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拉克战争

指数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169 关系: A-10雷霆二式攻擊機AC-130空中砲艇AH-1AH-64阿帕契努里·马利基基地组织埃及华盛顿邮报反坦克地雷反恐戰場塔利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奥地利宰桐部隊安巴尔省导弹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巴士拉巴格達省巴格达不知之不知不结盟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情报局中东丹麦布特罗斯·加利布莱尔帕内塔三角洲部隊九一一袭击事件幸運緣是妳幼发拉底河乌克兰乔治·布什乔治·W·布什乔治·沃克·布什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庫賽·海珊人道主义人道援助库尔德人五角大楼底格里斯河什叶派伊朗伊斯蘭國伊拉克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1968–2003)伊拉克临时政府...伊拉克之子伊拉克庫德斯坦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伊拉克军队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伊拉克戰爭調查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伊拉克总统佩什梅格復興黨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和平卫士团傑伊·加納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兩棲作戰B-2轟炸機CH-47直升机CH-53E直升機石油火箭筒神盾戰鬥系統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科威特突击步枪第101空降师第1海軍陸戰遠征軍第3步兵师第82空降師第一海軍陸戰師簡易爆炸裝置綠區美國第1海軍陸戰遠征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黑水美國陸軍第173空降旅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美军占领伊拉克美国美国军队美国国防部美国总统美索不达米亚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烏代·海珊瑞士特別行動部特種部隊狙擊手白俄羅斯韦斯特兰山猫直升机韩国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遜尼派聖地牙哥 (加利福尼亞州)联合国宪章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華氏911萨达姆·侯赛因萨达姆政权萨拉赫丁省香田证生马来西亚詹氏資訊集團謊言之軀財團贝拉克·奥巴马费卢杰麥可·T·佛林迫击炮阿富汗阿布·穆萨布·扎卡维阿布·艾尤卜·穆哈吉尔阿拉伯国家联盟自殺攻擊金鮮一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第1裝甲師英國軍隊英國陸軍英国F-117F-16戰隼戰鬥機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LAV-25裝甲車M113裝甲運兵車M1艾布蘭M2布雷德利OH-58奇奧瓦偵察直升機UH-60黑鹰直升机恐怖主义提克里特杀戮一代死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比利时民主沙特阿拉伯波兰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波蘭海軍法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亞陸軍澳洲皇家海軍最後一封情書最後通牒战斧巡航导弹海陸悍將日本悍馬意大利愛國者飛彈托尼·布莱尔扑克牌通缉令拆彈部隊 扩展索引 (119 更多) »

A-10雷霆二式攻擊機

A-10雷霆Ⅱ(英文:Thunderbolt II)是美國費爾柴德公司生產的一種單座雙引擎攻擊機,負責提供對地面部隊的密接支援任務,包括攻擊敵方戰車、武裝車輛、砲兵陣地及重要地面目標等。此外也有一部分負責提供前進空中管制,導引其他攻擊機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這些戰機被編號為OA-10。其官方名稱來自於二戰時密接支援上有出色表現的P-47雷霆式戰鬥機,但相對於雷霆這個名稱而言,更常被美軍暱稱為“疣豬”(Warthog)或簡稱“豬”(Hog)。.

新!!: 伊拉克战争和A-10雷霆二式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AC-130空中砲艇

洛克希德AC-130空中砲艇(Lockheed AC-130 Gunship)是一個由美國空軍所操作的重型對地攻擊機系列,是以洛克希德C-130「力士」式(Hercules)運輸機為基礎所進一步改裝而成,主要用於密接空中支援與武裝偵察等用途。AC-130裝置有各型口徑不同的機砲,乃至於後期機種所搭載的博福斯砲或榴彈砲等重型火砲,對於零星分佈於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護的部隊有致命性的打擊能力。在接近半世紀的服役期間,AC-130迄今共出現過六種不同的版本,分別是洛克希德負責改裝的AC-130A/E/H三型,與由洛克威爾(Rockwell)操刀的中期版本、AC-130U「幽靈」式(Spooky)。至於最新一代的則為洛克希德負責改裝的AC-130J「幽靈騎士」式(Ghostrider)與AC-130W「螫刺II式」(Stinger II),新加入了導向飛彈與精準炸彈的發射能力,成為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的機種。.

新!!: 伊拉克战争和AC-130空中砲艇 · 查看更多 »

AH-1

#重定向 AH-1眼鏡蛇直升機.

新!!: 伊拉克战争和AH-1 · 查看更多 »

AH-64阿帕契

#重定向 AH-64阿帕契直升機.

新!!: 伊拉克战争和AH-64阿帕契 · 查看更多 »

努里·马利基

努里·卡迈勒·马利基(阿拉伯语:,),前伊拉克总理。2006年4月26日马利基将他在流亡时期用的名字“贾瓦德·马利基”,恢复为原名“努里·马利基”。.

新!!: 伊拉克战争和努里·马利基 · 查看更多 »

基地组织

蓋達組織--(القاعدة,意为“基--地”), --;又譯凱達組織、開打組織,是一個伊斯兰教軍事組織,為賓拉登於1988年成立,被指策劃了多宗主要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其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列為世界恐怖組織之一,目前的領袖是查瓦希里醫師。.

新!!: 伊拉克战争和基地组织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伊拉克战争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邮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具影响力的報紙之一,共獲得47座普利策奖,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由於編輯部位於美國行政中心,《華盛頓郵報》擅長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該報偏向中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華盛頓郵報》網站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

新!!: 伊拉克战争和华盛顿邮报 · 查看更多 »

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Anti-Tank Mine,简称:AT Mine),是一種用於破壞或摧毀裝甲戰鬥車輛的地雷。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擁有更高份量的爆炸物,引信被改造成只會被載具觸發。 現代的反坦克地雷更為先進,不再是簡單依靠遙控或載具的壓力引爆的金屬容器:.

新!!: 伊拉克战争和反坦克地雷 · 查看更多 »

反恐戰場

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美國驚悚動作電影,由彼得·柏格執導,傑米·福克斯、克里斯·庫柏與珍妮佛·嘉納等人主演。電影背景設定於沙烏地阿拉伯,其劇情大致根據1996年的與2003年的改編而成。該片於2007年9月28日在美國上映。.

新!!: 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戰場 · 查看更多 »

塔利班

塔利班(普什圖語和波斯語:,意即「伊斯蘭教的學生」),或譯--,意译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义運動组织,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内,都曾是坎大哈乡村里的伊斯蘭教学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权后,以严厉的伊斯兰教法統治阿富汗。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率领北约入侵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政权被推翻。此後塔利班分子以游击队的形式分散在阿富汗,與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更将戰火蔓延至巴基斯坦。.

新!!: 伊拉克战争和塔利班 · 查看更多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文: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縮寫:WMD)又稱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或者核生化武器,是用来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一般而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弹和灾难性后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种(總稱為NBC):.

新!!: 伊拉克战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伊拉克战争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宰桐部隊

宰桐部隊(자이툰 부대;Zaytun Division;Tîpa Zeytûnê),正式名稱為伊拉克和平重建師(),是大韓民國陸軍於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間,派遣至伊拉克北部庫德斯坦地區的分遣部隊,主要負責在伊拉克戰爭中執行維和警備及地方重建等任務。.

新!!: 伊拉克战争和宰桐部隊 · 查看更多 »

安巴尔省

安巴尔(الأنبار)是伊拉克西部的一个省,首府是拉马迪。安巴尔是伊拉克面積最大的省份,与叙利亚、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接壤。安巴尔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货栈”,源出该地曾经是波斯萨珊王朝军队的货栈。面积138,501平方公里;2011年估計人口1,561,400,幾乎全部都是遜尼派穆斯林。 费卢杰和大部分所谓的“逊尼三角地带”位于该省之内。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叛乱在安巴尔省内最为激烈,人民对占领军的敌对状态也特別强烈。安巴尔省内,特别是拉马迪和费卢杰两个城市,以其居民强烈的部落和宗教情节而闻名,甚至前总统薩達姆·海珊的政权都对该地区动荡的天性而保持高度的机警。 2010年1月2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把當地防務交還予伊拉克當局。 2013年12月發生安巴爾衝突。.

