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点军校

指数 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稱為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校,也是美國陸軍的軍官培養機構,位于纽约州西點(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47500公亩)。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理學學士,畢業後的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退伍後至少3年的後備役。 军事学院的美式足球隊历史上一直称为“哈德逊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美式足球隊称为“陆军”(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西點軍校是美國愛國者聯盟盟校之一。除西點軍校之外,該聯盟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美國海軍學院(USNA)在內的其他12個精英學府組成。這些學府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小和高度精英化。 西点军校名列国家史迹名录中,也是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45 关系: 劉峙南北战争威廉·特库姆塞·舍曼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少尉巴兹·奥尔德林中華民國國軍乔治·华盛顿乔治·巴顿弗兰克·博尔曼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俄罗斯土木工程国务卿国家史迹名录石牆傑克森理學士理海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战纽约纽约州美國海軍學院美国国家历史名胜美国联邦军事院校美国陆军羅伯特·艾克爾伯格羅伯特·李爱伦·坡爱德华·怀特爱国者联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西点军校西點 (紐約州)馬修·李奇微麻省理工学院軍官迈克尔·科林斯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英国考斯俄茨科林登·约翰逊李武陵法国托马斯·杰斐逊

劉峙

劉峙,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参与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甚為得到蔣中正賞識。抗戰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线击敗。1954年到台灣,至1971年病逝。.

新!!: 西点军校和劉峙 · 查看更多 »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或稱美國内戰(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内战,發生於1861至1865年期間。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 據估計約有10%的20-45歲北方男性和30%的18-40歲南方白人男性在戰爭中死亡。.

新!!: 西点军校和南北战争 · 查看更多 »

威廉·特库姆塞·舍曼

威廉·特库姆塞·谢尔门(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又译谢尔曼,)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部聯邦军将领,以火烧亚特兰大和著名的向大海进军戰略获得“魔鬼将军”的绰号而闻名于世,曾與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將軍制定「東西戰線協同作戰」計畫。 雪曼将军曾經表示決不競選美國總統,以雪曼宣言而闻名于世。 美軍的M4中戰車,又稱薛曼坦克,即得名於薛曼將軍。 雪曼將軍樹,亦得名於薛曼將軍。 S S Category:北军将领.

新!!: 西点军校和威廉·特库姆塞·舍曼 · 查看更多 »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重定向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新!!: 西点军校和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 查看更多 »

少尉

少尉是軍隊的職銜,是軍官中的最低級別。英文裏,陆军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军种的少尉称为Second Lieutenant,美国海军少尉称为Ensign,英国海军少尉称为Midshipmen,英国空军少尉则称为Pilot Officer。 大多數國家的陆军少尉,主要担任排长的职务,有時可佔缺擔任副連長。.

新!!: 西点军校和少尉 · 查看更多 »

巴兹·奥尔德林

巴兹·奥尔德林 (Buzz Aldrin,),原名「小埃德温·尤金·奥尔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 Jr.),曾是一名美国飞行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以在执行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时成为第二個(在尼尔·阿姆斯壯之后)踏上月球的人以及登上别的星球後返回踏上地球的第一人而闻名。.

新!!: 西点军校和巴兹·奥尔德林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新!!: 西点军校和中華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总统(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華盛頓早年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曾擔任支持大英帝國一方的殖民軍軍官。之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大陸軍團贏得美國獨立,他拒絕一些同僚希望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在1783年回到他在維農山的莊園恢復平民生活。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憲會議。会议制定現在的美國憲法。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谋求續任。 由於他扮演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作为大奴隶主,华盛顿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蓄黑奴316人)。故有人对其评价为“一个不完美的神”。 在美國在線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華盛頓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4位。.

