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福利经济学

指数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对经济体系的规范性分析,即经济运行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问题的研究。.

12 关系: 帕累托最优人性微观经济学国民生产总值福利經濟剩餘经济体系無條件基本收入阿罗悖论自利收入分配效用

帕累托最优

帕雷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或帕雷托--,也称为帕雷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博弈论、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與其密切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帕雷托改善。 帕雷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給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如果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雷托改善。帕雷托最优的狀態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雷托改善的狀態;换句话说,不可能在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損的情況下再改善某些人的境況。 需要指出的是,帕雷托最優只是各種理想態標準中的“最低標準”。也就是說,一種狀態如果尚未達到帕雷托最優,那么它一定是不理想的,因為還存在改進的余地,可以在不損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使某一些人的福利得到提高。但是一種達到了帕雷托最優的狀態并不一定真的很“理想”。比如說,假設一個社會裡只有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快餓死的乞丐,如果這個百萬富翁拿出自己財富的萬分之一,就可以使后者免于死亡。但是因為這樣無償的財富轉移損害了富翁的福利(假設這個乞丐沒有什么可以用于回報富翁的資源或服務),所以進行這種財富轉移并不是帕雷托改進,而這個只有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餓死乞丐的社會可以被認為是帕雷托最優的。(這裡可以與古典功利主義的標準做一比較。按功利主義的標準,理想的狀態是使人們的福利的總和最大化的狀態。如果一個富翁損失很少的福利,卻能夠極大地增加乞丐的福利,使其免于死亡,那么社會的福利總和就增加了,所以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這樣的財富轉移是一種改善,而最初的極端不平等狀態則是不理想的,因為它的福利總和較低。可以看到,帕雷托改進要求在提高某些人福利的時候不能減少任何一個人的福利,而功利主義則允許為了提高福利總和而減少一些人的福利。) 經濟學理論認為,如果市場是完備的和充分競爭的,市場交換的結果一定是帕雷托最优的,并且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新!!: 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最优 · 查看更多 »

人性

人性,一般指人的性情,亦可泛指人類才有的特性;有別於其他生物之處。 人性,在用於指出人有或沒有時,有,則當作人的形容人另一种含义指的是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人类价值观,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極端路線,在英文中称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刻意被人怱略掉,這能看出普遍人的良好期望。 关于人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有标签。区别于“人格”。 人性,作為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研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範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新!!: 福利经济学和人性 · 查看更多 »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有時被稱為價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經濟體系中最基本單元(個體、企業)的經濟行爲。微觀經濟學重視需求與供給,如何影響個人,達成交易,並形成市場中的均衡價格。另外,自從愛德華·張伯倫和瓊·羅賓遜發展的市場結構理論、一般廠商的生產決策、進行消費決策的消費者行爲等亦跟傳統的供給需求理論,綜合成微觀經濟學的核心課題。微觀經濟學關注人們的決定和行爲影響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誰負責決定價格、或者反過來,價格怎樣決定物品和服務的供給量和需求量。 微觀經濟學可說是相對于宏觀經濟學,後者關注經濟活動的總體,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微觀經濟學也探討政府政策造成對整體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例如稅收水平)。特別是盧卡斯批判的興起之下,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建立起本身的“微觀基礎”——即是一些根據微觀經濟理論而作出的基本假設。 微觀經濟學的目的在於透過分析形成衆多物品和服務相對價格的市場機制以及這些有限資源如何配置在不同的用途上,在這裡效率問題並非首要。微觀經濟學並不太重視經濟效率問題,因爲那可從規範經濟學獲得答案。不僅如此,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市場失靈,究竟市場那處無法產生有效率的結果及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描述市場的理論上應當的狀況。這學科的重要範圍包括一般均衡理論、信息不對稱下的市場、博弈論的經濟活動應用和市場系統内的經濟物品彈性問題。.

新!!: 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縮寫:GNP),亦稱國民生產毛額或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即一国之國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学上,由于不同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式也有多种。如:.

新!!: 福利经济学和国民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福利

福利可以指:.

新!!: 福利经济学和福利 · 查看更多 »

經濟剩餘

經濟剩盈餘是用於經濟學的一種概念,可分為消费者盈余、生产者盈余,及兩者加總形成的總盈餘。.

新!!: 福利经济学和經濟剩餘 · 查看更多 »

经济体系

一群經濟個體之間具有相互聯繫關係,如礼物经济、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中個體間的通貨可以互相兌換,任一個體的變動都會對總體造成影響,如歐盟即是一個經濟體系。世界上有很多經濟體系,像東協未來可能也會成為經濟體系。.

新!!: 福利经济学和经济体系 · 查看更多 »

無條件基本收入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又稱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基本收入(Basic Income),指不論工作、收入、財產等任何條件,人人皆可領取由政府或團體組織定期定額發給全體成員(人民)基本生活條件之金錢,只需要是該國的國民或某地區的居民,或某團體組織的成員就足夠了。無條件基本收入讓任何人,即使無法從事謀生活動,包括工作、創業、投資等,也能享有基本生活所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而不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生存,且不必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從事不適合自己、或是勞動條件惡劣的勞動,並改善現行社會福利體制的不足。.

新!!: 福利经济学和無條件基本收入 · 查看更多 »

阿罗悖论

在社會選擇理論中,阿罗悖论(Arrow Paradox),又稱作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一般可能性定理(General 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肯尼斯·阿罗的结论: 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新!!: 福利经济学和阿罗悖论 · 查看更多 »

自利

自利(Self-interest)解釋:是一個中性詞,指一個個體為自己利益所作出的選擇,自利不一定是自私,自私是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死活,是貶義詞;後者則不一定如此,可包括考慮他人後對自己有利的決定,甚至是以他人利益為自己利益,不一定是損人利己。 Category:自我觀念 Category:倫理理論 Category:人生哲学.

新!!: 福利经济学和自利 · 查看更多 »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廣義上指在一定時期内經濟活動成果在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分配。還可分類為國民收入分配和個人收入分配,兩者是總體與局部的存依關係,並且互相關聯、約制且互有影響。.

新!!: 福利经济学和收入分配 · 查看更多 »

效用

效用(Utility),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新!!: 福利经济学和效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福利經濟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