新!!: 伊拉克战争和安巴尔省 · 查看更多 »

导弹

飛彈(Missile)是本身有動力、有誘導能力且在空氣或是太空中移動的彈藥。有誘導能力但沒有動力的彈藥稱作導引炸彈,有動力但是沒有誘導能力的彈藥稱作火箭彈。 在导弹的制导的分類上通常有兩類,一種是訊號傳送媒體的不同,如:有線導引、雷達導引、紅外線導引、雷射導引、電視導引等。另外一種分類是飛彈的制导方式的不同,如:慣性導引、乘波導引、主動雷達導引和指揮至瞄準線導引等。 按照导弹的作用分類可以简单地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 飛彈的分類原則是由兩個部分所構成:發射載具的特性與攻擊目標的性質。發射載具的特性包括:空射,面射,潛射,艦射等。攻擊的目標性質包括:對空,對面,對潛,對艦。把這兩項原則合併在一起就是目前最常見的各類飛彈的分類系統。雖然發射載具是飛彈分類的一項原則,不過同一種飛彈往往可以在簡單的改裝下自不同的載具上發射,因此許多飛彈往往會在不同的類別當中重複出現。譬如說魚叉反艦飛彈可以自潛艇、水面艦艇與飛機上發射,因此它會分別出現在潛射反艦飛彈、艦射反艦飛彈以及空射反艦飛彈當中。 飛彈的英文「Missile」的一般意義即是「被投射出來的物體」的意思,其範圍包括石子、彈頭、箭矢等等。在1945年之後,「Missile」才開始專門指有導引系統的火箭,即現在的飛彈意義。.

新!!: 伊拉克战争和导弹 · 查看更多 »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所使用的多用途超級航空母艦,為美國海軍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自1975年時正式啟用後美國一共建造了10艘同型艦。在後繼的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於2017年正式就役前,此級航空母艦佔據了美軍乃至於全世界最大軍艦頭銜數十年。装备4座升降机、4台蒸汽弹射器和4条,可以每20秒弹射出一架作战飞机。舰载作战联队中的机型配备根据作战任务性质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载不同用途的舰载飞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海上舰队。以它为核心的战斗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和补给舰只构成。.

新!!: 伊拉克战争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巴士拉

巴士拉(,al-Baṣrah),為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形成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湾110公里,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枢纽,伊拉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巴士拉建于638年,曾被战火摧毁,经历过多次重建。2014年時,巴士拉城人口約1,193,000。.

新!!: 伊拉克战争和巴士拉 · 查看更多 »

巴格達省

巴格達省(محافظة بغداد,阿拉米语:ܗܘܦܪܟܝܐ ܕܒܓܕܐܕ)是伊拉克面積最小但人口最多的省(面積734平方公里,2003年估計人口6,400,400,2011年估計人口7,055,200),包含了首都巴格達和周邊地區,當中有馬赫穆迪亞和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萊布。巴格达地区在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其中以信奉东方礼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几年来巴格达的多座著名教堂屡次遭到破坏以及其他原因使亚述人纷纷选择离开巴格达地区,迁往伊拉克北部或邻国甚至西方国家。.

新!!: 伊拉克战争和巴格達省 · 查看更多 »

巴格达

巴格达(بغداد,阿拉米语:ܒܓܕܐܕ),古称报达,伊拉克首都,同时它也是伊拉克巴格達省的首府,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公里閻玉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巴格達。巴格达人口约577万,在阿拉伯世界位于开罗之后列第二位。在历史上,巴格达曾是伊斯兰文明的政治、宗教、經濟、商業、學術、交通中心。巴格达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巴格达在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其中以信奉东方礼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几年来巴格达的多座著名教堂屡次遭到破坏以及其他原因使亚述人纷纷离开巴格达,迁往伊拉克北部或邻国甚至西方国家。现在在巴格达原本就是少数民族的亚述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新!!: 伊拉克战争和巴格达 · 查看更多 »

不知之不知

不知之不知」(Unknown unknown)是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2002年2月回應記者提問時的名言 。.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不知之不知 · 查看更多 »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各举行了一次会议。.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不结盟运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中央情报局 · 查看更多 »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中东 · 查看更多 »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丹麦 · 查看更多 »

布特罗斯·加利

#重定向 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

新!!: 伊拉克战争和布特罗斯·加利 · 查看更多 »

布莱尔

布莱尔可以指:;人名.

新!!: 伊拉克战争和布莱尔 · 查看更多 »

帕内塔

#重定向 莱昂·帕内塔.

新!!: 伊拉克战争和帕内塔 · 查看更多 »

三角洲部隊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一特种作战分遣隊(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缩写:1st SFOD-D〉,俗称三角洲部隊(Delta Force),是美国陆军的反恐特种部队,隶属于美國陸軍特种作战司令部美國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美國政府從來沒有向外界正式承認過此部隊的存在,只稱他們為行動人員或執行部隊。三角洲属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范畴但又并非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 该部隊由美國陸軍上校查尔斯·贝克维兹组建,建制形式、訓練方式及戰術都深受英國陸軍空降特勤隊的影響。目前三角洲部隊駐扎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由A、B、C三個行動中隊組成,其成員來自美國陸軍第75游騎兵團、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及其他陸軍部隊。三角洲部队和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同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中级别最高的第一级部队(Tier 1 Operator)。.

新!!: 伊拉克战争和三角洲部隊 · 查看更多 »

九一一袭击事件

九一一袭击事件(亦稱“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简称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基地组织承認發動;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许多人死亡;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另外劫机者亦迫使第3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zh-hans:阿灵顿县;zh-tw:阿靈頓郡;zh-hk:阿靈頓縣-的五角大楼,此一袭击地点临近华盛顿特区。在劫机者控制第4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最终第4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zh-hans:索美塞特县;zh-tw:桑莫塞郡;zh-hk:索美塞特縣;-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4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世貿現場中,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749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或失踪。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其中有87个不同国家的公民。另外根據验尸官确认,至少有1人因暴露于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烟尘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其他国家也加强反恐立法,并扩大执法权。美国一些证券交易所在袭击发生後的當週內都处于关闭状态,股市在重新开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险相關類別的股票。价值數十亿美元的办公场所在这次袭击中被摧毁,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曼哈顿下城经济乃至於美國经济帶來严重破坏。 而五角大楼的损毁部分在1年内清理并修复完毕,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楼罹难者纪念园。2006年一幢新办公楼于世界贸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貿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楼原名为“自由塔”,高1,776-zh-hans:英尺;zh-hant:英呎-(541-zh-hans:米;zh-hant:公尺-),2009年改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2014年完工,成为美国第一高楼,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还将建造另外3座大楼,但最终因故延期。 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後,美国本土首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外国势力首次对美国领土造成重大傷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踪的总人數至少有2,996人,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新!!: 伊拉克战争和九一一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幸運緣是妳

《幸運緣是妳》(The Lucky One)是澳洲籍導演所執導的一部愛情片,在2012年4月上映。故事改編自2008年,尼可拉斯·史派克寫的。 該片由柴克·艾弗隆飾演主角羅根·蒂博(Logan Thibault)。羅根是一位美國陸戰隊軍人,在伊拉克戰爭時找到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個年輕貌美的女孩。羅根把照片帶在身上當作幸運符,並努力找尋那女孩的下落,與她展開戀情。.

新!!: 伊拉克战争和幸運緣是妳 · 查看更多 »

幼发拉底河

幼发拉底河(Euphrates.,الفرات / al-Frat,Fırat)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被认为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對中東地區尤其是伊拉克的歷史有深遠影響。 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的山区,依赖雨雪补给;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下游在库尔纳与底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新!!: 伊拉克战争和幼发拉底河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伊拉克战争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乔治·布什

乔治·布殊又譯作--,指的可以是:.

新!!: 伊拉克战争和乔治·布什 · 查看更多 »

乔治·W·布什

#重定向 乔治·沃克·布什.

