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台灣
導航
导航是用来指引人一定的设备(载具)从一点出发到达另一点的技术的总称。狭义上讲,导航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监视和控制载具的位置、速度等,并于目标点比对进而指引载具到指定点的过程。更广义上来说,一切与确定位置与方向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都可以归于导航的范畴。.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導航
人造衛星
美國DSP紅外線间谍卫星 ESTCube-1 人造衛星,在不產生歧义的情況下亦稱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高,但是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因為一個通訊衛星所傳播的地域相當的大;只要三個通訊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地球
國家太空中心 (中華民國)
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缩写为NSPO)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太空研究機構,隸屬於國家實驗研究院,負責執行中華民國的太空計劃,建造人造衛星及航太相關科技與硬體建設。2002年成立時名為國家太空計劃室(National Space Program Office,縮寫亦為「NSPO」),2005年改為現稱。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國立交通大學旁。.
國科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科技部.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國科會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簡稱福衛三號,原稱中華衛星三號(簡稱華衛三號),2004年12月30日更名。是台灣的一個氣象衛星群,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第一期國家太空科技計畫」的第三個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是一大型台美雙邊國際合作計畫,由雙方政府授權執行,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CAR)共同合作執行。2006年4月15日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成功,預計執行為時5年的科學任務計畫。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氣象變遷研究、電離層動態監測。福衛三號並一次發射六顆微衛星(重量小於50kg),以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其中一顆因為太陽能電池的因素已經失聯,僅剩五顆衛星運作著。.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原稱中華衛星一號(簡稱華衛一號),於2004年底改名。是臺灣制造的通信衛星,於1999年1月2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發射成功,2004年6月17日結束任務。該人造衛星是距離地球表面600公里的低軌道衛星,其中有五項衛星本體元件及一項通訊實驗酬載元件是在台湾製造。.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簡稱福衛二號,原稱中華衛星二號(簡稱華衛二號),2004年12月30日更名。是臺灣的一颗遙測衛星,同時也是臺灣自主擁有的第二顆人造衛星,2004年5月21日由美國加州西南邊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由於當初選擇了可讓福衛二號南北繞地球十四圈、每天經過同一地點兩次,卻無法涵蓋地表所有範圍的軌道,使福衛二號成為當時唯一能拍攝南北極畫面以及可以每日取像(對任一地點每天照相)的衛星。 2016年6月21日5時20分(UTC+8),福衛二號的第一號反應輪出現功能異常情況。由於福衛二號的第三號反應輪已於2011年12月失效,福衛二號無法精準控制姿態執行任務,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經討論後進行除役行政程序並提請科技部核定。2016年8月19日,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宣布福衛二號正式除役,未來將由福衛五號接替。.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福爾摩沙衛星五號(FORMOSAT-5,縮寫為FS-5,簡稱福衛五號或福五)是臺灣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亦為首個由臺灣完全自主研發的光學遙測衛星及第四個自主擁有的人造衛星;屬於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第二期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的「遙測衛星計畫」中,繼福衛四號之後的第二個衛星計畫。任務著重於衛星本體及光學遙測與科學酬載自主能力的建立,並接替於2016年除役的福衛二號任務。福衛五號是一顆僅作為商業性用途的衛星,其拍攝照片不用於軍事。.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衛星
通信
通信是發送者通过某種媒體以某種格式來傳遞信息到收信者以達致某個目的。在古代,人們通過驛站、飛鴿傳書、烽火報警、符號、語言、眼神、觸碰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到了今天,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通訊基本完全利用有線或無線電完成,相繼出現了有線電話、固定電話、無線電話、手機、網際網路甚至視訊電話等各種通訊方式。通訊技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高了通訊的效率,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通訊。交流也是一種方法讓其他人理解你。.
查看 福爾摩沙衛星六號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