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查看 石彬和庙号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查看 石彬和皇帝
石紹雍
石绍雍,胡名臬捩鸡,李克用、李存勖的部将,与周德威并称,历任平州、洺州刺史,后唐追赠太傅,是石敬瑭的父親。 936年,石敬瑭登位後,他被尊為皇帝,廟號后晋宪祖(《新五代史》作献祖),諡號孝元皇帝,皇陵稱昌陵。.
查看 石彬和石紹雍
石璟
石璟,元和年间跟随沙陀归降唐朝,唐宪宗任命他为河东阴山府裨校,官至朔州刺史。是石彬的父親,石昱的祖父,石紹雍的曾祖父,石敬瑭的高祖父。 936年,石敬瑭登位後,他被尊為皇帝,廟號靖祖,諡號孝安皇帝,皇陵稱义陵。.
查看 石彬和石璟
石昱
石昱,任振武防御使,是石紹雍的父親,石敬瑭的祖父。 936年,石敬瑭登位後,他被尊為皇帝,廟號睿祖,諡號孝平皇帝,皇陵稱康陵。.
查看 石彬和石昱
石敬瑭
|图像.
查看 石彬和石敬瑭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石彬和谥号
陵墓
陵墓,或稱陵園,古代是指皇帝的墳墓,今日是指王公貴族、國家領袖、民族英雄、偉人,或現代著名人物的墓地建築。古代安葬(入土為安方為安葬,不入土存放在地上者為厝)名稱分別,帝為陵、聖人為林、王侯將相為塚、士大夫為墓、平民百姓為墳。 陵墓一般規模宏大,建築華美。.
查看 石彬和陵墓
亦称为 後晉肅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