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蘇治芬

指数 蘇治芬

蘇治芬(),臺灣政治人物,出身於政治家族,生於雲林縣北港鎮,曾任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選區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不過在200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時,她沒有參選連任。2005年當選雲林縣縣長,2009年連任,為雲林縣首位非中國國民黨籍及首位女性縣長。2015年3月4日民進黨2016選舉對策委員會開會,民進黨前主席、選對會顧問謝長廷成功勸進雲林縣前縣長蘇治芬參選2016年雲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

82 关系: 劉建國口湖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塑關係企業台灣獨立運動吳威志大成報中央通訊社中廣新聞網中國國民黨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廖大林張榮味侯惠仙土庫鎮北港鎮 (臺灣)國大代表國立臺灣大學國際電話嘉義縣农业公視晚間新聞公文元長鄉四湖鄉立法委員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統包聯合報行政院褒忠鄉許舒博高孟定謝長廷賄賂麥寮鄉黨外黨外運動黃武雄輕度颱風康芮 (2013年)舆论调查蘇俊賓蘇東啟蘇治芬蘇洪月嬌蘋果日報蔡英文自由時報臺灣...臺灣省臺灣雲林地方法院臺西鄉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雲林定遠電臺雲林縣雲林縣北港鎮南陽國民小學雲林縣立北港國民中學雲林縣第一選舉區雲林縣縣長雲林縣政府虎尾鎮陳劍松陳明文林國華林濁水林明義李進勇李應元東勢鄉楊秋興水林鄉民主進步黨民主進步黨主席民進黨潭美颱風新新聞斗六市日本政治人物曾蔡美佐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劉建國

劉建國(Liu Chien-Kuo,),臺灣政治人物,雲林縣斗六市人,民主進步黨籍,曾任斗六市民代表及雲林縣議員,現任為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新!!: 蘇治芬和劉建國 · 查看更多 »

口湖鄉

口湖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南沿海,西濱台灣海峽,養殖漁產豐富,地方特產米粉、巧味芽、鰻魚、烏魚子。古稱尖山堡,本名象鼻湖。.

新!!: 蘇治芬和口湖鄉 · 查看更多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學校正式全銜為台南家專學校財團法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簡稱南應大、台南應科大、TUT,舊稱台南女專、台南家專、台南女院或台南女子大學等等,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南永康區的私立科技大學,目前有生活科技學院、管理學院、設計學院、藝術學院、旅遊學院等。在全臺灣服飾設計相關校系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是唯一設有旗袍製作課程的學校。.

新!!: 蘇治芬和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台塑關係企業

台塑企業(亦稱台塑集團)為臺灣企業集團之一,源起於1954年創立之福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更名為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台塑」)。旗下事業橫跨塑膠、煉油、石化、纖維、紡織、電子、能源、運輸、工務、生物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台塑企業經過六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有工廠。此外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 。 台塑企業的創辦人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根據統計,自1980年代以來,台塑企業在資產總額、營收淨值、員工數等方面均獨占鰲頭,為台灣民營企業之龍頭,也為其主要創辦者王永慶贏得「臺灣經營之神」的美譽。王永慶在2008年10月15日逝世後,整個集團的運作正式交由2002年開始組成的「七人決策小組」,王家成員有王文淵總裁、王瑞華副總裁、王文潮、王瑞瑜等4人,專業經理人有李志村董事長、吳欽仁、楊兆麟等3人,並於2011年因企業經營需要,增加陳寶郎、林信義二名新成員變成「九人小組」,也就是台塑企業的「行政中心」。 台塑企業於2017年6月1日成立「管理中心」,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昆仲之家族成員,包含王文淵、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等四位退出「行政中心」並進入「管理中心」,落實企業所有權及經營權分治之精神,原有「行政中心」則由五大公司最高專業經理人台塑林健男董事長、南亞吳嘉昭董事長、台塑石化陳寳郎董事長及台塑河靜陳源成董事長、台化洪福源副董事長共同組成。.

新!!: 蘇治芬和台塑關係企業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蘇治芬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吳威志

吳威志(),臺灣雲林人,臺灣學者、政治人物,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2009年因中國國民黨提名之張麗善臨時退出雲林縣長選舉,而以其清新學者身份被臨時徵召參選,但敗於現任縣長蘇治芬,得票數為121,832、得票率34.63% 。。 2016年10月7日,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召開首場聽證會,將認定中央投資公司與欣裕台公司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國民黨指派證人之一的吳威志不滿黨產會委員連番壓迫式逼問,退席抗議。.

