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

指数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Jiří z Poděbrad;Georg von Podiebrad,),波希米亞國王(1458年-1471年)。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出生於波希米亞一個貴族家庭。奧地利大公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在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於1437年去世後,阿爾布雷希特在1438年6月加冕為波希米亞國王。但是他的權力只局限於奧地利和匈牙利。他企圖在波希米亞進一步撲滅胡斯運動,但那裡的胡斯派仍擁有強大力量。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被身為聖杯派領袖的伊日打敗,此後他不再試圖控制波希米亞。 1439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逝世,他的遺腹子拉斯洛五世繼承了波希米亞國王的頭銜,但是他與母親伊麗莎白在奧地利被堂叔羅馬人民的國王腓特烈三世軟禁。1444年,伊日出任胡斯派餅酒同領派的領袖。他在哈布斯堡家族治下的波希米亞成為權威人物。 1444年11月10日,匈牙利國王烏拉斯洛一世在抗擊鄂圖曼帝國的瓦爾納戰役中陣亡。匈牙利貴族決定讓拉斯洛五世繼承王位,他們派出使者到維也納要求腓特烈五世釋放伊麗莎白母子並歸還王冠,遭到後者拒絕。貴族們選舉匈雅提·亞諾什為匈牙利攝政,同時在波希米亞,波傑布拉德的伊日獲得了同樣的地位。 腓特烈三世鑑於當地局勢,乃於1451年將波希米亞的行政大權委任給伊日,波希米亞議會指派伊日擔任攝政。 1457年拉斯洛五世突然死去,伊日又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而匈雅提·亞諾什的次子馬加什一世亦被選為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被伊日扣為人質,直到馬加什娶了波傑布拉德的女兒才將其釋放。伊日身為胡斯教徒當選為波希米亞國王,為教廷和天主教鄰邦所不容。 雖然伊日於1462年組職基督教各國反土耳其聯盟,以提高了自己的國際聲譽。但是新任教皇保羅二世於1465年作出反擊,他組織一個反伊日的貴族同盟,翌年12月23日,對伊日進行絕罰處分,聲稱將其王位廢黜,並禁止天主教徒效忠伊日。 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於1465年響應教宗發起的十字軍,討伐異端的胡斯派,率領聯軍與岳父伊日統領的波希米亞軍作戰,波希米亞戰爭爆發。1469年5月3日,馬加什一世在波希米亞天主教徒的支持下,自立為波希米亞國王。在1471年之前,陸續佔領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等地。 1471年3月22日,伊日於布拉格逝世。他的支持者選出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四世的長子弗拉迪斯拉夫四世成為波希米亞國王,繼續與馬加什一世對抗。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14。 Category:捷克君主.

目录

  1. 16 关系: 天主教奥斯曼帝国弗拉迪斯拉夫四世保祿二世哈布斯堡王朝绝罚西吉斯蒙德 (神圣罗马帝国)西里西亞马加什一世胡斯派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德意志)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捷克君主列表波希米亚摩拉維亞拉斯洛五世

  2. 1420年出生
  3. 1471年逝世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天主教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奥斯曼帝国

弗拉迪斯拉夫四世

#重定向 烏拉斯洛二世.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弗拉迪斯拉夫四世

保祿二世

教宗保祿二世(Paulus PP.,),原名Pietro Barbo;於1464年8月30日—1471年7月26日岀任教宗。.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保祿二世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哈布斯堡王朝

绝罚

絕罰(Excommunicatio,字面上的意思是斷絕來往),俗称破門律或逐出教会,現在該詞主要被天主教所使用,是该教所有懲罰中最嚴厲的一種。據天主教教義,被絕罰之人將與教會隔離,沒有教會所予之救贖 。.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绝罚

西吉斯蒙德 (神圣罗马帝国)

