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指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條頓騎士團發動的一次十字軍。雖然名為「十字軍」,但其實是次行動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戰鬥行動,由腓特烈純粹靠著展現軍力及外交談判,兵不血刃、不費一兵一卒奪回耶路撒冷,被後世譽為「兵不血刃的十字軍」。 在發起十字軍前,腓特烈深知歐陸諸國經過三次失敗的十字軍元氣大傷,加上自身剛被教皇額我略九世施以絕罰,以武力奪取聖城的勝算甚微。於是,腓特烈率領軍隊於歐洲出發後,先到塞浦路斯短暫停靠補給,再於耶路撒冷王國的新首都阿卡出發,公開行軍到耶路撒冷談判,順道展現軍力。 當時統治耶路撒冷的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凱末爾正飽受內外交困之苦;外有敘利亞的塞爾柱帝國虎視眈眈、煽動叛亂,內有日漸座大的馬木留克奴隸兵階層爭權奪位,無法再負擔多線作戰與十字軍為敵。最後,經過外交談判,凱末爾將聖城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割讓予耶路撒冷王國,並與十字軍締結為期十年的和約。 腓特烈之亡妻伊莎貝拉為耶路撒冷王國前任女王,於1228年4月25日產下幼子康拉德後難產駕崩。由於當時霍亨斯陶芬王朝與教皇以及歐陸諸國關係一般,為避免與歐陸諸國燃起爭端,腓特烈放棄了透過婚姻繼承王位的權利,改為安排未足周歲的幼子康拉德繼位。1229年3月18日,康拉德於耶路撒冷登基,腓特烈開始出任攝政臨朝,掌握王國實權。 是次「十字軍」對歐洲影響深遠,腓特烈向基督教世界證明了,在沒有教皇支持及劣勢兵力下仍然可以發動成功收復聖城的十字軍,並為日後1239年的男爵十字軍打下堅實基礎,令其得以成功攻克黎凡特地區大片腹地,將十字軍國家的版圖擴展到最大。是次重奪耶路撒冷令聖城往後十餘年一直維持於十字軍之手,直至1244年被馬木留克王朝鐵騎及花剌子模流亡傭兵聯軍攻陷為止。 Category:十字军东征.

25 关系: 十字軍國家十字軍東征康拉德四世伯利恆地中海神圣罗马帝国绝罚花剌子模額我略九世馬木留克王朝马木留克賽普勒斯黎凡特近東霍亨斯陶芬王朝阿卡 (以色列)阿尤布王朝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苏丹 (称谓)雅法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王國条顿骑士团教宗拿撒勒

十字軍國家

十字軍國家指經由十字軍東征而建立之拉丁國家,他們建立國家時,一般都會將法蘭克人那套成熟的采邑制度移植至新征服地,而他們所征服之地區,一般都會同時設立拉丁主教,這些國家之存在,無一例外的都如狂風掃落葉,除了一些因保護殖民城市而建立的碉堡外,一般在人口結構、宗教信仰、文化等等,都無法為這些地區留下深刻影響。 十字軍國家主要在兩次十字軍東征時建立,即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征服聖地所建立的幾個王國、公国、伯国,包括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埃德萨伯国,以及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征服拜占庭帝國所建立的拉丁帝國及其屬國。.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十字軍國家 · 查看更多 »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十字軍東征 · 查看更多 »

康拉德四世

康拉德四世(Konrad IV)()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237年—1254年在位)和西西里国王(1250年—1254年在位),耶路撒冷国王(1228年—1254年),以及士瓦本公爵(1235年—1254年)。.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康拉德四世 · 查看更多 »

伯利恆

伯利恒(بيت لحم,意为“肉篮子”;בית לחם,意为“面包房”;Βηθλεέμ;天主教譯白冷)是一座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城市,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人口約3萬人。该城是伯利恒省的首府,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中心。 对于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基督徒团体的地方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移民的原因,该城基督徒团体的规模已有所收缩。根据《圣经》记载,伯利恒也是大卫的出生地和加冕成为以色列国王的地方。城外有对犹太教有重要意义的拉结墓。 伯利恒在历史上曾经被众多的帝国所统治。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在现代,伯利恒以穆斯林占多数,但仍然拥有巴勒斯坦最大的基督徒社区之一。伯利恒都市聚集区包括毗邻的2个城镇:Beit Jala和Beit Sahour,以及Aida和Beit Jibrin难民营。伯利恒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尤其是在圣诞节期间,由于该市拥有圣诞教堂,成为基督徒的朝圣地。伯利恒拥有30多家旅馆和300个手工业作坊。.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伯利恆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绝罚

