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方面军

指数 方面军

方面军(Front)是军队的一种建制。苏联等軍隊之方面軍,約50萬到100萬人,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群(Army Group,或稱軍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的总军。大日本帝國的方面軍,則大致相當於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Army)。.

85 关系: 华中方面军华北地区华北方面军华沙条约组织十月革命卡累利阿方面军卢德铭南支那方面軍南支那方面軍 (日本陸軍)台灣軍参谋部夏斗寅大将大日本帝國太平洋战争孫傳芳上官云相中央方面军中將中日战争布良斯克方面军库尔斯克会战张作霖德国修水俄国内战北伐军北伐战争北方面军國民革命軍周荫人冷战军区王普空军第10方面軍第12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14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17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18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1軍 (日本陸軍)第1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2軍 (日本陸軍)第2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3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5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7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8方面軍 (日本陸軍)第二次世界大战...緬甸方面軍 (日本陸軍)總軍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美国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部方面军西方世界親任官贺龙軍團黃琪翔远东第2方面军郭沫若関東軍铜鼓臧致平苏联英国集团军集团军群陳調元杨如轩杨池生沃罗涅日方面军波兰朝鮮軍 (日本陸軍)朱培德指揮官战术方面军日本军支那駐屯軍 扩展索引 (35 更多) »

华中方面军

華中方面軍(中支那方面軍),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一支军队。.

新!!: 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华北地区

华北、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新!!: 方面军和华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华北方面军

华北方面军,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一支军队,前身为中国驻屯军,日军称之为北支那方面军。部队通称号:甲。与关东军等并列。 1937年8月31日,日军大本营撤销中国驻屯军番号,编成华北方面军,以寺内寿一大将为司令官,辖第1军和第2军,直辖第5师团(坂垣征四郎)、第109师团、中国驻屯混成第11旅团(铃木重康)、临时航空兵团。 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6、第14、第20师团;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4、第16、第108师团。 该方面军的作战地域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以及绥远、察哈尔、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新!!: 方面军和华北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华沙条约组织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曾經是為對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势力而成立的共产党国家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又稱「蘇東條約」,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由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亞洲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华约组织觀察員。1990年两德统一,东德退出华约,此后华约便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但直到1991年华约组织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华约成员国在冷战结束后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只有少数国家未加入北约。.

新!!: 方面军和华沙条约组织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方面军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卡累利阿方面军

卡累利阿方面军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德战场最北方的一个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卢德铭

卢德铭(),别名卢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仲权镇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物,秋收起义总指挥。.

新!!: 方面军和卢德铭 · 查看更多 »

南支那方面軍

#重定向 华南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南支那方面軍 · 查看更多 »

南支那方面軍 (日本陸軍)

#重定向 华南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南支那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台灣軍

#重定向 臺灣軍.

新!!: 方面军和台灣軍 · 查看更多 »

参谋部

總參謀部或稱參謀本部,為現代軍隊中提供人事、軍事情報、軍事訓練、後勤、政戰與計畫的組織機構。 十八世纪晚期以前,上述功能全部由军队统帅管理,但法国大革命后出现征兵制,大量军队的管理使统帅的职责十分沉重。在1795年,路易斯·亚历山大·贝爾蒂埃将军率先创立了参谋系统。一年后,拿破仑接管改制军队。从此以后,总参谋部成为法军的正式组织,并随拿破仑战争走遍欧洲。.

新!!: 方面军和参谋部 · 查看更多 »

夏斗寅

夏斗寅(),字灵炳,湖北麻城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上将。 夏斗寅幼年困苦,浪迹武汉,1906年在武汉加入共进会,进入清朝新军,任大队队副。1911年,率部参加辛亥革命。后担任湖北陆军第一师工兵营营长,一度退役经商,后前往山西投奔同乡孔庚,不久回乡,在石星川部下任掌旗官。1917年,石参加护法战争,被湖北督军王占元打垮,夏在奔逃途中捡到一口装满钞票的皮箱,遂自拉大旗招纳败兵,组成了自己的武装,人称“皮包将军”,出任湖北新兵训练总监。不久,夏在湖北无法立足,退往长沙。1919年,夏率部参加湘军对王占元的战争,再次兵败,退往湖北、江西和湖南交界地区。 1926年,随唐生智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北伐。 1927年5月17日,夏斗寅响应南京国民党右派分共,从宜昌发兵攻打国民党左派控制的武汉,为叶挺独立团击败。夏后又反对唐生智,拥护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十三军军长,率部参加中原大战和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受到蒋介石的器重。1932年,被任命为湖北省主席、陆军上将。 夏斗寅在湖北期间培植自身实力,遭到蒋介石猜忌,1933年,其省主席一职被张群取代。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被日军攻占,夏被任命闲职,在成都闲居。1945年抗战胜利后,夏斗寅拒绝蒋介石的邀请,退出军界,经营农场及煤矿事业。 渡江战役前夕,夏斗寅一度准备欢迎中国共产党,但后来顾虑到曾经参加过对中共的军事行动,逃往香港,在六国饭店前以看相为生。1951年,夏斗寅在香港病逝。.