西吉斯蒙德(德语:Sigismund von Luxemburg,捷克语:Zikmund,克罗地亚语:Žigmund,匈牙利语:Zsigmond,)是卢森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33年—1437年在位)。生于纽伦堡,是查理四世的儿子。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1378年—1388年,1411年—1415年),1411年被选举为罗马人民的国王,1433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同时还是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國王(1387年—1437年在位)和波希米亚国王(1420年—1437年在位)。他被認為受過高等教育,會講多國語言(包括匈牙利語、德語、拉丁語、法語和義大利語),並熱衷於參加馬上比武在內的騎士比賽。 他致力於終結教會大分裂,終於在1414年至1418年在德國康士坦茲(Konstanz)召開大公會議,選出新任教宗馬丁五世(Martin V),結束大分裂;但是在康斯坦茨會議期間,因為捷克(當時為波希米亞王國)神學家胡斯被處死,導致了波希米亞長達十四年的胡斯戰爭,嚴重困擾著西吉斯蒙德晚年的生命。.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西吉斯蒙德 (神圣罗马帝国)

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地区,两岸都有许多重要城市。该地沿着苏台德山脉,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西里西亚现在最大的城市是历史名城弗罗茨瓦夫和卡托维兹。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见右图)。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波兰,目前被分为数个省(Voivodship):.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西里西亞

马加什一世

匈雅提·马加什一世(匈牙利語:Hunyadi Mátyás,)是一位匈牙利及克羅地亞國王(號稱「科爾文納」),從1458年以十四歲之齡登基,至1490年身亡為止一直在統治整個帝國。期間以強大的雇用軍征服大貴族,並通過數次的軍事運動,他又成為了波希米亞之王(1469-1490)以及奧地利公爵(1486-1490年)。當他在1485年占領維也納之後,他看來即將建立一個匈牙利-奧地利的君主國,不久就會作出堅實的努力來控制神聖羅馬帝國。結果,他在1490年突然的死亡使所有計畫化為烏有,匈亞提王朝一代而終,所征服的土地立刻被把持國政的大貴族放棄。 匈雅提·马加什生于1443年,匈牙利摄政王匈雅提·亚诺什(「白騎士」)的次子,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科罗茨瓦尔(今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屬於社會新貴,以家族紋章上的烏鴉圖案而號稱「科爾文納」(意指烏鴉)。匈雅提·亚诺什死后,匈牙利爆发了贵族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国王拉斯洛五世的叛乱。拉斯洛五世死后,一些地位较低的贵族和佩斯人民都支持时年14岁的马加什成为匈牙利国王。大贵族们认为年轻的国王便于控制,也支持他成为国王。 匈雅提·马加什于1458年1月20日被选为匈牙利国王。而这时的他被新上任的波希米亚国王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又稱伊日·波杰布拉德)扣为人质,直到马加什娶了波杰布拉德的女儿才将其释放。15岁时,他正式登基称王。在位期间,贵族叛乱仍在继续,他于1463年平定叛乱,并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正式承认他为匈牙利国王。成年后,马加什留学意大利,并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推广到匈牙利,建立欧洲15世纪最大的收藏历史记录、哲学和科学成就的图书馆科尔文纳图书馆(Bibliotheca Corviniana)。马加什懂得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克罗地亚语、拉丁语,后来又学会了德语以及捷克语等许多斯拉夫语。 马加什平定了贵族们的叛乱,组织独立于大贵族的雇佣常备军“黑军”(匈牙利文:fekete sereg),以抵御外敌入侵(1480年代擴大至三萬人)。这时的匈牙利領土,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也是最強的自主時期。马加什多次打败奥斯曼帝国。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向其称臣。1465年響應教宗發起的十字軍,討伐異端的胡斯派,率領聯軍对岳父波傑布拉德的伊日的捷克作战,於1469年在捷克天主教徒的支持,获得波希米亞國王的称号,在1471年之前,陸續占领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等地。1485年他打败了腓特烈三世皇帝,占领奥地利的一半地区和首都维也纳。匈牙利在此時攀至巔峰,確立其東歐第二強國的地位(第一強國是鄂圖曼土耳其);當時領土上的人口超過六百萬(匈牙利人占了四百萬),稅收超過一百萬佛羅林,僅次於奧斯曼帝國與西歐最強的法國(鄂圖曼稅收將近兩百萬佛羅林)。 马加什一世于1490年去世,他只有一名學究氣的私生子亚诺什,私生子不能继承王位。亚盖隆王朝的波希米亚国王乌拉斯洛二世继承了他的王位。从此,匈牙利日渐衰落。.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马加什一世