新!!: 伊拉克战争和乔治·W·布什 · 查看更多 »

乔治·沃克·布什

--(英语:George Walker Bush,/ˈdʒɔrdʒ ˈwɔːkər ˈbʊʃ/,),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为美國第43任总统。 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就職在擔任總統之前,於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德克萨斯州州長。布什家族很早就開始投入共和党以及美國政治,布什的父親是之前曾擔任第41任總統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也曾擔任佛羅里達州的州長,由於與父親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小布什以區別,而他父親就被稱為老布什。 小布什任內遭遇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他因此發動了一連串反恐戰爭。在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萨达姆政權。 在經過激烈的選戰後,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擊敗民主黨參選人約翰·凱利當選連任,他获得连任,並成功贏得普選和選舉人票。任內小布什推行了1.3兆元的減稅計畫、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晚期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近年來,布什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关塔那摩湾事件、虐囚门事件、以及颶風卡特里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在-zh-hans:美国在线;zh-hant:美國在線;zh-hk:美國線上;zh-tw:美國線上;zh-mo:美國線上;-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布什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六位,且此时小布什仍在總統任內。.

新!!: 伊拉克战争和乔治·沃克·布什 · 查看更多 »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或林肯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五號艦,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yard)承造,起造於1984年,1988年下水。林肯號是以帶領美國走過南北戰爭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為名,是美國海軍第二艘使用這名字的船艦——第一艘以林肯為名的軍艦是1960年時下水的喬治.華盛頓級核動力彈道潛艦──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SSBN-602)。.

新!!: 伊拉克战争和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庫賽·海珊

#重定向 库赛·侯赛因.

新!!: 伊拉克战争和庫賽·海珊 · 查看更多 »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 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和人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新!!: 伊拉克战争和人道主义 · 查看更多 »

人道援助

人道援助(又稱人道救援)是基於人道主義(例如出現人道危機時)而對受助者作出物資上或物流上的支援,主要目的是拯救生命,舒緩不幸狀況,以及維護人類尊嚴。 「人道援助」與「發展援助」的主要分別,在於後者是致力於解決可能導致危機或緊急局勢的潛在社會經濟因素而發。.

新!!: 伊拉克战争和人道援助 · 查看更多 »

库尔德人

庫爾德人(Kurd)是一個生活於中東的遊牧民族,為西南亞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基本居民。總人口約3000萬,主要分佈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境內,有少數分佈在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歐俄南部、以色列等地,在中東是人口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同時是全世界沒有國家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活動,過去都過著遊牧式生活,后来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近年來庫德族已有獨立建國的聲浪,但屢屢遭受土耳其、伊拉克等國的壓迫,偶有極端獨立分子激烈衝突,部分工人黨成員還被西方國家列為恐怖份子。 大部分库尔德人都是伊斯兰教信徒,其中多数为逊尼派穆斯林(盛行苏菲教团),少数为什叶派穆斯林,含阿拉維派和十二伊玛目派。还有部分库尔德人信奉雅兹迪教派、阿里伊拉希教派等其他宗教。 皮蘭沙赫爾是穆凱里亞恩區的首府。.

新!!: 伊拉克战争和库尔德人 · 查看更多 »

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The Pentagon)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位于华盛顿特区西南方的維珍尼亞州阿灵顿县。由于其特殊的职能,所以有时“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甚至美國軍事當局的代名词。 五角大楼由美国建筑师(George Bergstrom,1876年-1955年)设计,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建筑商(John McShain)承建。五角大楼于1941年9月11日动土起建,1943年1月15日完成。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将军(Brehon Somervell),而莱斯利·格罗夫斯上校(Leslie Groves)作为军方负责人全程监督了建设过程。 五角大楼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办公楼,其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英尺(合60.4万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为370万平方英尺(合34.4万平方米) (2008年1月19日访问)。大约有23000名军方人士及文职人员在五角大楼工作,另外还有约3000名非国防志愿者在五角大楼服务。 五角大楼共有五个外立面,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每层由内至外共有5个环状走廊,走廊总长度达到17.5英里(合28.2公里)。在其中心建有一个总面积为5英亩(合20000平方米)的中央广场,中央广场也呈五边形,其非正式地被称为「原爆点」,此名称来源于冷战时期,当时曾假设苏联会对美国进行核打击,而五角大楼即为假定的打击目标之一。 2001年9月11日,刚好在五角大楼动土起建60年纪念日当天,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航空77号航班撞入五角大楼西侧坠毁,造成机上58名乘客(包括5名恐怖分子),6名机组人员,和地面125名五角大楼工作人员,共计189人丧生。.

新!!: 伊拉克战争和五角大楼 · 查看更多 »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دجلة、Dijlah,Tigris)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底格里斯河流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2亿立方米,为西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底格里斯河的中下游都位於伊拉克境內,令原本位處乾旱氣候地區的伊拉克擁有水源豐富的河流,主要城市都在該河流的流域範圍,是伊拉克人口的主要集中地。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新!!: 伊拉克战争和底格里斯河 · 查看更多 »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新!!: 伊拉克战争和什叶派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伊斯蘭國

#重定向 伊斯兰国.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斯蘭國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1968–2003)

#重定向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1968–2003)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临时政府

伊拉克临时政府(2003年9月-2004年5月称“伊拉克过渡政府” ,2004年6月-2005年5月称“伊拉克临时政府”,2005年5月又称“伊拉克过渡政府”)是指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之后美国占领当局推翻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独裁政权后,由美国主导的暂时管理伊拉克的国家机构。 2003年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独裁政权被推翻; 同年5月1日,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5月6日,美国前外交官保罗·布雷默任“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暨“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行政长官,至此,到2003年7月13日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以前,伊拉克事务由美英占领当局直接管理。.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临时政府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之子

伊拉克救赎委员会(المجلس الوطني لإنقاذ العراق ),也称作: 遜尼派救國運動(حركة الإنقاذ السني )、 安巴爾省的救贖(إنقاذ الأنبار Inqādh al-Anbār)、觉醒委员会(المجلس الوطني لصحوة العراق)、遜尼派覺醒運動(حركة الصحوة السنية )、安巴爾省的覺醒(صحوة الأنبار Ṣaḥwat al-Anbār)以及伊拉克之子(أبناء العراق. Abnāʼ al-ʻIrāq)。这个团体最初由美国军方资助建立,目的是通过联合伊拉克某一省各个社区部落的酋长,以维护当地安全。 由于什叶派总理马利基拒绝伊拉克之子完全融入伊拉克安全服务,“到2013年,伊拉克之子已经名存实亡”。部分遭到冷遇的伊拉克之子的逊尼派成员有的保持中立,有的则加入ISIS倒戈对抗伊拉克政府。.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之子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庫德斯坦

#重定向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庫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阿拉伯語:المتحف العراقي,英語:National Museum of Iraq 或 Iraq Museum)是一間位於伊拉克巴格達的博物館。收藏品包括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遺物,當中有數以千計的物品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遭到搶掠。2009年2月23日,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Nouri al-Maliki)將博物館重開一天,但當時仍然有半數失物下落不明。包括聯合國在內,有多過12個國家幫助伊拉克把它擴建。 2011年8月16日加入Google街景。.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军队

#重定向 伊拉克军事.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军队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阿拉伯語:)是薩達姆時期伊拉克最精锐的地面部队。 下辖:.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戰爭調查

伊拉克戰爭調查(Iraq Inquiry),因其主席亦稱為「齊爾考特調查」(Chilcot Inquiry) The Guardian, 2009-07-31.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戰爭調查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

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Multi-National Force – Iraq),縮寫「MNF–I」,是指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時,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多國联軍,参与的軍隊有美軍、英軍、澳大利亞國防軍、大韓民國國軍(宰桐部隊)、義大利軍隊、日本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及印尼、波兰、格魯吉亞、丹麦、乌克兰和新加坡等國的部隊。 在當時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與其儿子受限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多國部隊开始進攻伊拉克,然而此次军事行动並未得到联合国授权。.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总统

伊拉克总统是伊拉克的国家元首。1958年伊拉克推翻君主立宪制后建立共和国,并开始设立总统一职。.

