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皇懷

指数 皇懷

皇懷,子姓,皇氏,中国春秋时期宋国司徒,皇非我的从昆弟。 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与启在宫中抚养为嗣。前469年(鲁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四十八年),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三族六个卿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十月初四,宋景公去世,大尹用甲士劫持六卿,拥立启为国君。六卿将大尹赶走,大尹侍奉宋公启逃亡楚国,于是立得为国君,乐氏、皇氏、灵氏盟誓三族共掌国政,绝不互相残害。.

24 关系: 十月初四右师司城司寇司徒启 (宋国)大司马大尹子姓宋国宋景公左师左传乐茷乐氏皇缓皇非我皇氏灵不缓灵氏魯哀公杜预楚国春秋时期

十月初四

十月初四,农历十月第四天。.

新!!: 皇懷和十月初四 · 查看更多 »

右师

右師,是中國古代官名,春秋時期為宋國的卿,與左师一起執政。與司馬、司徒、司城、司寇並稱“六师”。前619年,公子成为右师;前576年,华元为右师;前520年以後,右、左师之位次於司馬、司徒、司城;前468年,右师又为正卿,皇缓为右师。 Category:中国古代官制 Category:春秋战国历史.

新!!: 皇懷和右师 · 查看更多 »

司城

#重定向 司城姓.

新!!: 皇懷和司城 · 查看更多 »

司寇

司寇是中國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朝,在楚、陈等国,称司败。 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Category:公卿.

新!!: 皇懷和司寇 · 查看更多 »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新!!: 皇懷和司徒 · 查看更多 »

启 (宋国)

宋公启,子姓,名启。是宋元公的曾孙,公子褍秦的孙子,公孙周的儿子,宋景公的侄孙。 《左传》记载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与启在宫中抚养为嗣。前469年十月,宋景公在出游的时候去世,宋景公的宠臣大尹拥立启为国君,而右师皇缓,大司马皇非我、司徒皇怀、左师灵不缓、司城(即司空)乐茷、大司寇乐朱鉏等六卿反对,大尹和启投奔楚国,六卿拥立得继位,为宋昭公。 而《史记》记载前469年,宋景公死后,公孙纠的儿子特为父报仇,杀死景公的太子继位,特就是宋昭公,而没有宋公启的相关纪录。.

新!!: 皇懷和启 (宋国) · 查看更多 »

大司马

大司馬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官職名。在《周禮》中,司馬為職掌軍事的官員。.

新!!: 皇懷和大司马 · 查看更多 »

大尹

大尹,可以指:.

新!!: 皇懷和大尹 · 查看更多 »

子姓

子姓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古姓,后繁衍出多个氏。也作好姓,如妇好。.

新!!: 皇懷和子姓 · 查看更多 »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新!!: 皇懷和宋国 · 查看更多 »

宋景公

宋景公(),子姓,宋元公之子。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 朱学渊根据《史记·宋世家》记载的宋景公名头曼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名号相同,而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语源。 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陽背晉,干預宋政,宋景公伐之,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熒惑守心,景公憂心大禍,問於太史兼司星官子韋,子韋說:可移於宰相或蒼生。景公念及天下蒼生,皆不同意,此時熒惑退避三舍。宋景公無子,取公孫周之子得為太子,在位48年而卒。 Category:宋国君主.

新!!: 皇懷和宋景公 · 查看更多 »

左师

左師,是中國古代官名,春秋時期為宋國的卿,與右师一起執政。與司馬、司徒、司城、司寇並稱“六师”。前651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左师;前619年,公子友为左师;前576年,鱼石为左师;向戌曾以左师執政;前520年以後,右、左师之位次於司馬、司徒、司城;前468年,左师位次超過司城,灵不缓为左师。戰國趙國有左師,觸龍擔任左師。 Category:中国古代官制 Category:春秋战国历史 Category:左师.

