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苏军中央集群

指数 苏军中央集群

苏军中央集群(Central Group of Forces,CGF;Центральная Группа Войск,ЦГВ,SGV)是苏联武装力量在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的驻军的总称,存在于1945-1955年及1968-1991年。中央集群的指挥部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米洛维采。.

19 关系: 城堡区奥地利奧洛穆茨上米托中立宣言布伦塔尔布拉格之春匈牙利冷战兹沃伦图尔诺夫米蒙苏军南方集群苏军北方集群苏联驻德国集团军苏联武装力量耶塞尼克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军

城堡区

城堡区(Hradčany,;Hradschin)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个区,环绕着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是世界最大的城堡,长约570米,平均宽度约为130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圣维特主教座堂位于城堡区域。 该区大部分地方为高贵而古老的宫殿。但是这里也有许多其他吸引游客之处:浪漫的角落,宁静的地方和美丽的了望处。 城堡区曾是一个独立的市镇,直到1784年,4个互相毗邻的独立市镇合并成立了布拉格.另外三个市镇是:小城(Malá Strana,Kleinseite)、老城(Staré Město,Altstadt,和新城 Nové Město,Neustadt) 。.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城堡区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奧洛穆茨

奥洛穆茨(Olomouc;當地方言稱為Olomóc;Olmütz;Ołomuniec)位於捷克摩拉維亞中部,地區的宗教中心,奧洛穆茨州首府。2005年人口100,752。 早期為大摩拉維亞國中心,後成為當地首府至1641年,瑞典人開始長達8年的佔據為止。1063年成為教區,1777年升為总教區。天主教奥洛穆茨总教区是捷克的两个总教区之一,圣瓦茨拉夫主教座堂为其主教座堂。 上城廣場的聖三柱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稱讚其為「中歐巴洛克藝術高峰時期最優秀例子之一」。 其市徽为摩拉维亚的纹章加上“SPQO”组成,其中摩拉维亚的纹章为在七年战争期间的1758年,由玛丽亚·特蕾西亚赐予奧洛穆克市民,以表彰该市抵抗普鲁士军之功;而“SPQO”则为化用古罗马的SPQR,即“元老院及奧洛穆克人民”。.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奧洛穆茨 · 查看更多 »

上米托

上米托是捷克的城鎮,位於該國北部,距離奧爾利采河畔烏斯季18公里,由帕爾杜比采州負責管轄,始建於1262年,面積42.0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84米,2011年人口12,634。.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上米托 · 查看更多 »

中立宣言

《中立宣言》(德文:Neutralität)是由奧地利國會(Österreichisches Parlament)提出的宣言,宣布奧地利為永久中立國。此宣言於1955年10月26日被國會制定為憲法法律條文,也就是《奧地利聯邦憲法》(Österreichische Bundesverfassung)的一部分。.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中立宣言 · 查看更多 »

布伦塔尔

#重定向 布倫塔爾.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布伦塔尔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語: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 在共产党第一书记亞历山大·杜布切克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独立倾向。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这个方案并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样,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依然将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在冷战期间,这是华沙条约成员国所不能接受的。此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苏联的援助而宁愿屈服于希特勒的经验,都依然清楚地存在于苏联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在捷共内部也存在有一部分少数派—尤其在高层领导中—拒绝放松党对社会的控制权,并且密谋在苏联的领导下推翻改革者的领导。 与中东欧的许多国家不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通过一场平稳的政治变革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上台,并没有发生如同匈牙利一样的暴力革命和社会动荡。但是,苏联期望在其盟国中推行苏式的政府模式,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武力来强制实现。这种政策因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而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实这种政策最早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存在,只是勃列日涅夫首次将其公之于众而已。苏联的这种霸权主义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被戈尔巴乔夫的辛納屈主义所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在8月20日深夜开始的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后宣告失败。事实上,在入侵前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大会已经准备支持改革派,并削弱斯大林主义者的力量。在一个工厂里,捷共通过了改革方案,但是入侵者将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中只有少数批评,因为在冷战时期,由于核对峙的存在,西方国家无法挑战苏联在中欧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这次事件也改变了在许多西方国家左翼分子对列宁主义的左翼人士的同情態度。 这起事件的名字曾由韓國的「」(首爾舊名)和中国的「北京之春」所借用,也用來称呼后来的政权变更,比如“阿拉伯之春”。.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布拉格之春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匈牙利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兹沃伦

兹沃伦(斯洛伐克语:Zvolen)位于斯洛伐克中部赫龙河与斯拉蒂纳河交汇处,是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州的一座城市,人口43,147(2005年)。.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兹沃伦 · 查看更多 »

图尔诺夫

图尔诺夫(捷克语:Turnov)是捷克利贝雷茨州的一个镇,位于伊泽拉河畔,面积22.73平方公里,人口14,489人(2006年)。.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图尔诺夫 · 查看更多 »

米蒙

米蒙是捷克的城鎮,位於該國北部,由利貝雷茨州負責管轄,面積15.4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80米,該地區自新石器時代有人類居住,2006年人口6,830。.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米蒙 · 查看更多 »

苏军南方集群

苏军南方集群(Southern Group of Forces,SGF;Южная группа войск,ЮГВ,YUGV)是苏联武装力量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驻军的总称,共组建两次存在于1945-1947以及1955-1991年。 在战时,苏军南方集群会组建一个方面军(很可能会是西南方面军),主要负责针对奥地利(继而是西德)以及意大利两个方向的行动。因为苏军常驻兵力不足,其可能会吸收、以及匈牙利人民军、保加利亚人民军的力量。同时,南方集群需要负责监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的国内政治局势,同时对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起到监视和威慑作用。.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苏军南方集群 · 查看更多 »

苏军北方集群

苏军北方集群(Northern Group of Forces,NGF;Северная Группа Войск,СГВ,SGV)是苏联武装力量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的驻军的总称,存在于1945-1993年。.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苏军北方集群 · 查看更多 »

苏联驻德国集团军

#重定向 苏军驻德集群.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苏联驻德国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苏联武装力量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或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是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1946年2月到苏联解体前的武装部队,其前身为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 根据1925年的全联盟兵役法,苏联军事力量分为地面部队、空军部队、苏联海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和内卫部队5大部分,其中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统称苏联工农红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在1934年归属内务人民委员部。二战结束后苏联进行军事改组,由陆军和空军部队组成的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合并成为苏联武装力量。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和全联盟国家民事防御部队先后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并归属苏联武装力量。在顶峰时期,苏联武装力量共下辖6个兵种,按照苏联官方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别为战略火箭军、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海军和民防部队。除了受国防委员会指挥的苏联武装力量外,广义上的苏联军事力量还包括受克格勃指挥的边防军和受内务部指挥的内卫部队。 1988年,不含边防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兵力达到513万人。.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苏联武装力量 · 查看更多 »

耶塞尼克

耶塞尼克是捷克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北部,由奧洛穆克州負責管轄,面積38.2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32米,2006年人口12,510,其中九成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耶塞尼克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方面军

方面军(Front)是军队的一种建制。苏联等軍隊之方面軍,約50萬到100萬人,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群(Army Group,或稱軍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的总军。大日本帝國的方面軍,則大致相當於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Army)。.

新!!: 苏军中央集群和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