新!!: 蘇治芬和吳威志 · 查看更多 »

大成報

《大成報》,是台灣報紙,原隸屬於宏國關係事業,報導取向類似於《民生報》以影視娛樂及體育等新聞為主,已於2006年2月底報紙停刊。2012年1月,《大成報》以電子報新聞媒體的型態經營,但不再隸屬於宏國關係事業。.

新!!: 蘇治芬和大成報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新!!: 蘇治芬和中央通訊社 · 查看更多 »

中廣新聞網

中廣新聞網(NEWS RADIO),是中華民國(台灣)的一個調幅廣播頻道,頻道全名為「中國廣播公司新聞廣播網」,於1973年8月1日開播,為中華民國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新聞專業廣播頻道,節目架構以新聞為主,新聞話題性節目為輔。.

新!!: 蘇治芬和中廣新聞網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蘇治芬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蘇治芬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目前所屬於時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時報資訊成立於1989年,是台灣第一家擁有取得加值網路服務執照的公司;中時電子報則在1995年創立,在國內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網路媒體。 1995年9月11日,中時電子報正式上線。1997年10月,中時電子報為台灣網路廣告業界建立了符合國際主流的「標準尺寸」、「標準計價」、「動態輪替」的新標準,也為台灣網路廣告市場訂下了基本規範。1998年4月,中國時報系正式成立中時網路科技,投入網路事業的發展。1999年4月,中時網路科技以中時電子報為旗艦,推動「Cyber One Media Network」網站團隊。 1989年12月,時報資訊成立。2008年11月,時報資訊合併中時網路科技,從原來的資料庫領域,變成整合了數位平台、數位內容管理及數位整合行銷平台的跨媒體數位平台。 中時電子報除了提供綜合性新聞、國內外照片外,並運用網路新科技持續推出部落格、新聞推播小工具、Widget、RSS、推推王推文等服務,讓網友對於新聞不只是單向的接收訊息,還可以雙向互動,實踐Web 2.0的網路體驗。.

新!!: 蘇治芬和中時電子報 · 查看更多 »

廖大林

廖大林(),雲林縣人,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

新!!: 蘇治芬和廖大林 · 查看更多 »

張榮味

張榮味 (),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雲林人,曾任臺灣省商業會理事長、雲林縣縣長、雲林縣議長、雲林縣議員、擔任2004年總統選舉連戰、宋楚瑜雲林縣競選總部主委。 雲林縣首位無黨籍雲林縣長,上任一年個人施政滿意度高居十一個縣市首長榜首,高鐵雲林站、台塑六輕、劍湖山世界落腳雲林縣的重要推手,在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以中國國民黨籍連任雲林縣長,卻因涉及林內焚化爐弊案,成為台灣自治史上第一個任內被通緝的縣長,後又因賄選案判刑確定,遭解除縣長職務。.

新!!: 蘇治芬和張榮味 · 查看更多 »

侯惠仙

侯惠仙是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嘉義縣朴子人。曾任雲林縣議員、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行政院政務顧問。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任命其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2009年接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

新!!: 蘇治芬和侯惠仙 · 查看更多 »

土庫鎮

土庫鎮是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下轄的一個鎮,位居該縣中心地帶。其農業發達,蒜頭產量約占全臺八成。.

新!!: 蘇治芬和土庫鎮 · 查看更多 »

北港鎮 (臺灣)

#重定向 北港鎮 (台灣).

新!!: 蘇治芬和北港鎮 (臺灣) · 查看更多 »

國大代表

#重定向 國民大會.

新!!: 蘇治芬和國大代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蘇治芬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際電話

國際電話是指連接不同國家的電話。這些電話經交換機處理,使用的媒介包括海底電纜、人造衛星、無線電、光纖及IP電話(VOIP)。國際電話撥號的一般順序是:撥出國國際冠碼+撥入國國際電話區號+目標號碼。 國際電話最初需要經接線生接線。自國際直接撥號(IDD)於1970年代發明後,撥打國際電話可以不用經接線生。最初國際電話的電話費很昂貴,現在由於科技日趨先進,費用日益下降。在2000年代之後,透過網路進行語音通話及訊息互傳的軟體,如Skype等逐漸普及之後,因為可節省國際電話的費用,使用率大幅提升,威脅到國際電話的市場。.