新!!: 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总统 · 查看更多 »

佩什梅格

佩什梅格(库尔德语:پێشمەرگە Pêşmerge,意为“面对死亡的人”),又译为“(库尔德)自由斗士”,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区的军队。佩什梅格的正式领导者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总统。这支武装力量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别由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领导,虽然这两个政党都宣誓效忠库尔德地区政府。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协调以期将整个部队集结于佩什梅格事务部的领导下。佩什梅格部队的职责是保卫库尔德地区的国土、人民和机构。 因为伊拉克宪法規定伊拉克陆军不得进入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所以佩什梅格以及其它的库尔德安全附属机构负责库尔德地区的安全事务。这些附属机构包括Asayish(官方情报机构)、Parastin u Zanyarî(协助情报机构)和Zeravani(宪兵队)。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据说佩什梅格在抓捕萨达姆·侯赛因的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4年,库尔德反恐怖主义力量抓获了基地组织核心人物哈桑·古尔,哈桑·古尔透露了本·拉登信使的身份,最终导致本·拉登的死亡。 在2014年8月伊斯蘭國对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发动大规模进攻后,佩什梅格和来自邻国的其他库尔德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发动了针对ISIS的战争。.

新!!: 伊拉克战争和佩什梅格 · 查看更多 »

復興黨

#重定向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新!!: 伊拉克战争和復興黨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伊拉克战争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伊拉克战争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伊拉克战争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和平卫士团

和平卫士团,前身是迈赫迪军,是伊拉克的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民兵组织。其成员主要为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创始人为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穆克塔達·薩德爾。 2017年12月11日,穆克塔達·薩德爾宣佈解散和平衛士團。.

新!!: 伊拉克战争和和平卫士团 · 查看更多 »

傑伊·加納

杰伊·加纳(Jay Garner),1938年4月15日- 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是已退休的美国陆军中将。在越南战争中,他曾两度到前线作战。2003年,在萨达姆倒台后任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主任,但很快为保罗·布雷默(Paul Bremer)所替换。加纳与妻子康妮·加纳育有一女。 Category:美國陸軍中將.

新!!: 伊拉克战争和傑伊·加納 · 查看更多 »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Henry Rumsfeld,),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曾两度出任美国国防部长。他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小布殊內閣中的著名鷹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伊拉克战争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 查看更多 »

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2003年年初,成千上万的反戰人士,对美國和英國為首的聯軍,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游行在全球各地展开,很多的标语、口号都曾经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举行的反越战游行中使用过的。.

新!!: 伊拉克战争和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 查看更多 »

兩棲作戰

兩棲作戰(Amphibious warfare)是一種作戰形式,主要是利用海軍、後勤將己方軍事力量(如陸軍或海軍陸戰隊)自海上投入敵岸或是從己岸移動軍力至他處。兩棲戰是現代戰爭中最複雜的軍事行動,需要機動力、空中支援、海上運輸、后勤和戰略,它能夠進行對敵人不利的戰略佈署和迫其轉移軍力,有效突擊與打擊敵軍。.

新!!: 伊拉克战争和兩棲作戰 · 查看更多 »

B-2轟炸機

#重定向 B-2幽灵战略轰炸机.

新!!: 伊拉克战争和B-2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CH-47直升机

#重定向 CH-47 契努克.

新!!: 伊拉克战争和CH-47直升机 · 查看更多 »

CH-53E直升機

西科斯基CH-53E「超級种马」(Sikorsky CH-53E Super Stallion),是美國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所出品的軍用直升機,是美军最大和最重的直升机,海军官兵们戏称它为「飓风制造者」,主要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务,充当运输重型货物及吊掛重型機具等之任务。 西科斯基MH-53E「海龍」(Sea Dragon)是超級种马的改進版,作為美國海軍的長程水雷掃蕩版,專門特化進行空中掃蕩水雷的海上任務。加裝大型適型油箱取代外掛油箱、後逃生艙蓋、AN/APN-217雷達,改良燃油管理系統、尾旋翼。特色是加裝了很多掃雷具的掛點和匯流排接口,通常海龍佈署於兩棲攻擊艦和航母上,作為應對水雷的手段,也能負擔一些搜救和運輸任務。 目前另有研發中的CH-53K,具有3部7500轴马力的涡轴发动机,新型旋翼材料和更宽敞的机舱。.

新!!: 伊拉克战争和CH-53E直升機 · 查看更多 »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新!!: 伊拉克战争和石油 · 查看更多 »

火箭筒

#重定向 火箭弹发射器.

新!!: 伊拉克战争和火箭筒 · 查看更多 »

神盾戰鬥系統

戰鬥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正式編號是Weapon System Mk7,是全世界第一種全數位化的艦載戰鬥系統,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具備決策輔助功能的系統,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系統,由洛克希德所設計與製造。 起初美國海軍提出一個「先進水面飛彈系統」(ASMS/the 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的提案,經過不斷發展,在1969年12月改名為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英文縮寫Aegis剛好是希臘神話中宙斯之盾,台灣翻譯為「--戰鬥系統」、中國大陆則翻譯為「--系統」。.

新!!: 伊拉克战争和神盾戰鬥系統 · 查看更多 »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private military company,縮寫:PMC),是專門提供保安武装力量的私人公司。由於已經企業化,即所謂的法人,所以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和過去的概念上的傭兵在國際法中的規定已不完全相符,雖然可能包含了交戰人員、傭兵、非戰鬥人員等,但私人軍事公司並非只有軍人,公司的一般雇員眾多,即使其提供的部分服務內容與僱傭兵相近,也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更多可能是參與非戰場前線的後方安全,除了在以控制的佔領地代替士兵維持治安,代為訓練新兵等業務,在某些犯罪率高企的非洲國家,例如南非也有不少私人軍事公司等受僱於富裕人家或社區,起到的是較相似於警察的巡邏保安作用,或者是防暴動設施的安裝等。.

新!!: 伊拉克战争和私人軍事服務公司 · 查看更多 »

科威特

科威特国(دولة الكويت),通称科威特(الكويت),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的君主制国家,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相邻,同伊朗隔海相望,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61年6月19日独立。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四位,因此油气出口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该国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名称同名。.

新!!: 伊拉克战争和科威特 · 查看更多 »

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Sturmgewehr,assault rifle)是主要为中近距离战斗着想而设计的使用可拆卸弹匣供弹、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的选射步枪。突击步枪已经是现代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取代了早期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動步枪的地位。.

新!!: 伊拉克战争和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第101空降师

101空降师(101st Airborne Division (Air Assault)),是美国陆军的一支空中突击部队,於创建時是一支空降部隊,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以及突出部战役,在越南战争中被整编为空中机动师(air mobile),随后则确立为空中突击师(air assault),利用直升机进行空中突擊及快速推進,并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师一直保留了“空降师”(Airborne)的名称。第101师的总部位于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至目前,第101师共有约350架UH-60黑鹰和CH-47运输直升机,以及约120余架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机。.

新!!: 伊拉克战争和第101空降师 · 查看更多 »

第1海軍陸戰遠征軍

#重定向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

新!!: 伊拉克战争和第1海軍陸戰遠征軍 · 查看更多 »

第3步兵师

#重定向 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

新!!: 伊拉克战争和第3步兵师 · 查看更多 »

第82空降師

82空降師(82nd Airborne Division)是美國陸軍中最早建立的空降師,該師前身是『全美』第82步兵師(82nd Division),成立於1917年8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於1942年3月重新組建。全師官兵承續第82步兵師傳承,配戴「全美」肩章。 第82空降師參與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西西里島戰役作為首役。隨後參與盟軍在法國的諾曼第戰役,以及荷蘭發動的市场花园行动,作戰結束後於西歐戰線後方休整擔任戰區預備隊,在德國發動阿登突出部作戰時做為步兵投入美軍防線。 第82空降師師部的本土駐地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布拉格堡(Fort Bragg),同一營區也是美國陸軍空降兵訓練部、美國陸軍第十八空降軍軍部、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甘迺迪特種作戰中心與三角洲部隊等與空降作戰相關的美國陸軍部隊的駐地。 第82空降師目前隸屬於美國第18空降軍,劃歸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為美軍具有傳奇色彩的精銳部隊之一。自從越戰期間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改--為第101空中突擊師(101st Air Assault Division)之後,第82空降師是美國現存唯一的現役正規空降師,至今仍活躍在美軍的各個戰場中。.

