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汪佩真

指数 汪佩真

汪佩真(Peace Wang,)是倪柝声的重要同工。 汪佩真籍贯安徽休宁。她原名汪亦荪,是家中的长女。其祖父汪鸿庭为清朝一品大员,父亲汪楚生官至中将,生母早亡,由日本籍继母泽美代子抚育长大。 汪佩真在杭州的教会学校弘道女中读书时,由于女佈道家石美玉醫師的佈道而相信耶稣,背著父母受浸加入甘惠泉師母的浸礼會;1918年又因余慈度主領的奮興會而受感,立志全身心奉獻,守独身传福音,并改名爲佩真。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退婚并离家出走到南京就读金陵女子神学院。 汪佩真在南京期间结识李淵如和王載。1921年,她从金陵女子神学院毕业之后,开始到中国各省讲道。她的传讲很有能力,广受欢迎,号称中国的女司布真。1925年,她到烟台传福音,李常受因而得救。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汪家自杭州迁避上海,汪佩真在父母住处附近的新闸路赓庆里租屋居住。约在1926年,汪佩真接受地方教会的道路,1927年3月,南京事件发生,灵光报社被砸,李淵如从南京避居上海,与其同住,在其赓庆里住处开始上海教会最早的聚集。在上海教会建立以后,她负责姊妹工作和青年学生的福音工作,不再上讲台讲道。许多人见证,她在属灵的事上达到相当的高度。既有慈爱的心,总是亲切、谦卑,帮助过无数在属灵和物质上有需要的人;同时也有敏锐的鉴别力、和坦率的性格。 1942年底,上海教会起了风波,批评倪柝声经营中国生化制药厂,倪柝声采取一贯的作风,不为自己表白什么。上海教会的长老同工要求倪柝声停止职事。在这期间,汪佩真独自一人坚定站住,抵挡所有对倪柝声的误会与攻击。不久由于日军的干涉,上海教会停止聚会。1946年,战争结束之后,汪佩真和俞成华努力恢复上海教会的聚会,并从青岛邀请李常受来上海、南京一同作工,带进复兴,1947年-1948年,汪佩真和李常受南下到香港、广州、汕头、厦门、福州等地,使各地教会都带进复兴。1948年初,汪佩真和李常受到倪柝声的家乡福州,在恢复倪柝声的职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949年8月,鼓岭第二期训练结束后,到1953年,汪佩真在鼓岭和福州海关巷14号,帮助训练工作。其间已经经历了农村土改等诸多政治运动的冲击,她以其属灵的智慧帮助青年人应付这些困难。其间在1950年曾前往香港看望当地教会,又回到福州。 1950年6月28日,中国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7月,倪柝声、李渊如、俞成华、汪佩真联名指示全国各地475个聚会处负责人,发动信徒32782人签名,由汪佩真等人送往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保留鼓岭执事之家的房产土地。后来,鼓岭执事之家被定为团体地主。1951年3月,全体在鼓岭执事之家的人员受到管制,达半年之久。管制结束之后,执事之家的全部土地、房屋概行没收,执事之家的人员全体离开。 1953年年底,汪佩真从福州回到上海,那时倪柝声已经被捕,汪佩真一方面致力于青年学生工作,许多大专学生在这时加入教会,使上海地方教会继续兴旺。这时,她开始倾向于王明道激烈反对三自运动的立场,由于地方教会内许多人非常敬重汪佩真,她的态度也影响到全国各地的地方教会,原来已经参加三自的各地地方教会纷纷退出。 1956年1月29日,在肃反运动中,她在上海和李渊如、张愚之、蓝志一等一同被捕,被打成“倪柝声反革命集团”,遭到疲劳性的审问,最后以反革命罪被判處十五年徒刑,下监关进提篮桥监狱,文革期间在青浦劳改农场去世。.

目录

  1. 28 关系: 南京事件同工姊妹安徽省上海市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上海地方教会中国生化制药厂中洲基督教堂张愚之休宁县俞成华土地改革运动地方教会倪柝声石美玉王明道福州市福州地方教会第二次直奉戰爭鼓岭肃反运动蓝志一金陵女子神学院查爾斯·司布真李常受李渊如杭州市

南京事件

南京事件可以指:.

