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楊照 (台灣作家)

指数 楊照 (台灣作家)

李明駿(),筆名楊照,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和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畢業,研究專長為社會人類學;台湾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外祖父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許錫謙。.

30 关系: 台北之音吳三連吳魯芹吳濁流文學獎巷弄裡的那家書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時報三立台灣台年代新聞台二二八事件快樂聯播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嘿嘿嘿案傳訊電視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遠流出版公司聯合報靜宜大學馬家輝許信良許錫謙賴和蔡国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民進黨洪醒夫明日報新新聞

台北之音

台北之音(Voice of Taipei)是位於台灣台北市、以台北都會區為播送範圍的廣播電台,1995年3月1日成立,也是台灣於1990年代廣播業「開放天空」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家中功率民營電台。電台呼號為BEG-81。.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台北之音 · 查看更多 »

吳三連

吳三連(),臺灣政治人物、報人。臺南學甲人,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畢業。日治時期曾當過《每日新聞》記者、參與《台灣新民報》。戰後出任國大代表、臺北市長、臺灣省議會議員,為日治時期與戰後臺灣政治民主化運動、臺灣本土化運動、及社會運動的重要先驅人物。 吳三連亦曾參與創辦台南紡織及《自立晚報》,在臺灣教育上,吳三連也是南台工專(今南台科技大學)、天仁工商、延平中學等三所學校之共同創辦人。.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吳三連 · 查看更多 »

吳魯芹

吳魯芹(),本名吳鴻藻,字魯芹,上海人。上海中学毕业后,就讀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外文系。大二時,罹患肺病吐血,長年住在樂山上老霄頂的廟中養病。病中以第一名畢業,陳通伯推薦他任中華文化基金會中、英文秘書,曾在武漢大學和貴州大學教英文。來臺灣後,先後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1956年與夏濟安、林以亮、劉守宜等聯合創辦《文學雜誌》。1962年以客座教授身分赴美國,曾在紐約州立大學、西密西根州立大學、布納德萊大學、費萊狄金遜大學、羅德州立大學、密蘇里大學講授比較文學,後任職於美國新聞總署。 吳魯芹學貫中西,以散文隨筆之博通蘊藉馳名當代文壇,齊邦媛譽為「結構縝密,筆調朗暢,無論述願懷舊議論記遊,知識趣味常超越時尚」。1983年因心臟病病逝美國舊金山,後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副刊輪流主辦「吳魯芹散文獎」。 吳魯芹散文作品有《師友.文章》、《美國去來》、《雞尾酒會及其他》、《瞎三話四集》、《餘年集》、《暮雲集》、《吳魯芹散文選》等。 W W W W W Category:吳姓.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吳魯芹 · 查看更多 »