新!!: 方面军和夏斗寅 · 查看更多 »

大将

大將,也稱一級上將,是部分國家設有的軍銜,一般位於元帅和二級上將之間。通常以四顆星為代表。.

新!!: 方面军和大将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新!!: 方面军和大日本帝國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方面军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远,山東省泰安县范镇人,中华民國军事将领,直系領導人之一。張振鶴「孫传芳」孫传芳常常面带笑容,但面善而心狠,故人称“笑面虎将軍”。.

新!!: 方面军和孫傳芳 · 查看更多 »

上官云相

上官云相,字纪青,中国山东商河人,国民革命军上将。.

新!!: 方面军和上官云相 · 查看更多 »

中央方面军

中央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苏联的战役战略集团。 1941年7月24日在西方方面军一部的基础上第一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13、第21、第3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库兹涅佐夫上将(1941年7至8月)、叶夫列莫夫中将(1941年8月)。参加过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8月25日被撤销,所部转隶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3年2月15日在顿河方面军的基础上第二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21、第65、第70、第3、第13、第48、第50、第60、第61、第63集团军,第2坦克集团军、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方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参加过库尔斯克会战、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1943年10月20日改番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 Category:蘇聯方面軍.

新!!: 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新!!: 方面军和中將 · 查看更多 »

中日战争

中日戰爭主要指近代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的兩場大規模戰爭:.

新!!: 方面军和中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布良斯克方面军

布良斯克方面军(Бря́н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德战争中苏联的战役战略集团。 1941年8月16日第一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13、第50、第3和第21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叶廖缅科中将(1941年8至10月)和扎哈罗夫少将(1941年10至11月),参加过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1月10日被撤销,所部被分别编入西南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 1941年12月24日第二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61、第3、第13、第40、第48和第38集团军以及第2、第5坦克集团军,空军第2、第15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切列维琴科上将(1941年12月至1942年4月)、菲利普·戈利科夫中将(1942年4至7月)、吉比科夫中将(1942年7月7日至1942年7月13日)、罗科索夫斯基中将(1942年7至9月)、列伊捷尔中将(1942年9月至1943年3月),参加过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1943年3月12日被撤销,所部被分别编入中央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 1943年3月28日第三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3、第61、第63、第50、第11集团军、近卫第11集团军和近卫第3、第4坦克集团军以及空军第15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列伊捷尔中将(1943年3月至6月)、波波夫上将(1943年6至10月)。参加过库尔斯克会战、斯摩棱斯克战役、布良斯克战役,1943年10月10日被撤销,在其基础上组建了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战争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大型会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庫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规模進攻,德軍計畫使用4個軍團,欲從由南方的別爾哥羅德自南向北以及自北方的奥廖尔自北向南夾擊库尔斯克地區,企图合圍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共有6个軍團的蘇軍,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3道防御线的嚴密防御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伤亡慘重,最後因為在1943年7月12日南線義大利被盟軍登陸西西里島,不得不抽調兵力防衛義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此次戰役後期,蘇軍發動一連串大型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1943年7月12日-8月18日)、別爾哥羅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年8月3日-8月23日)相继收复了奥廖尔、別爾哥羅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全面败退。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夠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復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時也被視為歐洲東部戰線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關鍵轉捩點。.

新!!: 方面军和库尔斯克会战 · 查看更多 »

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奉天省海城縣(今屬辽宁)人,出身贫农。曾任中华民国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藥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新!!: 方面军和张作霖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方面军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修水

修水是中国江西省西北部的河流,源于九江市修水县幕阜山南麓,由西向东,流经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至吴城,与赣江北支相汇,随即流入鄱阳湖。修水为江西五大河流之一,长357千米,流域面积为14793平方千米。 修水流域建有大(一)型水库一座——柘林水库(干流),大二型水库一座——东津水库(支流),中型水库石嘴水库、红旗水库、抱子石水库、郭家滩水库、源口水库、盘溪水库、云山水库以及小型水库多座。.