查看 汪佩真和南京事件

同工

同工是基督教、基督徒彼此相稱一同為一個群體服務的夥伴。.

查看 汪佩真和同工

姊妹

--,也作--,指女性同輩,同一父親或母親所生的女性,也可用於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所生女性身上。年长的为姊,年幼的为妹。虽然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血缘关系,但它有时被用来指称非血缘关系。.

查看 汪佩真和姊妹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汪佩真和安徽省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查看 汪佩真和上海市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是一座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的监狱,处于长阳路北,昆明路南,舟山路东,保定路西。该监狱原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处于上海公共租界东区的提篮桥地区,俗称西牢或外国牢监,又因其规模之大而号称“远东第一大监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该监狱归上海市监狱管理处管理,也是该机构的所在地。2013年,提篮桥监狱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家俊: ,《上海地方志》2000年第六期.

查看 汪佩真和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上海地方教会

“上海教会”是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基督徒聚会所或小群)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教会,1927年-1952年,倪柝声和他的大约200位同工的工作中心,他们以上海为中心,陆续在中国南北各地建立了大约700处地方教会。.

查看 汪佩真和上海地方教会

中国生化制药厂

中国生化制药厂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上海的一个与地方教会有关的制药企业。.

查看 汪佩真和中国生化制药厂

中洲基督教堂

中洲基督徒聚会处(buc)是中国第一处地方教会——福州教会所建最大的一个聚会所,1948年,福州教会发生大复兴,信徒人数大量增加,于是倪柝声将中洲岛中东巷24号祖产奉献出来改建成福州教会第二个聚会所,面积6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聚会,规模大于津门路聚会所。后期由郑证光长老负责。 1949年-1951年间,为中洲聚会所的鼎盛时期,聚会的信徒约有1400多人。1952年倪柝声被捕后,参加聚会的信徒逐渐减少,1956年1月,在肃反运动中又有一批地方教会领袖被捕,聚会处信徒减至100多人。 1966年文革中被关闭。会所被船民占用。1980年恢复聚会,但此时聚会所内仍住着32户居民,信徒还无法使用。到1990年才搬走聚会所内的所有占用的居民,收回中洲聚会处。1993年,中洲岛改建为公园,八百多户居民迁出,只保留中洲聚会处,并配合公园修建得更美观。1994年有信徒2000人。现名中洲基督教堂。2000年-2002年,港商张礼星开发中洲岛,该教堂由东侧移位到西侧,占地面积被减少一半,重建完毕后,根据“榕民宗57号”文件,信徒们终于依法搬进新堂聚会。教会的负责弟兄是叶祖德先生。.

查看 汪佩真和中洲基督教堂

张愚之

张愚之(1914年-1970年4月25日),中国基督教新教自立教会“地方教会”的著名领袖,倪柝声的重要同工之一。 1914年,张愚之出生在浙江金华兰溪县。1936年,倪柝声和一批地方教会的同工决定将地方教会扩展到各大城市,于是派遣他和李常受2人到天津开展,兴起了天津、北平2地的地方教会。不久,一位香港合一堂的教友关十姑到天津因听张愚之讲道而转入地方教会,并且接待魏光禧和江守道等人建立了香港地方教会。抗战爆发后,1938年,张愚之与汪佩真到四川成都开展,兴起了当地的地方教会。 1942年,张愚之强烈反对倪柝声经营生化药厂,是参与革除倪柝声的同工长老之一。.