吳濁流文學獎

吳濁流文學獎,原為「台灣文藝雜誌社」創辦人吳濁流1964年成立的「台灣文學獎」。1969年時吳濁流捐款退休金十萬元成立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以基金利息提供獎金,將其改名為「吳濁流文學獎」。其宗旨在於鼓勵青年作家文學創作,推動台灣文學。吳濁流在〈我設立文學獎的動機和期望〉一文賦詩:「誓將熱血挽狂瀾,七十光陰一指彈;寄語萬千諸後秀,一心一德振文壇。」 吳濁流文學獎原僅有「小說獎」,1971年設立「吳濁流新詩獎」與「吳濁流漢詩獎」,1972年到1974年該會曾頒發三屆的「漢詩獎」。 吳濁流文學獎評選作品以每年發表在《台灣文藝》之創作小說及創作新詩為主要對象,評定出「正獎」及「佳作獎」。1984年時擴及《文學界》、笠詩刊等其他報刊雜誌,1991年後擴大評選,舉凡本土性文學作品均可為候選作品,並接受台灣筆會會員及本土性文學刊物編輯人之推薦。 1977年時由鍾肇政主編,將前八屆的得獎作品二十五篇收入《吳濁流文學獎作品集》。.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吳濁流文學獎 · 查看更多 »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Lovestore at the Corner),2014年臺灣偶像劇,夢田文創製作。本劇獲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1年度高畫質(HD)電視節目旗艦型連續劇類補助新臺幣3,000萬元。本劇結合工業設計龍頭奇想創造謝榮雅,與臺灣設計界的大師林磐聳共同合作。由李威、謝欣穎、黃鴻升、王樂妍、周采詩主演。本劇於2013年9月底進駐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拍攝,作家楊照擔任製作顧問,主場景「閱樂書店」為原松山菸廠育嬰室,2013年10月開拍,2014年5月1日殺青,但殺青後原松山菸廠育嬰室正式成為台北“閱樂書店”。華視於2014年4月18日晚上10點首播,TVBS歡樂台於2014年5月17日晚上11點播出。在TVBS版本的劇末,更會播出《打烊後的那家書店》,以幕後訪問和漏網鏡頭為主。 每集的片尾曲中,除常常取錄的金句和節錄外(《撒哈拉的故事》、《楊牧詩集》、《古都》、《傾城之戀》等),也會有本週作品介紹;而劇末也播出由導演侯季然所製作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訴說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真實故事,創下紀錄片與偶像劇結合的首例。其中4月23日適逢世界閱讀日,希望能培養和分享閱讀的樂趣。而海外版權更賣到海外28國家和地區,更將參加上海影視節、法國坎城電視節等海外影視展。而在周夢蝶離世後一天,《行到水窮處》(節錄)在第三集由李威朗讀;而周夢蝶離世後十五天,整本《周夢蝶詩文集》在第五集片尾成為本週推介書。 本劇授權樂視網在大陆播出後獲廣大迴響,截至2014年5月28日的點擊次數近470萬,並引起《南方都市報》大幅報導;2014年5月28日,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宣布,2015年將拍本劇續集,並將書店擴大至兩岸三地,讓全球華人看到在地文化。2015年6月,《書店裡的影像詩》也確認將會接拍第二季。.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負責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和语言学研究机构,1928年成立於广州。 因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罗常培、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勞榦、周法高、严耕望、石璋如、芮逸夫、全汉昇等著名学者先后担任研究员,并取得了殷墟等处考古挖掘、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研究、全国各省方言调查等重大学术成果,而成为世界学术界瞩目的重镇。傅斯年提出的“史学即史料學”、“动手动脚找东西”理念,对史语所影响至深。出版《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素为世所重。.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三立台灣台

三立台灣台,是臺灣三立電視旗下的電視頻道之一,主要播放節目類型為臺灣話連續劇、歌唱節目、美食節目,2014年11月1日起,啟用高畫質版「三立台灣台HD」。.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三立台灣台 · 查看更多 »

年代新聞台

年代新聞台(英語:ERA NEWS,於NCC登記名稱為「era news年代新聞」),是台灣年代集團旗下的一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1996年開播至今。目前與同集團的壹電視新聞台內容共享。.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年代新聞台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二二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快樂聯播網

全景社區廣播電台股份有限公司(英語:Happy Broadcasting Co., Ltd.,簡稱:快樂聯播網、快樂電台、全景廣播電台,英語:HappyRadio),是以台灣台北市為總台的廣播聯播網,台呼是「快樂台灣,無限精彩」。.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快樂聯播網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英文: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NUA)簡稱臺北藝大、北藝大、北藝、藝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地區,以藝術、表演、人文研究、創作等科系為主的公立大學;前身為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簡稱國藝;英文: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NIA),於2005年~2013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國立大學。.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國立政治大學 · 查看更多 »

嘿嘿嘿案

嘿嘿嘿案,為2000年間發生在臺灣的一起新聞事件及訴訟案。2000年11月16日發行的《新新聞》第715期,以「鼓動緋聞,暗鬥阿扁的竟然是呂秀蓮」為題,對於甫當選就任的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做出不實報導。報導中指出,呂秀蓮曾於2000年11月13日晚間11時多以「嘿嘿嘿」的口氣於電話中告知《新新聞》有關總統府緋聞情事,而該緋聞的內容為當時甫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與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有曖昧關係。之所以被稱為「嘿嘿嘿事件」,是因為報導中說道,呂秀蓮於電話中以極為鎮定又神秘的語氣,緩緩說出:「總統府鬧緋聞,嘿!嘿!嘿!」 而報導出來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各種謠言甚囂塵上,其中不乏有認為是呂秀蓮對於陳水扁所進行的內鬥;另外在報導之後,甚至有親民黨與國民黨多位立委指責陳水扁亂搞男女關係、以童子軍治國。事後呂秀蓮召開記者會表示,其從未打過電話給《新新聞》,並且將對《新新聞》提出告訴。.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嘿嘿嘿案 · 查看更多 »