新!!: 西点军校和乔治·华盛顿 · 查看更多 »

乔治·巴顿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 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家中有悠久的军事背景。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曾参加1912年夏季奥运会,也是M1913型军刀(又称“巴顿军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一战也是最早的机械化作战实例之一。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在战争期间首度统领位于法国的美国坦克学校,不过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因负伤离职。在战间期,巴顿一直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 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官兵在北非战场通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并在这迅速恢复了第2军受挫的士气,从而建立了身为一位有效率指挥官的名声。西西里岛战役期间他指挥第7集团军,抢在英国将军伯纳德·蒙哥马利之前攻下墨西拿,但也在这因打了两名士兵耳光而卷入争议,并被暂时解除指挥权。1944年,巴顿回到战场,在诺曼底战役中指挥第3集团军成功地实施了一场快速穿越法国的行动。突出部之役期间,他带领第3集团军解救了被圍困在巴斯通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德國本土。 战争结束后,巴顿成为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但不久因去纳粹化问题上的不当言论而被解职。后来他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担任了第15集团军的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因车祸逝世,享年60岁。 巴顿多姿多彩的形象、难以驾驭的个性和身为指挥官的成功有时会被报刊上有关他在政治上不称职的陈述所掩盖,但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的领导风范,以及利用对第3集团军所做的这类粗俗演讲来激励部下的能力,已经成为美国军官队伍中新的领导哲学。他高度重视快速和咄咄逼人的攻势催生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新战略。盟国领袖对巴顿持有不同的看法,而他在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对手却都给予他高度评价。1970年上映的美国传记电影《巴顿将军》获得了很大成功,在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夺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7项大奖,将巴顿转变为一位美国民族英雄并带入流行文化中。.

新!!: 西点军校和乔治·巴顿 · 查看更多 »

弗兰克·博尔曼

弗兰克·弗莱德里克·博尔曼二世(Frank Frederick Borman, II,)前美國空軍少校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以执行首次环绕月球的阿波罗8号任务而闻名。 博尔曼出生于印第安纳州加里。由于博尔曼的窦病会在阴冷潮湿的天气中发作,博尔曼的父亲将全家搬到亞利桑那州南部的图森,博尔曼也一直将图森视为故乡。博尔曼从15岁便开始飞行。博尔曼1950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与部分同班同学一起加入了空军,成为了战斗机飞行员(当时美国还没有空军学校)。后来,他被选入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成为了一名试飞员。1962年,他被选入第二组宇航员,开始宇航员生涯。 博尔曼的首次太空任务是1965年的双子星7号,与吉姆·洛威尔合作。洛威尔此前已经在双子星6A号任务中执行过人类首次太空集合。双子星7号同样是双子星计划中的一次长时间飞行任务,在地球轨道停留14天。博尔曼的第2次太空任务是1968年12月作为指令长执行阿波罗8号。他再次与洛威尔合作,威廉·安德斯也是3位成员之一。原计划中,阿波罗8号是由土星5号作为运载火箭的一次“远地轨道”任务,但后来被调整为第一次环绕月球的任务。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进入月球轨道,环绕月球10周。阿波罗8号成功地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69年7月20日的登月(阿波罗11号)铺平了道路。 博尔曼于1970年从航天局和空军退役,在美国东方航空公司担任特别顾问。他于1975年12月成为了东方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70年代末,航空事业经历了很多变化,东方航空公司在博尔曼的领导的四年中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是公司历史上利润最高的时期。1986年,博尔曼从东方航空公司退休。 博尔曼后来回到了亚利桑那州的图森,目前(2005年)住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克鲁塞斯。博尔曼以组装和飞行二战以及朝鲜战争飞机为乐,目前最喜欢的是TF-51野马战斗机。.

新!!: 西点军校和弗兰克·博尔曼 · 查看更多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ˈaɪzənˌhaʊ.ər/ EYE-zən-how-ər,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國政治人物和陸軍將領。他曾在1953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位總統,亦是美國歷史上的九位五星上將之一。 艾森豪威尔生於美國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個德國移民後裔家庭,本名大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avid Dwight Eisenhower),後來才改名為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 艾森豪威尔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軍中的士兵都稱呼他為艾克(Ike)。負責計劃和執行監督1944年至1945年間對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進攻行動。1951年又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

新!!: 西点军校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西点军校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土、水、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現時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交通、道路、橋梁及水利等。過去曾經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項目,歸入本類,但隨著工程科學日益廣闊,不少原來屬於土木工程範圍的內容都已經獨立成科。 土木工程乃以提高國民之生活品質,促進國民之公共福祉為目的,進而改造國土,整治環境及防治災害發生的一種公共工程。又因食衣住行乃國民生活之四大需要,並與國民之福祉息息相關,故土木工程亦爲直接或間接地解決民生四大問題之基本建設工程。.

