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東望洋炮台

指数 東望洋炮台

東望洋炮台(Fortaleza da Guia),又稱松山炮台、東望洋山炮台,是位於澳門半島最高點東望洋山的炮台,為澳門現存最古的西式炮台之一,與聖母雪地殿、東望洋燈塔共同名列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2005年做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東望洋炮台除數座炮台堡壘外,還有由四组隧道組成的防空洞。東望洋炮台範圍包括兩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東望洋燈塔和聖母雪地殿教堂。在此可俯瞰澳門全景和珠江口的景色。.

15 关系: 大炮台世界遗产珠江炮台聖地牙哥炮台聖母雪地殿聖母雪地殿教堂防空洞東望洋山東望洋燈塔松山市政公園澳門澳門半島澳門炮台澳門歷史城區

大炮台

澳門的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澳門大炮台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1623年至1740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此軍事禁區在1966年解禁,向公眾開放為旅遊景區。大炮台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澳門氣象局於1996年遷至氹仔。大炮台曾分別於1992年、1993年及1996年進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

新!!: 東望洋炮台和大炮台 · 查看更多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新!!: 東望洋炮台和世界遗产 · 查看更多 »

珠江

江,或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後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以在广州市内段的江中旧有一洲岛名海珠石,所以得名珠江。 舊時,珠江廣州段江面寬闊,故廣州人喜歡稱呼珠江為「海」,過江稱作「過海」,江邊叫「海皮」。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持這種俗稱。.

新!!: 東望洋炮台和珠江 · 查看更多 »

炮台

台,又作砲台,是指裝備火炮的軍事建設。作為永久形式的炮台,通常作為防禦性工事,且較為堅固,並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火炮,其中沿岸建設,發揮岸防作用的炮台,又被稱為沿岸炮台。然而,亦有為數不少的炮台形式與此相反,例如17世紀的歐洲曾出現用作進攻要塞,軍隊只用土堆、堡籃建設而成的炮兵陣地。.

新!!: 東望洋炮台和炮台 · 查看更多 »

聖地牙哥炮台

聖地牙哥炮台(Fortaleza de São Tiago da Barra,或稱媽閣炮台、西灣炮台)是位於澳門民國大馬路,內港的入口處,是澳門舊日軍事防衛系統聖地牙哥古堡的一部份。1981年古堡壘改為五星級酒店,並在亞太區旅遊協會的文物建築再利用評比中獲得優異獎。 在過去,聖地牙哥炮台與大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在炮台中,有一小教堂奉祀大雅各伯。相傳如果守堂士兵忘記為其擦靴會被劍敲一下頭。.

新!!: 東望洋炮台和聖地牙哥炮台 · 查看更多 »

聖母雪地殿

聖母雪地殿(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是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小教堂。聖母雪地殿教堂位於東望洋炮台的東望洋燈塔旁邊,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澳門的社團評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新!!: 東望洋炮台和聖母雪地殿 · 查看更多 »

聖母雪地殿教堂

#重定向 聖母雪地殿.

新!!: 東望洋炮台和聖母雪地殿教堂 · 查看更多 »

防空洞

防空洞(Air-raid shelter,或稱人防地下室)是一種用來防備空襲及保護平民的軍事掩體。其它原有地下建築,如地鐵車站、隧道、地窖、地下室、鐵路拱門等亦作為防空洞使用。這類構築低於地面,而且受特別堅固,能夠支持以上的建築物重量,因此特別適合用作保護人民受到空襲襲擊。在核武發展出來後,有些防空洞加上了防止核武攻擊的設計。.

新!!: 東望洋炮台和防空洞 · 查看更多 »

東望洋山

東望洋山(Colina da Guia),俗稱松山,是澳門半島最高的山岳,海拔,南連若憲山。山名「東望洋」乃相對於西望洋山而言,葡萄牙語稱呼則源自供奉於山上教堂的「」態像(Nossa Senhora da Guia;或譯「指引聖母」)。 古稱琴山(因其形似臥琴),原為一荒蕪山崗,東面臨海。1622年建成炮台,旁側另建有教堂與燈塔,其中燈塔為遠東同類建築最古者,澳門的經緯度座標就是根據該燈塔的座標而定,現今這3座建築均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19世紀澳葡政府在此廣植松樹,故被稱為松山。後更開闢公園,成為澳門重要市肺。1920年代東麓填海成新口岸,至今廣廈林立。 每年一度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賽道經過東望洋山海邊馬路,稱為東望洋賽道。山下有松山隧道連接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和新口岸。.

新!!: 東望洋炮台和東望洋山 · 查看更多 »

東望洋燈塔

東望洋燈塔(Farol da Guia,俗稱:松山燈塔),是一座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三大名勝古蹟之一。1992年,東望洋燈塔獲評為澳門八景之一。在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新!!: 東望洋炮台和東望洋燈塔 · 查看更多 »

松山市政公園

松山市政公園(Parque Municipal da Colina da Guia,Guia Municipal Park)是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的多功能公園。.

新!!: 東望洋炮台和松山市政公園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東望洋炮台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半島

澳門半島(Península de Macau)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區域)之一,是澳門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門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新!!: 東望洋炮台和澳門半島 · 查看更多 »

澳門炮台

澳門炮台是位於澳門境內各地區的炮台,為昔日維持地區安全的軍事設施。澳門的炮台在密度與數量方面,堪稱大中華地區最多炮台的地方。現今各澳門炮台已全部退役,大部分已被拆卸或被改建,餘下的均成為澳門境內的古老建築物。 澳門的各炮台沒有劃一的設計,所能裝設的大炮數量亦沒有劃一的規定。由於大炮射程不一,不同地區的炮台會與其他地區的炮台 (部分有城牆相連)共同組成軍事火力防禦網,維護防禦地區之安全。炮台除裝設大炮外,通常都設有兵營、監視亭、軍火庫等軍事設施。.

新!!: 東望洋炮台和澳門炮台 · 查看更多 »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半島區域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5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新!!: 東望洋炮台和澳門歷史城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東望洋山炮台松山炮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