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泛以输油管道

指数 泛以输油管道

泛以输油管道(קו צינור אילת אשקלון),又称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是一条南北向贯穿以色列的输油管道,连接红海亚喀巴湾沿岸城市埃拉特和地中海沿岸城市阿什凯隆。.

目录

  1. 23 关系: 埃拉特好望角巴列维王朝亚实基伦亚喀巴湾亚洲以色列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以色列关系俄罗斯地中海石油第三次中东战争红海美元瑞士西欧贝尔谢巴黑海输油管道苏伊士运河油轮新罗西斯克

  2. 1968年以色列建立
  3. 伊朗—以色列關係

埃拉特

埃拉特(希伯来语:,阿拉伯语:إيلات)位於紅海阿卡巴灣北端,是以色列最南的城市。面積80平方公里,人口46,600(2008年)。.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埃拉特

好望角

好望角(Cabo da Boa Esperança;Kaap die Goeie Hoop;Cape of Good Hope)在非洲南非共和國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48km,瀕大西洋,在開普半島的盡頭處,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以前,好望角是歐洲通往東方的海路必經之地;至今,特大油輪若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繞行好望角。好望角常被誤認是非洲大陸最南端,而距離其東南偏東方向約150km、隔佛爾斯灣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實至名歸的非洲最南端。.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好望角

巴列维王朝

巴列維王朝(波斯文:دودمان پهلوی)是伊朗父子君王禮薩汗(1925年-1941年在位)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的執政年代,其统治伊朗期间使用的国号为伊朗帝国(دولت شاهنشاهی ایران)。 卡扎爾王朝因為英蘇势力入侵波斯而變得衰弱,巴列維家族順勢推翻了卡扎爾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艾哈邁德沙·卡扎爾,艾哈邁德沙·卡扎爾退位,移居法國。國會伊朗伊斯蘭會議在1925年12月12日召開制憲議會,宣佈禮薩汗為波斯帝國統治者。1935年,禮薩汗通知外國使節將國家名稱更改成為伊朗,伊朗為波斯之古地名。 1979年,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禮薩汗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巴列维王朝

亚实基伦

亚实基伦(אַשְׁקְלוֹן;عسقلان;拉丁语: Ascalon),又译为阿什凯隆或阿什克隆。是以色列南部区內蓋夫西部的一个城市,人口大约为 117,000。在现代亚实基伦的附近,有古代亚实基伦海港的遗迹,自从青铜时代起就相当繁荣,曾经先后被迦南人、非利士人、腓尼基、迦勒底王国、古波斯、马其顿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罗马人、穆斯林和十字军所统治。最终在1191年被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摧毁。最迟在16世纪,形成了阿拉伯城镇al-Majdal。1950年代,现代城市创建于al-Majdal以外。.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亚实基伦

亚喀巴湾

阿卡巴湾(Gulf of Aqaba)(خليج العقبة;Khalyj al-'Aqabah),也称埃拉特湾(מפרץ אילת),是红海的一个大海湾,位于紅海北端的西奈半岛以东,阿拉伯大陆以西。其海岸線分屬四個國家:埃及、以色列、约旦和沙地阿拉伯。 西奈半岛在红海北部形成了两个海湾,阿卡巴湾在其东方,而苏伊士湾则在其西方。阿卡巴湾最宽处宽24公里,从蒂朗海峡向北延绵160公里至以色列与埃及和约旦的边界,这里有三个重要城市: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约旦的亚喀巴,都是战略上重要的经济港口和驰名的渡假胜地。1950年代以阿衝突之際,沙烏地阿拉伯將阿卡巴灣的蒂朗(Tiran)和塞納菲爾(Sanafir)2座無人島托付埃及保護,2016年計畫將這2座島歸還給沙國。 阿卡巴湾也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最深處位於海灣的中央,有1850米深,比更寬闊的苏伊士湾還要深100米。.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亚喀巴湾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亚洲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以色列

