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洛澗之戰

指数 洛澗之戰

洛澗之戰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前奏戰,對淝水之戰的結果有關鍵性作用。.

10 关系: 劉襲參軍前秦谢玄苻坚梁成洛澗之戰淝水之戰淮河晋书

劉襲

临澧忠侯劉袭(),字茂德,南朝宋桂阳恭侯劉义融第二子,长沙景王刘道鄰之孙。 劉袭在弱冠之年即出任秘书郎。宋孝武帝时,改任太子舍人,后出任明威将军、安成太守。景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466年1月1日),废帝刘子业被人杀死。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466年1月9日),劉彧即皇帝位,是为宋明帝。泰始二年正月七日(466年2月7日),邓琬等人在江州奉刘子勋为帝。劉袭占据安成郡,阻挡了刘子勋军队的进攻。事后,劉袭因功改任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封建陵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后以建陵县地远,改封临澧县开国侯,改任侍中、冠军将军。后又改任中护军。 泰始六年三月十日(470年4月26日),劉袭去世,享年三十八岁,追赠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忠。.

新!!: 洛澗之戰和劉襲 · 查看更多 »

參軍

參軍,即參軍事,《隋書》、兩《唐書》多做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古代武官名,常是的幕僚。常做參某某軍事,如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

新!!: 洛澗之戰和參軍 · 查看更多 »

前秦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国号“秦”。370年起,先後灭前燕、前凉及代国,统一北方。394年被西秦或後秦註所灭。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苻,故又称为苻秦。.

新!!: 洛澗之戰和前秦 · 查看更多 »

谢玄

谢玄(),字幼度,小名羯儿,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谢羯”或“谢遏”雅好清谈,与张玄之并称为“南北二玄”,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著名官員、文學家、军事家。封康樂縣公,谥献武,人稱謝献武、康乐献武公。追封车骑将军,是以又被称为“谢车骑”。.

新!!: 洛澗之戰和谢玄 · 查看更多 »

苻坚

宣昭帝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苻雄之子,苻洪之孫,苻健之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称大秦天王。 初封東海王,後發動政變推翻堂兄苻生即位。苻堅在位期間重用漢人王猛,亦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佔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苻堅於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谥号宣昭,庙号世祖。.

新!!: 洛澗之戰和苻坚 · 查看更多 »

梁成

梁成可以指:.

新!!: 洛澗之戰和梁成 · 查看更多 »

洛澗之戰

洛澗之戰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前奏戰,對淝水之戰的結果有關鍵性作用。.

新!!: 洛澗之戰和洛澗之戰 · 查看更多 »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新!!: 洛澗之戰和淝水之戰 · 查看更多 »

淮河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于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为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南宋以來,黃河奪淮是困擾國家漕運的歷史性問題,明潘季馴、清靳輔治河皆由淮入手,取得成效。.

新!!: 洛澗之戰和淮河 · 查看更多 »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新!!: 洛澗之戰和晋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洛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