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二國會選區,堕胎,布达佩斯,伊拉克战争,匈牙利,匈牙利语,國際關係,哲學博士,兰托斯人权奖,共和黨 (美國),犹太人,犹太教,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经济学,美國,美國公債,美国参议院,美国同性婚姻,美国众议院,羅蘭大學,猶太人大屠殺,華盛頓大學,食道癌,贝塞斯达 (马里兰州),法西斯主义。
- 加利福尼亞州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
- 旧金山州立大学教师
- 犹太裔美国联邦众议员
- 猶太裔美國社會運動者
- 移民美國的匈牙利人
- 美国人权运动者
- 美國世俗猶太人
- 美國政治活動人物
- 美國政治顧問
- 華盛頓大學文理學院校友
- 西藏独立运动人物
- 马里兰州癌症死者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重定向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積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30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是沙加緬度。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 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洛杉矶為加利福尼亞州,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為;聖貝納迪諾縣為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地區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居各州第一位。與國家相比,加利福尼亞州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居世界第36位。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
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二國會選區
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二國會選區 (California's 12th congressional district)覆蓋三藩市西南角的日落區與St.
堕胎
墮胎(abortion),又稱人工流產,或是誘導性流產(Induced abortion)。指的是在胚胎或胎兒自己能存活之前,以切除或強制的手段移出子宮的方式,終止懷孕狀態。相對的,自然發生的中止懷孕現象則通常稱為流產(miscarriage)。如果在胎兒已經可以自行存活的時候做類似的程序,在醫學上稱為「晚期中止妊娠」(late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LTOP)或晚期墮胎(late-term abortion)。 現代醫學藉由藥物或手術來誘發流產。在第一孕期(孕期的前三個月),有兩種藥物和手術一樣有效,分別是RU486和前列腺素 。而在第二孕期(孕期第三到第六個月),雖然使用藥物仍能有效導致流產,但使用手術產生後遺症的風險較低。在墮胎後可以立即開始使用複合口服避孕藥以及子宮避孕器避孕。在已開發國家中,藉由醫學達成安全且合法的墮胎已行之有年。單純的墮胎並不會造成長期心理衛生或身體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全世界的婦女都應該享有一樣好的安全合法墮胎方式。話雖如此,每年仍在全球發生,仍造成大約47,000例的產婦死亡及約500萬名產婦住院。 根據估計,每年全球墮胎案例有4400萬,將近一半是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施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由于以往進行的一孩政策(每對夫婦只容許有一個子女),中国每年人工流产至少1300万例,位居世界第一。。在接受了幾十年重視家庭計畫的教育,和生育控制及避孕技術提升之後,墮胎率在2003年到2008年之間有微幅下降。截至2008年,全世界有40%的女性可以在「無理由限制」的情況下合法進行人工流產。然而,懷孕之後何時可以進行人工流產的限制仍然存在。 墮胎的相當悠久。自古以來,一直以來流傳有許多方式執行,包含草藥、利用尖銳工具、人為創傷,以及其他傳統方法。 關於墮胎的法律規範、執行的頻率、和它背後的文化種族意涵在世界各處都不盡相同。在中国,人们对堕胎的反对较受基督教教義影響的西方国家低,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很多人采取自愿堕胎,部分是嬰兒的性別因素(重男輕女)也有人被计生部门实行强制堕胎(如殘疾等)。 墮胎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是完全合法的,例如因亂倫、強姦而懷孕、胎兒本身有異常、社會經濟因素、或是危及母體健康。世界上許多地方,關於墮胎的道德、倫理以及合法性等議題仍存在公開而激烈的。反對墮胎者大多認為胚胎或胎兒為具有生存權的人類,墮胎等同於謀殺。而支持的人則強調女性有決定自己人身健康的權利,以及強調普遍的人權。.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堕胎