伊朗伊斯蘭革命

伊朗伊斯蘭革命(又稱1979年革命;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历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領導的伊朗君主立宪政體在过程中被推翻,阿亞圖拉(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成立了以伊斯兰教什叶派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於1978年1月發生反對伊朗君主體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罷工及示威活動癱瘓了整個國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因此在兩星期後,在外流亡了15年的霍梅尼回到德黑蘭,受到數百萬伊朗人的歡迎。在不久後的2月11日,游擊隊和叛軍在巷戰裡擊敗了忠於沙阿的部隊,導致皇室政權的崩坍。經過了全國公投後,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為伊斯蘭共和國,並通過了新宪法《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憲法》。霍梅尼在1979年12月成為國家的最高領袖。 這一次異乎尋常的革命使全世界感到錯愕:它的发生沒有那些引起革命的慣常因素,更傾向於價值觀上,西方開放生活形态、世俗化宗教與傳統而保守的伊斯蘭思想之間的深刻矛盾;革命很快使國家发生了彻底的轉變;革命获得了廣大群众的支持The Unthinkable Revolution in Iran,第121頁;耗費大量資金建立的軍隊及保安部門保護下的原政权仍能被推翻,親美巴勒維政權所推崇的、物質主義的世俗化政策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以法基赫的监护(伊斯蘭法理學家的管治)之下的神權性政教合一政體,即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在一位來自庫姆的80歲流亡宗教學者監護下,伊斯蘭共和國需要進一步證明它的存在價值」。.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伊朗伊斯蘭革命

伊朗-以色列关系

伊朗-以色列关系,是指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以色列国的双边关系,广义上也包括历史上波斯民族与犹太民族间的关系。波斯人与犹太人同属中东地区古老民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朗帝国曾经是穆斯林世界中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然而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双边关系急剧恶化,伊朗拒絕承认以色列国的存在,当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以色列国之间无正式外交关系。.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伊朗-以色列关系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俄罗斯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地中海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petra(岩石)+oleum(油)竇耀逵、張怡容,《中國大百科全書》-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的區分。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许多人担心石油用尽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称为黑金。 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委内瑞拉、加拿大、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哈萨克、中国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储藏。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高的石油储量。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石油

第三次中东战争

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戰爭,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鄰的埃及、叙利亚及約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战争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六天,结果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第三次中东战争

红海

红海(البحر الأحمر;יַם סוּף;Mer Rouge;Red Sea)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长约2250公里,最宽355公里,均深490公尺,最深2211公尺,面积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 紅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红海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美元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瑞士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本区位于歐亞大陸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在冷战时期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西欧

贝尔谢巴

贝尔谢巴,聖經和合本譯為別是巴,思高本譯為貝爾舍巴(בְּאֵר שֶׁבַע,بِئْرْ اَلْسَبْعْ,Beersheba),是以色列內蓋夫沙漠最大的城市,通常稱為「內蓋夫之都」。1948年以色列立國之后,贝尔谢巴被以色列军占领。2012年人口達到197,269人。目前是以色列第七大城市。贝尔谢巴是以色列南區的行政中心,擁有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Soroka 醫學中心、以色列贝尔谢巴交响乐团。 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贝尔谢巴擴展迅速。該市人口主要由猶太人組成,他們是在1948年以後從阿拉伯國家遷來以色列的,新移民則來自埃塞俄比亞和前蘇聯。.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贝尔谢巴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黑海

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系统,即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产品最主要的输送设备,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为钢管,使用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输油管道主要有等温输送、加热输送和顺序输送等输送工艺。管道的腐蚀和如何防腐是管道养护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输油管道已经成为石油的主要输送工具之一,且在未来依旧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输油管道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苏伊士运河

油轮

#重定向 油輪.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油轮

新罗西斯克

新罗西斯克(俄语:Новоросси́йск,又译诺沃罗西斯克或新俄罗斯斯克)是俄罗斯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是该国在黑海的主要港口。新罗西斯克是苏联仅有的几个英雄城市之一,2005年估计人口281,400。.

查看 泛以输油管道和新罗西斯克

另见

1968年以色列建立

伊朗—以色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