新!!: 方面军和修水 · 查看更多 »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新!!: 方面军和俄国内战 · 查看更多 »

北伐军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

新!!: 方面军和北伐军 · 查看更多 »

北伐战争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北伐.

新!!: 方面军和北伐战争 · 查看更多 »

北方面军

北方面军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暴发后,1941年6月24日改编的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员马尔基安·米哈伊洛维奇·波波夫中将。1941年8月23日,北方面军划分为与卡累利阿方面军,其中北方面军指挥机关改组为列宁格勒方面军领帅机关。以第14集团军指挥机关为主组建卡累利阿方面军领帅机关。 北方面军辖3个集团军,担负苏芬国境抗击芬兰军队与纳粹德军进攻任务。.

新!!: 方面军和北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新!!: 方面军和國民革命軍 · 查看更多 »

周荫人

#重定向 周蔭人.

新!!: 方面军和周荫人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方面军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军区

军区是指一国境內依據駐軍(通常是陸軍)据点所分成的不同区域,各軍區也負責該區域的防務。軍區通常不是負責細微指揮調度,而比較著重於軍事行政事務。在徵兵制國家中軍區通常也會參予徵召的事務。军事地区划分通常与国家的行政区划一致,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或序数命名。.

新!!: 方面军和军区 · 查看更多 »

王普

王普()字慈生,又字慈僧,安徽省阜阳县(今阜阳市隅首)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张绍祖,王普两任安徽省省长,天津政协公报2009年05期.

新!!: 方面军和王普 · 查看更多 »

空军

軍是涉及軍事航空之軍種,任務在於利用飛機與其他在空中飛行的武器系統進行武力投射,保護我方空域的充分使用,壓--作戰另外一方對於我方空域的干擾與使用他們自己的空域,支援其他軍種達到戰術與戰略目標的執行。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陸軍、海軍及空軍)當中成立最晚的一支,許多國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有獨立的空軍出現。 許多國家的編制上,空軍必須支援陸軍作戰的需求,包括對地面目標的攻擊,空運,空投以及其他相關的任務。即使這些國家的陸軍擁有自己的飛機,通常在任務或者是飛機的型態上與空軍是有所區別。有些國家的空軍同時也指揮彈道飛彈與防空飛彈兵力與系統。也有的國家在空軍的編制內有進行陸上作戰的特種部隊或者是空降部隊。.

新!!: 方面军和空军 · 查看更多 »

第10方面軍

10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方面軍。1944年(昭和19年)9月22日由台灣軍改編成立,擔當沖繩、台灣、澎湖的防衛任務。1945年(昭和20年)2月1日起,由第10方面軍司令官(參謀長、參謀副長也同様)兼任台灣軍管區司令官。所轄第32軍(沖繩守備隊)後來於美軍登陸沖繩島戰役時全滅。.

新!!: 方面军和第10方面軍 · 查看更多 »

第12方面軍 (日本陸軍)

12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方面軍。1945年2月設置成軍,擔當日本之防衛任務。舊有的東部軍部隊相當多,而由第12方面軍司令官(參謀長、參謀副長也同様)兼任東部軍管區司令官。最初編制是在防衛總司令部統管下作防衛軍戰闘序列編組,于1945年4月本土決戰準備中,是將第一總軍與第一總軍之隷下部隊進行整體運作佈署。.

新!!: 方面军和第12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4方面軍 (日本陸軍)

14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 1941年11月在南方軍隷下設置第14軍,作戰地域配置在菲律賓方面。1944年7月改編昇格成第14方面軍。.

新!!: 方面军和第14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7方面軍 (日本陸軍)

17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 1945年(昭和20年)2月6日朝鮮軍廢止後創設,主要佈署在朝鮮方面進行守備任務。第17方面軍司令官・參謀長及參謀副長,由朝鮮軍管區司令官・參謀長及參謀副長同時兼任。 8月9日蘇聯對日參戰時,指揮系統編入天皇直隷之關東軍隷下,直至終戰。.

新!!: 方面军和第17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8方面軍 (日本陸軍)

18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 第18方面軍最初編制為泰國駐屯軍(正式名成稱:泰國駐屯軍。以下同),昭和19年12月改編第39軍, 昭和20年7月改編昇格第18方面軍。最初名稱起於作戰地域佈署在泰國方面之故,也駐在該國直至二戰結束。.