絕罰(Excommunicatio,字面上的意思是斷絕來往),俗称破門律或逐出教会,現在該詞主要被天主教所使用,是该教所有懲罰中最嚴厲的一種。據天主教教義,被絕罰之人將與教會隔離,沒有教會所予之救贖 。.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绝罚 · 查看更多 »

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Xorazm;Хорезм;خوارزم,Khwārizm;خوارزم,Khwārazm;Khwarezmia 或 Chorasmia),是一个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绿洲。它的南部为卡拉库姆沙漠,北部是曾经的咸海,西部为乌斯秋尔特高原,东部是克孜勒库姆沙漠。在中世纪曾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花剌子模帝国。现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花剌子模 · 查看更多 »

額我略九世

教宗額我略九世(Gregorius PP.,約),本名Ugolino di Conti,於1227年3月19日至1241年8月22日岀任教宗。.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額我略九世 · 查看更多 »

馬木留克王朝

鲁克王朝(1250年-1517年)是一個統治埃及、巴勒斯坦和敍利亞的國家。分前後二期:前期名為伯海里王朝,是由欽察突厥傭兵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為他們是在尼羅河上值班。後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開始,名布尔吉王朝,由高加索人,特別是切爾克斯人組成。.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馬木留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马木留克

木留克(阿拉伯语:سلطنة المماليك,转写:Mamluk)是从公元9世纪至16世纪之间服务于阿拉伯哈里发和阿尤布王朝苏丹的奴隶兵。后来,随着哈里发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体,他们逐渐成为强大的军事统治集团,并建立了自己的伯海里王朝与布尔吉王朝(Burji dynasty),统治埃及达三百年之久(1250年-1517年)。.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马木留克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賽普勒斯 · 查看更多 »

黎凡特

黎凡特(阿拉伯語:المشرق ;Λεβάντες)是历史上一个模糊的地理名称,廣義指的是中东托魯斯山脈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不包括托魯斯山脉、阿拉伯半岛和安那托利亞,不过有时也包括奇里乞亚在内。西奈半岛有时包括在黎凡特内,不过一般被看作是黎凡特与埃及北部之间的边缘地区。有些时间裡黎凡特的文化和居民曾经在西奈半岛和尼罗河占支配地位,但是这些地方一般不被纳入黎凡特。.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黎凡特 · 查看更多 »

近東

近東,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學者以「近東」指鄰近歐洲的「東方」。欧美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讲,指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有時還包括巴爾幹半島。在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般不再把巴爾幹國家稱爲近東國家,而以「東南歐」或「南歐」代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此稱渐為「中東」取代,但兩者常通用。.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近東 · 查看更多 »

霍亨斯陶芬王朝

霍亨斯陶芬家族(Hohenstaufen,Staufer)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王室,又稱為士瓦本王朝或斯陶芬家族。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為現時德国南部士瓦本(又译為斯韋比亞)的世袭伯爵與統治家族。由腓特烈一世在1079年迎娶了皇帝亨利四世的女儿阿格尼丝公主并繼任士瓦本公爵起,是為霍亨斯陶芬王朝之始。 和皇室联姻使霍亨斯陶芬家族挤身于最高的统治阶层,而且由于阿格尼丝公主的弟弟亨利五世没有子嗣,法兰克尼亚王朝告终。霍亨斯陶芬家族即成为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後霍亨斯陶芬家族又成為法蘭克尼亞和萊因的統治家族。在12世紀,此家族在德意志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德意志「皇帝黨」勢力的首領。1138年此家族更取得德意志王位。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和腓特烈二世統治時期,霍亨斯陶芬家族權勢最盛,與羅馬教廷展開權力鬥爭,並入侵意大利,取得意大利南方西西里王国的統治權。但在腓特烈二世死後,此家族日漸衰落。1254年德意志之霍亨斯陶芬王朝終結,1268年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后的男性后裔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示众,该家族便滅絕了。.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霍亨斯陶芬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卡 (以色列)

