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 关系: 德国,德意志帝國,國防工業,符騰堡王國,莱茵金属,萊茵邦聯,黑森林,枪械,步兵,步枪,毛瑟1871型步槍,手動槍機,普魯士,普法戰爭。
- 1874年成立的公司
- 2004年結業公司
- 巴登-符騰堡州公司
- 德国枪械制造商
- 德國軍事工業
- 栓動式步槍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毛瑟和德国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查看 毛瑟和德意志帝國
國防工業
國防工業,亦稱作軍事工業,是由涉及軍事裝備及設備硏究、開發生產與服務的政府與商業產業組成,其中包括:.
查看 毛瑟和國防工業
符騰堡王國
堡王國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在1806年至1918年間是德國的一個成員邦國,位於現今的巴登-符登堡邦。這個王國是由符騰堡公國(1495年至1806年)升格而來的。1495年以前,符騰堡是施瓦本公國底下的一個侯國,該公國的最後一位公爵康拉丁於1268年被處決後,因而滅亡。 符騰堡王國的領土於1813年界定出來,坐落在北緯47°34'至49°35'及東經8°15'至10°30'之間。王國南北相距最遠達225公里,而東西向則達160公里。領土邊界共約1800公里,總面積為19,508平方公里。 符騰堡王國的東方與南方和巴伐利亞王國相鄰,而北方與西方則是巴登大公國。在西南方邊界的一小部分則與普魯士王國的霍亨索倫省及博登湖交界。.
查看 毛瑟和符騰堡王國
莱茵金属
萊茵金屬(Rheinmetall)為德國一家戰鬥車輛武器配件及防衛產品制造商,著名產品包括豹2、M1A1、M1A2等裝甲車輛及自走炮的主炮。.
查看 毛瑟和莱茵金属
萊茵邦聯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敗於拿破崙後拿破侖所建立的國家,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後來邦聯再加入了19個邦國,邦聯總共統治超過了一千五百萬人,對法國在東線的戰事有著戰略性的優勢。.
查看 毛瑟和萊茵邦聯
黑森林
黑森林(德语:Schwarzwald )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黑森林的西边和南边是莱茵河谷,最高峰是海拔1493米的菲尔德山(Feldberg)。 黑森林大部分被松树和杉木覆盖,其中一部分是经济林。人们之所以称其为“黑森林”,是因为山上林区内的森林密布,远远望去显得黑压压的一片。但上世紀的玻璃工業對木材需求巨大,加上農業開發,整個黑森林地區的森林比率曾由羅馬時代的100%下降至10%左右,到近年人們開始著重環保後森林比率得已回復至60%左右。 黑森林是德国的旅游胜地,因布谷鸟钟、黑森林蛋糕、黑森林火腿、蜂蜜和猪肘等而出名。.
查看 毛瑟和黑森林
枪械
半自動槍械 中國的鳥槍。 槍械(Gun)或稱銃械,簡稱槍或銃,其它舊稱有火銃、火槍、鐵炮,是所有(通常)依靠身管内的加压气体喷射抛射物来杀伤目标的远程兵器统称。根据发射动力来源,枪械分为火器(firearm)和气枪(airgun)两类,但近些年来不依赖高压气体而是用电磁力驱动抛射物的磁轨炮(railgun)和线圈炮(coilgun)也在研制中。 英文中“gun”一词多用来表达步兵携带的轻型枪械,但是有时亦用来表达大口径炮。一般来说,“gun”多指依靠抛射物动能杀伤目标的武器,而“cannon”则指发射爆炸性弹药的武器。而枪所发射的材料可以是多样的(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因此在枪炮口径区别上并无唯一标准。现在西方“gun”一般指利用火藥燃氣發射子彈,口徑定義於以下的火器类武器(等于及大於20毫米定義為火炮,此爲美國軍方和日本自衛隊的標准)。以發射槍彈,打擊無防護或弱防護的有生目標為主,是步兵的主要武器亦是其他兵種的輔助武器,在民間更廣泛用於治安、自卫、狩獵、体育运动以及各种犯罪行为。.