新!!: 伊拉克战争和第82空降師 · 查看更多 »

第一海軍陸戰師

#重定向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

新!!: 伊拉克战争和第一海軍陸戰師 · 查看更多 »

簡易爆炸裝置

簡易爆炸裝置(;IED),又稱土製炸彈,泛指任何利用現有或臨時製造的材料所製成之炸彈。例如汽油彈,一個裝滿汽油的玻璃瓶加上封在瓶口的布條,以及一根火柴,就是現成的即造爆炸裝置。在大多數情況下,即造爆炸裝置並非從最基本的構造開始設計組裝,而是改裝自現有的爆炸裝置,或加大爆炸威力或是改變引爆方法,來滿足當時的需求。 一般而言,會使用土製炸彈的多是缺乏資源的恐怖份子或游擊隊。有充份資源的正規軍一般會全面使用標準化、效能良好的炸彈,並從工廠或生產商訂購。.

新!!: 伊拉克战争和簡易爆炸裝置 · 查看更多 »

綠區

綠區可以指:.

新!!: 伊拉克战争和綠區 · 查看更多 »

美國第1海軍陸戰遠征隊

#重定向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國第1海軍陸戰遠征隊 · 查看更多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美国駐伊拉克大使馆(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Baghdad)是美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設立的外交代表機構,擔任此館位階最高的外交官。 美國大使館在巴格達的館區佔地約440,000平方公尺(0.44平方公里),幾乎接近梵蒂岡的大小,是美國規模最龐大、造價最昂貴的駐外使館。擁有15,000名雇員、耗費了7億5千萬美元建造,在經歷了多次延宕之後才於2009年1月竣工啟用,並取代了2004年7月1日落成、坐落於綠區、前總統薩達姆·海珊共和宮內的上一代大使館 BBC News (January 5, 2009)。.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 查看更多 »

美國黑水

#重定向 Academi.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國黑水 · 查看更多 »

美國陸軍第173空降旅

#重定向 美國陸軍第173空降戰鬥旅.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國陸軍第173空降旅 · 查看更多 »

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

3步兵師成立於1917年11月12日。是美國陸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美國陸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目前隸屬于第18空降軍,該師擁有快速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與突擊力,是美軍快速反應部隊中的一支拳頭力量。.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 · 查看更多 »

美军占领伊拉克

美軍佔領伊拉克(2003年-2011年)是指由美軍為首的多國聯軍,以軍事方式推翻薩達姆政權並臨時管治伊拉克。這段期間,聯軍對伊拉克基礎設施和政府結構的重建。 佔領期間的重建工作主要由重建和人道救援辦公室(Office for Reconstruction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負責。.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军占领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军队

#重定向 美军.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军队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之一,主要負責統合國防與陸海空軍(美軍),其總部大樓位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因此人们也常用五角大楼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代稱。国防部的行政首長是國防部長,依照美国法律由文官擔任。美國國防部設有三個軍事部門:陆军部、海军部與空軍部,涵蓋除海岸防衛隊外的所有美國軍隊。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亦設有若干國防幕僚與研究單位,同時管轄各軍校。 1947年,美国政府將軍隊管理中央化,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除了將陆军部與海军部交由其管轄之外,同时将美國陸軍航空軍升格为独立的美國空軍,建立一个直屬於該機構的空军部。至1949年8月10日,國家軍事機構才更名為國防部。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Act of 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战区司令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责任管理美国武器和後备军人,参谋长聯席會議主席也担任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参联会没有指挥权。.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国防部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英语:Abu Ghraib torture and prisoner abuse;也有媒体称其为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或虐囚门事件),是2003年美国军队占领伊拉克后,英美军员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中一系列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事件。.

新!!: 伊拉克战争和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 · 查看更多 »

烏代·海珊

#重定向乌代·侯赛因.

新!!: 伊拉克战争和烏代·海珊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伊拉克战争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特別行動部

#重定向 中央情報局特別行動科.

新!!: 伊拉克战争和特別行動部 · 查看更多 »

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普遍指向接受特別及高度強度訓練的軍事單位,專門執行特種作戰、偵察、滲透、狙擊及反恐等。在中文語境中,特種部隊一般不包括非軍事單位特種警察部隊。.

新!!: 伊拉克战争和特種部隊 · 查看更多 »

狙擊手

狙击手(sniper)是指军队或准军事组织中负责在隐蔽处或目视范围以外针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监视和精确射击的专职枪手,属于特殊兵种。狙击手通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执行独立任务,接受特种战术训练,并配有专门迎合其作战的装备,比如狙击步枪和吉利服。.

新!!: 伊拉克战争和狙擊手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

#重定向 白俄罗斯.

新!!: 伊拉克战争和白俄羅斯 · 查看更多 »

韦斯特兰山猫直升机

韦斯特兰山猫(Westland Lynx)是一种英法合作,-人民网由英国生产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山猫直升机起先由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生产。经过多次收购重组后,现在的制造商为意大利列奥那多旗下的奥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但生产线几十年来一直设在英格兰的约维尔。-中国网山猫直升机是早期欧洲国际合作航空器设计的典范。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英法海军提供一种实用的舰载反潜直升机。后来任务被拓展到战场通用直升机、搜救、运输、甚至反坦克和反舰作战。除了英法,德国也是山猫直升机的主要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山猫直升机世界上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完成全部固定翼飞机基础特技飞行动作的直升机。在1986年,一架改装过的山猫直升机以400km/h的飞行速度打破了苏联人维持多年的直升机飞行速度世界纪录。这个纪录直到2016年仍未被打破。" ". 国际航空联合会 (FAI)- 虽然已经生产了将近40年,山猫直升机仍然是受欢迎的在产直升机。除了军用型号外,山猫直升机还有两个军民两用型号:韦斯特兰30(Westland 30)和AW159野猫(Wildcat)。前者因为不太受欢迎在1980年代已经停产,后者至今仍是奥古斯塔韦斯特兰的主打型号之一。.

新!!: 伊拉克战争和韦斯特兰山猫直升机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伊拉克战争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41号决议,于2002年11月8日通过。决议重申第660号、第661号、第678号、第686号、第687号、第688号、第707号、第715号、第986号、第1284号十个安理会决议。决议宣称提供給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最后一次裁军的机会”。 决议认定,伊拉克在安理会第687号决议的背景下继续违反停火协议并拒绝裁军。伊拉克不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继续进口高危武器,拒绝向科威特在1990-1991年中的战争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

新!!: 伊拉克战争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新!!: 伊拉克战争和遜尼派 · 查看更多 »

聖地牙哥 (加利福尼亞州)

圣迭戈(San Diego),又譯--,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太平洋沿岸城市。位於美國本土的極端西南角,紧邻墨西哥,是聖地牙哥郡的首府,以氣候溫暖和沙灘眾多而著名。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該市的總人口為1,307,402人,使其在人口數量方面躍升至加州第二大城以及美國第八大城。此外,該市也是的經濟中心。該經濟圈的總人口在2006年達到290万人,為美國第17大都會區。 美軍在聖迭戈市設有多處軍事基地,以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岸防衛隊為主。目前有兩艘航空母艦——即尼米茲號(CVN-68)和罗纳德·里根號(CVN-76)、數艘核潛艇、和一些其他軍艦以聖迭戈為母港。海軍陸戰隊在此設有,為全美僅存兩處的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之一。有人稱聖迭戈為「海軍航空兵的誕生處」(Birthplace of Naval Aviation),雖然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也以此自稱。 數艘美國海軍的軍艦為了紀念這個城市而以「聖迭戈」為名,其中聖迭戈號兩棲船塢運輸艦(USS San Diego LPD-22)為一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已於2012年開始服役。.

新!!: 伊拉克战争和聖地牙哥 (加利福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礎條約,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新!!: 伊拉克战争和联合国宪章 · 查看更多 »

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

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阿拉伯语:;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 CPA)或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 (Office for Reconstruction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或称“联军临时管理当局”(新华社译法)是指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和以美、英为首的联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由美国政府成立暂时履行管理伊拉克国家事务、负责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重建伊拉克政府的临时机构;负责人由美国驻伊拉克最高文职行政长官、美国资深外交官保罗·布雷默(Paul Bremer) 兼任;该机构和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至2004年6月28日向文人执政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完全移交权利以后解散。.