查看 汪佩真和张愚之

休宁县

休宁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休宁县是古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查看 汪佩真和休宁县

俞成华

俞成华()1936年-1956年间上海教会的长老,倪柝声的重要同工之一,在1950年代的政治风暴中因信仰殉道。 1901年1月5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俞成华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的基督徒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另外还有两个姐姐),父亲俞封泉(又名俞和全)是当地一名铁匠,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基督徒,经受过1900年义和团事变的考验。由于身材高瘦,主日聚会时,为了不挡别人的视线,总是坐在最末排。他送两个儿子到当地教会学校读书,希望他们将来长大后从事医生职业。 1927年,俞成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这所学校以英语水平高著称。毕业后,俞成华一面作眼科医生,一面带职事奉。 1933年,俞成华前往湖南长沙,在湘雅医院担任眼科主任。 1936年,应倪柝声的要求,俞成华放弃在湘雅医院的高薪职位(月薪175元),回到上海带领教会。 在上海期间,俞成华陆续翻译了《馨香的没药》(盖恩夫人传记)和《与神同在》(劳伦斯)等国外属灵名著,都属于內里生命派或奥秘派,由上海福音书房出版。在教会里兴起追求內里生命的空气。 1946年,抗战结束之后,他和汪佩真恢复上海教会的聚会。 1950年代初,俞成华曾在福州接替倪柝声,负责鼓岭训练的后期工作。1951年3月在土改运动中,曾由于簽名問題而被拘禁。 1956年1月29日,包括俞成华在内的上海教会的十几个負責人一同被关押在南阳路聚会所隔离审查,要求交代倪柝声的问题。他始终拒絕控訴任何人,以求良心平安。20天后被关进提篮桥监狱拘留审查。由于接受日夜轮流审讯,睡眠不足,俞成华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昏迷了三次,4月12日被保外就医,4月13日在上海宏仁医院去世。.

查看 汪佩真和俞成华

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对老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继续,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土改。土地改革运动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后,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目的是将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中国的迅速工业化作准备刘少奇:.

查看 汪佩真和土地改革运动

地方教会

“地方召会”运动是倪柝声及其同工创立的一个中国基督教新教自立教会运动,其早期团体名为地方教会、基督徒聚会处、小群等。 并非所有“地方召会”运动的团体都是李常受在台湾和美国等地组织起来的“召会”,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和海外有许多地方性的教会基本从是从倪柝声所带领的「地方教会」而传承下来的。比如:温属地方教会、蒙头教会、地方召会,以及很多基督教团契,根基教会、夜点教会、窄门耶稣独立教会、重生教会、三班仆人派、呼喊派,以及由呼喊派衍生的安徽吴扬明被立王派,湖南刘家国的主神教派......等。大陆基督教新教团契,基本都是从地方教会传承过来的。随着60多年以来经历政府不间断的打击,很多人被显明出来。有的中国地方教会被迫加入了三自爱国委员会;但也有很多地方教会依然不畏强暴,一直以秘密家庭教会的形式持守纯正信仰。在逼迫患难之中变得更加刚强。.

查看 汪佩真和地方教会

倪柝声

倪柝声(Watchman Nee,)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基督教新教领袖,也是少数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基督徒之一。他将中国基督教新教早期福音的性质转為追求属灵生命经历的阶段,以及为着教会建造的方向。他写的书长期稳占基督教书局一个位置,其代表著作《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已對很多基督徒產生重要的影響;他于20世纪初按照《圣经》榜样“恢复”的地方教会,在中国教会史(或:小群,基督徒聚会处,教会聚会所,召会)上留下重要的一页,並且留下許多傳唱至今的诗歌,如《让我爱》等。倪氏的追随者认为,他一生的職事和貢獻,主要在恢復歷世歷代以來基督教信仰中應具備的四項主要啟示:救恩的意義、教會的意義、基督作生命、基督的身體。然而,包括改革宗在内的诸多宗派在批评倪氏的时候,因受了自由主义神学的文本与历史批判的影响,在忽略自身宗派中的灵义解经传统的前提下,认为他的教导中掺杂着很多错误的东西,对后世的中国教会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如反智主义和灵意解经。.

查看 汪佩真和倪柝声

石美玉

石美玉(英文名Mary Stone,),中国最早几名留学海外的女性之一,创办了九江但福德医院、伯特利教会,在医疗和传教两方面享有声誉。.