查看 毛瑟和枪械
步兵
步兵,文意上指徒步行軍作戰的士兵。在冷兵器時代區別於車兵、騎兵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近現代的普通步兵也需要依靠馬匹、自行車、卡車、火車、裝甲運兵車、直升機、橡皮艇等手段機動至戰場,除了落後與偏遠的地區,很少見到單純的徒步作戰了。 廣義來講,以單個士兵身體作為武器平臺進行作戰的部隊,統稱為步兵。狹義來講步兵是進行正規攻防的兵種,而特種作戰的部隊如: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特戰(傘兵)等都不應屬於狹義的步兵部隊。.
查看 毛瑟和步兵
步枪
步枪(Infantry firearm),或称为步--、步铳、步兵铳,是步兵使用的制式长管枪械。现今步枪多指來福槍(rifle),即枪膛内壁锻有膛線、配有枪托用于抵肩精准射击的单兵轻武器。历代战场上出现的步枪有:.
查看 毛瑟和步枪
毛瑟1871型步槍
毛瑟1871型(被德軍制式命名為“Gewehr 71”;意為“71型步槍”,步槍上亦刻有「I.G.Mod.71」的字樣)是德國毛瑟公司生產的第一款步槍,由和所設計,後來在大規模生產。.
查看 毛瑟和毛瑟1871型步槍
手動槍機
手動步槍(manual operation rifle)是指需要以手動方式完成子彈送入槍膛(上膛)與將使用過的彈殼退出槍膛(退膛)動作的步槍。由於每一次子彈上膛都是以手動的方式進行,這一類步槍只能進行單發射擊,無法達到半自動或者是全自動射擊的要求,在军事上的作用已经大部分被自动武器取代。但在民間市場使用仍然相當的廣泛,譬如狩獵的活動當中,手動步槍仍然是最主要的使用槍械。射擊運動用的競賽步槍,因為精度是最重要的條件,所以實際上也清一色是手動步槍。.
查看 毛瑟和手動槍機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查看 毛瑟和普魯士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查看 毛瑟和普法戰爭
另见
1874年成立的公司
- 毛瑟
2004年結業公司
巴登-符騰堡州公司
- BBS (公司)
- Dm藥妝店
- Hohner
- Manz AG
- NSU車廠
- Nero AG
- 伍尔特集团
- 利多超市
- 卡尔·瓦尔特运动枪
- 卡尔斯鲁厄/巴登-巴登机场
- 奥迪
- 安许茨
- 家樂牌
- 拜雅
- 格特拉克傳動系統有限公司
- 梅賽德斯-賓士
- 毛瑟
- 沃尔索
- 福伊特
- 福腾宝
- 考夫兰特超市
- 蔡司公司
- 迪芬巴赫
- 雅科
- 雨果博斯
- 馬克林 (公司)
- 黑克勒&科赫
德国枪械制造商
德國軍事工業
- MAN集團
- MTU航空发动机公司
- 克劳斯-玛菲·威格曼
- 卡尔·瓦尔特运动枪
- 帕那維亞飛機公司
- 德意志造船厂 (基尔)
- 梅賽德斯-賓士
- 歐洲戰機公司
- 毛瑟
- 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
- 莱茵金属
- 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
- 蔡司公司
- 采埃孚
- 黑克勒&科赫
栓動式步槍
- AMR-2狙击步枪
- B&T APR狙擊步槍
- CS/LR3型狙击步枪
- CS/LR4型狙击步枪
- DSR-1狙擊步槍
- DSR-50狙擊步槍
- IWI DAN狙擊步槍
- JNG-90狙擊步槍
- JS 7.62毫米狙击步枪
- K14狙擊步槍
- M48毛瑟步槍
- OM 50復仇女神狙擊步槍
- SIG SSG 2000狙擊步槍
- SIG SSG 3000狙擊步槍
- T93狙擊步槍
- TPG-1狙擊步槍
- 中正式步枪
- 手動槍機
- 斯泰爾SSG 04狙擊步槍
- 斯泰爾SSG 08狙擊步槍
- 斯泰爾SSG 69狙擊步槍
- 斯泰爾斥候步槍
- 毛瑟
- 毛瑟1871型步槍
- 毛瑟Kar98k步槍
- 漢陽八八式步槍
- 莫辛-納甘步槍
- 黑內爾RS9狙擊步槍
亦称为 毛瑟步枪,毛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