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系联法

指数 系联法

系联法是一种利用反切来研究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类别的方法。它基于这样的前提: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和声调,对多组反切反复运用系联的规则,就可以把所有字按声母/韵母和声调归成若干类,每一类字同声母/韵母和声调。.

10 关系: 反切中古汉语三十六字母廣韻切韻切韵音切韵考钱大昕重紐陈澧

反切

反切(又稱反語、音反)是古來的一種漢字注音(廣義的)方法。反切法一般取兩個常用字,前者稱反切上字,取其雙聲之聲母,後者稱反切下字,取其疊韻之韻母和聲調。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之一。 至於反切法之發明有說啟發自西域梵文字,因此狹義上講,規律整齊的反切注音系統是一種拼音字母系統。.

新!!: 系联法和反切 · 查看更多 »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使用於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继承自上古汉语,后来发展为近代汉语。現代語言學家根據當時的文獻資料重建出其特徵。 对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有材料稱爲近古汉语)的分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的归属上。还有学者把中古汉语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中古汉语以切韵音为代表,晚期中古汉语以韵图为代表。.

新!!: 系联法和中古汉语 · 查看更多 »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三十六字母的系统和《切韵》的声类体系相吻合,但忽略了《切韵》一些重要的声类。清朝的学者陈澧以縝密的研究找出了三十六字母的不足,提出了更完整的声类系统。(详见切韵音).

新!!: 系联法和三十六字母 · 查看更多 »

廣韻

《廣韻》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廣韻》,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这使得《廣韻》成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廣韻》共5卷,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獨用”,或與其它某韻相同字“同用”的字樣。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韻字典。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韵字都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于是韻書便同时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廣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其韻數、小韻數、字數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據《廣韻》的卷首記載,共收字26194個,注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祖《切韻指掌圖檢例》說:“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韻3890個)。”而根據最新的校正,應爲3874個小韻,儘管其中有少數幾個聲韻地位重合。.

新!!: 系联法和廣韻 · 查看更多 »

切韻

《切韻》是中國可見的最早的一本韻书,被稱作「韻書之首」。現在已無法看到原貌,因此一般是指敦煌出土的唐人傳抄的《切韻》和故宮博物院館藏《刊謬補缺切韻》。後世的韻書,如唐《唐韻》和宋《廣韻》,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其影響。.

新!!: 系联法和切韻 · 查看更多 »

切韵音

切韻音指《切韵》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

新!!: 系联法和切韵音 · 查看更多 »

切韵考

《切韵考》是清代广州学者陳澧的著名著作。全书共六卷,第一卷介绍研究方法,第二卷考察声类,第三卷考察韵类,第四卷和第五卷是作者自制的切韵韵图,第六卷通论,尚有外篇三卷。 作者认为,《切韵》一书记录了隋唐时期的语音,《切韵》虽然失散,但该书的语音系统被保留在《广韵》一书当中。而反切的原则是被切字与反切上字双声、与反切下自叠韵,因此,通过联系反切上下字,可以得到《切韵》一书的语音系统。这个方法体现了作者对音韵的态度,即音韵是有系统的,音位的数量有定,并且按一定的规则组成音节。作者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用,并纠正了前人对于《切韵》一书音韵系统的错误见解。 该书对研究中古音的影响非常大,作者在书中指出三十六字母中的正齿音声母实际上是两组而不是一组,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应分为两母。作者还发现了重纽现象。这些在当时都是极重要的发现,并且深刻的影响了后代的研究者。 Category:韻書 category:語言學書籍 Category:中古漢語.

新!!: 系联法和切韵考 · 查看更多 »

钱大昕

钱大昕(),字晓--,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縣(今上海嘉定区)人,清代史学家,语言学家。.

新!!: 系联法和钱大昕 · 查看更多 »

重紐

重紐,是《廣韻》中在脣牙喉音,“支脂祭真仙宵侵鹽”八個韻系下的小韻中,通過反切系聯歸一類,卻列爲為兩個不同的小韻的現象。這種現象在韻圖上面的反映就是兩個小韻分別列在了同一聲韻的三等和四等位置上。 《廣韻》有重紐現象歸入三等的字稱為重紐三等或重紐B類,歸入四等的字稱為重紐四等或重紐A類,如「岷」是重紐三等,「民」是重紐四等。由於重紐三四等的對立在現代漢語沒有留下痕迹,因此成為等韻學裡一個艱深的課題。有學者根據漢越音里裡唇音重紐四等聲母為d、t等,認為重紐四等有輔音性的介音。有學者把三等知系、假二等真三等(莊系)和重紐三等歸為一類,有介音rj;三等章系、假四等真三等(精系)和重紐四等為另一類,有介音j。持此見的學者同時認為二等有介音r(或類似ɣ色彩的介音)。.

新!!: 系联法和重紐 · 查看更多 »

陈澧

陳澧(),字蘭甫,號東塾,廣東番禺人,晚清著名學者。 《清史稿》稱他「九歲能文,復問詩學於張維屏,問經學於侯康。凡天文、地理、樂律、算術、篆隸無不研究。」十七歲补博士弟子,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三十歲以後讀宋儒書,曾任河源县训导,道光十四年(1834),受聘阮元所創之学海堂,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擔任学海堂学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會試不第,至咸丰二年,前後六应会试未第。同治三年應巡撫郭嵩燾之聘,總核廣東輿地圖事;郭嵩焘甚至将陈澧喻为罗浮山。其學術思想主張調和漢宋,推崇鄭玄、朱子、顧炎武、江永等前賢,而對馬融、王肅、王陽明,以及當時盛行之考證學及學者提出了批判。晚年任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 陳澧一生致力於学问,以博学见称。其著作有《東塾讀書記》、《東塾雜俎》、《切韻考》、《說文聲表》、《老子注》、《公孫龍子注》、《漢儒通義》、《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水經注西南諸水考》、《聲律通考》等。《東塾讀書記》頗近於學術史,其中不乏一得之見。《漢儒通義》則意在打破時人以為漢儒不言義理之刻板印象。而其中影響較大者,則在《切韻考》一書。 陈澧在《切韻考》一書中,提出了《廣韻》在反切上有「同用」、「互用」、「遞用」等規則,遂創「反切繫聯法」,將《廣韻》中之聲類規為四十,韻類包括四聲在內一共三百十一類,糾正了前人以守溫之三十六聲母即中古聲母之謬誤。 近年其遺著被整理為《陳澧集》六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汪兆銘同父異母長兄汪兆鏞為其入室弟子。.

新!!: 系联法和陈澧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系联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