新!!: 方面军和第18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軍 (日本陸軍)

1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軍。編制於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及中國抗日戰爭之時。.

新!!: 方面军和第1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1方面軍 (日本陸軍)

1方面軍為1942年(昭和17)設置之方面軍。隸屬於關東軍,主要之作戰地域在滿洲方面。投降時駐在敦化。此為「第一方面軍」。.

新!!: 方面军和第1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2軍 (日本陸軍)

2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軍。編制於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之時。.

新!!: 方面军和第2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2方面軍 (日本陸軍)

2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昭和17年(1942年)7月編制成軍,編入關東軍。1943年10月30日轉到澳大利亞北部方面佈署,並直屬大本營。.

新!!: 方面军和第2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3方面軍 (日本陸軍)

3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方面軍。1943年10月編制成軍,擔當滿洲南部治安維持之任務。起於大戰末期動員召集滿洲地區日本屯墾戶年輕人編制成師團,兵員全體對於武器及作戰訓練並不十分在行,以致有寡弱部隊之名。參加過八月風暴行動之作戰任務。.

新!!: 方面军和第3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5方面軍 (日本陸軍)

5方面軍は、1944年(昭和19年)編制成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方面軍。北方軍改編成,作戰地域分佈於北海道、南樺太、千島列島等地區。當初第27軍在其指揮之下,之後第27軍廢軍。1945年(昭和20年)2月以降、第5方面軍司令官、參謀長由北部軍管區司令官、參謀長兼任。.

新!!: 方面军和第5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

6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太平洋戰爭末期統統括在華中方面之各軍而編成之方面軍。 昭和19年(1944年)8月25日軍部下令編入編成後中国派遣軍的作戰序列。終戰時駐在漢口。.

新!!: 方面军和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7方面軍 (日本陸軍)

7方面軍是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成立的一個方面軍。 它被成立於1944年3月19日,在南方軍的編制下,主要任務是防止盟軍在馬來亞、新加坡、婆羅洲、爪哇島及蘇門答臘的登陸和在日軍失去了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及荷屬東印度東部後建立一條新的防線,其總部設於新加坡,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被解散。.

新!!: 方面军和第7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8方面軍 (日本陸軍)

8方面軍擔負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作戰指揮之目的任務,1942年(昭和17年)11月16日編制成方面軍。于新不列顛島拉包爾設置司令部。本土與拉包爾的補給斷絕後,採取自給自足的補給策略方針,至終戰時司令部的運作還健在如常。.

新!!: 方面军和第8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方面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緬甸方面軍 (日本陸軍)

緬甸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 南方軍隷下之方面軍即如其名所稱,擔當緬甸方面之作戰・防衛任務。駐守緬甸・毛淡棉直至終戰。.

新!!: 方面军和緬甸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總軍

總軍是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隊的最高編制,總司令官為陸軍大將,下轄數個方面軍。在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日本陸軍計有支那派遣軍、關東軍、南方軍、第一總軍、第二總軍、航空總軍等6個總軍。.

新!!: 方面军和總軍 · 查看更多 »

红一方面军

#重定向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新!!: 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红二方面军

#重定向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红四方面军

#重定向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方面军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草原方面军

草原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的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新!!: 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西南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是苏德战争时的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1920年1月,在苏联国内战争其间,曾组建西南方面军,1920年12月被撤销。 1941年6月22日,基辅特别军区被改编为西南方面军,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5、第6、第12、第26、第3、第9、第13、第21、第28、第37、第38、第40、第57、第6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基尔波诺斯上将(1941年6月-9月)、铁木辛哥元帅(1941年9月-12月)、科斯坚科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4月),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赫鲁晓夫曾任该方面军军事委员。参加过基輔戰役、叶列茨战役、哈尔科夫战役。1942年7月12日被撤销,在其基础上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1942年10月22日第二次组建西南方面军,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21、第63、第6、第12、第46、第57、第62集团军,第5、第3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7、第2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上将(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20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1941年9月20日-1941年12月)、费奥多尔·雅科夫列维奇·科斯坚科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4月)、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1942年4月-6月)、瓦图京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3月)、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上将(1943年3—10月)。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顿巴斯战役等。1943年10月20日,西南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3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西部方面军

