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東方影業

指数 東方影業

東方影業(Oriental Film Company)是一家位於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電影製作公司,由華裔商人曹星漢在1940年創辦,在1941年解散之前曾製作4部黑白電影。該公司製作的所有電影都放映到了1950年代,不過現在可能都已經散佚。該公司的電影都由楊章生或蘇丹·烏斯曼·卡林執導,並為達莉亞和蘇莉普等演員的演藝生涯拉開序幕。 東方影業在東印度群島電影業復甦期間成立,並於1940年7月發行第一部電影《馬塔蘭的短劍》。這部電影由楊章生的妻子楊菲菲主演,賣點是她身為舞台劇演員的名氣。之後該公司又發行了另外3部電影,這些電影的目標觀眾都是低下階層,而且還配有大量格朗章歌曲。該公司最後一部作品是1941年的《血的呼喚》,該片在楊章生、楊菲菲轉投大華影業之後完成製作。東方影業最後因為未能收回租借--由荷蘭人擁有的片場所需的成本而結業。.

24 关系: 印尼電影資料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亞華人大萧条帝汶五色五色 (電影)弗雷德·楊現代標準漢語硝化纤维荷屬東印度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血的呼喚馬塔蘭的短劍黑白雅加达杨姓楊章生泗水商報泉漳片朱拜達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散失電影

印尼電影資料館

印尼電影資料館(Sinematek Indonesia,簡稱Sinematek)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印尼)雅加達的電影資料館。該館於1975年由和創立,是東南亞首座電影資料館,也是印尼唯一一座電影資料館。印尼電影資料收藏了大約2700部電影,當中大部分都是印尼電影;此外該館也收藏了不少參考文獻。自2001年起,該館一直未能籌措足夠的經費。.

新!!: 東方影業和印尼電影資料館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東方影業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亞華人

华裔印度尼西亚人(Tionghoa-Indonesia)是指居住於或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华人,源自於過去數百年來自中國南方的移民。华裔印尼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時間,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根據研究,华裔印尼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向东南亚的移民潮。第一次可以追溯到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第二次是鸦片战争前后,第三次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前两次进入印度尼西亚的移民通过联姻或逐渐被同化后变成了creolised或huan-na(閩南話:番仔),被称作峇峇娘惹。而最後一次的移民因為還保留着中華文化,被称作新客(Cina Totok)。 大多数的移民是劳工或从事贸易的商人。在荷兰的殖民政策下这些中国移民很难获得土地,加里曼丹(旧为婆罗洲)西部是唯一一个有相对大量中国农民的地区。华裔印尼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干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 印尼語稱中國為Tiongkok、Tionghoa,即源自閩南語「中國」、「中華」發音。.

新!!: 東方影業和印度尼西亞華人 · 查看更多 »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新!!: 東方影業和大萧条 · 查看更多 »

帝汶

帝汶為馬來群島南端的島嶼,東部為獨立國家東帝汶,西部為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的一部份(又稱西帝汶)。 帝汶岛是檀香的重要产地,很早就被中国古籍提到。《诸番志》称其为“底勿”,《岛夷志略》作“古里地闷”(“古”为“吉”之误,“吉里”意为“山”),《星槎胜览》作“吉里地闷”,《东西洋考》译作“迟闷”和“池闷”,《海岛逸志》译作“知汶”,《海录》译作“地问”。.

新!!: 東方影業和帝汶 · 查看更多 »

五色

五色可能是指:.

新!!: 東方影業和五色 · 查看更多 »

五色 (電影)

《五色》(Pantjawarna,:Pancawarna)是一部1941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電影。.

新!!: 東方影業和五色 (電影)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楊

#重定向 楊中義.

新!!: 東方影業和弗雷德·楊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東方影業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硝化纤维

硝化纤维(Nitrocellulose),学名纤维素硝酸酯,也称硝化棉、硝基纖維素,通常由棉絨纖維和木漿等纤维材料浸入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中制得,多數用于制作發射藥。与硝化甘油相比,比較稳定,安全,便于运输。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物,易燃且具有爆炸性,化学稳定性较差,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并放热,超过40°C时会加速分解,放出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硝化棉温升加剧,达到180°C时能发生自燃。硝化棉通常加乙醇或水作湿润剂,分别称作硝化棉酒棉或硝化棉水棉。一旦湿润剂散失,极易引发火灾。如果在装卸作业中存在野蛮操作,发生硝化棉装箱包装破损、硝化棉散落的情况。试验表明,包装破损时,在50°C下2小时乙醇湿润剂会全部挥发散失。易于导致仓储自燃。.

新!!: 東方影業和硝化纤维 · 查看更多 »

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裡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政府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二戰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軍兩千多人改名換姓,偽裝為當地人,他們幫助印尼訓練士兵與荷蘭作戰,又联合国向荷蘭施壓的緣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終荷蘭當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當選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新!!: 東方影業和荷屬東印度 · 查看更多 »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是指从1942年3月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一直保持着对印度尼西亚的占领。 日本的占领是第一次对于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统治的真正挑战—结束了荷兰的殖民统治—带来了大量的、异常的变革以及最终的分水岭,使印度尼西亚革命通过一种原本多半不可能实现的手段提前3年到来。Ricklefs (1991), p. 199.

新!!: 東方影業和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血的呼喚

《血的呼喚》(Panggilan Darah)是一部1941年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電影,由曹星漢出品,由擔任導演、編劇,並由東方影業發行。這部黑白電影由和主演,故事講述一對失去雙親的姊妹先在殖民地首府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設法謀生,後來到爪哇中部一家廠工作的經歷。 本片在爪哇中部一家孤兒院和兩家工廠取景,曾經在東印度群島和新加坡上映,在商業上還算成功。本片包括九首歌曲在內的配樂大受公眾好評,而電影中演員的演出也獲得影評的讚揚。雖然如此,不久後東方影業卻因為無法回本而與多元影業合併。這部電影至少在1952年8月仍然有戲院放映,但如今很可能已經散佚。.