新!!: 蘇治芬和國際電話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新!!: 蘇治芬和嘉義縣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蘇治芬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公視晚間新聞

《公視晚間新聞》為台灣公共電視(公視)的晚間新聞節目,2002年7月1日開播,是公視新聞的主力節目,目前的播出時間是台北時間(UTC+8,以下皆同)平日19時至20時整,週末19時至19時27分。.

新!!: 蘇治芬和公視晚間新聞 · 查看更多 »

公文

公文,全称是公务文书,是一种有一定格式的应用文,用于机关团体或企事单位等社会组织以文字的方式办理公务。公文的格式有法定的格式,也有约定俗成的、没有严格限制的格式。公文的作者,一般只能是法定的社会组织及其法人代表。 中華民國《公文程式條例》,於1972年1月25日修正公布時將政府公文種類分為「令、呈、咨、函、公告、其他公文」,並於2004年規定公文為「由左而右」之橫式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將行政機關的公文主要分為「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之構成要件 (一)實質要件:指公文之內容所應具備之條件,包括: 1.須與處理公務有關。 2.須收文者或發文者至少有一方為政府機關或團體。 3.須有具體主張與明確目的,使對方瞭解,收到預期效果。 4.須正確認定事實適用法令。 5.用合宜之公文名稱與用語,以達簡、淺、明、確效果。 (二)形式要件:指公文於形式上應具備一定之項目與格式,包括: 1.須有負責之表示。(如簽署、蓋印章戳或副署) 2.須有時間之表示。(如製作及發文時間,並加註文號) 3.須合於現行法定格式。(用紙、格式、細項) 4.本文原則上須分段敘述,並具實質意涵(即為一定之作為或特定事物之告知),其表達方式為由左而右之橫行格式。 (三)程序條件:指公文須循法定程序為之(即為要式行為),包括: 1.須依權責製作處理 2.須循規定程序傳遞 公文之主要作用 (一)规制令使作用; (二)明事通情作用; (三)参谋决策作用; (四)宣传舆论作用; (五)商洽联络作用; (六)存储凭证作用。.

新!!: 蘇治芬和公文 · 查看更多 »

元長鄉

元長鄉是位於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西南方的一個行政區劃,主要農產品有花生(產量位居臺灣島第一,約佔全島28%)、牛蒡、蒜頭等,稻米也是該鄉的主要農產品。.

新!!: 蘇治芬和元長鄉 · 查看更多 »

四湖鄉

四湖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部沿海,西濱台灣海峽,養殖漁產豐富,地方特產花生、西瓜、玉米、火龍果、高梁、蒜頭、甘蔗、蘭花、南瓜等,蒜頭(產量台灣第一)。.

新!!: 蘇治芬和四湖鄉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蘇治芬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第六套輕油裂解廠

六套輕油裂解廠,通稱六輕。是位於台灣雲林縣麥寮鄉的煉油廠,坐落於麥寮區的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由台塑集團投資開發與經營。其為台灣第6座輕油裂解廠和而得名,也是台灣第一座民營煉油廠。 六輕於1994年7月正式動工,1998年開始營運。除了六輕之外,台塑集團亦在該廠周圍興建與石油化學相關的數座工業設施,統稱為「六輕計劃」。.

新!!: 蘇治芬和第六套輕油裂解廠 · 查看更多 »

統包

統包是指工程或財物採購中的多項業務內容合併於同一契約,由承包商統籌負責執行。.

新!!: 蘇治芬和統包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蘇治芬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蘇治芬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褒忠鄉

褒忠鄉位於臺灣雲林縣中部,地處嘉南平原之上,是雲林縣人口最少的鄉鎮,同時也是雲林縣內面積最小的鄉鎮。.

新!!: 蘇治芬和褒忠鄉 · 查看更多 »

許舒博

許舒博(),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雲林許派代表人物。.

新!!: 蘇治芬和許舒博 · 查看更多 »

高孟定

孟定(),生於雲林縣,臺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現為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為雲林張派成員,在雲林縣長張榮味操盤下,當選第5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新!!: 蘇治芬和高孟定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蘇治芬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賄賂

賄賂、受賄罪是指個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而這些利益并不能從正常的合法途徑中得到。此為貪污犯罪之一。.

新!!: 蘇治芬和賄賂 · 查看更多 »

麥寮鄉

麥寮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北角,西濱台灣海峽,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為鄰。地處沿海地區,濁水溪出海口,在當地有臺語「風頭水尾」之稱。其地勢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新!!: 蘇治芬和麥寮鄉 · 查看更多 »

黨外

外可以指:.

