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尔福特纲领

指数 埃尔福特纲领

埃尔福特纲领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91年10月在德国埃尔福特大会期间通过的一项纲领文件。主要起草人为爱德华·伯恩施坦、奥古斯特·倍倍尔、卡尔·考茨基。 此项纲领宣称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必要的。该党寻求通过合法的政治参与而不是革命活动来达到这些目的。考茨基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灭亡,而社会主义者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是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不是革命,这是不可避免的。.

9 关系: 埃尔福特奥古斯特·倍倍尔德国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爱德华·伯恩施坦生产资料革命资本主义

埃尔福特

埃尔福特(Erfurt)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城市。它是图林根州的首府,并是一个有196,500人口的制造业中心。 埃尔福特东北100公里是莱比锡,向西113公里是卡塞尔和向西北180公里是汉诺威。向外联系则可从慕尼黑转机往埃尔福特机场。.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埃尔福特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特·倍倍尔

奧古斯特·倍倍爾(August Ferdinand Bebel,)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生于科隆Deutz。1861年加入莱比锡职工教育协会。1865年认识李卜克内西,次年加入第一国际。1869年与李卜克内西同创德国社会民主党。倍倍爾支持巴黎公社,于1879年12月被捕。1875年4月释放。俾斯麦颁布社会党人法后曾主张解散党组织,后又改变观点。1880年代末期,参与创建第二国际。1891年和1894年的两次党代会上,批判了福尔马尔主张和平手段的观点。晚年在战争、民族、殖民问题上持中立态度。1913年8月21日死于瑞士洛桑。 Category: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Category:德國社會民主黨黨員 Category:北萊因-西發里亞人.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奥古斯特·倍倍尔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社会民主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德国社民党(SPD),德国主要政党之一,它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于1863年。社民党於1966年至1982年,1998年至2009年和2013年至今参与聯合政府。現在11个州内参与执政,9个州内任州總理。.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伯恩施坦

爱德华·伯恩施坦(德语:Eduard Bernstein,)是一位德國社會民主主義理論家及政治家。1872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后来在外流亡数年,任几份社会主义杂志的编辑。在英国伦敦遇到恩格斯,并受到费边社的影响。1901年回到德国,成为了修正主义(進化社會主義)的理论家,是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如放弃资本主义经济即将崩溃的思想)的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中的一个。伯恩施坦设想出一种社会民主的类型,将个人的创新精神与社会的改革结合在一起。他曾担任几届的议员(1902~1906、1912~1916、1920~1928),启发了社会民主党的许多改革计划。.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爱德华·伯恩施坦 · 查看更多 »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means of production),或稱生產方法、生產手段、生產材料、生产要素。.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生产资料 · 查看更多 »

革命

革命,指權力或組織結構的根本性改變,這些改變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中發生。人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中所進行之重大變革。 人們改造自然的重大變革,有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等;人們改造社會之重大變革,即社會革命。一般而言,是指由下而上對當前制度進行根本上的變革。社會革命是歷史發展之火車頭;它最深刻之根源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矛盾。相對於改革,則是由上而下的變革。例如在政治層面上,由下而上以暴力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制,稱之為革命,但也有和平革命。當現存之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之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革命,改變舊生產關係以及維護這種舊生產關係之舊上層建築,即改變社會制度,解放被束縛之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相反,由上而下從帝制推行君主立憲制,成立民主議會,稱之為改革。通常革命較激進劇烈,改革則較保守溫和。在階級社會裡,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之必然趨勢和集中表現,通常要使用暴力。 在工業層面上的重大革新,稱之為工業革命。通常是指對當前工業或生產模式進行變革,即以新的機器例如蒸汽機取代舊有的人力,提升生產效率。 一般而言,“革命”這個詞表示一個政治制度的改變。Jack Goldstone, "Theories of Revolutions: The Third Generation, World Politics 32, 1980:425-53John Foran, "Theories of Revolution Revisited: Toward a Fourth Gener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11, 1993:1-20Clifton B. Kroeber, Theory and History of Revolu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7.1, 1996: 21-40 而在許多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和歷史學方面,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革命 · 查看更多 »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新!!: 埃尔福特纲领和资本主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爱尔福特纲领艾尔福特宣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