查看 汪佩真和石美玉

王明道

王明道 (1900年7月25日-1991年7月28日),北京人,20世紀中國基督教自立教會的代表人物,主張基要派神学,重視圣經的教導和基督徒生活,反對自由派神學,斥責教會與世界中的種種罪惡。從1927年起,他自資發行《靈食季刊》共28年,發表很多有影響力的文章。從1933年起,他在北京建立并引領基督徒会堂共22年。因為反對三自教會,他在1955年被中國政府逮捕,以反革命罪被判處無期徒刑。1980年被釋,但從未被平反。1991年在上海因病去世。.

查看 汪佩真和王明道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查看 汪佩真和福州市

福州地方教会

1922年,海军退役军官王载(1898-19)和圣公会三一书院学生倪柝声 (1903-1972) 在福州开始第一次擘饼聚会,兴起了第一处脱离了宗派公会的地方教会—福州教会。 1923年初,租陶园路十二间排为聚会所。 1924年,倪柝声离开福州,后来以上海为中心,将地方教会扩展到中国各省的几百处城镇和村庄。1948年初,津门路基督徒聚会处接待李常受前来佈道,李常受和福建省同工27人前往海關巷14号倪柝声家交通,认同倪柝聲提出的耶路撒冷原則,同意將自己和教会交给倪柝聲带领。倪柝声恢复职事,带进福州教会大复兴,信徒扩增到数千人,仅擘餅人數即有3000人。城内津门路聚会所接受他的带领。倪柝声又献出中洲岛东巷24号私宅改建成中洲聚会所,面积约6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聚会。福建省许多同工集中到福州,陈恪三、陈必荫、郑证光、陈希文被设立为福州教会4位长老。(陈恪三后去云南昆明) 1951年起,福州地方教会开始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1951年7月16日,福州地方教会举行千人控诉大会,郑证光控诉道,地方教会虽然与西方差会没有组织关系,却同样受到“美帝国主义超政治思想毒素”的影响。。1955年,福州教会宣布退出三自運動。1956年1月11日,福州地方教会陈必荫等16人被作为反革命分子逮捕。 中洲聚会所1980年恢复聚会。1993年,中洲岛改建公园,八百多户居民迁出,只保留聚会所,改称为中洲基督教堂。2000年中洲岛开发,由东侧移到西侧重建,成了一座欧式教堂。2003年,数千信徒终于依法搬回新堂聚会。 城内津门路聚会所暂时还借用花巷堂,至少也有1000多信徒。 十二间排聚会所1936年移址仓山对湖路马厂街。1955年华侨邱少陵将私房献给教会,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名“马厂街基督教堂”。 福州郊外鼓岭山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倪柝声购买了一批传教士别墅,办成“执事之家”,1948和1949年曾办过两次训练(全国各地同工的造就聚会)。今天那里95%的村民都是基督徒。.

查看 汪佩真和福州地方教会

第二次直奉戰爭

二次直奉戰爭,中華民國發生於1924年9月15日至11月3日的一場內戰,以奉勝直敗收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与沪浙皖系、广东孙中山、冯玉祥国民军联手对抗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所以该场战争也是一场联合反直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被推翻。.

查看 汪佩真和第二次直奉戰爭

鼓岭

鼓岭是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的避暑胜地,位于鼓山北侧。距福州约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19世纪以后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美国传教士S.F.伍丁(S.

查看 汪佩真和鼓岭

肃反运动

肃反运动,为肃清反革命运动的简称,可以指:.

查看 汪佩真和肃反运动

蓝志一

蓝志一(,江苏泰州人,基督徒,是基督教新教中国自立教会“地方教会”创始人倪柝声的同工之一,武汉地方教会的建立者,以凭信心开办孤兒院著称。1956年作为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案”的骨干分子在上海被捕判刑。.

查看 汪佩真和蓝志一

金陵女子神学院

金陵女子神學院(Bible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for Women),前身是“金陵女子圣经学校”(Bible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for Women),为数家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聯合创办的女圣经学校。.

查看 汪佩真和金陵女子神学院

查爾斯·司布真

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19世纪英国著名浸信会牧师。   .

