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春鷰

指数 李春鷰

李春鷰(閩東語:Lī Chŭng-iéng;閩南語:Lí Chhun-iàn;)為闽康宗王继鹏(王昶)的皇后,福建福州人。李春鷰本为王继鹏的父亲惠宗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通姦,因此永和元年(935年)六月,王继鹏向皇后陳金鳳求助,说服王延钧将李春鷰赐给王继鹏。十月十九,王继鹏与李倣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改名王昶,封李春鷰为贤妃。次年(936年)三月,改元通文,再封李春鷰为皇后。 当时原王审知(王昶祖父)的亲军“拱宸都”、“控鹤都”因赏赐不如王昶自己的亲军“宸卫都”而屡有怨言。通文四年(939年)闰七月十二,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昶怀疑他们对皇宫纵火,恐惧之余遂先发难,迎皇叔王延羲进宫,并攻击王昶,王昶逃亡后为追兵所获,与李春鷰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弟王继业所杀。.

17 关系: 十月十九宫女七月十二皇后王延羲王延鈞王繼鵬王昶福州市福建置閏資治通鑒閩東語闽南语通文陳金鳳李皇后 (王延羲)

十月十九

十月十九,农历十月第十九天。.

新!!: 李春鷰和十月十九 · 查看更多 »

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侍女,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在不同的国家、朝代,宫女主要的职能是为君主及其家庭的做杂役,以及为皇家提供音乐、舞蹈等娱乐。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宫女被视为君主的准妾室。宫女被君主临幸后,一般会进行册封,获得妃嫔的位号。中国历史上,亦有宫女被皇帝临幸后,雖被視為皇帝的妾室,但未受册封為妃嬪的例子,如明朝的戴银娘、胡氏等人。有些更沒有妾室地位,只維持宮中僕役身份。 宫女的来源可能是强制,例如奴隶、战俘、罪犯或其眷属,或君主从民间选女。也有一些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明代宣宗起秀女多選幼女,養之教之,以禮教陰禮御婢。.

新!!: 李春鷰和宫女 · 查看更多 »

七月十二

七月十二,农历七月第十二天。.

新!!: 李春鷰和七月十二 · 查看更多 »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新!!: 李春鷰和皇后 · 查看更多 »

王延羲

闽景宗王延羲(福州話平话字:Uòng Iòng-hĭ;),继位後改名王曦,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子,王延翰、王延鈞之弟,王繼鵬之叔。.

新!!: 李春鷰和王延羲 · 查看更多 »

王延鈞

閩惠宗王延鈞(Uòng Iòng-gĭng,Ông Iân-kun),(),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五代時期閩國第一代稱皇帝的君主,926年至935年在位。.

新!!: 李春鷰和王延鈞 · 查看更多 »

王繼鵬

闽康宗王繼鵬(閩東語:Uòng Gié-bèng;閩南語:Ông Kè-phêng;),後改名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的嫡出次子,母親是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

新!!: 李春鷰和王繼鵬 · 查看更多 »

王昶

王昶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李春鷰和王昶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新!!: 李春鷰和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新!!: 李春鷰和福建 · 查看更多 »

置閏

置閏是一些曆法中插入閏日、閏週、或閏月、以使曆法能跟隨季節或月相。陰陽曆可能會需要插入閏日和閏月。.

新!!: 李春鷰和置閏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李春鷰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閩東語

闽东语(buc)是漢語族閩語支的一種語言,通行於中國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東)以及浙江東南部部分縣域。在中國大陸,閩東語被當做漢語的一種方言,因此又被称为闽东方言。 福州和寧德的使用者將該語言稱爲平話(buc),意思是“平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浙江泰順、蒼南一帶的使用者,則將其稱之為「蠻講」、「蠻話」或「蠻講話」。.