新!!: 蘇治芬和黨外 · 查看更多 »

黨外運動

外運動,一般指臺灣的政黨民主進步黨在1986年成立之前,非國民黨人士以類似政黨形式進行之民主運動。因當時一黨執政之中國國民黨政府實施戒嚴和威權統治,剝奪及打壓人民集會與結社自由,亦包括組織政黨。反對派及獨立人士在尚未成立政黨前,以黨外(Tóng-goā)為名,推動台灣民主。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黨外運動領袖主要是反國民黨的人士,並不等同于台灣獨立運動的支持者。 「黨外」,指的是國民黨之外的參政人士。而「黨外」一詞大量的使用,則約自康寧祥、黃信介開始。.

新!!: 蘇治芬和黨外運動 · 查看更多 »

黃武雄

黃武雄(),筆名鄭本、黃南,嘉義縣朴子市人,台灣數學研究學者、教育工作者、作家、社會運動參與者。.

新!!: 蘇治芬和黃武雄 · 查看更多 »

輕度颱風康芮 (2013年)

#重定向 強烈熱帶風暴康妮 (2013年).

新!!: 蘇治芬和輕度颱風康芮 (2013年) · 查看更多 »

舆论调查

舆论调查(又称民意测验、民意调查或民调),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较为客观、精确地反映社会舆论或民意动向。.

新!!: 蘇治芬和舆论调查 · 查看更多 »

蘇俊賓

蘇俊賓(),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任信義全球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亦為公司負責人,曾任信義房屋獨立董事之一;曾任中國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行政院新聞局長及桃園縣環保局長,亦於2012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立委,不過最終小輸給尋求連任的前台南市長許添財。.

新!!: 蘇治芬和蘇俊賓 · 查看更多 »

蘇東啟

蘇東啟,臺灣政治人物,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北港郡北港街。北港公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就讀東京關東中學,後考入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系,並曾與朝鮮人門野、鄭孝根密議在日本展開抗日行動。是臺灣黨外民主運動與獨立運動先驅。.

新!!: 蘇治芬和蘇東啟 · 查看更多 »

蘇治芬

蘇治芬(),臺灣政治人物,出身於政治家族,生於雲林縣北港鎮,曾任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選區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不過在200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時,她沒有參選連任。2005年當選雲林縣縣長,2009年連任,為雲林縣首位非中國國民黨籍及首位女性縣長。2015年3月4日民進黨2016選舉對策委員會開會,民進黨前主席、選對會顧問謝長廷成功勸進雲林縣前縣長蘇治芬參選2016年雲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

新!!: 蘇治芬和蘇治芬 · 查看更多 »

蘇洪月嬌

蘇洪月嬌(),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北港郡北港街,臺灣政治人物,擔任民意代表長達三十三年,是臺灣黨外民主運動先驅。.

新!!: 蘇治芬和蘇洪月嬌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新!!: 蘇治芬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新!!: 蘇治芬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蘇治芬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蘇治芬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新!!: 蘇治芬和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三級法院之一,位於台灣雲林縣,屬於普通法院,通常又被簡稱為雲林地方法院或雲林地院。.

新!!: 蘇治芬和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 查看更多 »

臺西鄉

臺西鄉(Tâi-se-hiong)是中華民國雲林縣下屬的一個鄉,東距縣治斗六市約三十四公里。以西瀕臺灣海峽而得名,為臺灣方位地名(臺北、臺中、臺南、臺東、臺西)中,唯一止於鄉級的。 臺西北以新虎尾溪與麥寮鄉相隔,南與四湖鄉以舊虎尾溪相鄰,東接東勢鄉,1920年臺灣行政劃分五州三廳,設--,隸屬臺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本鄉和東勢鄉。臺西鄉同時也是臺灣丁氏的本貫之一。.

新!!: 蘇治芬和臺西鄉 · 查看更多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法人登記名稱)(英語:Chang Gung Medical Foundation|CHANG GUNG MEDICAL FOUNDATION),通稱長庚紀念醫院,簡稱長庚醫院、長庚,是台塑關係企業(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為紀念其父親王長庚,所捐助設立的財團法人醫院,西元1973年(民國62年)3月26日設立時,名為「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為台灣地區規模最大的財團法人醫療機構,該機構除醫療本業外,其於股票投資、美食街營運、處分資產等業外獲利高達百億以上,已連續多年名列台灣醫療機構獲利榜首,更是「台塑四寶」幕後主要的控股者。西元2009年3月,配合《醫療法》修正,更名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現於中華民國境內設有7間醫院、2間護理之家。西元2000年6月5日,受高雄縣(政府)之委託,經營高雄縣立鳳山醫院(現為高雄市立鳳山醫院)。西元2014年7月,得標「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BOT 案」,負責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的館舍興建與院務經營。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的「醫院評鑑」中,長庚醫療體系下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被評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醫學中心」級醫院。西元2013年,門診人次達800萬人次。.