新!!: 東方影業和血的呼喚 · 查看更多 »

馬塔蘭的短劍

《馬塔蘭的短劍》(Kris Mataram)是一部1940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電影,由楊章生執導,由和奧馬爾·羅德里加(Omar Rodriga)主演,講述一對出身懸殊的情侶被迫分開的故事。這是由楊章生執導的第一部長片,由東方影業製作;製片商要依賴楊菲菲身為舞台劇女演員的聲譽來吸引觀眾觀賞該片。這部電影可能已經散佚。.

新!!: 東方影業和馬塔蘭的短劍 · 查看更多 »

黑白

黑白是视觉艺术中一种单色光的形式。 黑白可以指黑白二色的艺术品,但通常被称为“黑白”的艺术品未必仅此二色,可能还包含从深至浅的灰色,即仅使用灰色系的艺术品。 黑白的英文为Black-and-white,缩写为B/W或B&W。.

新!!: 東方影業和黑白 · 查看更多 »

雅加达

雅加達(Jakarta),全稱雅加達特別首都地域(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現有人口10,187,595(截至2011年11月).

新!!: 東方影業和雅加达 · 查看更多 »

杨姓

楊姓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6。根據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楊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涉「姓」的論文上指出,楊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全球都有广泛分布,此外,杨姓也是隋朝君主的姓氏(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杨姓起源于古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周宣王将儿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此说之杨姓起源矩今也约2600多年历史。 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楊」稱作「木易楊」;但實際上「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音同陽)。.

新!!: 東方影業和杨姓 · 查看更多 »

楊章生

楊章生(Njoo Cheong Seng;)是一名閩南裔印尼華人作家、電影導演。筆名Monsieur d'Amour,一生創作超過200則短篇故事、小說、詩歌與舞台劇等,並曾執導11部電影。擁有四段婚姻,並曾在東南亞巡迴演出多年。.

新!!: 東方影業和楊章生 · 查看更多 »

泗水商報

《泗水商報》(Soerabaijasch Handelsblad)是考爾夫公司(Kolff and Company)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泗水發行一份的荷蘭文大報。 泗水報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36年荷蘭文報章《泗水廣告報》(Soerabaijasch Advertentieblad)的出版。《泗水商報》在1853年創刊,當時報章的名稱是《東方郵報》(De Oostpost);這份報章是第二份在泗水刊印的報章。雖然該報在創刊初期只刊登廣告,不過報章隨後也開始刊登新聞和公眾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影評和書評)。 該報在1865年改稱《泗水商報》,並一直沿用這個名稱,直至報章在1942年日本佔領荷屬東印度後停刊為止。雖然該報在發行期間一直採用公曆紀年,不過從1942年5月17日至6月6日期間(當時為佔領時期,佔領時期持續到1945年才結束),該報曾一度改以皇紀為紀年法。 《泗水商報》在1945年以《新報》(Nieuwe Courant)的名義復刊,並曾於1946年以「聯軍民政管理署機關報」的名義發行。及至1951年,該報又改稱為《新泗水商報》(Nieuw Soerabaiasch Handelsblad),直至1957年報社才因為印尼政府在荷屬新幾內亞主權衝突期間把荷蘭人在印尼的財產收歸國有而停刊。 荷蘭皇家圖書館已完成對在1865年至1908年和1929年至1942年這兩段期間刊印的《泗水商報》發行版進行的掃描工作,這些報紙的掃描本可以從荷蘭文報紙資料庫Delpher.nl存取。.

新!!: 東方影業和泗水商報 · 查看更多 »

泉漳片

泉漳片 ,也稱為泉漳閩南語、泉漳話、漳泉話、闽台片周长楫;欧阳忆耘 (编),《厦门方言研究》, 页 3; 211,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是闽语系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闽南地区和臺灣地区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閩台片闽南语是现代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及具有最大影響力的閩語,以厦门話和臺灣话通行腔作为代表。狹義的閩南語所指的是閩台片的閩南語。 泉漳片緣起於中國福建南部,除分布於閩南本土,也廣泛流行於臺灣、廣東海陸豐、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許多閩南移民與其後裔的居住地。 泉漳片閩南語在中國福建通稱為閩南話,在臺灣為臺語,臺灣話或臺灣閩南語,在东南亚国家又被称为福建話。泉漳片閩南語與潮州話有十分親近的關係。除此方言之外,福建境內仍有包含了其他的閩南語方言的漢語族閩語支的語言之存在。.

新!!: 東方影業和泉漳片 · 查看更多 »

朱拜達

《朱拜達》(Zoebaida)是一部1940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愛情片,由楊章生執導,並由楊菲菲主演,這也是蘇莉普參演的首部電影。該片以帝汶島為故事背景,拍攝工作則在一家由荷蘭人擁有的片場進行,並於27天內完成。這部如今可能已經散佚的電影所獲得的評價很一般。.

新!!: 東方影業和朱拜達 · 查看更多 »

海峡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對於馬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星加坡)、檳城和馬六甲(麻六甲)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組成,因此被当时當地華人稱為三州府或者叻嶼呷,之後海峽殖民地涵蓋範圍及於天定及納閩。.

新!!: 東方影業和海峡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東方影業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散失電影

,指在任何工作室的档案、私人收藏或公共档案都没有保存的电影。.

新!!: 東方影業和散失電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