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聖味基墳場

指数 聖味基墳場

聖味基墳場(俗稱舊西洋墳場;Cemitério São Miguel Arcanjo)是羅馬天主教墳場,位於澳門西墳馬路,設於1854年,當時位於澳門城外。中間有教堂,稱為聖彌額爾小堂(Capela de São Miguel,建於1875年)。其俗稱中的「舊」是相對於虔信街的望廈墳場(「新西洋墳場」)而言。.

42 关系: 基督教墳場南區 (澳門)區師達塔石 (澳門)墓地門事件天使長崔德祺中區 (澳門)布力架庇山耶伯多祿局長街張曼玉何賢何鴻燊利益輸送社會保障基金米迦勒美士基打盧華紹白鴿巢前地花圈鏡湖醫院許冠傑諸靈節賴敏華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黎婉華蘋果日報 (香港)陸毅 (耶穌會)林家駿水坑尾街治安警察局澳門澳門巴士8路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監獄澳門海關朱健望德堂坊新福利7路線新福利巴士公司教堂

基督教墳場

舊基督教墳場(Cemitério Protestante)位於澳門西北部,聖安多尼教堂北面,東方基金會會址之右。安葬了如著名畫家錢納利、傳教士馬禮遜等人。墳場內有一羅馬風格小教堂,二戰後墳場轉交聖公會管理,教堂則以馬禮遜命名,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墳場由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21年建立,以解決當時新教徒在天主教佔特權地位的澳門城缺乏長眠之所的問題。天主教會固不願見新教徒葬於城牆之內,中國人亦不容許外國人埋於關閘以北的地方。來自英國、美國及北歐國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於城牆與關閘之間,恐防被中國人發現會發生衝突,甚至在離開之後毀墳滅屍。 事情最終在馬禮遜的原配瑪麗在1821年去世以後解決。當時的地區委員會決定購置一幅地皮,並與葡方在法律問題上達成共識。後來所有外國人都可以在此安息,而原先葬於其他地方的遺體亦遷葬於此,所以有些墓碑的年代早於墳場始建的年份。 墳場葬了來自英國、美國、荷蘭、丹麥、瑞典和德國的國民。除了上述的名人外,尚有:撒母耳·台約爾牧师(Rev.

新!!: 聖味基墳場和基督教墳場 · 查看更多 »

南區 (澳門)

南區是澳門半島上的一個約定俗成的方位分區,地位在堂區之下,社區之上。地處澳門半島西南。.

新!!: 聖味基墳場和南區 (澳門) · 查看更多 »

區師達

區師達神父 (Padre Aureo Castro Nunes e Castro,),出生於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皮庫島。 區師達神父於1931年抵達澳門,於入聖若瑟修院修讀神學,師從馬連尼(Ferdinando Maberini)、慈幼會會士司馬榮 (Wilhelm Schmid)及顏儼若,學習唱名、樂理、和聲等,於1943年晉鐸。 區師達神父早年任修院教授、專職司鐸、天主教澳門教區代表等職,後被委任為聖老楞佐教堂本堂神父及《號角報》社長。其他職位包括利宵中學及澳門商業學校合唱團導師、宗教倫理科教師。 1951年赴里斯本的葡萄牙音樂學院進修,攻讀聲樂與鋼琴,師從Biermann、Arminda Correia及Croner de Vasconcelos,並在里斯本大學合唱團擔任指揮家、音樂學家Mario Sampayo Ribeiro之助理。1958年獲作曲名譽學位。留學期間完成了為合唱團及風琴而作的、名為Tres Conrais Melodias Gregorianas的第一號奏鳴曲、第二號奏鳴曲、第一號小奏鳴曲和名為His Te Deum的第二號小奏鳴曲,於里斯本天賜·聖若望教堂首演。 回澳後推廣宗教歌曲,並於1959年創立「複音合唱團」。1962年與Cesar Brianza神父創立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 (Académia de Musica de S. Pio X)並擔任院長。1971年於香港出版了兒童鋼琴組曲《小妹妹之舞》 (Danças da Siu Mui Mui,1967-68)。除教學外,更舉辦免費音樂會,邀請國際知名音樂家到澳門表演。 1983年與英國作曲家邦拿 (Stuart Bonner)及一群業餘愛好者創辦了澳門室內樂團,即澳門樂團、澳門目前唯一的職業樂團前身。樂團1984年轉至文化司署轄下管理。 區師達神父一生推廣音樂不遺餘力,在作曲、教育都廣受推崇。桃李更遍布葡萄牙、法國、瑞士、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地。澳葡政府更兩次頒發文化功績勳章 (1987年和1990年)。區師達神父於1993年1月21日於仁伯爵綜合醫院辭世,享年76歲,其後永葬於聖味基墳場。.

