,「冥搜潛衡、熊湘,暨九嶷、羅浮,西至巫峽、峨眉」遍訪仙踪,收集道書。 元嘉年间(424年 --452年)宋文帝刘义隆闻其名,请他讲经说法。太后王氏更是执门徒之礼。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年)在廬山東南瀑布岩下建道觀(後稱簡寂觀)隱居修道。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年)被皇帝召到建康,在北郊天印山筑崇虛館住下。陆修静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并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 陆修静是天师道道士,自称“三洞弟子”。他弘扬灵宝派道法,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又曾整理和傳授上清經,因而受元代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
查看 茅山宗和陆修静
李含光
李含光()又稱玄靜先生,中国唐朝广陵江都人(今江苏扬州),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 本姓弘,武则天时避讳,改为李氏。父亲弘孝威,儒者,州里号贞隐先生,与天台山司马承祯为方外之交。李含光年十三,辞家奉道。十八岁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705~707)初,度为道士,居龙兴观。精老、庄、周易。开元十七年(729年)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道法。唐玄宗得知含光继承司马承祯道法,下诏让他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一年多后,李含光请求回茅山去编纂经法。此后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谢病不出。天宝四载(745年)冬,玄宗再次命中官赍玺书徵之,入朝后要拜他为师,传授道法,他以足疾推辞,玄宗无奈只好让他返回茅山紫阳观。天宝六载(747年)含光回到茅山,山中原有上清真人许谧、杨羲、陶弘景自写经书,历代传宝,真经秘箓多有散落,含光奉诏搜求完整后,进献给皇帝。天宝七载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乃遥拜李含光为玄师,尊为玄静先生,并刻石于华阳洞以记。同年夏五月,紫阳观东陶弘景炼丹处,忽生芝草八十一茎,含光图写芝形奏闻,被下诏以紫阳观侧近二百户,太平、崇玄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含光又被征至京,居道观以养病。天宝九载春,辞归茅山。其年夏六月,先前生灵芝之所,又产三百馀茎。含光又图而奏之。是岁冬,又徵含光,於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含光又恳辞告老,玄宗御制序诗饯别。十一载,含光奉诏,与门人韦景昭等,於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 从陶弘景传法于王远知,再传潘师正,再传司马承祯,至李含光已是五代,其所传大正真法,让茅山宗成为天下道学第一宗门。大历四年冬十一月十四日(769年12月16日)遁化於茅山紫阳之别院,年八十七,数千门人前来奔丧,将他葬于茅山雷平山之西面。含光幼年,颇工篆籀,尤善于隶书。却因被人称赞“贤於其父”,此后就投笔不书。直到玄宗下诏让山人王旻诣紫阳观请李含光书写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羲、许谧之阙。著有《仙学传记》、《真经》、《本草》、《音义》两卷、《三玄異同論》、《周易義略》及《老莊學說》等書。 唐肃宗多次褒奖李含光,称他「久契真要,深通玄微,游逍遥之境,得朝彻之道。」颜真卿与李含光门人韦景昭、郭闳、中林子殷淑、遗名子韦渠牟等相交,派遣道士刘明素请他撰写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一文。现在存世有秘书郎河东柳识所撰、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写的《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并序》,碑原在江苏句容,明嘉靖三年遭火毁。前有“李阳冰篆额”五字,后有大字“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建”十字。.
查看 茅山宗和李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