新!!: 伊拉克战争和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 · 查看更多 »

華氏911

《華氏911》(Fahrenheit 9/11),美國導演麥可·摩爾於2004年拍攝的紀錄片。影片从批判的角度描述了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反恐戰爭和对新媒体的控制,也是美國票房记录最高的纪录片。 在影片中,麦克·摩尔指美国的各新闻集团在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战争中扮演了啦啦队的角色,而没有客观准确地反应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影片激起了激烈争论,包括电影中的细节是否准确的争论。 2004年本片在坎城影展首映,影片结束后获得了观众20分钟的起立鼓掌,并獲得金棕櫚獎。 影片名称源于Ray Bradbury1945年出版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451》,小说描述了在未来的美国,书籍被焚烧,华氏451度是纸张的自燃温度。“华氏911”取了911事件的日期,副标题是:自由燃烧的温度。.

新!!: 伊拉克战争和華氏911 · 查看更多 »

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迈吉德·提克里蒂(阿拉伯语:,),简称萨达姆·侯赛因(阿拉伯语:;西方媒体多转写作Saddam Hussein)或萨达姆,伊拉克前政治人物、獨裁者,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伊拉克总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总书记、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与最高军事将领等职。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薩達姆的復興黨政權被美國推翻,其本人也在逃亡半年後被美軍擄獲。经伊拉克法庭审判,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处绞刑,並於12月30日執行,终年69歲。.

新!!: 伊拉克战争和萨达姆·侯赛因 · 查看更多 »

萨达姆政权

#重定向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新!!: 伊拉克战争和萨达姆政权 · 查看更多 »

萨拉赫丁省

撒拉丁省(阿拉伯语:صلاح الدين)是伊拉克北部省份,首府为提克里特。省名来自12世纪民族英雄萨拉丁。 2003年人口约1,146,500人。除首府之外,较大城市包括薩邁拉。該省的居民主要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亚述人。.

新!!: 伊拉克战争和萨拉赫丁省 · 查看更多 »

香田证生

香田証生(),伊拉克人質事件的日本國民。他以遊客身份進入伊拉克,被武裝組織綁架及斬首,成為繼韓國人質金鮮一遇害後,第二名遭伊斯蘭組織斬首的東亞人。 根据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香田證生於10月19日進入伊拉克,其目的是「想知道當地的情況」。而后,香田証生遭到了扎卡維的統一聖戰組織的绑架,该组织在绑架发生后要求日本當局把執行人道主義援助的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從薩瑪沃撤離。 在組織發放的斬首片段中,受害者坐在一面美國國旗上,後方站著三名綁匪,在宣讀聲明後把受害者按下並斬首。屍體於10月30日深夜被當地警方發現。.

新!!: 伊拉克战争和香田证生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伊拉克战争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詹氏資訊集團

詹氏資訊集團(通常稱「詹氏」,另外因為發音問題因此也有珍氏、簡氏等譯名)是一家在1898年時由佛瑞德·简所創立的英國出版業者。該公司最初是針對軍艦愛好者為客戶群出版相關書籍,後來逐步發展為百科辭典式的詹氏戰艦大全,之後逐步往其他軍事領域擴展。詹氏刊物逐漸在軍事和運輸領域成為一家之言,较常被人引用。詹氏打算繼續擴展防衛、安全、運輸、法律等方面的產品。 詹氏總公司設於倫敦,之前曾是Woodbridge公司和Thomson公司所有,现輾轉為IHS集團旗下,之前Woodbridge曾為Thomson的70%股權固定大股東。 詹氏主要的競爭者為美國國防新聞週刊、國際航空雜誌(Flight International)與美國航空週刊(Aviation Week)三家。.

新!!: 伊拉克战争和詹氏資訊集團 · 查看更多 »

謊言之軀

#重定向 謊言對決.

新!!: 伊拉克战争和謊言之軀 · 查看更多 »

財團

財團乃多數財產的集合,可以指:.

新!!: 伊拉克战争和財團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伊拉克战争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费卢杰

費盧傑(阿拉伯語:فلوجة)是伊拉克安巴爾省城市,位於伊斯兰教什葉派聖城纳杰夫附近。費盧傑又名“清真寺城市”,市郊區内有超過200座清真寺。該城也是遜尼派的重要據點。 2014年1月初,費盧傑市區落入伊斯蘭國及遜尼派部族武裝的控制。 2016年5月,伊拉克軍隊開始對費盧傑進行反攻。6月26日,经过一个月的战斗,伊拉克當局全面收復費盧杰,行動共擊斃1800名武裝分子。.

新!!: 伊拉克战争和费卢杰 · 查看更多 »

麥可·T·佛林

#重定向迈克尔·T·弗林.

新!!: 伊拉克战争和麥可·T·佛林 · 查看更多 »

迫击炮

迫击炮(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後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稱來源由於它可以「迫近射擊」。.

新!!: 伊拉克战争和迫击炮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阿布·穆萨布·扎卡维

阿布·穆萨布·扎卡维(أبومصعب الزرقاوي;)生于约旦,伊斯兰激进份子,激进的伊斯兰游击组织网络统一圣战组织领导人。扎卡维被西方国家认定为国际恐怖份子,2004年6月16日被美国列为与拉登同等危险的人物,美国将对其的悬赏金额从1,000万美元增加到2,500万美元,成為伊拉克的頭號通緝犯。2006年6月7日於巴格達附近被美军空袭炸死,继任为埃及人穆哈吉尔。.

新!!: 伊拉克战争和阿布·穆萨布·扎卡维 · 查看更多 »

阿布·艾尤卜·穆哈吉尔

阿布·艾尤卜·穆哈吉尔(أبو حمزة المهاجر,),又名阿布·艾尤卜·马斯里(),埃及人,扎卡维的继任者,2006年6月12日被任命为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2010年4月18日,與「伊拉克伊斯蘭國埃米爾」 阿布·阿卜杜拉·拉希德·巴格达迪一同於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国和伊拉克联军击毙,由 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繼任。.

新!!: 伊拉克战争和阿布·艾尤卜·穆哈吉尔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成立於1945年,是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成員國皆位於亞洲或非洲,宗旨是加强成员国间的协作,共同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泛开展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现有成员国22个。总部原设开罗,由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将阿盟总部迁往突尼斯。1990年10月31日,阿盟总部迁回开罗,现任秘书长是来自埃及的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新!!: 伊拉克战争和阿拉伯国家联盟 · 查看更多 »

自殺攻擊

自殺攻擊或称自杀式袭击、人肉炸彈,是一種將自杀擴大為傷害自己及目標者的行為,現代的自殺式攻擊通常是由自殺者在身上綁好炸彈,走到目標地,或是以裝滿炸彈的車衝撞特定目標然後進行引爆,以達到傷害和宣傳信念的手段。.

新!!: 伊拉克战争和自殺攻擊 · 查看更多 »

金鮮一

金鮮一(김선일,一些中文媒體錯誤譯作「金善日」;),韓國公民,在为美军提供服务的韩国公司中擔任英语翻译,他在伊拉克遭到武装分子劫持,在韩国政府拒绝武装分子的撤军要求后遭到斬首。 金鮮一是家里8个孩子中唯一的儿子,排行第七,為一名虔誠基督徒。他曾经就讀龙山大学及庆星大学,入讀神學院。神學畢業後,2003年2月入讀韓國外國語大學修讀阿拉伯語學士學位。他在2003年6月15日前往中東擔任宣教士,以傳譯員身份進入伊拉克工作,並向伊拉克人傳播基督教。 2004年5月30日,他在距離巴格達市以西50公里的費盧杰被俘。其後縛匪多次向韓國政府要求撤銷將宰桐部隊派至伊拉克的決定,但消息都在中途被扣留,結果金鮮一於2004年6月22日被害。他死後,韓國限制該國公民前往中東等伊斯蘭教國家宣傳基督教。 金鮮一的喪禮於2004年6月30日於釜山舉行,遺照旁掛著一塊以英文、阿拉伯文和韓文寫成的橫額:「我愛伊拉克」。.