布达佩斯
布達佩斯(匈牙利语:Budapest,发音:)是匈牙利首都,也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業、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被認為是東歐一個重要的中繼站。布達佩斯的人口在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207万(布達佩斯都會區人口達到2,451,418人),目前僅有約170萬居民,它是欧洲联盟第七大城市。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左岸(東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人们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布达佩斯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伊拉克战争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匈牙利
匈牙利语
匈牙利语又称马扎尔语,是一種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的語言,为马扎尔人的语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匈牙利,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欧盟24个官方语言之一。此外匈牙利语还分布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家。 由於沒有其他语言能夠与匈牙利语沟通,匈牙利语也视作世界上数一数二最孤立的语言。.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匈牙利语
國際關係
#重定向 國際關係學.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國際關係
哲學博士
哲學博士(Philosophiæ Doctor,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D.Phil.,又譯研究博士),高級學銜之一,通常是學歷架構中最高級的學銜。擁有人一般在大學本科(學士)及/或研究院(碩士)畢業,再進行相當年數的研修後,撰畢論文並通過答辯,方獲發哲學博士學位。.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哲學博士
兰托斯人权奖
兰托斯人权奖(Lantos Human Rights Prize)由总部设在美国新罕普什尔州的兰托斯人权与正义基金会(The Lantos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 and Justice)颁发。兰托斯基金会以已故美国国会议员汤姆·兰托斯(Tom Lantos)命名,其宗旨是加强美国外交政策的人权推动作用,在全世界维护人类的尊严、自由和正义。.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稱為大佬黨(Grand Old Party,簡稱GOP)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美國執政黨,並擁有美国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34个州的執政权,並控制绝大部分的州議会。 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至今,30任美國總統有19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的早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也就是文化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的右派政黨。.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犹太人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犹太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納粹德國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经济学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美國
美國公債
#重定向 美国国库证券.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美國公債
