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甯莊子

指数 甯莊子

宁速,即宁庄子,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卫武公儿子季亹的玄孙,甯氏为卿的第五代。 前660年,狄人攻打卫国,好鹤的卫懿公给宁速,让他防守,最终卫国灭亡,卫懿公被杀。卫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前641年,宁速支持伐邢国,认为根据占卜伐邢可以克制旱灾。前634年,宁速和鲁僖公、莒兹丕公在向地会盟。.

目录

  1. 15 关系: 卫国卿 (官制)姬姓季亹左传甯武子莒兹丕公衛武公衛懿公魯僖公鹤科齐桓公邢国春秋时期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查看 甯莊子和卫国

卿 (官制)

卿為中國官制之一。 商朝、周朝时为卿士,执掌国政。秦朝、汉朝,相当于部长一级的官员称之为卿,即所谓九卿。自隋朝、唐朝一直到明朝、清朝,六部尚书成为了主要部门的负责人,九寺主要有光祿寺、太仆寺等輔助部門的從官称之为卿,明清时品等約在從三品。而之上有兼管寺務的王宮大臣,轄下有少卿、主簿等官職。.

查看 甯莊子和卿 (官制)

姬姓

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国姓,同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查看 甯莊子和姬姓

季亹

季亹,春秋初期卫国公子。是卫武公的儿子,卫庄公的兄弟。他的后代就是春秋卫国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甯氏。著名的大夫甯武子、甯殖都是他的后代。.

查看 甯莊子和季亹

孫是指子女的子女,男性稱孫兒或孫子,女性稱孫女。在父系社會,兒子的子女稱為「內孫」或者「孫」,女兒的子女稱為「外孫」。而自己的孫或外孫就稱自己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另外,閩南語裡又常把愛孫稱為「金孫」。 在東亞傳統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嫡子與正妻所生之子女為嫡孫,庶子的子女或嫡子之庶子女則稱為庶孫。而東亞文化傳統上以嫡長繼承-制-為主,因此長孫往往特別受祖父母疼愛。 一些比自己低兩輩的親屬也稱為孫,如兄弟的孫稱為姪孫,男性稱姊妹的孫為外甥孫,女性稱姊妹的孫為姨甥孫。 孫有時泛指後代,如「皇孫」可以泛指所有皇室後裔,不一定指當朝皇帝的孫。.

查看 甯莊子和孙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查看 甯莊子和左传

甯武子

宁俞,即宁武子,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 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卫成公逃往楚国,命大夫元咺奉弟弟叔武参加践土之盟。有人向卫成公告发元咺立叔武为君,宁武子奉卫成公回国后,前驱射杀叔武,元咺逃到晋国。元咺向晋文公与卫成公争讼,宁武子为卫成公辩护,失败。卫成公被晋国囚禁在周都洛邑,因宁武子忠诚,赦免了他。元咺回卫国,立公子瑕。前630年,晋文公要毒杀卫成公,宁武子买通医师,得免。在鲁僖公的斡旋下,周襄王和晋文公释放了卫成公。 公子瑕和元咺被卫国大夫周颛、治廑所杀。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梦见康叔说相(帝丘是夏朝相之都)夺他的祭祀,就要祭祀相,被宁武子劝阻。前623年,宁武子到鲁国聘问,鲁文公为他赋诗《湛露》《彤弓》,而宁武子“不辞,又不答赋”。文公派使者私下探问。宁武子回答说:“下臣以为是在练习演奏的。从前诸侯去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在这个时候赋《湛露》这首诗,表示天子当日,诸侯当露。诸侯征伐之胜而献其功,天子则因此而赐之弓矢,又为歌《彤弓》以表彰功。现在陪臣前来继续过去的友好,哪里敢触犯大礼来自取罪过?”.

查看 甯莊子和甯武子

莒兹丕公

莒茲丕公,东周初期莒国国君,己姓,名期,为春秋诸侯国莒国君主之一,是莒国第13任君主。当时,鲁国因为庆父投奔莒国,向莒国索要,莒国把庆父交给鲁国后,开始刁难鲁国。季友在诸郦打败莒国,擒获莒子之弟挐。前634年,卫国甯庄子调停鲁、莒两国,鲁僖公与莒兹丕公、甯庄子先后在洮、向会盟,重结旧好。。.

查看 甯莊子和莒兹丕公

衛武公

衞武公(),完整的谥法为睿圣武公,姬姓,名和,衞釐侯之子,衞共伯之弟,在卫侯位五十五年,施行良政。有学者认为,他就是西周“共和时期”的共伯和。 近代学者郭沫若等认为,元年师兑簋和三年师兑簋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师和父以及金文中的白龢父就是共伯和,即衞武公。 衞武公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他輔佐周平王平犬戎,因此周平王升衞武公為公爵。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当乐工唱起“卫风”时,季札赞叹道:“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衞武公的儿子惠孙是卫国世族孙氏的始祖。.

查看 甯莊子和衛武公

衛懿公

衞懿公(),姬姓,名赤,春秋衞國第十八位国君。.

查看 甯莊子和衛懿公

魯僖公

魯僖公,(史記作魯--公),姬姓,鲁氏。名申,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八任君主。他為魯莊公庶子,承襲魯閔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3年。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友、臧文仲、公孙兹、孟穆伯、公子买、东门襄仲。 魯莊公死後,季友立公子般繼位,為魯君子般。後孟慶父勾结私通的鲁莊公夫人哀姜,殺死了鲁君子般,魯莊公兒子啟方繼位,是為魯閔公,季友逃走。前660年,慶父與哀姜謀殺閔公,想自立為君,魯人不服,要殺慶父,慶父逃到莒國。季友回國,立公子申為魯僖公,並迫使慶父自縊。.

查看 甯莊子和魯僖公

鹤科

科(學名:Gru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鹤形目的一个科,包括四個属及十五個物種。鶴是鳥類中體型較大(全長 80 至 175 公分)也較著名的家族,大多分布於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少數幾種則分布於澳洲及北美洲。.

查看 甯莊子和鹤科

齐桓公

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孫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餓死。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查看 甯莊子和齐桓公

邢国

邢國,即銘文記載的「井國」、「丼國」、「𨙷国」、「𨚢国」,中國歷史上商周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侯爵,國君為姬姓。《左傳》記載「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可知為周公旦後裔。據《元和姓纂·十五青》、《通志·二六·二·以國為氏》、《古今姓氏書辨証·十五青》記載,為周公第四子,受封為邢侯。.

查看 甯莊子和邢国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查看 甯莊子和春秋时期

亦称为 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