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國,中国抗日战争,丰润区,三光政策,唐山市,祠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河北省人民政府,潘家峪惨案遗址,日本军。
- 1941年1月
- 1941年日本
- 侵华日军屠杀事件
- 日本对华战争罪行
- 日本所犯的大屠杀
- 日本軍事史小作品
- 河北军事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后的中央人民政府,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中國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中国抗日战争
丰润区
丰润区是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丰润区
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又称“三光”作战,日军在其作战命令中一般使用“烬灭作战”(燼滅作戦)等术语。这一最早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駿提出的策略,由其继任冈村宁次推向顶峰。中国抗日战争時期,由於部分交戰區採用了全民皆兵的游擊戰,導致日軍士兵不斷陣亡卻不能有效佔領,日本軍事機關曾命令其部隊,對中國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時,「不問男女老幼,應全部殺死;所有房屋,應一律燒毁;所有糧秣,其不能運輸的,亦一律燒毀」。侵华日军、特別是华北方面军(北支那方面軍),自1939年秋开始,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作战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中国共产党的党政通告和传播媒介,将日军这种以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为目的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這種殺光、燒光、搶光之行為,被稱為“三光政策”。.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三光政策
唐山市
唐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天津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12万。现辖7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市政府驻路北区。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死伤最惨重的地震。.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唐山市
祠堂
堂,又稱家廟、祖堂、公廳,是基於宗法制度,用于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祠,其又具有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功能 用于举办家族内子孙的婚、丧、寿、喜等事。还可以作為私塾使用。 祠堂可分為宗祠和家祠(或支祠)兩類,宗祠是的祠堂,家祠、支祠則是分家所建供奉分房的祖先。 皇室的祠堂稱為宗廟。.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祠堂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计1080处).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成立于1949年8月1日,省会在保定市。1958年2月,天津市曾与河北省合并,河北省会改设于天津。1967年1月,天津市恢复为直辖市,河北省会迁回保定市。1968年1月,河北省会又被遷往石家庄市。1955年,改组为河北省人民委员会。1968年,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河北省人民政府。.
潘家峪惨案遗址
潘家峪惨案遗址,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潘家峪,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中国国务院公布潘家峪惨案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峪惨案是1941年1月25日,日军在丰润县潘家峪村实施的屠杀罪行。.
日本军
日本軍(),簡稱日軍,廣義上是指日本的國家軍隊,但通常指大日本帝國時期(明治維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軍隊,包含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其又稱“皇军”(),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此外,另有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了與戰後的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最高统帅为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部與海軍部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其無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查看 潘家峪惨案和日本军
另见
1941年1月
- 四大自由 (羅斯福)
- 大象島海戰
- 潘家峪惨案
- 羅盤行動
- 豫南会战
1941年日本
侵华日军屠杀事件
日本对华战争罪行
- 516部队
- 731部队
- 三光政策
- 中国反日情绪
- 中國娃娃 (攝影作品)
- 五三慘案
- 关东军
- 北京之战 (1900年)
- 南京保卫战
- 南京大屠殺
- 南石頭大屠殺
- 厂窖惨案
- 回辉人
- 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 大厂回族自治县
- 大同煤矿万人坑
- 平顶山惨案
- 旅順大屠殺
- 桂林號事件
- 浙赣战役
- 满蒙开拓移民
- 潘家峪惨案
- 皇姑屯事件
- 間島慘變
- 青島戰役
日本所犯的大屠杀
- 三一運動
- 乙未戰爭
- 南京大屠殺
- 南石頭大屠殺
- 厂窖惨案
- 平顶山惨案
- 旅順大屠殺
- 浙赣战役
- 潘家峪惨案
- 百人斩比赛
- 第二次晉州城之戰
- 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
- 肅清大屠殺
- 自由市慘變
- 若開大屠殺
- 釜山鎮之戰
- 間島慘變
- 雙十節事件
- 霧社事件
- 青島戰役
- 馬尼拉大屠殺
日本軍事史小作品
- 亞皆老街集中營
- 信長公記
- 北角戰俘營
- 平房区 (哈尔滨市)
- 彰義隊
- 承平天慶之亂
- 旗印
- 步兵第4聯隊
- 步兵第80聯隊
- 源賴義
- 潘家峪惨案
- 竹橋事件
- 第101師團
- 第103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0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1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2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4師團
- 第115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6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8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19師團
- 第120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21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22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23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28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29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43师团 (日本陆军)
- 第19軍 (日本陸軍)
- 第202师团 (日本陆军)
- 第39师团 (日本陆军)
- 第47师团 (日本陆军)
- 第50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1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3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5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6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8师团 (日本陆军)
- 第69师团 (日本陆军)
- 第81师团 (日本陆军)
- 第86师团 (日本陆军)
- 第93师团 (日本陆军)
- 蜻蛉切
- 辯天台場
- 近衛第1師團
- 近衛第2師團
- 近衛第3師團
- 风林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