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治警事件

指数 治警事件

治警事件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一起政治運動事件,發生於大正12年(1923年)12月16日,歷史上稱為治安警察法違反檢舉事件,或稱治警事件或治警法違反事件。.

29 关系: 台灣總督府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台灣民報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大正上海台灣青年會东京石錫勳王敏川花蓮縣韓石泉西來庵事件蔡培火蔡先於蔡惠如蔣渭水鄭松筠臺灣總督府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臺東縣陳逢源林幼春林呈祿澎湖縣昭和政治運動

台灣總督府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重定向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重定向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報

#重定向 臺灣民報.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民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文化協會

#重定向 臺灣文化協會.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文化協會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日新報

#重定向 臺灣日日新報.

新!!: 治警事件和台灣日日新報 · 查看更多 »

大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從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止。承續年號為明治,接續年號為昭和。.

新!!: 治警事件和大正 · 查看更多 »

上海台灣青年會

上海台灣青年會成立於1923年10月,為台灣日治時期成立的知名台灣駐中國留學生團體。該學生團體由蔡惠如、許乃昌、彭華英等人發起,初期成員約十數名,後來積極擴充,舉辦許多活動。 上海台灣青年會的主要成員都為上海南方大學學生,表面上雖僅為單純學生聯誼與研究為主,但事實上卻與東京青年團體及台灣文化協會有密切的合作呼應及聯繫。相同的,該會也積極支持臺灣民主化活動,如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4年,為了抗議治警事件,上海台灣青年會主導召開「上海臺灣人大會」,表明抗議台灣總督府的高壓統治。惟隨後因經費問題,該會於同年11月解散。之後,該會成員則另組「旅滬臺灣同鄉會」、「上海台灣反帝同盟」等。.

新!!: 治警事件和上海台灣青年會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治警事件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石錫勳

石錫勳(),台灣醫師、政治人物。彰化市人。曾出任彰化市首任官派市長。日治時期曾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從事反對運動,戰後反對國民黨一黨獨大,多次參與選舉,屢敗屢戰。.

新!!: 治警事件和石錫勳 · 查看更多 »

王敏川

王敏川(),有時單用「錫」作為筆名。彰化人,是為台灣文化協會末代委員長。 1919年自公學校畢業後,任教於彰化公學校。1919年入早稻田大學,接觸社會主義,並先後加入「啟發會」與「新民會」。1920年擔任《台灣青年》的編輯工作,並加入「台灣文化協會」。1922年回台,繼續擔任《台灣青年》的記者,積極投入知識啟蒙的工作。1923年因「治警事件」遭到逮捕,無罪開釋後,放棄台日合作的想法。1926年在台灣文化協會的分裂上扮演主導角色,成為新文協的實際領導角色。1928年發行《大眾時報》,是為新文協機關報,並擔任編輯部主任,但最後因總督府的刻意阻撓下被迫停刊。5月因「台南墓地事件」入獄,1929年出獄,此時文協發生分裂,台共分子主張解散文協,王敏川獨排眾議,堅持文協應作為「小市民的大眾團體」而繼續存在。1931年1月5日左派掌握台灣文化協會後,於第四次代表大會中被選為中央委員長兼財務部長,並且支持工農運動與台灣共產黨,同年因參與簡吉發起的「台灣赤色救援會」,遭到檢舉而再度被補入獄,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外加判決前留置的2年,直至1938年被釋放。1942年逝世。戰後曾被國民黨政府列為“抗日英雄”而入忠烈祠,但1958年9月3日其在忠烈祠牌位遭撤除,當時國民黨給的理由是“故台共匪幹”。但其實王敏川本身並未曾加入台灣共產黨。2010年3月7日總統馬英九探望遺族,2010年3月29日王敏川將重新供奉於彰化縣忠烈祠。.

新!!: 治警事件和王敏川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治警事件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韓石泉

韓石泉(),號南陽,臺南人,臺灣醫學家、社會活動家。戰後曾任台南市參議員。.

新!!: 治警事件和韓石泉 · 查看更多 »

西來庵事件

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是發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西來庵事件造成玉井、楠西、南化、左鎮及周邊地區村莊遭遇日軍毀滅性屠村人口銳減部分村莊甚至滅村,受創極深,是臺灣日治時期諸多起事之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同時也是臺灣人(主要為閩南人與原住民族大武壠族)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

新!!: 治警事件和西來庵事件 · 查看更多 »

蔡培火

蔡培火(),號峰山,臺灣雲林北港人,日治時期教師及社會運動人士、戰後時期政治人物。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曾任立法委員、政務委員等。.

新!!: 治警事件和蔡培火 · 查看更多 »

蔡先於

蔡先於(),是一位出身臺中梧棲的律師、政治人物及社會運動者。.

新!!: 治警事件和蔡先於 · 查看更多 »

蔡惠如

蔡惠如()是一位生於臺中清水地區的政治運動者及商人,其亦是櫟社之成員。.

新!!: 治警事件和蔡惠如 · 查看更多 »

蔣渭水

蔣渭水(),字雪谷,臺灣宜蘭人。為臺灣日治時期的醫師與民族運動者,曾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是反日本殖民運動中,重要的領導人物。其弟為蔣渭川。.

新!!: 治警事件和蔣渭水 · 查看更多 »

鄭松筠

鄭松筠,號雪嶺,是一位出身臺中豐原的律師、社會運動者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新!!: 治警事件和鄭松筠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新!!: 治警事件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是台灣日治時期負責推動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團體。原預定在台北結社,但因遭總督府取締而轉移至東京。.

新!!: 治警事件和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新!!: 治警事件和臺東縣 · 查看更多 »

陳逢源

陳逢源( ),台灣企業家、詩人。字南都,台南市人,曾任《自立晚報》常務董事,台北市中小企業銀行,台灣煉鐵公司董事長,台灣省合會儲蓄事業協會理事長。.

新!!: 治警事件和陳逢源 · 查看更多 »

林幼春

林幼春(),名進,字南強,譜名資修,號幼春、老秋,通稱林幼春。臺灣臺中霧峰人,霧峰林家成員,日治臺灣文學家、社會運動家。.

新!!: 治警事件和林幼春 · 查看更多 »

林呈祿

林呈祿(),日治時期曾改日本姓名林貞六(はやし さだろく)。台灣桃園大園人,報紙編輯。日治時期台灣民主自治運動的鼓吹者,曾任《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興南新聞》等報章雜誌社幹事,1923年因治警事件被捕,他也是戰後台灣東方出版社的社長,台灣推理小說的催生者。.

新!!: 治警事件和林呈祿 · 查看更多 »

澎湖縣

澎湖縣(Phînn(Phênn)-ôo-kuā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新!!: 治警事件和澎湖縣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治警事件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政治運動

政治運動,又叫政治活動、社會運動、社會政治運動,是一種改變政治體制的一種行為。在民主國家,政治運動多由民眾或社会团体發起,以示威遊行、靜坐等方式,迫令執政當局屈服,以達到社會變革;在極權主義國家與共产主义国家,則多由執政當局發動,內容與執政者的意識形態相關。政治運動多有其發起口號,以吸引更多民眾參與。.

新!!: 治警事件和政治運動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