新!!: 聖味基墳場和區師達 · 查看更多 »

塔石 (澳門)

塔石(葡萄牙文:Tap Siac)是澳門半島望德堂區西部的一個街區,位於大炮台山東北,即今西墳馬路、區華利街、賈伯樂提督街、羅利老馬路與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之間。這裏昔日原有一座山崗,因山上有堆疊成塔的花崗岩石而得名。而其山下亦原有一處村落,為農民所聚居;1840年代初,村莊的部份用地曾改作賽馬場,成為澳門最早出現賽馬的地方。清道光年起,漸漸為葡萄牙人佔領,並於山崗上修建西式墳場;至同治年時此地更被開山劈石來規劃街區,並修建球場和洋房,自此村莊正式消失;20世紀中後期陸續改建為民房住宅至今,而球場亦已重建為休憩廣場。.

新!!: 聖味基墳場和塔石 (澳門) · 查看更多 »

墓地門事件

墓地門事件是發生在過渡時期臨時澳門市政局的一宗官員濫權和利益輸送案件,事件主角是時任第三任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事件在2010年8月被媒體披露,進行了澳門廉政公署的調查程序,但廉署在報告中指濫權行為的法律追訴期已過。立法會吳國昌等議員提出的聽證程序也被立法會多數否決,事件現由澳門特區檢察院立案調查。 陳麗敏在事發後,媒體報導本案件的證據消失與她的關係,行政長官崔世安更把案件委派予行政法務司屬下部門調查,陳麗敏被稱「自己查自己」。.

新!!: 聖味基墳場和墓地門事件 · 查看更多 »

天使長

天使長(基督新教譯名)、總領天使、總領天神(天主教譯名),是於聖經之中只被提及數次的聖天使米迦勒,其中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在《聖經》原文裏,譯做「天使長」的詞語,總是以單數而不是複數的形態出現。這表示天使長只有一位。天使長一詞來自希臘文:(主要)和(信使,即英文「angel」原型)。.

新!!: 聖味基墳場和天使長 · 查看更多 »

崔德祺

崔德祺(),祖籍廣東新會双水崔家坑,藝術家、商人,第一屆澳門立法會議員。。 崔德祺曾獲得澳門特別行政區頒授金蓮花勳章及大蓮花勳章,曾任澳門同善堂値理會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名譽會長、澳門新會同鄉會會長、頣園書畫會創始人兼會長、濠鏡音樂會創辦人兼會長、澳門又和建築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崔德祺育有三名子女。長女崔筱瑜,在美國任職數據分析工作;長子崔世平,在美國柏克萊大學考取土木工程學碩士學位,曾擔任第十屆澳門特區全國人大代表,現任澳門立法會官委議員、科技委員會委員;次子崔世業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畢業,取得平面設計碩士,現居美國並且成為了設計師。侄兒崔世昌及崔世安,現分別為澳門立法會議員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崔德祺葬澳門聖味基墳場,與之為鄰的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元配夫人黎婉華。.

新!!: 聖味基墳場和崔德祺 · 查看更多 »

中區 (澳門)

中區(Centro)是指澳門半島中部的區域,行政區劃主要屬於大堂區,為澳門傳統的商業中樞,以議事亭前地為中心。區內的樓房建築特式充滿歐陸風格,是澳門的旅遊熱點之一。.

