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纏 (佛教)

指数 纏 (佛教)

纏(Pariyutthana),又譯為纏縛、纏煩惱,佛教術語,與結、漏、縛有類似意義,為煩惱之一。佛教中有八纏與十纏的說法。.

目录

  1. 9 关系: 品類足論縛 (佛教)经量部結 (佛教)煩惱 (佛教)隨眠说一切有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漏 (佛教)

品類足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查看 纏 (佛教)和品類足論

縛 (佛教)

縛(bandhana),又稱縛結,佛教術語,與結、漏的意義相近,為煩惱的異名。佛教中將縛分為三大類,稱三縛,即貪縛、瞋縛、痴縛三者。.

查看 纏 (佛教)和縛 (佛教)

经量部

经量部(梵語, 巴利語 ),又譯說經部、经部,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佛灭后第四百年初(即佛滅三百多年後),由说一切有部中分出。此部在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反對《大毗婆沙論》,故名经量部。《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屬於其前身說轉部。.

查看 纏 (佛教)和经量部

結 (佛教)

結(saṃyojana,saṃyojana,saññojana),又譯為結使、結纏,佛教術語,是指一個人內心意識中潛在的煩惱,它會產生障礙,將人綑綁在輪迴中,妨礙一個人得到解脫,帶來痛苦。斬斷結縛,就可以進入涅槃。因結縛而出生的五種最主要的障礙,被稱為五蓋。 在佛經中,結縛有數種不同的分類說法,有二結、三結、四結、五結、九結、十結等。.

查看 纏 (佛教)和結 (佛教)

煩惱 (佛教)

煩惱(क्लेश,,,kilesa,藏文:nyon mongs),佛教術語,除了一般所謂的俗事煩惱之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其中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 「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而因為煩惱而導致人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會眾生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就稱作煩惱障(梵語:kleśāvarana),為二障或三障之一。 煩惱的種子眠藏在藏識之中,未現行顯發出來,故稱為煩惱隨眠。.

查看 纏 (佛教)和煩惱 (佛教)

隨眠

(Anusaya,anuśaya),又譯為使、使煩惱,佛教術語,「煩惱」之異名,但煩惱的意涵較廣(包含煩惱現行與煩惱隨眠,但通常多指煩惱現行),隨眠則只限定在為現行的煩惱,潛伏在內心深處如影「隨」形,幽微難知如「眠」,故稱為「隨眠」。 隨眠是所有表層煩惱之根源。隨眠可分為「貪隨眠」「瞋隨眠」「癡隨眠」,它是心的內在習性,潛伏於意識流中,一旦有外境的刺激,例如:踫到可意者,則貪隨眠即生起,踫到不可意者,瞋隨眠即生起。根據十二因緣的理論,「感受」是「貪」生起的直接原因(近因),因此,唯有透過四念住,尤其是受念住的練習,才能逐漸擺脫對「苦受」以瞋反應,對「樂受」以貪反應的習性。.

查看 纏 (佛教)和隨眠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纏 (佛教)和说一切有部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查看 纏 (佛教)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漏 (佛教)

漏(Āśraya,Āsava),佛教術語,即煩惱、結縛,反義字為無漏。在佛教中,將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四者,合稱四漏。具備漏這個特徵的法,稱為有漏法。.

查看 纏 (佛教)和漏 (佛教)

亦称为 十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