新!!: 伊拉克战争和金鮮一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新!!: 伊拉克战争和英國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英國第1裝甲師

#重定向 英国陆军第1装甲师.

新!!: 伊拉克战争和英國第1裝甲師 · 查看更多 »

英國軍隊

英国軍隊(英文:British Armed Forces),官方名稱為「女王陛下的軍隊」(Her Majesty's Armed Forces),但是有時在法律上稱為“君主之武裝隊伍”(Armed Forces of the Crown),由英國君主擔任英國陆、海、空三軍總司令、由英國國防部內的國防委員會管理。 英国軍隊受到英國國會的委托,保護英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的職責、促進英國政府廣泛的安全利益、出力支援國際及維持和平。英國軍隊經常活躍地參與北約和其他盟國的軍事行動。在人員上,英国軍隊的主要優勢是其人員訓練的精良品質與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員的數量多寡。英國常備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排行第三(以美元計算,不考量各國的物價),也是世界核武第四多的軍力,只在美國、俄羅斯和法國之後,英国軍隊是北约第四大常设部队,仅次于美国军队、土耳其軍隊和法国军队。英軍在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海外駐軍,阿森松島、巴林、伯利茲、百慕大、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加拿大、塞浦路斯、福克蘭群島、德國、直布羅陀、肯尼亞、蒙特塞拉特、尼泊爾、卡塔爾和新加坡均設有海外駐地和設施,總計超過4萬人。.

新!!: 伊拉克战争和英國軍隊 · 查看更多 »

英國陸軍

英國陸軍(British Army),是英國軍隊的地上作戰部隊,它是由蘇格蘭與英格蘭在1707年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時形成的。至2006年,英國陸軍的現役部隊有79,550人,國土軍有24,690人,除国土军外的其它陆军预备役部队有121,800人。英國陸軍經常被部署於全球每一角落的參與多國聯軍的戰鬥或參與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 英國陸軍與英國皇家海军和英國皇家空軍不同,沒有“皇家”头銜,原因是英国内战期间在英国君主与英国国会的一系列斗争中英国陆军总是站在英国国会一边,并且根据英国国会在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中的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维持常备军”,英国陆军在法律上并不属于王室管辖。不过尽管英国陆军没有皇家头銜,这并不妨碍在陆军有若干團(Regiments)使用「皇家」此一頭銜。.

新!!: 伊拉克战争和英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伊拉克战争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F-117

#重定向 F-117夜鷹戰鬥攻擊機.

新!!: 伊拉克战争和F-117 · 查看更多 »

F-16戰隼戰鬥機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由通用動力公司(現為洛克希德馬丁)所研製。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在战机世代上为第四代战机(美国标准为第三代战机)。 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6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5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据悉,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国第一种有能力进行9G过载机动的战斗机。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飞行员以1970年代的電視劇《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中出現的毒蛇星際戰鬥機(Viper Starfighter)之名,為其取了「毒蛇」(Viper)的綽號。.

新!!: 伊拉克战争和F-16戰隼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McDonnell Douglas F/A-18 Hornet)是美國海軍所使用一種專門針對航空母艦起降而開發的對空/對地全天候多功能艦載機,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以諾斯洛普所開發的YF-17「眼鏡蛇」原型機為基礎進一步開發而成,是美國軍方第一架同時擁有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機種。對於空間有限、承載機隊數量不多的航空母艦而言,像F/A-18這種角色多變的泛用機種,是非常優秀的配屬選擇,自1983年開始佈署後就逐漸成為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種。在战机世代上,按照原先的欧美标准被归类为第三代战机(现在已和俄罗斯标准统一为第四代战机)。.

新!!: 伊拉克战争和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 · 查看更多 »

LAV-25裝甲車

LAV-25裝甲車為美軍設計之八輪裝甲車,由通用地面系統公司製造,配有M242 25 毫米機炮,M2白朗寧重機槍,此車為LAV-3的前身,目前依然是美軍主力車種,預計2015由陸戰隊人員輸送車(MPC)取代。 1980年美國為了滿足新組建的快速署部隊的需要,根據LAV輕型裝甲車輛,決定發展一種輪式步兵戰車,由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共同負責實施,並提出了能滿足雙方要求的技術指標。1982年9月美軍正式宣佈加拿大通用汽車公司柴油機分部的方案得標,並將該公司提供的食人魚(Piranha)輪式裝甲車命名為LAV-25。 美軍要求該車能用現有軍用運輸機或直升機空運或空投,採運輸機時C-5A能運8輛,C-141能運2輛,C-130能運1輛,海軍陸戰隊的CH-53E直升機也能運1輛。.

新!!: 伊拉克战争和LAV-25裝甲車 · 查看更多 »

M113裝甲運兵車

M113是一種美國生產的裝甲運兵車,外銷世界上諸多國家,以便宜好用、改裝方便著稱於世,在近代軍事史有重要地位。 M113採用全履帶配置並有部分兩棲能力,也有越野能力,在公路上可以高速行駛。M113家族有極多的變型版可以擔任運輸到火力支援等等戰場角色,超過80,000輛的生產量遍佈世界。雖然它不是坦克但是也能設計成戰鬥載具,M113在越戰時期甚至是裝甲覆蓋最完全的載具,也使得後續的諸多裝甲步兵戰車從它獲得靈感,至今21世紀M113各種改型依然在服役,並且在最近被選為史上10大步兵戰車第一名。.

新!!: 伊拉克战争和M113裝甲運兵車 · 查看更多 »

M1艾布蘭

#重定向 M1艾布蘭主力戰車.

新!!: 伊拉克战争和M1艾布蘭 · 查看更多 »

M2布雷德利

M2布雷德利裝步戰車(M2 Bradley IFV)是美國的裝步戰車,以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奧馬爾·布雷德利為名,由製造,即是前。.

新!!: 伊拉克战争和M2布雷德利 · 查看更多 »

OH-58奇奧瓦偵察直升機

貝爾OH-58奇奧瓦偵察直升機 是一種直升機家族,單引擎單旋翼,可以有觀測和部分攻擊能力。由貝爾直升機公司根據貝爾 206A 噴射騎士改裝生產。OH-58 奇奧瓦自從1968就開始在美軍服役。最新機型是OH-58D 奇奧瓦戰士,主要是擔任陸軍支援的偵察角色。.

新!!: 伊拉克战争和OH-58奇奧瓦偵察直升機 · 查看更多 »

UH-60黑鹰直升机

UH-60“黑鹰”直升机(UH-60 "Black Hawk")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生产的雙渦輪軸發動機、單旋翼直升機,是从西科斯基S-70直升機发展而来的一种中型通用及攻击直升机。.

新!!: 伊拉克战争和UH-60黑鹰直升机 · 查看更多 »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新!!: 伊拉克战争和恐怖主义 · 查看更多 »

提克里特

提克里特位於伊拉克境內的底格里斯河河畔,在首都巴格達西北方140公里。2002年估計人口約260,000,是撒拉丁省的首府。.

新!!: 伊拉克战争和提克里特 · 查看更多 »

杀戮一代

《殺戮一代》(Generation Kill)是一部由美國HBO電視網製作的電視連續短劇。該劇改編自《滚石》杂志随军记者埃文·莱特(Evan Wright)所撰寫的同名小說,一共有七集,於2008年7月13日開始播出。.

新!!: 伊拉克战争和杀戮一代 · 查看更多 »

死侍

死侍(Deadpool)是一名出現在漫威漫畫出版物《X戰警》中的超級英雄虛構人物。 屬於反英雄類型的角色。首次出現於《New Mutants》#98 (February, 1991年)。是最近漫威最活躍的英雄角色,其出名的原因在於和金鋼狼、制裁者(Punisher)等一樣都是使用暴力血腥的方式解決敵人的角色。吸引大量讀者的原因還包括他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打鬥或在什麼地方都會自各的說一些俏皮話。甚至他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他擅長在作品中打破「第四面牆」。 死侍的創作者、作家Rob Liefeld是DC漫畫少年悍將的粉絲,當他和Fabian Nicieza要替漫威創作一個新人物時,便借鑒了少年悍將的宿敵、來自DC宇宙的喪鐘,他們還開玩笑地把死侍的真名「Wade Wilson」弄得和喪鐘的本名「Slade Wilson」頗為相似。 在IGN的超級英雄票選中被選為第31名最受喜歡的角色。.