新!!: 聖味基墳場和中區 (澳門) · 查看更多 »

布力架

布力架,OBE,JP(José Pedro Braga,),香港及澳門的土生葡萄牙裔商人、傳媒工作者及政治家,曾任立法局首位葡籍非官守議員、潔淨局非官守局紳、以及中華電力主席等職。.

新!!: 聖味基墳場和布力架 · 查看更多 »

庇山耶

卡梅洛·庇山耶 (Camilo Pessanha,) ,葡萄牙作家和诗人。.

新!!: 聖味基墳場和庇山耶 · 查看更多 »

伯多祿局長街

伯多祿局長街(或白馬行、白馬行街;古稱醫院街;Rua de Pedro Nolasco da Silva),是位於澳門的古老街道,西接板樟堂街,東至水坑尾街。長235米。乃澳門第一條水泥馬路。現在白馬行街的正式名稱為伯多祿局長街,但現今很多澳門市民仍使用此街的舊稱白馬行。.

新!!: 聖味基墳場和伯多祿局長街 · 查看更多 »

張曼玉

張曼玉(Maggie Cheung Man-yuk,),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以及最上鏡小姐榮譽,香港著名女演員,共獲得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四屆台灣金馬獎影后,是迄今惟一一位同時獲得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和亞太电影节影后的華人演員。共參與演出了八十多部電影,代表作有《旺角卡門》(1988年)、《不脫襪的人》(1989年)、《滾滾紅塵》(1990年)、《雙城故事》(1991年)、《阮玲玉》(1992年)、《新龍門客棧》(1992年)、《青蛇》(1993年)、《東邪西毒》(1994年)、《甜蜜蜜》(1996年)、《花樣年華》(2000年)、《錯過又如何》(2004年)等。.

新!!: 聖味基墳場和張曼玉 · 查看更多 »

何賢

何賢(),廣東番禺縣(今廣州番禺區)石樓鎮岳溪村人。何賢獲葡萄牙及中國公認為澳門華人領袖,有「外交大臣」、「影子澳門總督」、「澳門王」之稱。.

新!!: 聖味基墳場和何賢 · 查看更多 »

何鴻燊

拿督斯里何鴻燊 ,CStJ,SPMP,SPMT(Stanley Ho Hung-sun,),生於香港,港澳商人,澳門博彩專利權開放之前經營澳門娛樂賭博公司,在澳門博彩業獨佔鰲頭,有“赌王”之稱,而且其名下的香港信德集團業務深入航運、地產、酒店及娛樂等多個行業。.

新!!: 聖味基墳場和何鴻燊 · 查看更多 »

利益輸送

利益輸送,泛指政治人物利用其職權的影響力,以綁標或其他非法手段,將公共財產搬予私人。.

新!!: 聖味基墳場和利益輸送 · 查看更多 »

社會保障基金

會保障基金是政府用以提供社會保障的基金,可以指:.

新!!: 聖味基墳場和社會保障基金 · 查看更多 »

米迦勒

米契爾或米迦勒(מיכאל Michaʼel 或 Mîkhāʼēl;Michael 或 Míchaël)是在《聖經》提到的一个天使的名字,天主所指定的伊甸園守護者,也是唯一提到的具有大天使头衔的灵体。米契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谁与神相似?”。《圣经》的记载显示,與撒旦的七日戰爭中,米契爾奋力维护上帝的统治权,对抗神的仇敌,的确名实相符。 《圣经》提到名叫米契爾的灵体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提到他的时候,他都在积极行动。例如,《但以理书》叙述他跟邪恶的天使争斗,《犹大书》叙述他跟撒旦争论,《启示录》叙述他跟魔鬼及其手下的邪灵争战。.