新!!: 蘇治芬和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 查看更多 »

雲林定遠電臺

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又稱定遠電台,是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的短波電台站,1972年美軍駐台時建立,後移交中華民國國軍,之後輾轉移交中央廣播電台。在冷戰時期,此電台與臺南天馬電臺負責對大陸地區的短波廣播,具歷史及戰略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多年來都希望取得兩分台短波天線方位,以便電波干擾蓋台。.

新!!: 蘇治芬和雲林定遠電臺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北港鎮南陽國民小學

雲林縣北港鎮南陽國民小學,簡稱南陽國小,是位在中華民國台灣省雲林縣北港鎮的一間國民小學,為雲林縣創校年份第二老的國民小學,僅次於鎮西國小。.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北港鎮南陽國民小學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立北港國民中學

雲林縣立北港國民中學,簡稱北港國中、北中,位於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北港鎮,為該縣的國民中學之一。 常與北港鎮另一所國中做比較,即雲林縣立建國國民中學。.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立北港國民中學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第一選舉區

#重定向 雲林縣第一選舉區 (2008年立法委員).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第一選舉區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縣長

歷任雲林縣長列表列出自台灣實施地方自治後,雲林縣所產生的每一任縣長。現任雲林縣長為李進勇,2014年12月25日宣誓就職。.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縣長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Yunlin County Government)是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雲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本為臺灣省政府,但臺灣省虛級化後,臺灣省政府的業務與功能被大幅縮減,雲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亦改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是中華民國內政部)。雲林縣政府也是轄下各鄉、鎮、市的地方自治監督機關。.

新!!: 蘇治芬和雲林縣政府 · 查看更多 »

虎尾鎮

虎尾鎮為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下轄的一個鎮,位在該縣中央,是雲林縣第二大城,又因產業活動而有「糖都」和「巾都」的稱呼。 漢人在虎尾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而在日治時期始快速發展。今天的虎尾鎮由於高鐵設站,成為雲林發展重點地帶。.

新!!: 蘇治芬和虎尾鎮 · 查看更多 »

陳劍松

陳劍松(),台灣政治人物,親民黨籍,曾任第十三屆水林鄉鄉長、第五屆立法委員,2005第六屆競選失利。.

新!!: 蘇治芬和陳劍松 · 查看更多 »

陳明文

陳明文(Chen Ming-wen,),臺灣的政治活動家,嘉義縣朴子鎮牛挑灣人。嘉義客運界名人陳福三之子,也是嘉義縣林派掌門人,東海大學哲學學士,曾任嘉義縣議員、議長,台灣省議員、嘉義縣縣長、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民主進步黨代理黨主席、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現任“台灣世代智庫”的董事長。.

新!!: 蘇治芬和陳明文 · 查看更多 »

林國華

林國華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新!!: 蘇治芬和林國華 · 查看更多 »

林濁水

林濁水(Lin Cho-shui,),原名林宗耀,臺灣南投埔里人,政大東語系學士,台灣戒嚴時期黨外運動人士、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元老,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

新!!: 蘇治芬和林濁水 · 查看更多 »

林明義

林明義(),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雲林縣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立法委員,競選失利。曾經在聲援楊儒門的活動中焚燒美國國旗。2004年代表無黨團結聯盟參選立法委員,獲得余天與李亞萍助選,落選後淡出政壇、轉往商界發展。於2007年6月20日傍晚6時30分,因肝癌病逝於雲林縣虎尾的自宅。.

新!!: 蘇治芬和林明義 · 查看更多 »

李進勇

李進勇(),中華民國律師、政治人物,雲林縣四湖鄉人,民主進步黨籍,為現任雲林縣縣長。曾擔任法官、基隆市市長、雲林代理縣長、內政部、法務部、交通部政務次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7月8日,李進勇宣布參加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民進黨政黨初選。2013年10月30日中午,民進黨黨中央公布民調結果,李進勇以29.96%的支持率,勝過初選對手劉建國的23.64%及李應元的17.8%,確定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最終以五萬餘票之差擊敗張麗善高票當選。.