新!!: 西点军校和土木工程 · 查看更多 »

国务卿

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是部份國家政府所設的要職之一。英國掌管內閣部門大臣的名稱,香港譯為國務大臣。 以下國家現時設有國務卿一職:.

新!!: 西点军校和国务卿 · 查看更多 »

国家史迹名录

#重定向 國家史蹟名錄.

新!!: 西点军校和国家史迹名录 · 查看更多 »

石牆傑克森

湯瑪士·喬納桑·「石牆」·傑克森(Thomas Jonathan "Stonewall" Jackson,),美國內戰期間著名的南軍將領。.

新!!: 西点军校和石牆傑克森 · 查看更多 »

理學士

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Baccalaureus Scientia,简称B.S.,BS,B.Sc.或BSc),或稱理學士,大學本科學位,授予修讀自然科學相關專業,完成大學本科(台灣稱為大學部)學業的畢業生。 台灣的理學學士、工學學士、農學學士的英文都是Bachelor of Science,只在Science後面以in這個前置詞做區別,in Engineering是工學院畢業生,in Agriculture是農學院畢業生。 香港的工學學士一般不算作理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一般稱為Bachelor of Engineering。其他較專門理學相關的學科仍稱作Bachelor of Science,並加上括號指明主修科,如Bachelor of Science (Biochemistry) 漢語名稱的區別通常用以表明畢業生入讀學系的所屬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 Category:教育 Category:學士學位.

新!!: 西点军校和理學士 · 查看更多 »

理海大學

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又称利哈伊大学或里海大学)是一所以工程科学著称的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1865年由企业家艾萨·帕克(Asa Parker)创建,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 自十九世纪建校以来,学校发展始终以工科为重点,其工程学在全美享誉盛名。至今,该校仍有50%的学生主修工程学科。该校被USNews选为一级国家级大学,被《纽约时报大学指南》给予四颗星学术评价。在2008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中里海大学全美综合排名为第31位,并被列为入学筛选度最高的大学之一("Most Selective")。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在大学投资回报比(ROI)院校排名中,里海大学位于全美排名第12位。在福布斯排行榜排出的全美含金量最高的大学中,排名第24位。该校先后有680名教授及校友被授予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富布赖特奖学金,及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殊荣。.

新!!: 西点军校和理海大學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西点军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西点军校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

纽约州(State of New York),暱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首府是奧爾巴尼,由上州、紐約市及郊縣(下州)所組成。 纽约州西部及北部与加拿大接壤,东邻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即“新英格兰三州”)和大西洋,南接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西北部連接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通常人们说起纽约州时不能像称呼美国绝大多数州那样省略最后的“州”(State)字,因为简单地说纽约多指纽约市。.

新!!: 西点军校和纽约州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學院

#重定向 美国海军学院.

新!!: 西点军校和美國海軍學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国家历史名胜(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是指由美国政府因其历史重要性而予以官方认可的建筑、遗址、建筑群或物体。美国国家史迹名录收录的超过80000处史迹中,只有约2430处獲国家历史名胜收录。 * Category:紀念物保存 Category:美國地標 pt:Marco Histórico Nacional.

新!!: 西点军校和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 查看更多 »

美国联邦军事院校

美国联邦军事院校(United States Service Academies)一般指的是五所由联邦政府直接运作,专门用来为美国军队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他们分别为陆军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海防学院和。除此之外,还有几所军事预科和研究所也是由联邦政府所经营。.