新!!: 聖味基墳場和米迦勒 · 查看更多 »

美士基打

美士基打(又譯味士基打軍曹,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澳門土生葡人軍官。 美士基打曾於1849年8月關閘事件中帶領葡萄牙士兵佔領關閘、襲擊北嶺炮臺,殺死清軍官兵,後來其軍階逐漸升至上校。澳葡政府曾於1940年於議事亭前地豎立一銅像以資紀念,但在「一二三事件」中被示威群眾拉倒。後八十年代運回葡國安放。 現在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的美副將大馬路(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美上校里、美上校圍、美副將街和美副將巷、及位於氹仔的美副將馬路(Estrada Coronel Nicolau de Mesquita),全是紀念他而命名的。 Category:澳门军事人物 Category:葡萄牙军事人物 Category:土生葡人 Category:谋杀-自杀案.

新!!: 聖味基墳場和美士基打 · 查看更多 »

盧華紹

盧華紹()廣東新會人,字育諾,號焯之。因其小名盧耇,故亦稱盧九,清末澳門富商;其長子盧廉若與次子盧煊仲在澳門亦甚出名,而其四子盧興原,則曾任中華民國檢察總長。 盧出身寒微,於咸豐七年(1857年)移居澳門,十年後開始經營錢莊之金融業務,開設「寶行錢號」,並以經營販賣鴉片與「宏豐公司」名義與周邊鴉片商合伙在廣東與澳門經營白鴿票(盧為公司最大股東)而雄財一方,成為澳門第一代賭王與當時的華人代表。他亦有參與公益事業,曾捐辦平價米糧與義學等,亦曾捐獻予澳門鏡湖醫院、同善堂等澳門慈善組織;在澳門有多個物業。 1890年他獲葡王授予騎士勳章、四年後再獲授Vila Viçosa勳章,另在1898年報捐鹽運使銜,復歷保二品頂戴、廣西道員。及後他在廣州投得賭博經營權,須墊付二百萬兩賭餉,1904年廣東頒令禁賭後,宏豐業務萎縮,更負債纍纍;1907年在「娛園」家中上吊身故。 盧九共有十七子、十六女;而現居於香港之商人盧景昭(盧榮錫之子、盧廉若之孫)與盧衍明皆為盧家後人。.

新!!: 聖味基墳場和盧華紹 · 查看更多 »

白鴿巢前地

白鴿巢前地(Praça de Luís de Camões)是澳門聖安多尼堂區的廣場,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舊城區的北端。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為入選的8個古老廣場之一。 此處的葡文名字意為賈梅士前地,源自於白鴿巢公園內的賈梅士洞,以表揚葡萄牙詩人賈梅士的愛國之情及其成就。 而其中文名字源自十八世纪曾在此居住的葡萄牙富商馬葵士有關,因馬葵士所養白鴿棲於簷宇,遠觀像白鴿巢一樣,故而得名。白鴿巢前地周邊為葡萄牙人在澳門最早的居住區。在白鴿巢前地旁邊,一同成為文化遺產的建築有聖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墳場和東方基金會會址,其他古老名勝還有白鴿巢公園。 氹仔北帝廟前廣場的葡萄牙語名是Largo Camões,中文名為「嘉妹前地」。 Category:澳門歷史城區 Category:澳門旅遊景點 Category:澳門街道 BGCQD Category:澳門廣場.

新!!: 聖味基墳場和白鴿巢前地 · 查看更多 »

花圈

#重定向 花籃.

新!!: 聖味基墳場和花圈 · 查看更多 »

鏡湖醫院

鏡湖醫院(Kiang Wu Hospital)是澳門的三家醫院之一,也是現時澳門歷史最悠久的醫院。創於1871年,屬廟醫形式。早期其管理機構沿用「鏡湖醫院」的名稱。隨著慈善事業的發展,於1942年向澳門政府註冊時定名為「鏡湖醫院慈善會」;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

新!!: 聖味基墳場和鏡湖醫院 · 查看更多 »