西部方面军是苏德战争时的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1919年,在苏联国内战争其间,曾组建西方方面军,1924年撤销。 1941年6月22日西部特别军区被改编为西部方面军,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3、第4、第10、第13、第5、第11、第16、第19、第20、第21、第22、第28、第29、第30、第31、第32、第33、第39、第43、第49、第50、第61、第68集团军,第1突击集团军,第10、第11近卫集团军,第3、第4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第4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巴甫洛夫大将(1941年6月)、铁木辛哥元帅(1941年7—9月)、科涅夫中将(1941年9至10月和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朱可夫大将(1941年10月至1942年8月)、索科洛夫斯基上将(1943年2月至1944年4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1944年4月)。参加过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莫斯科会战、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库尔斯克会战、斯帕斯—杰缅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1944年4月24日被撤销,所部编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新!!: 方面军和西部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西方世界

西方世界(Western World),也称西洋、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区,旧称泰西,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有不同定义。这些国家文化與文字皆是一脉相承。 西方的概念根源於希臘文明、羅馬帝國及後來的基督教,經由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時代及通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擴張形成當今西方世界。冷战時期,西方的觀點確立於深受基督教文化及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反對共產主義的资本主義國家,形成反共陣營,有別於政治經濟方面不同的共產主義國家。 這個詞原本字面意思是一個地理概念,15世紀以來西歐人相對於將看到的西亚、南亚與东亚當作東方。在當代文化含義裡,這句西方世界除包括歐洲也包括歐洲殖民時期源自大量歐洲的祖先人口移民至美洲及大洋洲的國家。 西方世界也是古代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现代用法则与“西方世界”同义,明朝初期以婆罗洲島中间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新!!: 方面军和西方世界 · 查看更多 »

親任官

親任官是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官僚階級之一。明治憲法下的官僚制度的最高位置、由日本天皇經親任式任命。必須使用閣下這一敬稱。 現在日本國憲法下,内閣總理大臣與最高裁判所長官亦是經親任式由天皇任命。隨著同憲法的施行,親任官・勅任官的區分被廢除,現在不存在「親任官」的官職。.

新!!: 方面军和親任官 · 查看更多 »

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贺龙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曾手持两把菜刀袭击慈利县长卫兵。曾任讨袁护国军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曾率部与北洋军阀及四川军阀杨森作战。1926年,贺龙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1日,他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此后回到湘西,组建红二军团,任军团长,并开辟洪湖苏区。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0师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任西北军区司令员,组织后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1952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开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1954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9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文化大革命时,被林彪和康生指控为准备推动“二月兵變”,于1969年6月9日遭迫害致死。1974年,中共中央宣布为贺龙平反。.

新!!: 方面军和贺龙 · 查看更多 »

軍團

軍團由若干个军组成的军事建制单位,隶属于集团军或方面军。指挥官为军团长。.

新!!: 方面军和軍團 · 查看更多 »

黃琪翔

黃琪翔(),字御行,廣東嘉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國軍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将加上將,北伐、抗戰時名將。1931年起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之領導,曾參加發動閩變。抗戰時先後任國民革命軍集團軍司令、中国遠征軍副總司令,獲授青天白日勳章。戰後第三黨改成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曾擔任秘書長、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參加政協 ,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务委員等職。1957年鳴放時公開批評蘇聯,反右開始即被劃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時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新!!: 方面军和黃琪翔 · 查看更多 »

远东第2方面军

远东第2方面军(2-й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的一个方面军,是苏联在远东的一个战役军团。远东第2方面军于1945年8月5日在原的基础上组建,参加了苏日战争,是苏日战争苏军北部战略方向上的主要作战力量之一。1945年10月1日,以该部为基础,调整组建了远东军区。.

新!!: 方面军和远东第2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郭沫若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新!!: 方面军和郭沫若 · 查看更多 »

関東軍

#重定向 关东军.

新!!: 方面军和関東軍 · 查看更多 »

铜鼓

铜鼓(壮语: gyongdoengz,又作 nyenz;)是中国古代西岭南及西南地区(今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的乐器。1976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出土5个铜鼓,据考古学家鉴定,是2700年前的古物,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铜鼓。 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越人崇拜蛙)。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东南亚各地(老撾)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 “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製作銅鼓的以百越中的駱越為多,即是黎族與壯族。 《岭表录异》:.

新!!: 方面军和铜鼓 · 查看更多 »

臧致平

臧致平(),安徽太和人。字和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将。.