新!!: 西点军校和美国联邦军事院校 · 查看更多 »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利坚合众国军的陆上軍種。美国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现役军人758,000名,预备役军人955,000名。预备役軍人中550,000名编成为美国国民警卫队,405,000名编成为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USAR)。“GI”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陆军士兵的别称。.

新!!: 西点军校和美国陆军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艾克爾伯格

羅伯特·勞倫斯·艾克爾伯格(英文:Robert Lawrence Eichelberger,)美國陸軍上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第八軍團首任司令,曾參與了新幾內亞戰役,荷蘭地亞侵入戰,以及菲律賓戰役,並在戰後率領第八軍團擔任日本佔領軍的任務。.

新!!: 西点军校和羅伯特·艾克爾伯格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李

罗伯特·爱德华·李(Robert Edward Lee,),又常簡稱為李將軍,美国將領、教育家,為南北戰爭期間聯盟國(南軍)最出色的將軍。他最終以總司令的身分指揮聯盟國軍隊。如同汉尼拔之战的漢尼拔與二次大戰的隆美爾一樣,其以寡擊眾以少勝多但最終不敵的情勢為他贏得長久的名聲。戰後,他積極推動重建,在其生命的最後數年成為進步的大學校長。李將軍維持著聯盟國代表象徵及重要教育家的形象至今。.

新!!: 西点军校和羅伯特·李 · 查看更多 »

爱伦·坡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美國作家、詩人、編輯與文學評論家,被尊崇是美國浪漫主義運動要角之一,以懸疑及驚悚小說最負盛名。愛倫·坡是美國的短篇小說家先鋒之一,蕭伯納说过:美國出了兩個偉大的作家——愛倫·坡和馬克·吐溫。 愛倫·坡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本名埃德加·坡,幼時父親出走,三歲時母親逝世。坡由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約翰與法蘭西絲·愛倫夫婦扶養長大,先後在杜伯夫人、伯蘭斯比神父開辦的學校就讀,並回到里奇蒙的學校學習擊劍、騎馬、游泳、拉丁文和法文等等。在維吉尼亞大學短暫就讀、從事軍職後,愛倫·坡自費出版了首部作品《》(1827年)詩集,就此展開了他的創作生涯。 愛倫·坡後將心力投入散文,並在接著數年間謀職於文學雜誌與期刊,以他獨特的風格成為小有名氣的文學評論家。愛倫·坡因工作需求常來往巴爾的摩、費城、紐約等城市,而於1835年,26歲的他與13歲的表妹維吉尼亞·克萊姆在巴爾的摩完婚。1845年1月,愛倫·坡發表了詩作《烏鴉》,一夕成名。二年後,他的妻子死於結核病。愛倫·坡開始籌畫以個人名義創辦一份刊物《賓州報》(後改名為《》),但到死前都沒有完成此業。1849年10月7日,愛倫·坡逝於巴爾的摩。 他的著作亦時常現身於文學、音樂、電影與電視等流行文化中。愛倫·坡生前的各處居所則多被保留為博物館至今。.

新!!: 西点军校和爱伦·坡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怀特

爱德华·希金斯·怀特二世(Edward Higgins White, II,)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4号以及阿波罗1号任务。执行双子星4号任务时,怀特成为了第一个进行太空漫步的美国人。.

新!!: 西点军校和爱德华·怀特 · 查看更多 »

爱国者联盟

愛國者聯盟,是美國東北部的一個大學運動聯盟,屬於NCAA第一級。它的入学难度,学术声誉及学生运动员的毕业率仅次于常春藤联盟。成員學校包括10个核心成员:美利坚大學,美國軍事學院,波士頓大學,,柯蓋德大學,聖十字學院,,理海大學,羅耀拉大學馬里蘭,美國海軍官校,以及3个合作成员:福坦莫大學,喬治城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新!!: 西点军校和爱国者联盟 · 查看更多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新!!: 西点军校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查看更多 »

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

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Fidel Valdez Ramos,),菲律賓第12任總統。他在马可仕統治時期官至菲律宾武装部队副参谋长;1986年在人民力量革命中倒戈相向,使马可仕政府倒台。.