新!!: 蘇治芬和李進勇 · 查看更多 »

李應元

李應元(),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雲林縣崙背鄉人,臺灣獨立運動參與者。現任環境資源部部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畢業,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醫療經濟學博士,曾任行政院秘書長、勞委會主委。.

新!!: 蘇治芬和李應元 · 查看更多 »

東勢鄉

東勢鄉位於臺灣雲林縣西部雲林平原之上,地處雲林海線中心位置,故設有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雲林監理站東勢分站,總面積為四八‧三五六二平方公里,行政區共有12村分為東南、東北、嘉隆、程海、龍潭、安南、新坤、四美、同安、昌南、月眉、復興。 東勢鄉除為全臺養鵝重鎮外,生產胡蘿蔔亦占全臺產量二分之一。近年來參加日本東京食品展等國際活動,農特產品已打開外銷市場,胡蘿蔔銷往日本的訂單穩定成長。因台塑六輕麥寮工業區及台78線快速道路開通,使東勢交流道成為麥寮鄉、四湖鄉、臺西鄉等地之交通樞紐。因交通流量龐大,縣道153號業已完成拓寬取直工程,拓寬為四線道縮短與麥寮鄉之車行時間。.

新!!: 蘇治芬和東勢鄉 · 查看更多 »

楊秋興

楊秋興,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高雄市燕巢區人,前民主進步黨,現中國國民黨黨員,臺南一中、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土木研究所畢業。曾任兩屆高雄縣長、民進黨立委、省議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主任、臺鹽董事長。也是末代高雄縣長。.

新!!: 蘇治芬和楊秋興 · 查看更多 »

水林鄉

水林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南方,南隔北港溪與嘉義縣相望。本鄉地處嘉南平原西北部,地勢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因顏思齊曾經率領漢人登陸此地開墾,有「開台第一鄉」之稱。.

新!!: 蘇治芬和水林鄉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蘇治芬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主席

民主進步黨主席,中華民國政黨民主進步黨創黨以來之歷任黨主席名單,黨主席任期為2年。2002年後修黨章,在執政時期,總統會兼任黨主席,以黨領政。最近一次黨主席的選舉為2014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現任黨主席為蔡英文,她於2014年5月28日上任。.

新!!: 蘇治芬和民主進步黨主席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新!!: 蘇治芬和民進黨 · 查看更多 »

潭美颱風

#重定向 強烈熱帶風暴潭美.

新!!: 蘇治芬和潭美颱風 · 查看更多 »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新!!: 蘇治芬和新新聞 · 查看更多 »

斗六市

斗六市(Táu-la̍k-tshī)位於臺灣省雲林縣東部,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也是雲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中心之一以及雲林主要交通中心之一。.

新!!: 蘇治芬和斗六市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蘇治芬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蘇治芬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曾蔡美佐

曾蔡美佐(),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委員。曾蔡美佐家族在雲林政壇深具影響力,有一弟蔡永常。 曾蔡美佐熱衷政治,由基層做起,1981年起,擔任雲林縣議會第十、十一兩屆議員(1981∼1990)。1989年,曾蔡美佐在兩屆縣議員屆滿後,由於為民服務之績效深獲肯定,經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臺灣省議會第九屆議員選舉並當選,1994年,復連任第十屆省議員。兩屆省議員任內,對於雲林縣公共衛生,特別重視,經與北港朝天宮協調,將北港朝天宮興建之醫院,委由中國醫藥學院經營,使北港一帶民眾就醫環境,獲得改善凍省後,曾蔡美佐經國民黨提名參選雲林縣選區第四屆立委以38,012票當選(1999-2002),第五屆亦順利連任,第六屆因國民黨參選分裂未順利連任。   此外,曾蔡美佐對於宗教問題相當關切,除積極參與北港朝天宮之管理,在董事會改組幾度受挫下,其毅然暫代董事長一職,使該頗具規模之財團法人,得以持續運作,服務社會。1997年,於擔任省議員時,獲得北港朝天宮財團法人董事會新任常務董事的全部支持,當選董事長,成為朝天宮三百年來第一位女性廟務主持人,為朝天宮第五、六、八屆董事長(1997-2002,2006-2010),對於北港朝天宮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新!!: 蘇治芬和曾蔡美佐 · 查看更多 »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

#重定向 農博公園.

新!!: 蘇治芬和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苏治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