美国参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机构──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眾議院。 參議院的組成和權力建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美國每一州於聯邦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所以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為六年,相互交錯,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的席位。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第四節,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议长,但無參議員資格;且除非是為了在表決平手時打破僵局,否則不得投票。 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而任期較长,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置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表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憲法明列總統在批准條約或任命重要人事時,須「採酌參議院之建議並得其認可」。 兩院制的國會是於制憲會議中所訂立的康乃狄克協議所得的結果。依該協議,各州在眾議院中的代表權以人口為基礎,但在參議院中具均等代表權。憲法規定法律之制定須經兩院通過。參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較眾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更為重要,使得參議院(上議院)所負的責任較眾議院(下議院)更廣泛,亦更具政治影響力。 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元老院之名,其議場建築物分佈在國會山莊北部。眾議院的建築物則分佈在國會山莊南部,詳見。.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美国参议院
美国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在美國受到聯邦政府承認,同時根據最高法院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的判決,各州亦須給予承認,並且不得拒絕發放結婚證書給予同性伴侶。最高法院判決,對同性配偶拒絕發放結婚證書,違反美國憲法正當法律程序和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 争取同性结婚权利及同性伴侣权益的运动始于1970年代,在1993年夏威夷州最高法院在中判决该州同性婚姻禁令违宪后迅速成为美国政治重要议题。进入21世纪,公众支持同性婚姻的呼声明显增高,自2011年以来的全国民调均显示多数美国人支持同性婚姻。2004年5月17日,马塞诸塞州州最高法院判令后成为首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州。 2012年5月9日,巴拉克·奧巴馬成為首位公開支持同性婚姻的在任美國總統。2012年11月6日,缅因州、马里兰州和华盛顿州率先通过公投决定同性婚姻合法。 2013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诉温莎案中推翻了禁止在联邦层面承认同性婚姻的法案。在此之后,27个州的美国联邦地区法院、6个州的州法院判定同性婚姻禁令违宪,另有一州法院判决仅针对承认在其他司法管辖区内进行的同性婚姻合法性。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层面,第四、七、九、十巡回上诉法院认定同性婚姻禁令违宪,而第六巡回上诉法院则持相反观点。在2014年10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受理来自印地安那州、俄克拉何马州、犹他州、弗吉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上诉案后,上述5个州内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一决定还迅速推动了其他数个州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进程。由于上诉法院判决分歧,2015年1月16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受理来自第六巡回区的4起上诉案件。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中判決同性婚姻的權利受到憲法保障,全国各州不得立法禁止同性婚姻,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國成為第五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洲國家,同時也是繼加拿大後第二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北美洲國家。.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美国众议院