新!!: 西点军校和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 · 查看更多 »

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稱為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校,也是美國陸軍的軍官培養機構,位于纽约州西點(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47500公亩)。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理學學士,畢業後的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退伍後至少3年的後備役。 军事学院的美式足球隊历史上一直称为“哈德逊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美式足球隊称为“陆军”(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西點軍校是美國愛國者聯盟盟校之一。除西點軍校之外,該聯盟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美國海軍學院(USNA)在內的其他12個精英學府組成。這些學府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小和高度精英化。 西点军校名列国家史迹名录中,也是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新!!: 西点军校和西点军校 · 查看更多 »

西點 (紐約州)

西點(West Point)是美國紐約州奧蘭治縣的一個普查規定居民點,1802年由托馬斯·傑斐遜建立,當時的目的便是作為美國聯邦軍隊駐地。此地因西點軍校而出名,後者在英語中亦稱“West Point”。西點位於哈德遜河西岸,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共有6,763人。.

新!!: 西点军校和西點 (紐約州) · 查看更多 »

馬修·李奇微

#重定向 马修·李奇威.

新!!: 西点军校和馬修·李奇微 · 查看更多 »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於1861年,當時目的是為了響應。學校採用了辦學,早期著力於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二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戰後的防禦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於1916年遷往現在位於查爾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佔地。 擁有6間學術學院、32個學系部門的麻省理工學院常獲納入全球最佳學府之列。學校一直聞名於物理科學與工程學的教研,但在近代亦大力發展諸如生命科學、經濟學、管理學、語言學等其他學術範疇。別名「工程師」的麻省理工體育校隊合計31支,涵蓋不同項目,學生因此可參與不同類型的跨校體育聯賽。 ,著名麻省理工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包括了91位諾貝爾獎得主、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獲獎者、25位图灵奖得主。此校同時具很強的創業文化,由其校友所創辦的公司利潤總值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

新!!: 西点军校和麻省理工学院 · 查看更多 »

軍官

軍官,本義為國家授權至軍中管理軍隊的官員,軍官往往象徵著國家軍隊的威權性,是軍隊最高的管理幹部,一般由尉級至將級的人員擔任,在軍中擔任領導軍隊,指揮領導或技術幕僚(或稱參謀)的職務,前者擔任的職務名稱有排長、連長、營長或旅長等,後者幕僚職則有人事官、訓練官或情報官等等,一般在現代國家的軍隊體制,軍人分為軍官、士官、士兵三大體系,各有其任務執掌,而軍官在位階上高於士官及士兵,擔任領導及幕僚的職務。 在古中國各個朝代,對軍官的稱呼不一,有武將、武官、武吏等稱呼,軍官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騪粟都尉,武帝軍官,不常置。」元朝, 官員分為民官、軍官。 在皇帝的詔、敕和公事行文中,對軍官的升、降、襲職、退休等已有規定。如,在邊界地區「鎮守三載無虞者,……軍官升一階”(《元史》卷二十四);“軍官有功而升职者,舊以其子弟襲職,陣亡者許令承襲,若罷去者,以有功者代之。.

新!!: 西点军校和軍官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科林斯

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座10号以及阿波罗11号任务。 Category:美国宇航员 Category:美軍飛行員 Category:美國空軍少將 Category:阿波罗计划 Category:第三组宇航员 Category:試飛員 Category:文化勳章獲得者 Category:羅馬人 Category:美国自传作家.

新!!: 西点军校和迈克尔·科林斯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位於台北市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距離景美溪不遠處。曾為臺北市公立三大女子高中之一(另外兩所為北一女中、中山女中),也是第一所由臺灣人創立的公立女子高級中學,與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中山女高、成功高中合為臺北市六大傳統高校,為北市六省中之一。第一屆校長鄧玉祥女士希冀在此「風景優美」的校園內培育出「前景美好」的新時代女性,因此以景美為校名。.

