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肇州 (古代)

指数 肇州 (古代)

肇州,金朝到元朝设置的州。 肇州是遼國的出河店,天祚帝天慶四年(1114年)被女真奪得。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設立肇州,為刺史州。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升為防禦州,隸屬上京路。海陵煬王正隆二年(1157年)屬於济州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歸上京路。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為武興軍節度使,後來又為防禦州,泰和八年(1208年)為下等防禦州。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再為節鎮,興定元年(1217年)廢棄于蒙古。治所在始興县(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西北97里八郎鎮塔虎城古城址)。 元朝遷移到八里城(今黑龍江省肇東縣),為斡赤斤後王屬地,有肇州萬戶府、肇州站。明朝仍有肇州站,在今肇州縣、肇東縣、肇源縣一帶。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以郭爾羅斯後旗墾地設置肇州直隶厅,治所在今黑龍江省肇源縣肇源鎮。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黑龙江省奉令废府、州、厅,改县。肇州直隶厅改为肇州县。.

34 关系: 吉林省大定 (金朝)天庆 (辽朝)天会 (金朝)天眷女真完顏亮上京路刺史元朝光绪鐵木哥斡赤斤行政中心贞祐黑龙江省辽天祚帝辽朝興定蒙古肇州县肇东市肇源县金太宗金宣宗金世宗金章宗金熙宗金朝正隆泰和 (年号)清朝明朝承安 (金朝)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肇州 (古代)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大定 (金朝)

大定(元年:1161年十月 - 末年:1189年)是金世宗唯一的一个年号。金世宗使用大定这个年号一共二十九年。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1161年10月26日),金東京留守完颜雍領諸軍入城,共擊殺副留守高存福等。丙午日(27日),有「慶雲」出現,官屬諸軍勸進,完颜雍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丁未日(28日),大赦,改元大定。 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日(1189年1月20日),世宗崩,金章宗即皇帝位於柩前。1190年正月初一(1190年2月7日),改元明昌。 张师颜《南迁录》记载世宗改元兴庆,中间有潍王完颜允文改元天统,章宗改元天定。与《金史》不合,应为南宋人误传。.

新!!: 肇州 (古代)和大定 (金朝) · 查看更多 »

天庆 (辽朝)

天庆(1111年-1120年)是辽朝君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年號,共計10年。.

新!!: 肇州 (古代)和天庆 (辽朝) · 查看更多 »

天会 (金朝)

天會(元年:1123年九月 - 末年:1135年)是金太宗唯一的一个年號。共15年。 天輔七年八月戊申日(公元1123年9月19日),金太祖崩。九月丙辰日(9月27日),金太宗即皇帝位。丙寅日(10月7日),大赦中外。改天輔七年為天會元年。 天會十三年正月己巳日(公元1135年2月9日),太宗崩。第二天,金熙宗即位,繼續使用這個年號。.

新!!: 肇州 (古代)和天会 (金朝) · 查看更多 »

天眷

天眷(元年:1138年 - 末年:1140年)是金熙宗的年号。金熙宗使用天眷这个年号一共三年。 天會十五年十二月癸未日(公元1138年2月7日),詔改陰曆第二年(1138年)為天眷元年,大赦。 1141年正月癸丑日(陽曆2月21日),謝太廟,大赦,改元皇統。.

新!!: 肇州 (古代)和天眷 · 查看更多 »

女真

女真(; 拼音: Rǔzhēn),又作女直與女贞,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至唐時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稱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洲。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漢化程度及活動區域南北:多漢化程度、南境者為熟女真,少漢化程度、北境者為生女真。生女真活動在鄂霍次克海一帶,有人稱呼為通古斯。女直之名,见于《辽史》者,“又有北女直、南女直、长白山女直、鸭绿江女直、濒海女直,黄龙府女真,曷苏館女真,順化国女真,回跋女真,盖各就其地名之。”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渤海灭,复役属契丹。在南者系籍,号熟女直;在北者不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也。”而也有观点认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的方位不是一北一南,而是一东一西。《大金国志》云:“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下;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东濒海。”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完颜阿骨打所在的生女真的方位为朝鲜史所载的东女真(又称为东北女真)大致相同。.

