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超雲

指数 白超雲

白超雲(Pak Chiu Wan,? - 1964年7月19日),原名:洪隸強(Hung Tai Keung),活躍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香港粵語片小生,息影後任職法國航空公司,其胞兄洪隸基(Hung Tai Kai)乃香港東區民眾安全服務隊副隊長。白超雲(洪隸強)在1964年7月19日(星期三)不幸病逝。.

7 关系: 粤语特務花花公子華僑日報香港法國航空星期三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白超雲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特務

特務,即特別的任務或工作,即「特工」。通常指間諜,即刺探情報,行刺或執行秘密特殊任務的人員。有时候也包括秘密警察,即以保障國家安全,进行政治戰等為目的之特殊警察人員。 特務一詞在中國大陸於內戰之後含有貶義,通常指敌方的情报人员。而在台灣则代表在情治單位工作的特別幹員,为中性词汇。 另外,军队中的一些非常规战斗单位有时也称为特务单元,包括警卫连,侦查连,别动队等。 现代受雇于公司或其他组织而盗取情报的商业间谍,则通常不被称为特务。 Category:特定人群称谓 Category:職業.

新!!: 白超雲和特務 · 查看更多 »

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Playboy)是美国一份男性成人雜誌,1953年在美國由休·赫夫纳所創辦。《花花公子》曾是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媒體集團企業,其後已除牌,出版多種刊物,亦有電視、電影等業務。其中《花花公子》除了在美國出版外,更在多個國家出版當地版本。《花花公子》每月出版,內容除了女性祼照外,尚有文章介紹時裝、飲食、體育、消費等;此外亦有短篇故事、名人專訪以至新聞時事評論。2009年盛傳創辦人休·赫夫纳以3億美元把花花公子放盤。 《花花公子》以言論傾向自由主義聞名。其文章的水平一般甚高。《花花公子》內的裸照以「品味高尚」、「樂而不淫」作招徠,走的是高格調、中產娛樂消費路線。.

新!!: 白超雲和花花公子 · 查看更多 »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佈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新!!: 白超雲和華僑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白超雲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法國航空

法國航空(Air France)简称法航,是一家法國的航空公司,是法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总部位于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同時也是法國國家航空公司。.

新!!: 白超雲和法國航空 · 查看更多 »

星期三

星期三,又稱禮拜三或週三。是指一週中星期二之后、星期四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三是一週的第三天,星期三的拉丁语名字是dies Mercurii,即水星日或墨邱利日;法语是mercredi,西班牙语是miércoles,他加禄语是Miyerkules,均来源于拉丁语;英语是Wednesday,来源于日尔曼主神Woden,即大神奥丁(Odin)。俄语是среда,意思是“中間那一天”(舊曆以星期日為第一天)。 在古代中國、台灣日治時期和現在的日本、韓國、朝鮮,一星期以「七曜」來分別命名,星期三叫水--日。在中国民间口語稱禮拜三,在臺灣話也簡稱拜三。 在一些地方,星期三又稱為「小週末」,部份學校在星期三僅上午上課。 在泰国,星期三的代表色是绿色。 *3.

新!!: 白超雲和星期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洪隸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