新!!: 皇懷和左师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新!!: 皇懷和左传 · 查看更多 »

乐茷

乐茷,'''子'''姓,乐氏,字子潞,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司城)。又称司城子潞。乐溷的儿子,乐祁的孙子。 前469年五月,鲁国叔孙舒会合越国皋如、后庸、宋国乐茷带兵护送卫出公回国,卫国没有接纳。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与启在宫中抚养为嗣。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三族六个卿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大尹经常不向宋景公报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图假称君命发号施令,国人都厌恶他。司城乐茷想要除掉大尹,灵不缓说:“随他去,让他恶贯满盈吧。权势重却没有基础,能不失败吗?” 十月初四,宋景公在空泽游玩途中死去,大尹用甲士劫持六卿,拥立启为国君。乐茷派人在国内宣布说:“大尹蛊惑他的国君,专权好利,现在国君没有生病就死了。死了以后又藏匿遗体,没有别的好说,就是大尹的罪过。”皇非我与乐茷、门尹得、灵不缓谋划:“百姓亲附我们,把他赶走吧!”将大尹赶走,大尹侍奉宋公启逃亡楚国,于是立得为国君,司城做了上卿,乐氏、皇氏、灵氏盟誓三族共掌国政,绝不互相残害。.

新!!: 皇懷和乐茷 · 查看更多 »

乐氏

#重定向 乐姓.

新!!: 皇懷和乐氏 · 查看更多 »

皇缓

皇缓,'''子'''姓,'''皇'''氏,名缓,宋国右师。 前477年春,宋国杀皇瑗。宋景公恢复皇氏家族,以皇缓做右师。前469年,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的儿子得和启养在公宫里,还没有立继承人。当时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六卿三族(皇、灵、乐)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

新!!: 皇懷和皇缓 · 查看更多 »

皇非我

皇非我,'''子'''姓,'''皇'''氏,名非我,宋国大司马,皇野和杞姒的儿子。 皇野想立皇非我为嫡子,右师皇瑗的兒子皇麇说一定要立皇野的长子皇伯,皇伯是良材。皇野愤怒不听从。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宋景公三十九年),有人說皇麇打算接纳桓氏,皇野对宋景公说:“右师皇瑗已老,不会作乱,皇麇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宋景公抓住皇麇。次年皇瑗被杀。前469年(鲁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四十八年),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三族六个卿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十月初四,宋景公死后,皇非我与乐茷、门尹得、灵不缓谋划:“百姓亲附我们,把大尹赶走吧!”将大尹赶走,大尹侍奉宋公启逃亡楚国,于是立得为国君宋昭公。.

新!!: 皇懷和皇非我 · 查看更多 »

皇氏

皇氏,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子姓氏族,属于宋国的公族,始祖是宋戴公的儿子皇父充石,和华氏、乐氏、老氏并称戴族。后代以皇父充石的表字中的前一字皇立氏。皇氏在春秋中后期名臣辈出,如皇鄖、皇國父、皇瑗、皇缓、皇野、皇非我、皇懷。一说战国时的宋剔成君,就是皇氏的皇喜。后代衍化为皇甫姓。.

新!!: 皇懷和皇氏 · 查看更多 »

灵不缓

灵不缓(生卒年不详),'''子'''姓,'''灵'''氏,名不缓,是宋文公之子子靈的后代。宋景公时,灵不缓担任左师。 宋景公时,皇缓、皇非我、皇怀、灵不缓、乐茷、乐朱鉏三族六个卿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大尹经常不向宋景公报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图假称君命发号施令,国人都厌恶他。司城乐茷想要除掉大尹,灵不缓说:“随他去,让他恶贯满盈吧。权势重却没有基础,能不失败吗?” 前469年十月初四,宋景公在游玩途中死去,皇非我与乐茷、门尹得、灵不缓谋划驅逐大尹,大尹侍奉宋公启逃亡楚国,于是立得为国君,乐氏、皇氏、灵氏盟誓三族共掌国政,绝不互相残害。.

新!!: 皇懷和灵不缓 · 查看更多 »

灵氏

#重定向 灵姓.

新!!: 皇懷和灵氏 · 查看更多 »

魯哀公

魯哀公,姬姓,名將,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他為魯定公兒子,承襲魯定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27年。 鲁哀公在位时,鲁国大权被卿大夫家族把持,史称三桓,即所谓“政在大夫”。鲁哀公曾经试图恢复君主权力,同三家大夫冲突加剧,终致流亡越国。魯哀公27年,鲁哀公通过邾国逃到越国。 在位期間執政的士大夫為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季孫肥、叔孫舒、仲孫彘。.

新!!: 皇懷和魯哀公 · 查看更多 »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曹魏末與西晋前期政治家、军事家、学者。以破竹之勢一舉殲滅东吴,幫助西晉完成統一的工作。 出于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十一世孫,亦是襄阳杜氏先祖。.

新!!: 皇懷和杜预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新!!: 皇懷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新!!: 皇懷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