胡斯派

胡斯派(Husité,或Kališníci;Hussite),由基督教改革者扬·胡斯發起的基督教運動,成為歐洲宗教改革的前驅者。天主教會在1415年康士坦斯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中,宣判這個教派為異端。 胡斯派的傳統經由摩拉维亚弟兄会、Unity of the Brethren與Czechoslovak Hussite Church保留到今天。.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胡斯派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德意志)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德语:Albrecht II,)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大公(称阿尔布雷希特五世,1404年~1439年在位),匈牙利国王(1437年起)和波希米亚国王(1437年起)。1438年他被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但未能加冕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是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四世之子,生于维也纳。他在1404年继承父亲的领地奥地利大公国(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支统治着内奥地利)。在长大成人--,阿尔布雷希特积极支持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也是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国王)镇压胡斯运动。1422年,他与西吉斯蒙德的女儿和继承人卢森堡的伊丽莎白结婚。由于西吉斯蒙德没有男性子嗣,阿尔布雷希特因婚姻关系成为他在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王位继承人。除了他妻子与匈牙利古老的阿尔帕德王朝和波希米亚的古代王朝有血缘关系以外,阿尔布雷希特自己也是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远房--裔,这就给他继承这两国的王位增添了依据。 在西吉斯蒙德于1437年去世--,阿尔布雷希特在次年1月1日加冕为匈牙利国王,6个月--又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1438年3月18日,德意志选侯在法兰克福选举他为罗马人民的国王(称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这意味着他有机会成为皇帝。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权力局限于奥地利和匈牙利。他企图在波希米亚进一步扑灭胡斯运动,但那里的胡斯派仍拥有强大力量。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被圣杯派的领袖波杰布拉德的伊日打败,此--他不再试图控制波希米亚。 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颁布了著名的美因茨国事诏书。这份诏书是皇帝与教皇之间的一个初步协定,旨在使德国基督教会受皇帝影响,并推迟对教会的进一步改革。 1439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派军队入侵匈牙利,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在抵抗入侵的战争中死于匈牙利境内的内斯梅里。他留下一名遺腹子拉迪斯勞斯。拉迪斯勞斯出生--繼承了奧地利和波希米亞,匈牙利贵族则选举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为国王。.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德意志)

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三世(1415年9月21日生於因斯布鲁克—1493年8月19日卒於林茨)哈布斯堡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440年—149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年加冕)。他是最后一位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是德意志的施蒂里亚公爵(1424年起)和奥地利大公(以腓特烈五世的名义,1453年起)。 腓特烈三世在1452年在罗马由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于德国的一切都取决于那些各自为政的诸侯,腓特烈三世实际上不能在德意志内政方面做出任何决定。所以他把精力集中在扩大哈布斯堡王朝自身的领地上。到1464年,除蒂罗尔以外的全部奥地利领地已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480年代,腓特烈三世在与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的战争中,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奥地利领地(包括维也纳)。 腓特烈三世晚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研究星象学和炼金术。 |- |- F F F F F.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腓特烈三世 (神圣罗马帝国)