羅蘭大學
羅蘭大學(Eötvös Loránd Tudományegyetem,縮寫為ELTE),舊名布達佩斯大學(Budapesti Tudományegyetem),位於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的一所大学,为该国第一学府。創立於1635年。.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羅蘭大學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華盛頓大學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縮寫為UW),一所位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大學,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系統之一。創建於1861年,是美國西岸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美國西北部最大的大學。在1990年的時候,華盛頓大學分別在位於西雅圖北邊的巴薩爾(Bothell)和位於西雅圖南邊的塔科馬(Tacoma)設立了巴薩爾校區和塔科馬校區。 2018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0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第13位,醫學與電腦科學研究所居全美頂尖(全美第1位,第6位)。諾貝爾獎得主14位。擁有超過500棟建築,26座图书馆,校地達兩千萬平方英尺,藏书达750万册。.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華盛頓大學
食道癌
食道癌指的是發生在食道的癌症 。常見的症狀包括吞嚥困難與體重減輕,其他症狀還有吞嚥疼痛、、鎖骨週邊淋巴結腫大、乾咳、以及咳血或吐血。 有兩大類食道癌較為常見:鱗狀細胞癌主要盛行於開發中國家;而腺癌則在已開發國家較為常見,其他的類型則比較少有。鱗狀細胞癌主要因為吸菸、飲酒、熱飲、嚼檳榔、以及飲食習慣不佳引起;腺癌則主要由吸菸、肥胖、和胃食道逆流所引起。在腺癌發生前,經常可以先看到巴雷斯特食道症。鱗狀細胞癌主要來自食道內沿的皮膚細胞,而腺癌則來自食道下三分之一段上皮組織中的腺體細胞。 食道癌的診斷需使用內視鏡(一種使用光纖攝影機進行的檢驗)做切片檢查)。預防食道癌的方式則包括戒菸與健康飲食。食道癌的治療依分期、位置、病人整體身心狀況、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而定。小而未擴散的鱗狀上皮癌常可藉手術治癒,但大多數的狀況都需要在手術外搭配化學療法與放射療法,化學療法與放射療法可減緩體積較大的腫瘤生長速度。已經轉移的食道癌或是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則建議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治療的成效受疾病本身的狀況與病人的其他疾病影響,但由於食道癌大多在晚期才被診斷,因此普遍預後不佳Enzinger PC, Mayer RJ.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食道癌
贝塞斯达 (马里兰州)
贝塞斯达(Bethesda)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一个未成建制的自然聚居区,人口55,277(2000年),其中白人占85.86%、亚裔美国人占7.92%、非裔美国人占2.67%。華盛頓地鐵紅線在此設有貝塞斯達站。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海军医疗中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部、万豪国际酒店集团总部和探索频道总部(2004年迁至银泉)。福布斯把贝塞斯达列為美國教育程度最高的城鎮,並於2009年4月把贝塞斯达列為美國第二適居地。而CNNMoney.com亦把贝塞斯达列為美國人均收入第11高的城鎮。.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查看 湯姆·蘭托斯和法西斯主义
另见
加利福尼亞州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
- 亞當·希夫
- 傑基·斯貝爾
- 傑瑞·麥克內尼
- 劉雲平
- 勞爾·魯斯
- 南希·佩洛西
- 吉米·帕內塔
- 哈維·貝西拉
- 喬治·米勒 (政治家)
- 埃瑞克·史瓦維爾
- 安东尼·贝伦森
- 布拉德·舍曼
- 希尔达·索利斯
- 斯科特·皮特斯
- 杰里·沃里斯
- 海倫·道格拉斯
- 湯姆·蘭托斯
- 皮特·阿圭拉
- 米尔顿·莱瑟姆
- 約翰·加拉門迪
- 胡安·瓦尔加斯
- 芭芭拉·柏克瑟
- 莱昂·帕内塔
- 诺曼·峰田