新!!: 西点军校和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西点军校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考斯俄茨科

#重定向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新!!: 西点军校和考斯俄茨科 · 查看更多 »

林登·约翰逊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擔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为第37任美国副总统。约翰逊为民主党人,来自德克萨斯州,1937年至1949年任众议员,1949年至1961年任参议员。在参议院中他六年任多数党领袖,两年任少数党领袖,两年任多数党党鞭。 约翰逊于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选举,未获成功,但此后民主党候选人兼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选定其为竞选伙伴。两人在大选中险胜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约翰逊亦于1961年1月20日就职为美国副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一职,并于1964年总统选举中横扫共和党候选人兼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连任总统职位。约翰逊以其专横粗暴性格闻名,不时通过“约翰逊待遇”(Johnson treatment)迫使有权势的政客支持推动其立法。 约翰逊提出了“伟大社会”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教育援助、艺术、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在约翰逊任内,向贫穷宣战政策及经济的发展使数百万美国人脱离了贫困阶层。约翰逊同时签署了一系列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设施、跨州贸易、工作场所及住房领域进行种族歧视,《选举权法案》则取缔了南方一些州对非裔美国人选举权进行的限制。《》则改革了美国的移民体系,以种族为尺度的移民配额制度终结,以国籍为尺度的制度开始实施。 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赋予约翰逊在不经宣战许可的情况下即可在东南亚使用武力的权力。在越美国军事人员数量大幅度上升,自1963年的16,000名非战斗顾问增加至1968年年初的550,000人,大量军事人员直接参与战斗。美军损失数额亦大幅上升,和平进程逐渐陷入僵局,对于战事的不满情绪导致大规模反战运动在美国大学校园及海外地区集中爆发。 1965年起,多数大城市爆发夏季骚乱,犯罪率大幅提升,其政敌开始呼吁施行“法律与秩序”政策。约翰逊上任初期广受民众欢迎,但越南战争及国内社会不稳定导致其支持率逐渐下跌。1968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其反战派系对约翰逊进行批判。1968年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总统初选中惨败,由此亦宣布放弃竞选连任。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在大选中胜出,统治美国总统政治长达36年的新政联盟就此崩溃。1969年1月约翰逊离职,返回其德克萨斯州牧场度过余生,1973年1月22日因心脏病过世,享年64岁。 史学家称新政时期后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在约翰逊任内达到了顶峰。由于其在国内政绩优异,推动立法对民权、枪支管制、及社会保险等有重大影响,许多史学家对其评价仍旧颇为积极,在美国总统排名中依旧较为靠前。.

新!!: 西点军校和林登·约翰逊 · 查看更多 »

李武陵

李武陵,陸軍教準部上尉參謀,是中華民國在1949年後第一位自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台灣軍人。返國之後任官,在服役10年後,已向陸軍呈報退伍,2014年7月生效。.

新!!: 西点军校和李武陵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西点军校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購地案(1803年)、1807年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以及路易斯與克拉克探勘(1804–1806)。 身為政治學家,傑佛遜秉持古典自由主义與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制定維吉尼亞宗教自由法(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1779, 1786)。該法日後成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創設條文之基礎,傑佛遜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因他而得名。1792年他創立並領導民主共和黨(今日民主黨之前身),傑佛遜曾為第二任維吉尼亞州州長(1779年-1781年)、第一任美国國務卿(1789年─1793年)、與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年-1801年)。1800年傑弗遜擊敗競逐連任的亞當斯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此後他領導的政黨統治美国達四分之一世紀,直至他的政黨1824年分裂為止。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佛遜同時也是農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在1962年一個宴請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约翰·-zh-cn:肯尼迪;zh-tw:甘迺迪-對滿堂社會菁英致詞說:“我覺得今晚的白宮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類知識——或許撇開當年傑佛遜獨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托马斯·杰斐逊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12位。.

新!!: 西点军校和托马斯·杰斐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美國軍事學院美國陸軍軍官學院美国军事学院美国陆军学院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點軍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