新!!: 肇州 (古代)和女真 · 查看更多 »

完顏亮

完顏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1150年1月9日—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母大氏。 弒金熙宗而篡位,任內遷都燕京(今北京),逐步汉化。因伐南宋的-采-石大战失利,被部下所殺。完颜亮在位12年,终年40岁。完颜亮死後,继位的金世宗将他追貶為庶人,史称海陵煬王、海陵庶人、金废帝。 金废帝完颜亮为人荒淫无道,生活糜烂,好色至极,多次与其家庭亲属发生乱伦,无以幸免。金废帝在批奏公文时更把两手放在两名宫女的私密部位以取暖,还安排另一名宫女为他伺候下体,淫乱不堪。.

新!!: 肇州 (古代)和完顏亮 · 查看更多 »

州是中国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后又作为部份联邦制国家组成单位的中文譯名。.

新!!: 肇州 (古代)和州 · 查看更多 »

上京路

上京路是金代在中國東北地區所置的一路。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置,治所在會寧府會寧縣(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遺址)。 金初,因上京路會寧府為國都所在地,是金水(女真語呼為按出虎水)源頭,故稱金源,又稱“內地”、“國中”。海陵王遷都中都(今北京)後,於正隆二年(1157年)廢“上京”之號,改稱會寧府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復稱上京路。其轄地東至黑龍江入海處的兀的改、吉里迷之地,北至蒲與路火魯火疃謀克(黑龍江以北),西至肇州,南至曷懶路與高麗相接。大致相當於今黑龍江省全境,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白山市、松原市大部,朝鮮咸鏡北道、咸鏡南道、兩江道,俄羅斯外興安嶺以南一帶。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上京路領府一、州三、領節鎮(路)五、防禦一:.

新!!: 肇州 (古代)和上京路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肇州 (古代)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肇州 (古代)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肇州 (古代)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鐵木哥斡赤斤

鐵木哥斡赤斤(;),又稱帖木格,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幼弟,也速該和訶額侖的幼子。斡赤斤即是守家幼子的意思,比成吉思汗小六岁。他深得哥哥铁木真和母亲月伦太后訶額侖的疼爱。.

新!!: 肇州 (古代)和鐵木哥斡赤斤 · 查看更多 »

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又稱治所,即「政府所在地/驻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城市为载体,如首都、首府、省會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聚集于同一城市,亦或在同一行政区内处于不同的下级行政区内。.

新!!: 肇州 (古代)和行政中心 · 查看更多 »

贞祐

貞祐(元年:1213年九月 - 末年:1217年九月)是金宣宗的第一个年号。金宣宗使用贞祐这个年号一共五年。 金卫绍王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胡沙虎杀死卫绍王,迎立完颜從嘉为帝。九月即位,是為宣宗,以胡沙虎為太師、尚書令兼都元帥,封澤王,同月改元貞祐。閏九月,宣宗恢復舊名「珣」。 貞祐五年九月,金宣宗改元興定,赦國內。.

新!!: 肇州 (古代)和贞祐 · 查看更多 »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满语:Sahaliyan ula),简称黑,位于内满洲北部,是全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 省会驻地为哈尔滨。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之名由江名而来。省界北、东与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接中国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岭),排名全国第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约3831万人,其中汉族占95%以上,另有回、满、蒙、朝等53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与农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工业为主;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新!!: 肇州 (古代)和黑龙江省 · 查看更多 »

辽天祚帝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字延宁,小名阿果,是辽朝西遷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101年2月12日至1125年3月26日,在位24年。.

新!!: 肇州 (古代)和辽天祚帝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肇州 (古代)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興定

興定(元年:1217年九月 - 末年:1222年八月)是金宣宗的第二个年号。金宣宗使用興定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貞祐五年九月,金宣宗改元興定,赦國內。 興定六年八月,彗星出現,改元元光,大赦。.

新!!: 肇州 (古代)和興定 · 查看更多 »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新!!: 肇州 (古代)和蒙古 · 查看更多 »

肇州县

肇州县在中国黑龙江省南部,是大庆市下辖的一个县。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击败辽兵,奠定了建立金国的基础,因此在金建国之后,认为此地是“祖宗肇兴”之地,故名。.