許冠傑

許冠傑(Samuel "Sam" Hui Kwun-kit,),暱稱大哥Sam、歌神,香港實力派音樂人、香港知名歌手、詞曲作家及演員。1970年代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本地粵語流行曲則普遍被視為鄉下人的玩意。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的許冠傑不避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題材廣泛,由描述打工仔的無奈,到打麻雀的心情,亦不乏愛情和勵志歌曲;當中不少更是由他親自填詞及作曲。有見其作品大受歡迎,此後粵語流行曲如雨後春筍,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可說是由他一手開創,因此他亦有「香港樂壇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等美譽,1992年在《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群星》更被譚詠麟封為「歌神」。 除了音樂成就斐然,許冠傑與兩位胞兄許冠文、許冠英組成「許氏兄弟」,於1974至1981年拍攝多部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鑣》等,都十分賣座,是當時香港影壇的票房保證。 許冠傑在2016年《請✓許冠傑演唱會》台上強調從來没有移民,一直住在香港。.

新!!: 聖味基墳場和許冠傑 · 查看更多 »

諸靈節

諸靈節(All Souls' Day),又稱追思已亡(諸信者)節、追思亡者節、悼亡節,是在每年的11月2日。這個節日是天主教會和聖公會的煉靈月的第二日,而這日是用作紀念及追思亡者,特別是已亡信眾的瞻禮日。.

新!!: 聖味基墳場和諸靈節 · 查看更多 »

賴敏華

賴敏華()是澳門原海關關長,2015年10月30日被人發現於氹仔一個私人屋苑旁的公廁內死亡,上任不足一年。根據澳門廉政公署引述,賴敏華不是廉政公署調查對像之一,而且司警已排除被殺的可能,所以懷疑她是自殺。她是澳門於1999年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首位在任自殺身亡的高級官員。她的職位暫時由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兼任。.

新!!: 聖味基墳場和賴敏華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俗稱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亦是5個天主教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麗都酒店南面,地點介乎黃泥涌道與司徒拔道之間山坡,內有2萬3千個墳墓,除土葬墓地,亦有骨灰龕位。墳場於夏季每天掃墓時間為朝8晚7,天主教新民書院,冬季則為朝8晚6,其餘時間關閉,開放期間有一名保安員及一名辦事處職員當值。根據教區墳場規則,只有教友、慕道者及神職人員才可埋葬於此,東方日報,2010年2月20日,每個墓地收費約1萬5千5百港元。由於墳場內的建築、藝術雕塑和宗教味道蘊含大量殖民地歲月痕蹟,成為墳場考察活動及攝影愛好者的到訪熱點。.

新!!: 聖味基墳場和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 查看更多 »

黎婉華

黎婉華(Clementina Angela Leitão,),冠夫姓为何黎婉华,澳门赌王何鸿燊元配夫人,年轻时有“澳门第一美人”之称。.

新!!: 聖味基墳場和黎婉華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聖味基墳場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陸毅 (耶穌會)

毅(Luis Ruiz Suarez SJ,)西班牙耶穌會神父、澳門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天主教亞洲新聞社,《畢生服務弱小的陸毅神父息勞歸主》,2011年7月26日。(現澳門明愛)創辦人。 生於阿斯圖里亞斯地區希洪市。晨曦,《耶穌會士澳門明愛創辦人陸毅神父安息主懷》,2011年第三十期。1930年9月20日於薩拉曼卡入耶穌會,1941年展開在華傳教工作,但受抗戰影響,至1945年6月7日於中國河北省獻縣晉鐸。中共建政後曾短暫入獄,1951年抵達澳門。 由於在獄中感染傷寒,長上原要求他休養,但由於戰後澳門人民生活艱苦,又湧現來自鄰近地區的難民潮,他一個月後已開始為難民服務,創立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1971年改屬天主教澳門教區,並加入國際明愛,易名為澳門明愛)華僑報,《澳門明愛悼念陸毅神父》,2011年7月31日。,並致力成立各種慈善機構,照顧老人、殘疾和智障人士,以及培育社會工作者。1977年11月5日矢發終願。 1980年代中期開始開展對中國內地痲瘋病者的服務,範圍包括廣東台山大襟島、四川、雲南、陝西等地。晚年患有糖尿病,並需輪椅協助出行,但他把澳門事業交予總幹事潘志明後,仍然在中國內地服務包括痲瘋病人及愛滋病人等邊緣群體。2011年7月26日於仁伯爵醫院去世。同年8月3日下葬於聖味基墳場。.

