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范當世

指数 范當世

范當世(),初名范鑄、字肯堂、无錯,號無錯,江蘇省通州直隸州(今江蘇省南通市)人,清朝文學家。 吳汝綸學生,朱銘盤同門。范當世為江蘇通州諸生,善於詩歌,著《范伯子詩文集》,有弟-范鍾-、范鎧,有子范罕、女婿陳衡恪。其继室姚倚云是桐城派姚鼐的侄曾孙女。.

11 关系: 南通市姚鼐趙爾巽范當世范钟 (清朝)通州直隶州桐城派民国江苏省清史稿朱銘盤

南通市

南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的崇明岛及苏州市隔江相望。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经济以纺织、石化、港口、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较发达,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市区有狼山、濠河等名胜。 2004年9月26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办。2005年GDP增长15.4%,增速位居江苏第一,2016年GDP总量7734.6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18位,同比2016年前进3位,GDP居全国地级市第6位,同比2017年前进2位。其下属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

新!!: 范當世和南通市 · 查看更多 »

姚鼐

姚鼐(),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姬传,一字梦穀,室号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清代安徽桐城人(今属枞阳县),是桐城派的重要作家。與方苞、 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

新!!: 范當世和姚鼐 · 查看更多 »

趙爾巽

趙爾巽(),字次珊,号無補。中国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省鐵嶺。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新!!: 范當世和趙爾巽 · 查看更多 »

范當世

范當世(),初名范鑄、字肯堂、无錯,號無錯,江蘇省通州直隸州(今江蘇省南通市)人,清朝文學家。 吳汝綸學生,朱銘盤同門。范當世為江蘇通州諸生,善於詩歌,著《范伯子詩文集》,有弟-范鍾-、范鎧,有子范罕、女婿陳衡恪。其继室姚倚云是桐城派姚鼐的侄曾孙女。.

新!!: 范當世和范當世 · 查看更多 »

范钟 (清朝)

范鍾,江蘇省通州直隸州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清朝文學家范當世二弟。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3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新!!: 范當世和范钟 (清朝) · 查看更多 »

通州直隶州

通州直隶州是清朝江苏省的一个直隶州。 在明朝洪武初年,通州隶属于南直隶扬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格为通州直隶州,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俗称南通州。下辖如皋县、泰兴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南通市辖境以及隶属泰州市的泰兴市。 蘇 Category:江苏的州 Category:南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72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范當世和通州直隶州 · 查看更多 »

桐城派

桐城派,中國清朝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者眾,流傳甚廣,劉大櫆和姚鼐為集大成者,三人有「桐城三祖」之稱,後繼者有方東樹。 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並重,樹立了桐城派古文的風範。.

新!!: 范當世和桐城派 · 查看更多 »

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范當世和民国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范當世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范當世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朱銘盤

朱銘盤(),字曼君,江苏省泰兴县人。 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四次会试不第。光绪八年,随吳長慶去朝鲜。光绪十四年,至金州,成為張明光幕僚。“其學長于史,兼工詩古文,著《晉會要》一百卷及《桂之華軒詩文集》”。另著有《宋齐梁陈会要》、《四裔朝献长编》。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于旅顺。.

新!!: 范當世和朱銘盤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范伯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