傳訊電視

傳訊電視網--絡有限公司(Chinese Television Network Inc.),簡稱傳訊電視、CTN,是1994年至2001年間曾經存在的一個以全球華人為目標觀眾的華語電視網,創辦人為香港商人--。 傳訊電視所屬「中天頻道」,是現今中天電視公司所屬中天新聞台的前身。.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傳訊電視 · 查看更多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視基金會、公共電視臺、公共電視、公視、PTS,為臺灣七家無線電視臺之一,是依據中華民國《公共電視法》而成立之獨立經營且全民共同擁有的的公共媒體,不受政府、任何政黨及利益團體控制。其於1990年開始籌備,至1998年7月1日正式開播,目前擁有3個電視頻道,並與中華電視公司共同組成臺灣公廣集團。 屬於公共服務性質的臺灣電視臺,除了依《公共電視法》成立的公視和同為公廣集團成員的華視和客家電視台外,尚有依《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成立的原住民族電視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屬)。但原視並非臺灣公廣集團成員。.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出版公司,全名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流,為臺灣相當--名之大出版社。1975年王榮文創辦獨資商號遠流出版社,1981年2月24日改組為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遠流出版公司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靜宜大學

宜大學(英語名:Providence University,簡稱PU;法語名:L'université Providence)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沙鹿區的天主教大學。ISEP(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國際學生交換計畫會員學校。106學年度註冊率92.89%。.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靜宜大學 · 查看更多 »

馬家輝

家輝(),生於香港,长于灣仔,父為資深報人馬松柏,曾任广告方案、杂志记者、报社编辑、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亦為台灣問題研究員;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亦為台灣及香港報刊專欄作家,並有多本著作結集出版。其偶像為李敖、與梁文道、繆雨、胡菊人等。.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馬家輝 · 查看更多 »

許信良

許信良(),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今桃園市中壢區)。许信良是台湾早年反对派运动重要領導人与代表人物之一。许信良曾先后担任台湾省议会议员、桃園县縣長、民主进步党主席和总统府资政。.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許信良 · 查看更多 »

許錫謙

許錫謙,臺灣花蓮人,二二八事件時,因發動反貪污示威,遭到國民黨政府設局謀殺。作家楊照的外祖父。.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許錫謙 · 查看更多 »

賴和

賴和(),台灣彰化人。原名賴河。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賴和 · 查看更多 »

蔡国强

蔡国强()是一位中国艺术家。.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蔡国强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縮寫常作CKHS,簡稱建國中學、建國高中、建中,舊稱台北建國中學,為一所公立高級中學。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南海學園正對面。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一中、三中及四中。 該校校友涵蓋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蘇有朋、黃國倫、辰亦儒、吳思賢等演藝明星等各領域人物。科技界則包含曹興誠、黃崇仁、張凱鈞等企業領導人。公益領域則有社會企業家胡庭碩、陳慕天、徐凡甘 該校設有數理資優班、人文社會資優班、科學班、及體育班;其體育班曾培育出多位臺灣體育好手,包含網球界前亞洲球王盧彥勳。.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民進黨 · 查看更多 »

洪醒夫

洪醒夫(),彰化縣二林鎮人,原名洪媽從,意為順從媽媽的乖小孩,同學私底下叫他洪毛。另有筆名司徒門、馬叢、洛堤、林邊,被譽為農民作家,有田莊作家之稱。畢業於台中師專,曾擔任小學教師,由於被學生暱稱為毛毛蟲,覺得不雅,所以改名為洪醒夫。.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洪醒夫 · 查看更多 »

明日報

《明日報》(英語:Tomorrow Times)是台灣第一個完全數位化的電子報,也是世界第一間只在網路提供服務、沒有實體業務的電子報,2000年2月15日創刊,網址為「www.ttimes.com.tw」。因為資金不足,以及台灣在當時尚未有足夠的網路族群與網路服務,於2001年2月21日停刊。.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明日報 · 查看更多 »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新!!: 楊照 (台灣作家)和新新聞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