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纳斯·科科宁

指数 约纳斯·科科宁

约纳斯·科科宁(Joonas Kokkonen,),又译作科科南,芬兰作曲家。出生于伊萨尔米,二战期间曾参加芬兰军队。科科宁曾在赫尔辛基大学和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就读,后又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任教,学生包括奥利斯·萨利南等。科科宁是西贝柳斯之后芬兰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20世纪的芬兰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担任过很多音乐相关组织的重要职位。科科宁的后半生生活在耶尔文佩的自家住宅中,该住宅由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尔·阿尔托设计,被称为“科科宁住宅”。1996年,科科宁逝世。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新古典主义风格,中期曾采用十二音技法,晚期则倾向于新浪漫主义,其中使他获得国际声望的多是晚期作品。代表作包括被认为是芬兰最重要歌剧之一的《最后的诱惑》、四部交响曲、一部《安魂曲》等。.

16 关系: 十二音技法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奥利斯·萨利南安魂彌撒交響曲伊薩爾米作曲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让·西贝柳斯阿尔瓦尔·阿尔托赫尔辛基大学耶爾文佩歌剧新古典主义音乐

十二音技法

十二音技法(Zwölftontechnik)是20世紀古典音樂的一種創作手法。最先由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馬蒂亞斯·豪爾和阿諾·荀白克分別提出。兩者部份的概念類近,但並不互相從屬,其中勛伯格的理論得到較多人認同,並在他所屬的新維也納樂派間廣泛流傳。時至今日,十二音技法大都以勛伯格的理論為基礎。 十二音技法可以說是由浪漫樂派後期至新古典主義音樂期間的無調音樂所發展而來,其理念在於一個完整的半音音階內的12個半音,每個音的重要性都是相等,而非傳統樂理所提倡,音階內以個別音主導其他音的概念。.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十二音技法 · 查看更多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这是一个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列表,按照作曲家出生的年份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部分.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利斯·萨利南

奥利斯·海伊基·萨利南(Aulis Heikki Sallinen,),又译萨利农,萨利宁或塞林南,芬兰作曲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乐坛上有较重要的地位。作品所涉体裁广泛,有不少在选题上与之前的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一脉相承,如歌剧《库勒沃》。他的第七交响曲《甘道夫之梦》与托尔金的著名小说《指环王》有密切关联。.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奥利斯·萨利南 · 查看更多 »

安魂彌撒

安魂彌撒()一詞源自拉丁文Requiem(原意為「安息」),有以下涵义:.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安魂彌撒 · 查看更多 »

交響曲

交響曲(不等同交響樂)是包含多個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交響曲 · 查看更多 »

伊薩爾米

伊薩爾米(Iisalmi)是芬蘭北薩沃尼亞區的城市,位於該國中部,面積872.13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22,187,其中約99%居民的母語是芬蘭語。.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伊薩爾米 · 查看更多 »

作曲家

作曲家是專門創作音樂的音樂家。在過去,大部分的音樂家都會作曲,但在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指揮家等,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音樂家類型。 歷史上有許多創作的類型,像是鋼琴奏鳴曲或交響樂等等,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往往各種類型都加以嘗試,但浪漫時期則出現較多專作鋼琴曲或歌劇的作曲家;而流行歌曲中寫爵士樂和寫搖滾樂亦不相同。作曲家必須了解視音樂的型式有不同的作曲方式,像是為了戲劇而作曲,要考量到歌唱者發聲,音響效果等。為了流行歌曲而作曲,要了解歌詞,了解目前流行的趨勢。要為交響樂作曲,不了解各種樂器是不行的。這些都是作曲家面臨的挑戰。.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作曲家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西贝柳斯音乐学院

赫尔辛基艺术大学西贝柳斯音乐学院(Taideyliopiston Sibelius-Akatemia,Konstuniversitetets Sibelius-Akademi;缩写为SibA)是一个隶属于是赫尔辛基艺术大学的音乐专业学院,它是芬兰唯一和北欧最大的大学级别的音乐学院,其使命是促进和发展音乐文化。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在国际上为芬兰人提供了高层次艺术活动的发展条件,有学习、研究和教学多重功能。 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总部在赫尔辛基,有10个不同的专业。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学生约1500人,每年招收约150-170人。学院主要在在赫尔辛基和库奥皮奥教学,另外在耶尔文佩有一个课程中心Kallio-Kuninkala,在塞伊奈约基有一个继续教育中心。学院在赫尔辛基有三个校区:赫尔辛基音乐厅、R楼(位于Pohjoinen Rautatiekatu街,因芬兰议会大厦在维修由芬兰议会暂时使用至2017年)、N楼(位于Nervanderinkatu街)和T楼(位于Töölönkatu街)。在赫尔辛基音乐厅建成之前在Pitäjänmäki区也曾使用过一个P楼。 自2013年起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院长是Tuomas Auvinen,他之前也是该学院作为独立大学时的校长。.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西贝柳斯音乐学院 · 查看更多 »

让·西贝柳斯

尚·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出生名約翰·朱利葉斯·克里斯蒂安·西貝流士(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芬蘭作曲家,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让·西贝柳斯 · 查看更多 »

阿尔瓦尔·阿尔托

阿尔瓦尔·阿尔托(芬兰语:Hugo Alvar Henrik Aalto,),生於芬兰库奥尔塔內,建筑师,现代派建筑倡导者之一,人情化建筑的提倡者,被認為是北歐現代主義之父。 1940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建筑學,於赫爾辛基去世。 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形,运用地方传统材料;形式和空间塑造上常采用曲线、曲面和灵活布局的手法。他也是著名的工业产品设计师,设计过家具、餐具器皿等。.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阿尔瓦尔·阿尔托 · 查看更多 »

赫尔辛基大学

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atis Helsingiensis,Helsingin yliopisto,Helsingfors universitet),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成立于1640年,是芬兰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最高学府。.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赫尔辛基大学 · 查看更多 »

耶爾文佩

耶爾文佩(Järvenpää,Träskända)是芬蘭的城鎮,位於該國南部,距離首都赫爾辛基約37公里,由新地區負責管轄,面積39.94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38,993,其中約97%居民的母語是芬蘭語。.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耶爾文佩 · 查看更多 »

歌剧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歌剧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Neoclassicism Music)是19世紀至20世纪古典音乐的一种流派。在美学上反对浪漫主义音乐和後浪漫主義音樂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以及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强调创作采用中立客观的立场和明晰的音乐语言。在音乐形式上,主要继承巴洛克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曲式和体裁,并重新使用一部分古乐器(如羽管键琴),但和声常常较为尖锐,并多用复杂的对位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根据作曲家的所属地域和个人风格而相差甚远。.

新!!: 约纳斯·科科宁和新古典主义音乐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