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賢妃

指数 李賢妃

李賢妃可以指:.

6 关系: 高麗文宗李贤妃 (明太祖)李贤妃 (明仁宗)李春鷰朱元璋明仁宗

高麗文宗

麗文宗(;),諱王徽(),字燭幽,高麗國的第十一任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在位37年,初名王緖()。死後廟號文宗,諡號剛定明大章聖仁孝大王,葬於景陵。.

新!!: 李賢妃和高麗文宗 · 查看更多 »

李贤妃 (明太祖)

李贤妃,明朝初期妃嫔,明太祖朱元璋妃。.

新!!: 李賢妃和李贤妃 (明太祖) · 查看更多 »

李贤妃 (明仁宗)

贤妃李氏(?—?),明仁宗朱高炽嫔妃之一。 李氏是朱高熾早年的姬妾,生朱瞻飐,朱瞻垠,真定公主。朱高熾即位,冊封她為賢妃。次年明仁宗崩,李賢妃被特恩免殉葬。 李賢妃去世後,葬在金山。.

新!!: 李賢妃和李贤妃 (明仁宗) · 查看更多 »

李春鷰

李春鷰(閩東語:Lī Chŭng-iéng;閩南語:Lí Chhun-iàn;)為闽康宗王继鹏(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鷰本为王继鹏的父亲惠宗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通姦,因此永和元年(935年)六月,王继鹏向皇后陳金鳳求助,说服王延钧将李春鷰赐给王继鹏。十月十九,王继鹏与李倣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改名王昶,封李春鷰为贤妃。次年(936年)三月,改元通文,再封李春鷰为皇后。 当时原王审知(王昶祖父)的亲军“拱宸都”、“控鹤都”因赏赐不如王昶自己的亲军“宸卫都”而屡有怨言。通文四年(939年)闰七月十二,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昶怀疑他们对皇宫纵火,恐惧之余遂先发难,迎皇叔王延羲进宫,并攻击王昶,王昶逃亡后为追兵所获,与李春鷰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弟王继业所杀。.

新!!: 李賢妃和李春鷰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李賢妃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熾(),或稱洪熙帝,明成祖長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達外孫,明朝第四代皇帝。 洪武年間,被封為燕世子。靖難之役中,仁宗負責鎮守北平,并成功抵禦李景隆率領的中央軍圍攻。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屢次北伐中,擔任監國職位,實際負責國家政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繼承皇位,年號“洪熙”,在位期間,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與調整,國家富足。仁宗與子明宣宗在政治用人、行政處理上,均為後世所称善,史稱“仁宣之治”。.

新!!: 李賢妃和明仁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