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清朝续文献通考

指数 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朝續文獻通考》,原名《皇朝續文獻通考》,清代劉錦藻撰,以己之力獨自完成。列為十通之一,與《清朝通志》、《清朝通典》及《清朝文獻通考》,合稱為「清朝四通」。.

9 关系: 十通宣統實錄三通乾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辛亥革命臺灣文獻叢刊新疆

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十通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實錄

實錄是東亞地區所流行的一種編年體史書,在中國,專門指史官為記錄先朝皇帝各類事蹟所編寫的歷史書。.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實錄 · 查看更多 »

三通

三通是臺海两岸直接“通郵”、“通商”、“通航”的简称,主要是中国大陸提出與臺灣方面就兩岸之間的交流提議,中華民國政府則長期採取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為對應。 因為兩岸政府主张之管轄區域重叠,且除了民進黨政府外,雙方領導人各自宣稱「一個中國」,此航線一般定义為:不是國內航線(道)、也不是國際航線(道),而是两岸航线。.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三通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簡稱臺灣文獻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維護與保存臺灣相關史政文獻的專責機構,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設置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精省後改為現名並成為國史館唯一的附屬機關。其專責辦理台灣全志之纂修,以及保存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案、古文書、碑碣拓本、日文古籍、民俗文物等相關臺灣史料。.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臺灣文獻叢刊

《臺灣文獻叢刊》,年代上自唐、宋、元、明、清,下至日治時期的臺灣方志、明鄭史料、清代檔案、私家著述、私人文集、南明史籍、詩文輯錄,以及臺灣之歷史、地理、風俗、民情、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制等文獻資料。.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臺灣文獻叢刊 · 查看更多 »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新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皇朝續文獻通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