- 賈里德·哈夫曼
- 赵美心
- 迈克·本田
- 里奧·瑞恩
- 馬克·德索尼爾
- 麥克·湯普森
旧金山州立大学教师
犹太裔美国联邦众议员
- 亚伯拉罕·鲁比科夫
- 亞當·希夫
- 伯尼·桑德斯
- 加布里埃尔·吉福兹
- 史提夫·伊斯雷爾
- 史提夫·卡根
- 埃瑞克·康特
- 大衛·西西里尼
- 安东尼·贝伦森
- 巴尼·弗蘭克
- 布拉德·施內德
- 布拉德·舍曼
- 拉姆·伊曼纽尔
- 李·澤爾丁
- 查克·舒默
- 桑德·列文
- 榮·懷登
- 湯姆·蘭托斯
- 班·卡定
- 简·夏科夫斯基
- 約瑟夫·普立茲
- 芭芭拉·柏克瑟
- 萊斯特·沃爾夫
- 賈雷德·波利斯
- 郭德華 (美國)
- 阿蘭·蓋雷森
猶太裔美國社會運動者
-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 乔治·索罗斯
- 亨利·史匹拉
- 以撒多·史東
- 伊丽莎白·泰勒
- 保羅·穆尼
- 傑利·路易斯
- 卡尔·伊坎
- 卡尔·萨根
-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 娜塔莉·波特曼
- 托尼·柯蒂斯
- 東尼·庫許納
- 查克·舒默
- 格洛丽亚·斯泰纳姆
- 比特里斯·亚瑟
- 湯姆·蘭托斯
- 湯瑪士·薩斯
- 爱德华·罗宾逊
- 玛丽安娜·威廉森
- 班·夏皮羅
- 瑪麗·麥特琳
- 瓊·瑞佛斯
- 米拉娜·薇恩翠
- 米爾頓·佛利民
- 约瑟夫·曼凯维奇
- 芭芭拉·史翠珊
- 苏珊·桑塔格
- 莫妮卡·莱温斯基
- 蓋兒·魯賓
- 詹姆斯·西蒙斯
- 貝利·高華德
- 貝蒂·傅瑞丹
- 費雷思
- 雪莉·桑德伯格
- 霍华德·舒尔茨
- 马克·库班
- 黛安·范士丹
移民美國的匈牙利人
- 乔治·安德鲁·欧拉
- 乔治·索罗斯
- 保罗·洪伦德
- 保羅·哈爾莫斯
- 保羅·盧卡斯
- 利奧·西拉德
- 塞迈雷迪·安德烈
- 安德烈·柯特茲
- 安迪·葛洛夫
- 尤金·奥曼迪
- 尤金·维格纳
- 巴托克·贝拉
- 弗里兹·莱纳
- 愛德華·泰勒
- 拉克斯·彼得
- 提勃爾·蔡陀斯基
- 斯蒂芬·库夫勒
- 查尔斯·西蒙尼
- 汤米·雷蒙
- 波尔加·苏珊
- 湯姆·蘭托斯
- 湯瑪士·薩斯
- 約瑟夫·普立茲
- 约翰·凯梅尼
- 罗伯特·卡帕
- 罗饶·米克罗斯
- 莎莎·嘉寶
- 西奥多·冯·卡门
- 貝拉·巴納錫
- 邬达克
- 阿尔伯特·圣捷尔吉
- 鲁道夫·卡尔曼
美国人权运动者
- W·E·B·杜波依斯
- 乔迪·威廉斯
- 亨利·史匹拉
- 亨利·羅林斯
- 伊森·葛特曼
- 凱拉·米勒
- 吉蓮·安德森
- 吳弘達
- 吳漢潤
- 大坂直美
- 安柏·赫德
- 帕蒂·史密斯
- 斯特林·坎貝爾
- 李察·基爾
- 梅心怡
- 河內山百合
- 湯姆·蘭托斯
- 湯瑪士·薩斯
- 片山潛
- 米娅·法罗
- 罗南·法罗
- 艾莉莎·米兰诺
- 菲爾·齊默爾曼
- 萨曼莎·鲍尔
- 蘿莉·荷登
- 赛珍珠
- 迈克尔·波斯纳
- 雅各布·阿佩尔
- 马丁·路德·金
- 麥爾坎·X
- 麦康瑞
美國世俗猶太人
- 亞當·布羅迪
- 佐伊·克拉维茨
- 凯西·阿克
- 劉易·布萊克
- 卡珊卓拉·克蕾兒
- 吉爾·斯泰因
- 喬伊·金
- 喬恩·史都華
- 山迪·柯法斯
- 弗兰克·乔多洛夫
- 朱迪亚·珀尔
- 梅尔·布鲁克斯
- 湯姆·蘭托斯
- 漢克·格林伯格
- 華堅·馮力士
- 費雷思
美國政治活動人物
- 丹尼·葛洛佛
-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 乔治·索罗斯
- 伊娃·朗歌莉亞
- 休·海夫納
- 克羅斯比、史提爾斯、納許與尼爾·楊
- 塞思·麦克法兰
- 安·兰德
- 小唐纳德·特朗普
- 小威廉·F·巴克利
- 康乃爾·韋斯特
- 恺撒·罗摩洛
- 托尼·戈德溫
- 斯蒂芬·班農
- 本·阿弗莱克
- 格洛丽亚·斯泰纳姆
- 洛基·德拉富恩特
- 海倫·凱勒
- 湯姆·哈伐令
- 湯姆·蘭托斯
- 爱德华·阿斯纳
- 珍·亞當斯
- 班·夏皮羅
- 瑞凡·費尼克斯
- 肖恩·埃尔德里奇
- 辛迪·希恩
- 阿尔·戈尔
- 馬田·辛
- 马克斯·伊斯特曼
- 高光映
- 麥可·摩爾
美國政治顧問
華盛頓大學文理學院校友
- 乔治·尼尔森
- 伊莫金·坎宁安
- 倫納德·彼得·舒爾茨
- 傑弗里·布羅特曼
- 克莉丝汀·格雷瓜尔
- 加瑞特·迪拉胡特
- 喬治·H·希欽斯
- 喬爾·麥克哈爾
- 威廉·拉特利夫
- 安娜·法瑞絲
- 康达维
- 張戴佑
- 彭蒙惠
- 愛麗絲·鮑爾
- 杰伊·英斯利
- 泰德·邦迪
- 洛伦·卡彭特
- 湯姆·蘭托斯
- 湯姆·麥克·阿波斯托
- 理查德·戈尔登
- 琳达·巴克
- 羅伯·道爾
- 羅伯特·羅德
- 莎瓦·阿迦汗王妃
- 萊恩·路易斯
- 迈克尔·安德森
- 霍华德·P·罗伯逊
- 馬丁·羅德貝爾
西藏独立运动人物
- 丹增尊珠
- 凱拉·米勒
- 卡德尔·埃文斯
- 喬安娜·拉姆利
- 喬治·派特森
- 嘉央诺布
- 土登晋美诺布
- 拉克坚
- 普布泽仁
- 次旺仁增
- 比爾基塔·瓊斯多蒂爾
- 法比安·漢密爾頓
- 湯姆·蘭托斯
- 班旦加措
- 益西曲桑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罗伯特·韦伯斯特·福特
- 罗贝尔·巴丹戴尔
- 羅桑倫巴
- 菲利普·格拉斯
- 藏人行政中央
- 阿尼巴谦
- 阿旺桑卓
- 陳巧文
- 黎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