新!!: 方面军和臧致平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方面军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方面军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集团军

集团军(Field Army,或譯野戰軍)是由若干个军或是师组成的军事单位,隶属于集团军群(Army Group)或方面军(Front, 苏軍)或大军区,指挥官为集团军司令,并且设立集团军指挥机关(如参谋部),集团军参谋长领导集团军司令部。陆军集团军为基本战役兵团,美國、苏联(俄罗斯)、中国在平时都有此编制,例如美軍駐韓部隊中的美國第八-zh-cn:集团军; zh-tw:軍團; zh-hk:集團軍;-。1949年前的国民革命军,长期有集团军的建制。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將此級單位稱為「軍團」,「集團軍」則為Army之譯名。舊日本軍中的集團軍級單位稱「方面軍」,戰後日本自衛隊改稱「」。韓國陸軍的集團軍級部隊稱「野戰軍」(韓語中常簡稱「軍」)。.

新!!: 方面军和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集团军群

集团军群(Army Group)是由若干个集团军组成的单位,一个集团军群通常包括40万到100万士兵,集团军群的指挥官通常由大将或元帅来指挥。 苏联红军中的方面军大致与集团军群的概念相同,在大日本帝国陆军中的方面军則大致與集团军相當,1939年12月到1945年日本戰敗期間,在方面軍之上再設立「总军」()加以統合。 一个集团军群可以包含多个国家的部队,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ixth United States Army Group)包含美国陆军(Seventh United States Army)、法国陆军第1集团军,欧洲盟军的第21集团军群包含英国陆军第2集团军、加拿大第1集团军、美国陆军第9集团军。.

新!!: 方面军和集团军群 · 查看更多 »

陳調元

陳調元(),字雪暄(又作雪軒),直隷省保定府安新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國民革命軍上將。.

新!!: 方面军和陳調元 · 查看更多 »

杨如轩

#重定向 楊如軒.

新!!: 方面军和杨如轩 · 查看更多 »

杨池生

杨池生()云南石屏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方面军和杨池生 · 查看更多 »

沃罗涅日方面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1942年7月7日由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部组建而成。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40,第60、第6、第13、第21、第27、第38、第47、第52、第64、第69集团军,第4、第5、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1、第3坦克集团军,第3、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2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戈利科夫中将(1942年7月、1942年10月至1943年3月)、瓦图京中将(1942年7至10月和1943年3至10月)。参加过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10月20日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 1943年3至10月赫鲁晓夫曾在该方面军担任军事委员。.

新!!: 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方面军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朝鮮軍 (日本陸軍)

朝鮮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軍,過去為管轄及駐紮在朝鮮之軍隊。.

新!!: 方面军和朝鮮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朱培德

朱培德(),字益之,雲南祿豐人,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歷任廣州警備司令、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江西省主席(1927年2月)、參謀總長、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職。1937年2月17日因医疗事故去世。.

新!!: 方面军和朱培德 · 查看更多 »

指揮官

指揮官(commanding officer,縮寫為CO),在軍隊編制中,擁有指揮權的軍官。現代軍隊中,指揮官受到軍法的拘束,他必需肩負對這個組織的責任,負責其部屬的安危。但在這個編制中,他擁有最高的決定權,能夠對其部屬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執行。針對拒絕執行命令或是執行不力的部下,他通常也擁有處罰的權力。領導大型軍事組織的指揮官稱為司令。 Category:稱謂 Category:官职 Category:军官.

新!!: 方面军和指揮官 · 查看更多 »

战术

戰術是指取得小規模勝利或實現小規模優化的技術。在戰爭、經濟、貿易、遊戲和協商中戰術經常被使用。具體而言戰術就是戰略的過程,即執行戰略的方法。單純的戰術上勝利往往未必能夠令戰爭成功,如姜維的劍閣山之戰中就是明顯的例子。即使能夠對敵陣造成大量傷亡,仍然無法逆轉戰略的失敗。.

新!!: 方面军和战术 · 查看更多 »

方面军

方面军(Front)是军队的一种建制。苏联等軍隊之方面軍,約50萬到100萬人,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群(Army Group,或稱軍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的总军。大日本帝國的方面軍,則大致相當於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Army)。.

新!!: 方面军和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新!!: 方面军和日本军 · 查看更多 »

支那駐屯軍

#重定向 中国驻屯军.

新!!: 方面军和支那駐屯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方面军群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