新!!: 聖味基墳場和陸毅 (耶穌會) · 查看更多 »

林家駿

林家駿主教(Bishop Domingos Lam Ka-tseung,),字少彬,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新會。林家駿為天主教澳門教區第二十二任主教,也是天主教澳門教區首位華人主教;由於林家駿在位為主教時處於澳門回歸的過渡期,因此有「過渡期的主教」之稱。2009年因胃癌病逝。.

新!!: 聖味基墳場和林家駿 · 查看更多 »

水坑尾街

水坑尾街(Rua do Campo),位於澳門半島中部大堂區歷史悠久的街道,是澳門商業購物區和交通樞紐之一。北在東望洋街連接荷蘭園大馬路,南在南灣大馬路連接約翰四世大馬路,長380米。.

新!!: 聖味基墳場和水坑尾街 · 查看更多 »

治安警察局

治安警察局(Corpo de Polícia de Segurança Pública,CPSP),簡稱治安警,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司轄下的局級政府部門,負責維持公共安全,維護公共及私人財產。.

新!!: 聖味基墳場和治安警察局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聖味基墳場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8路線

澳門巴士8路線是一條由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往返工業園街和回力的巴士路線。.

新!!: 聖味基墳場和澳門巴士8路線 · 查看更多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Govern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da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簡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或澳門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其政府首長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1999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取代了澳門回歸前的葡屬澳門。.

新!!: 聖味基墳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澳門監獄

#重定向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懲教管理局#路環監獄.

新!!: 聖味基墳場和澳門監獄 · 查看更多 »

澳門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海關(葡萄牙語:Serviços de Alfândega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da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成立於2001年11月1日,每年11月6日為紀念日,即海關日。海關關長需要由澳門行政長官提名,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新!!: 聖味基墳場和澳門海關 · 查看更多 »

朱健

朱健(葡萄牙文名:Chu Kin;),生於中國大陸,1974年移居澳門。年青時曾到葡萄牙修學,取得法學士學位;返澳後開始涉足澳門司法界並再取得法學碩士,1996年起擔任澳門第一審法院法官,成為澳門首位中國籍法官。1999年擔任澳門終審法院法官,2011年8月底在廣東台山遇上交通意外後昏迷,至同年11月22日在廣州廣東省人民醫院逝世。.

新!!: 聖味基墳場和朱健 · 查看更多 »

望德堂坊

望德堂坊(葡萄牙文:Bairro de São Lázaro),俗稱瘋堂區,過去稱進教圍,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望德堂區西南,為大炮台山鏡湖馬路、水坑尾、荷蘭園大馬路與西墳馬路所包圍。往昔這裏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國內地教徒為避滿清政府追捕的避難所之一。坊內以前有一痲瘋病院,故有瘋堂區之稱,後來漸多華人在此坊加入教會,故又有進教圍稱號,一時宗教色彩濃烈,至近代此況才消逝。1984年整個坊區被列入政府重點保護文化財產之一,歷來坊內也被翻修兩次(於1987年、2002年)。19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坊內也開始興起藝術文化事業,更有協會關注坊內的創意工業。 澳門首位華人主教林家駿,其母系祖先亦世居於此坊。.

新!!: 聖味基墳場和望德堂坊 · 查看更多 »

新福利7路線

#重定向 澳門巴士7路線 第一代.

新!!: 聖味基墳場和新福利7路線 · 查看更多 »

新福利巴士公司

#重定向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新!!: 聖味基墳場和新福利巴士公司 · 查看更多 »

教堂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新!!: 聖味基墳場和教堂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圣味基坟场澳门旧西洋坟场舊西洋墳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