新!!: 肇州 (古代)和肇州县 · 查看更多 »

肇东市

肇东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南部,是绥化市下辖县级市(1965年以前曾短暂归属哈尔滨管辖);为黑龙江省第一大、中国第31大肉类生产大县市,因地处肇州县的东边而得名;1912年设肇东设治局,1914年改肇东县,1986年设肇东市。 总面积433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93万。地理位置与哈尔滨市松北区、呼兰区毗邻,2008年入选黑龙江省唯一全国百强县。.

新!!: 肇州 (古代)和肇东市 · 查看更多 »

肇源县

肇源县在中国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是大庆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肇州 (古代)和肇源县 · 查看更多 »

金太宗

金太宗完顏晟(),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之弟,身材魁梧,力大無比,能親手搏熊刺虎。在位12年,终年61岁。.

新!!: 肇州 (古代)和金太宗 · 查看更多 »

金宣宗

金宣宗完颜珣(),女真名吾睹補。金世宗完颜雍长孙,卫绍王侄,父完顏允恭,母昭華劉氏。他是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9月22日—1224年1月14日在位),在位11年,终年61岁。.

新!!: 肇州 (古代)和金宣宗 · 查看更多 »

金世宗

金世宗完顏雍(天輔七年三月初一甲寅日,儒略曆1123年3月29日—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癸巳日,儒略曆1189年1月20日)),原名完顏褎(xiù、ㄒㄧㄡˋ),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0月27日—1189年1月20日在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海陵王完颜亮征宋时为辽东留守,后被拥立为帝,在位28年,终年67岁,葬于兴陵(今北京市房山区)。.

新!!: 肇州 (古代)和金世宗 · 查看更多 »

金章宗

金章宗完顏璟(),女真名麻達葛,金朝第6位皇帝(1189年1月20日—1208年12月29日在位),在位19年,享年41岁。他是金世宗完颜雍之嫡孙,为金朝文化水準最高者。.

新!!: 肇州 (古代)和金章宗 · 查看更多 »

金熙宗

金熙宗完顏亶(),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漢名亶,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嫡長孫,父為太祖嫡長子完顏宗峻、母為蒲察氏。生于天輔三年七月七日(1119年8月14日),卒于皇統九年十二月九日(1150年1月9日)。在位15年,终年31岁。.

新!!: 肇州 (古代)和金熙宗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肇州 (古代)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正隆

正隆(元年:1156年二月 - 末年:1161年十月)是金海陵王的第三个年号。海陵王使用正隆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貞元四年二月癸酉朔日(二月初一,阳历1156年2月23日),改元正隆,大赦。 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阳历1161年10月26日),金東京留守完颜雍領諸軍入城,共擊殺副留守高存福等。丙午日(27日),慶雲見,官屬諸軍勸進,完颜雍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禦宣政殿,即皇帝位。丁未日(28日),大赦,改元大定。 十一月乙未日(阳历12月15日),海陵王完顏亮为其部将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所弑,金军南侵完全失败。.

新!!: 肇州 (古代)和正隆 · 查看更多 »

泰和 (年号)

泰和(元年:1201年 - 末年:1208年)是金章宗的第三个年号。金章宗使用泰和这个年号一共八年。 陰曆承安五年十二月癸未日(陽曆1201年1月7日),詔改陰曆第二年(1201年)為泰和元年。 泰和八年十一月衛绍王完顏允济即位沿用。.

新!!: 肇州 (古代)和泰和 (年号)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肇州 (古代)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肇州 (古代)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承安 (金朝)

承安(元年:1196年十一月 - 末年:1200年)是金章宗的第二个年号。金章宗使用承安这个年号一共五年。 明昌七年十一月戊戌日(公元1196年12月14日),有事於南郊,大赦,改元承安。承安元年只有一個多月。 陰曆承安五年十二月癸未日(陽曆1201年1月7日),詔改下個月為泰和元年。.

新!!: 肇州 (古代)和承安 (金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