捷克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捷克君主的列表。 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卢萨蒂亚在历史上都是以捷克人为主的波希米亚王国(前身是波希米亚公国)的领地。.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捷克君主列表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Čechy;Czechy;Böhmen;Bohemia)是古中欧地名,占据了古捷克地区西部三分之二的区域。现在位于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广义上,尤其是有关波希米亞王國的历史文献中,也常指代包括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在内的整个捷克地区。波希米亚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波希米亚曾经南临奥地利,西抵巴伐利亚,北接萨克森和卢萨蒂亚,东北与西里西亚为邻,并與东部的摩拉维亚接壤。1918年至1939年以及1945年至1992年,波希米亚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993年之后成为组成捷克共和国的主要部分之一。 如今的波希米亚拥有52,065平方公里的疆域,捷克共和国1030万居民中有约600万人生活在波西米亚地区。现今的波西米亚地区西与德国接壤,北邻波兰,东部为古摩拉维亚地区,南部则与奥地利为邻。波希米亚地区山峦环绕,分别通过波希米亚森林,厄尔士山脉,克尔科诺谢山和蘇台德山脈等与其他地区接壤。其中最高峰位于蘇台德山脈内。.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波希米亚

摩拉維亞

摩拉维亚(Morava;Mähren;Moravia),为捷克东部一地区,得名于起源该地区的摩拉瓦河。.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摩拉維亞

拉斯洛五世

拉斯洛五世(遗腹子)(匈牙利语:V.(Utószülött)László,捷克语:Ladislav Pohrobek,德语:Ladislaus Postumus;)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国王(1444年起),波希米亚国王(1440年起)和奥地利大公。 拉斯洛五世是德意志、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五世)唯一的儿子。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在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战争中死于匈牙利境内的内斯梅里。当阿尔布雷希特死时,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正在怀孕,所以奥地利和波希米亚等国的王位只有等孩子生下来之后才有人继承。这个孩子就是拉斯洛五世,他出生于父亲去世4个月之后,因此得到绰号“遗腹子”。 拉斯洛五世一出生就继承了奥地利大公的头衔,並有波希米亚国王的繼承權,而德意志选侯选择他的堂叔、内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五世来继任日耳曼國王,后者在1452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拉斯洛的母亲还想为他保住匈牙利的王位,但是以匈雅提·亚诺什为首的匈牙利大贵族挫败了这个图谋,他们在巴塔谢克战役中击败了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派贵族。贵族们选举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为匈牙利国王(即乌拉斯洛一世);伊丽莎白为了阻止烏拉斯洛一世的加冕把匈牙利的圣伊什特万皇冠偷了出来。伊丽莎白领着孩子去寻求腓特烈五世的庇护,结果后者为了获得在奥地利的统治权将他们软禁。 1444年11月10日,乌拉斯洛一世在抗击奥斯曼帝国的瓦尔纳战役中阵亡。匈牙利贵族决定让拉斯洛五世继承王位,他们派出使者到维也纳要求腓特烈五世释放伊丽莎白母子并归还王冠,遭到后者拒绝。贵族们选举匈雅提·亚诺什为匈牙利摄政,同时在波希米亚,波杰布拉德的伊日获得了同样的地位。 1452年,奥地利贵族冲入王宫强行释放了拉斯洛五世。拉斯洛五世在1453年10月28日正式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在拉斯洛五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里,匈牙利的实际统治者是匈雅提,后者成功地领导了一系列抵御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战役。拉斯洛五世身边的重臣采列伯爵乌尔里希二世与匈雅提素来不和;在匈雅提于1456年死于鼠疫后,他诱使国王任命他接替匈雅提的职务。乌尔里希二世企图谋杀匈雅提的儿子匈雅提·拉斯洛,后者为了报复反过来把他刺杀了。拉斯洛五世愚蠢地将匈雅提·拉斯洛斩首,结果引起了一场政治风暴,他因此不得不逃往布拉格。1457年11月23日,拉斯洛五世在布拉格忽然病逝,当时他正准备与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女儿玛格达莱娜公主结婚。當時的人懷疑小國王是被毒死的,不過近代藉由分析他的遺骸,拉斯洛可能死于腺鼠疫或白血病。 拉斯洛五世去世时年仅17岁,既未结婚也无子嗣。他在三个国家的王位分别由不同的人继承。腓特烈五世兼并了奥地利大公国;匈雅提的另一个儿子匈雅提·马加什继承匈牙利王位;波希米亚摄政波杰布拉德的伊日成为波希米亚国王。.

查看 波傑布拉德的伊日和拉斯洛五世

另见

1420年出生

1471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