查看 汪佩真和查爾斯·司布真

李常受

李常受(Witness Lee,),是一位华人传道人,地方召会继倪柝声之后的第二位同工,出版机构水流职事站的创建者。在中国大陆时期,曾是倪柝声同工之一,在华北和上海等地工作;受倪柝声打发移居海外以后,在全球各地建立“地方召会”。 李常受接续倪氏之教训,注重基督、灵、生命、召會,强调信徒的主观经历、在生活中对基督的主观享受,为着产生召会。召会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组织,而是一个生机的身体,来彰显基督‘‘A Memorial Biography of Brother Witness Lee.’‘ Anaheim: Living Stream Ministry, 1998.

查看 汪佩真和李常受

李渊如

李渊如(1894年-1969年),又名如愚,是倪柝声在文字出版方面的重要同工。她才学深博,精明能干,眼光独到,性格严谨,有“女状元”之称。 1894年,李渊如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毕业于省城武昌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考试时母亲去世。毕业后曾去保定、天津教书,1917年来到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校监,职责是将学校非基督化。当时该校音乐教师蔡苏娟带领200名学生中的72名学生相信耶稣,引起家长反对。并有报章刊载此事。李渊如严厉地对待基督徒学生,烧毁从宿舍搜出的37本圣经陈福中:《李渊如传—倪柝声的得力助手》,基督徒出版社,2005。 1918年,李渊如一改反对基督信仰的态度,在美北长老会女传教士李曼小姐(Mary Leaman)(蔡苏娟谊母)处接受福音,在长老会颜料坊福音堂受洗,并转到长老会明德女中任校监。1920年3月离开教职,成为全时间事奉的女传道人,与学生缪韵春、张耆年同工;她任教于贾玉铭院长主持的金陵女子神学院,自1919年起又担任贾玉铭、高师竹、成寄归所创办的著名属灵刊物《灵光报》主编。 1923年1月,李渊如应王载之邀去福州主领传福音,带进了当地的属灵复兴,并结识了倪柝声。1926年,李渊如和成寄归邀请倪柝声去南京养病,那时她已经接受倪柝声地方教会的道路,和她的学生缪韵春、张耆年,开始了南京的孹饼聚会。 1927年3月,北伐军攻打南京时,发生攻击基督教的南京事件,砸坏了《灵光报》报社,于是倪柝声从军的弟弟用军车把倪柝声、李渊如、缪韵春、张耆年接出南京,前往上海,加入在新闸路赓庆里汪佩真家的聚会,同年开始与倪柝声同工,负责上海福音书房的文字编辑工作。李渊如、缪韵春、张耆年三位姊妹在哈同路文德里26号租房居住,擘饼聚会就搬到文德里26号楼下的客堂。次年(1928年)初聚会迁到同弄34号倪柝声住所的楼下。1933年,福音书房出版《通问汇刊》,1937年出版《敞开的门》,李渊如都作为倪柝声的代理编辑,起了很大的作用。李渊如在地方教会的同工中比较年长(比倪柝声大9岁),在属灵方面有相当的分量,因此虽然地方教会公开教导不赞成女性居于领导地位,李渊如(以及汪佩真)却仍然长期受到普遍的敬重李常受:《历史与启示》第八篇 战后各地召会的复兴。 抗战期间,李渊如前往西南一带布道。1942年,上海地方教会许多信徒批评倪柝声经营中国生化制药厂,常有信徒到李渊如家去告状。李渊如被卷入这一风波,意志消沉,和张耆年离开侍奉到苏州隐居。但到1946年时,她已经懊悔自己的举动。1948年春,李渊如与倪柝声又恢复了交通,继续任上海福音书房编辑。 1950年代初,李渊如投入很大精力,帮助倪柝声将1948年和1949年鼓岭训练中所释放的重要信息,如《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神话语的职事》,《主工人的性格》等,以最快的速度出版。 1956年1月29日晚,62岁的李渊如和汪佩真、张愚之、蓝志一等同时在上海被公安机关逮捕,被控为“倪柝声反革命集团”成员,判处15年徒刑。她和汪佩真一同囚禁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女监。李渊如一直没有出狱,1970年代病故。.

查看 汪佩真和李渊如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查看 汪佩真和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