新!!: 伊拉克战争和死侍 · 查看更多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美國戰爭劇情片,由李安執導,尚-克里斯托夫·卡斯特里撰寫劇本。電影改編自所創作的小說《半場無戰事》。由喬·歐文、克莉絲汀·史都華、克里斯·塔克、蓋瑞特·荷德倫、馮·迪索和史提夫·馬丁主演。 電影正式於2015年4月在美國喬治亞州開拍。該片為三星影業負責發行,並定於2016年11月11日全球同步上映。.

新!!: 伊拉克战争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伊拉克战争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伊拉克战争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通称沙特或沙地阿拉伯(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一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2,149,690平方公里,它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沙地阿拉伯北方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東北與科威特接壤;東邊和卡塔爾、巴林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界;東南方和阿曼接壤;南方則與也門交界。它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而它大部分的土地由不宜居的沙漠及貧瘠的荒野組成。 現時的沙地阿拉伯由四個本來分明的區域——漢志、內志、部分和部分(阿西爾)組成。沙地阿拉伯王國是於1932年由伊本·沙特成立,他由1902年奪回沙特王朝歷史領地利雅得開始,相繼以征服統一了以上的四個區域。該國從此便一直是以根據伊斯蘭教原則、以君主專制的形式管治,瓦哈比派伊斯蘭教亦被稱為「沙特文化的首要特徵」Tripp, ''Culture Shock'', 2003: p.14。沙地阿拉伯有時被稱為「兩聖寺之地」,因它的範圍包括了伊斯蘭教中兩個最神聖的聖地:麥加的禁寺及麥地那的先知寺。 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產量及輸出量最高的國家,它同時亦控制了全球第二大的烴儲藏。由於有石化燃料支持經濟,沙地阿拉伯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亦極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國集團中的阿拉伯國家。但是,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最單一的經濟。它政治上保守偏右,作為伊斯蘭國教的背景為瓦哈比派,採用君主世襲制,且是由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權實權統治,是被自由之家列為「不自由」的國家之一。沙地阿拉伯的國防開支在世界排行第四,又在2010至2014年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軍備入口者排行中排行第二。它被分類為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除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它亦是伊斯蘭合作組織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 的限制使沙特阿拉伯曾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的國家。这一政策直至2017年才開始有所放寬,而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允许女性开车。.

新!!: 伊拉克战争和沙特阿拉伯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伊拉克战争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

#重定向 行動應變及機動組.

新!!: 伊拉克战争和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 · 查看更多 »

波蘭海軍

波蘭海軍是波蘭共和國的海上力量,波文寫法是ORP (Okręt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目前有94艘艦只,主要武力爲:五艘潛艦:其中一艘基洛級、四艘柯本級,兩艘美國贈予的派里級巡防艦, 三艘輕型巡防艦,一艘和兩艘,三艘,另外波蘭海軍曾提出建造MEKO級爲基礎的加夫龍級巡防艦,但只建成一艘的船殼,最後改成了巡邏艦。下屬組織爲第三艦隊、第八岸防艦隊和第一海軍航空旅。定員爲一萬四千人。 File:Gen.

新!!: 伊拉克战争和波蘭海軍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伊拉克战争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伊拉克战争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陸軍

澳大利亞陸軍(Australian Army),為澳大利亞的地面武裝部隊。與皇家澳洲海軍、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構成澳大利亞的國防力量。.

新!!: 伊拉克战争和澳大利亞陸軍 · 查看更多 »

澳洲皇家海軍

澳洲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是澳洲國防軍的海上武装力量。目前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已擁有48艘军舰、4艘非战斗船只、16000名现役军人,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的海军力量。.

新!!: 伊拉克战争和澳洲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最後一封情書

《分手的情書》(Dear John,因本片改編自小說《-分手信-》,故也曾翻作「--」),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本片由賴斯·荷士莊執導,主要演員有查寧·塔圖、亞曼達·塞佛瑞、史考特·波特,北美地區將由Sony旗下哥倫比亞影業盛大發行。.

新!!: 伊拉克战争和最後一封情書 · 查看更多 »

最後通牒

最後通牒(Ultimatum),是指一个团体向另一个团体提出的最后的条件,是一种最高威胁:表明或意隐含着如果条件不被接受就以严厉的惩罚相威胁的声明,尤指在外交谈判中这样的声明。中文早期亦有按音譯成「哀的美敦書」,其語源為拉丁语中「最後一個」。 外交上的最後通牒通常是沒有談判餘地的最後要求。如果最後通牒不被接納,下一步就是严厉的制裁,甚至是宣战。 有时候,有意宣戰的國家會以最後通牒為開戰手段。這些最後通牒一般含有較苛刻的條款,而開立者知道對方是不會全盤接受的。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的七月最後通牒即屬此類。.

新!!: 伊拉克战争和最後通牒 · 查看更多 »

战斧巡航导弹

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制式型號BGM-109)是一種長程,全天候,具有短翼,以次音速巡航飛行的飛彈。1972年由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發,1983年推出服役。戰斧巡弋飛彈設計上是一種中到遠距離,低空飛行,並且以模組化設計,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雷神與麥道都獲得過生產合約共同生产。 美國海軍(USN)向雷神公司(Raytheon)提出最後一份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的訂單,宣告在完成這份合約後,戰斧飛彈將結束延續40年的生產歷史。 由詹氏防衛網(Jane’s Defense)報導,這份合約是在4月27日簽定的,採購100枚戰斧飛彈改良第4型(Block IV),總價1.43億美元。這批飛彈具備全方位垂直發射能力,可安裝在伯克級神盾驅逐艦上,主要任務是遠程對陸地攻擊之用。預計全部生產將會在2020年8月完成。.

新!!: 伊拉克战争和战斧巡航导弹 · 查看更多 »

海陸悍將

#重定向海军陆战队员 (2006年电影).

新!!: 伊拉克战争和海陸悍將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伊拉克战争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悍馬

悍馬可以指:.

新!!: 伊拉克战争和悍馬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伊拉克战争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愛國者飛彈

#重定向 MIM-104爱国者导弹.

新!!: 伊拉克战争和愛國者飛彈 · 查看更多 »

托尼·布莱尔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國政治家,1994年至2007年任工黨黨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國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辭任黨魁、首相及下議院的英格蘭東北部塞奇菲爾德選區議員,另外又獲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 貝理雅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工黨黨魁,接替突逝的前黨魁約翰·史密斯。在他領導下,工黨進行重新定位及調整路線,結果在1997年英國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而那次也是保守黨自1832年以來輸得至為慘烈的一次大選。布莱尔執政10年,是工黨歷史上在任最長的首相,也是該黨唯一一位帶領工黨連續三次贏得大選的首相。他在任內雖然進行了不少的成功改革,但因支持及參與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而使得其相關政策備受爭議。.

新!!: 伊拉克战争和托尼·布莱尔 · 查看更多 »

扑克牌通缉令

扑克牌通缉令是个人识别扑克牌(英語:personality identification playing cards)的俗稱,是一套2003年美军出兵伊拉克期間,由美國政府所設計、繪有人像在牌身上的扑克牌,用以帮助军队识别萨达姆·侯赛因政府的通缉犯成员。.

新!!: 伊拉克战争和扑克牌通缉令 · 查看更多 »

拆彈部隊

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美國戰爭電影,為凱薩琳·畢格羅執導,编剧马克·鲍尔于2004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见闻所创作。以及由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基及布萊恩·格拉格提等擔任演出。電影的劇情背景為美伊戰爭,描述美國陸軍拆彈部隊的成員。 電影在2010年的第82届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導演凱薩琳·畢格羅亦因此片成為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新!!: 伊拉克战争和拆彈部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2003年入侵伊拉克伊戰伊拉克戰爭入侵伊拉克第三次海湾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美伊戰爭美攻伊戰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