阿卡(עַכּוֹ,عكّا,Acre)是一座位于以色列北部加利利西部的城市,距离耶路撒冷约152公里。阿卡是持续有人类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2011年人口为46,464人,约75%为犹太人,25%为阿拉伯人。在1948年被以色列占领之前,大多数阿卡居民是阿拉伯人。.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阿卡 (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Ayyubid dynasty)為12世紀-13世紀統治埃及、敘利亞、葉門的伊斯蘭教王國。該王朝由庫尔德人建立,全盛時期的版圖延伸至聖城麥加與北伊拉克。由阿尤布、谢尔库赫兄弟帶領的阿尤布家族原先是赞吉王朝的士兵,后來在阿尤布之子、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帶領下获得了独立地位。 薩拉丁於1169年成為埃及總督。1171年,萨拉丁在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死后解散法蒂玛王朝,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薩拉丁花费了接下来的十余年去東征西討,到了1183年,王朝佔有埃及、叙利亚、北部美索不达米亚、漢志、也门及西至突尼斯的北非沿岸。在1187年的哈丁战役中,又取得对耶路撒冷王国的胜利,但是不久以后十字军又重新控制了巴勒斯坦的海岸线。 萨拉丁逝世后,他的兒子們爭奪對王朝的控制權,最終由薩拉丁之弟阿迪勒一世於1200年登上蘇丹的寶座。但自從1250年代起,尤其是蒙古人在1260年取得对阿尤布王朝的控制之後,王朝愈加衰微。蒙古人离开以后,马木留克(马穆鲁克)人在哈马推翻了阿尤布王朝最后一任统治者。 尽管时间短暂,但是阿尤布王朝开创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并且使得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再一次兴盛。.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阿尤布王朝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211年—125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年加冕)。他也是西西里国王(称腓特烈一世,1198年起),耶路撒冷国王(1225年—1228年),意大利国王和勃艮第领主。 腓特烈二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母为西西里的康斯坦萨(由诺曼人统治的西西里王国唯一的女继承人)。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边防区(马克)的耶西(Jesi Mark Ancona),独生子。 腓特烈二世极其注重君威,留下了大量雕塑,使今人得以猜测他的容貌。青年时,其容貌相当地俊美清秀,显得很沉静。但随着岁月增长,而越来越清瘦,表情越来越严厉,在他老年的雕塑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位皱着双眉、似乎相当严厉的君主。 雖是被開除教籍的皇帝,但利用外交手段指導第六次十字軍,毫無死傷地進入聖地耶路撒冷,被稱為「王座上第一個近代人」(The First modern ruler)的知識份子。.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苏丹 (称谓) · 查看更多 »

雅法

雅法(יָפוֹ, ;يَافَا )是位於以色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在1949年與位於其南側的特拉維夫合併成為特拉维夫-雅法市。.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雅法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王國

耶路撒冷王國(Regnum Hierosolimitanum) ,又史称耶路撒冷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 of Jerusalem),是一个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于1099年建立在南部黎凡特(Southern Levant)的天主教王国。该王国从1099年起持续了近两百年,直到1291年被马穆鲁克摧毁最后一块领土阿卡(Acre)为止。它的历史被分为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第一王国从1099年持续到1187年被萨拉丁几乎完全侵占为止;在随后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该王国又于1192年在阿卡重建,并沿续到1291年该城的毁灭为止,因此第二王国有时又被称为阿克王国。.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耶路撒冷王國 · 查看更多 »

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Deutscher Orden),又译德意志騎士團,正式名称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heutonicorum Ierosolimitanorum;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ankt Mariens in Jerusalem),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为三大骑士团。现时,条顿骑士团的口号是“帮助、守卫、救治(Helfen, Wehren, Heilen)”。.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条顿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拿撒勒

拿撒勒(希伯来语:;阿拉伯语:,an-Nāṣira),天主教譯納匝勒,是以色列北部區城市,位于历史上的加利利(加里肋亞)地区。 与它的姊妹城上拿撒勒共计有大约12万人口(2005年);其中上拿撒勒居民55,000人,主要為犹太人;拿撒勒居民約65,000人,主要是阿拉伯人,35至40%是基督徒,其余的是穆斯林。.

新!!: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拿撒勒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