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沙卡里巴

指数 沙卡里巴

沙卡里巴(盛り場)是台灣台南市中西區的小吃群聚地,形成於日治時代,「盛り場」是「人潮聚集的地方」或「熱鬧的地方」之意,戰後保留盛り場的日文發音,以漢字寫作「沙卡里巴」(サカリバ),曾經是台南知名的觀光景點。.

15 关系: 台南小吃台灣台灣日治時期夜市小吃小北商場中西區 (台灣)中正商圈田町 (台南市)鱔魚意麵鼎邊趖臺南市棺材板末廣町 (臺南市)海安路地下街

台南小吃

台南小吃,指臺灣臺南市所具有的街頭飲食文化。臺南市是漢人最早在臺灣拓殖的城市之一,自明代中葉即陸續有仰賴海洋維生的漁民、船員甚至海盜倭寇在此定居,經歷過荷治、明鄭、清領及日治時期,1945年後回歸漢人統治。 過去台南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譽,日治時代政經中心轉往台北,安平港也被高雄港取代導致城市發展步調趨緩,惟亦因禍得福,完整的保存了這近4百年來,不論是來自漢人移民帶來的小吃或異文化統治傳入的異國料理,成了飲食文化的大熔爐。.

新!!: 沙卡里巴和台南小吃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沙卡里巴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沙卡里巴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夜市

夜市為主要於夜間做買賣的市場,可能販售飲食、服飾、雜貨、遊戲等。和生活息息相關。夜市常是熱帶、亞熱帶國家的重要觀光景點;在香港、臺灣、東南亞等地是庶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出台灣比其他地方更好的10件事之1為台灣的夜市,台灣觀光局統計來台旅客中有超過70%的人把夜市列入行程中,台北市市場處亦製《台北市夜市導覽手冊》。.

新!!: 沙卡里巴和夜市 · 查看更多 »

小吃

小吃(Snack、Merienda),在香港或粵語地區稱為小食,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殊的风味小吃,鲜明特色往往亦是當地觀光行銷的重點,以及所有游子对于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小吃單价多不高,一般人都可以买得起。有一些学者更将小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 有的小吃講求制作需时短或可以比较长时间储存,随吃随取,不必像烹调主餐那麽费事。有的中式小吃由于取材比较普遍,很快流行到其他地区;但有的小吃由于口味独特或只用本地材料,只能局限在一个地区。现代由于人口流动大,材料运输方便,许多原来局限在一个地区的小吃,迅速向各地扩散。著名小吃則靠著口耳相傳而與大眾文化緊密交纏,甚至可能成為當地代表的飲食。 然而,小吃發展到現在,在部份地區已經有了另外一種的意涵。雖然一樣是講究採用當地新鮮的食材,但是製作方法繁複、作工講究,比講究填飽肚子的主餐更為繁瑣,是追求利潤的餐廳不願意販賣的。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

新!!: 沙卡里巴和小吃 · 查看更多 »

小北商場

小北商場,為臺灣臺南市北區的攤販中心,昔日與東帝士百貨形成著名的「小北商圈」。又稱為小北觀光夜市、小北夜市、小北仔夜市。當地人習稱小北仔(sio-pak-á)。.

新!!: 沙卡里巴和小北商場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台灣)

中西區是臺灣臺南市轄下37區之一,二次大戰後分設為臺南市「中區」及「西區」,兩區原以西門路為界,2004年1月1日起因為行政精簡需要將其合併,合稱為「中西區」。中西區一帶為漢人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自明鄭時期以來曾作為全臺政治中心近200年,至今仍為臺南市中心,以古蹟眾多、人文歷史豐富、及新舊混雜的景觀為顯著特色。.

新!!: 沙卡里巴和中西區 (台灣) · 查看更多 »

中正商圈

中正商圈,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中區與西區合併前屬西區)內,是台南市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區,以生活精品、戲院、服飾與美食小吃等聞名。區域內商家應有盡有,於海安路地下街工程動工前此區域為臺南市區內人潮所在地,昔日亦有「不夜城」之稱,但由於海安路地下街施工封閉長達十年,造成商圈嚴重衰退。.

新!!: 沙卡里巴和中正商圈 · 查看更多 »

田町 (台南市)

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州台南市之行政區。範圍包括清代舊街名牛磨後。.

新!!: 沙卡里巴和田町 (台南市) · 查看更多 »

鱔魚意麵

魚意麵是台灣夜市及台菜館、台菜餐廳普遍常見料理;尤以台南鱔魚意麵最富盛名;鱔魚香脆,燴麵湯汁濃郁酸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動,鱔魚極富蛋白質、鐵質,亦被視為食補補身聖品。.

新!!: 沙卡里巴和鱔魚意麵 · 查看更多 »

鼎邊趖

鼎邊趖(臺羅:tiánn-pinn sô、potside sticker soup),亦稱鼎邊糊,福州稱鑊邊糊。鼎,意指鑊。米食小吃,源於福州,流行於中國大陸福建、台灣等地。於台灣當地,以台南與基隆廟口夜市等地所製最為著名。.

新!!: 沙卡里巴和鼎邊趖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沙卡里巴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棺材板

棺材板是一种臺灣小吃,是台南當地的特色食品。.

新!!: 沙卡里巴和棺材板 · 查看更多 »

末廣町 (臺南市)

末廣町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南市之町名,為當時臺南市中心所在。包括清代舊街名牛屎埕、安海中巷、五帝廟、關帝廟、王埕塘、總趕宮、草仔藔。今日為中正商圈一帶,仍有商業機構以此為名。 末廣町是當時臺南最繁華的區域,因而有「臺南銀座」之稱。「末廣町通」也稱為「銀座通」,即現在的中正路。.

新!!: 沙卡里巴和末廣町 (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海安路地下街

海安路地下街初期為臺灣台南市西區中正商圈內針對海安路周邊路段之路面拓寬、市集地下化及停車場工程,舊稱「台南市海安路地下街工程」;2002年通車後,為配合街道景觀改善及相關都市計畫以爭取中央補助,改稱「台南市五條港再生計畫工程」,另稱海安路商圈,為近二十年來影響台南市中西區發展深遠的工程案。1992年1月開始規劃、1993年4月動土,工程路段為海安路部分路段,北起民族路三段,南至府前路,規劃全長為八百一十六公尺,寬四十公尺。 該工程案路段區域係原沙卡里巴市集海安路部分舊址,為中正商圈主要腹地,原本地下街工程欲將台南市西區作為都市化及商業發展的跳板,然因種種因素導致台南市西區商業區加速沒落,形成台南市西區發展之瓶頸,自開工至全面通車前近十年(1993年中-2002年底)又稱「沒落的十年」。 原本的規劃是地下一樓一半為停車區一半為美食區,地下二樓全為停車區,共1348個停車位。賴清德接任臺南市長後,將停車位縮減為1122個,地下一、二樓都有文創空間。2012年12月28日開放308席停車格營運。 於2014年3月28日,臺南市政府與璨驛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正式將海安路地下停車場委外經營。.

新!!: 沙卡里巴和海安路地下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