新!!: 李春鷰和閩東語 · 查看更多 »

闽南语

閩南語(bp),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中的一種,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今福建省南部區域),主要分布於現今的中國大陸閩南、廣東潮汕地區和廣西、浙江部份地區,以及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海外華人之間。闽南语在台灣與东南亚等地一定的影响。狭义的闽南语指福建南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通行的闽台泉漳片闽南语。闽南语分支之下再分为潮汕片、海陆丰片、龙岩片、头北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雷州片和海南片等方言。闽台泉漳方言作为主流闽南语 ,是闽南语系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片分。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闽台泉漳片闽南语是闽语支中占优势的语言,流通程度仅次于标准汉语 (普通话)。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於與闽台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於2017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4834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潮汕話、海南話)則是2710萬人(2013)。全球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臺灣,最常用臺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或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ló-uē)。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在中國大陸被官方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话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廈門話和台湾话混合优势腔取代。今日厦门话和台湾闽南语混合优势腔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中國大陸采用厦门话作为閩南语广播的标准音。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以及台湾闽南语电视节目和闽南语歌曲专门采用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闽南裔台湾人(尤其是城区地带)的闽南语腔调趋向于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

新!!: 李春鷰和闽南语 · 查看更多 »

通文

通文(936年三月-939年七月)是闽康宗王繼鵬的年号,共计4年。.

新!!: 李春鷰和通文 · 查看更多 »

陳金鳳

淑妃陳氏,本名陈金凤(閩東語:Dìng Gĭng-hông;閩南語:Tân Kim-Hōng;),闽惠宗王延钧第一任生前正式得立的皇后(第三任嫡妻)。福建福清人。陈金凤名义上的父亲是福建观察使陈岩,陈岩有断袖之癖,宠爱男色侯伦,母親陆氏是個美人,陆氏便與侯伦通姦,陸氏生下女兒陈金凤,陈金凤即为侯伦与陈岩妾陆氏所生的私生女。陈金凤原是闽王王审知的侍女,因陈金凤姿色豔美,玉肌滑肤,能歌善舞,風騷狐媚,并有诗才,擅玩乐,所以被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纳为妃子。陈金凤生下兒子王继镛,王延鈞窮奢極慾,荒淫好色,而陳金鳳也是個不知羞恥,輕佻放蕩的女人,每当更深夜间的时候,王延钧就和陈金凤喝得半醉半醒,裸程相拥,在偌大的床笫之间翻来滚去,表演各种各样的交媾姿态,引為笑樂,叫做“水晶秘戏”。 王延钧即位,封陈金凤为淑妃,龙启元年(公元933年)端午节,王延钧下令造彩舫(龍舟),每艘由二三十名穿短衣的宮女划龍舟競渡,王延鈞就和妃嬪一同乘坐大龍船觀賽,此時陳金鳳有感而發,作兩首《漁歌子·乐游曲》,命宫女同声歌唱。 永和元年(935年)二月,立陈金凤为皇后,陈金凤生性淫蕩,欲火太炽。在王延钧中风瘫痪,不能上朝,陈金凤遂独揽朝政,並包養情夫,與歸守明、李可殷通姦,淫亂後宮。陈金凤的亲戚陈匡胜、情夫李可殷,得罪了王延钧的嫡次子福王王继鹏、皇城使李仿(王继鹏宠妾李春鷰的义兄)。李仿打死了李可殷。陈金凤在王延钧面前状告王继鹏和李仿。王延钧大怒要处置他们,十月十九,王继鹏纠合李仿抢先发动兵变,将继母陈金凤、胞弟王继韬和父亲王延钧一齐杀死。 福建民间称陈金凤为“万安娘娘”。.

新!!: 李春鷰和陳金鳳 · 查看更多 »

李皇后 (王延羲)

李皇后(),闽景宗王延羲的皇后,坚牢塔石刻称为“大閩國--李氏十九娘”,司空李真之女。 永隆四年(942年)正月,被册立为皇后。李皇后嗜酒貪杯,刚愎自用,王延羲对她又宠又怕。之後王延羲宠爱尚贤妃,並生下兒子,李皇后非常妒忌。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帮助王延羲杀先帝王继鹏夺得皇位,因王延羲杀戮大臣而想弑君自保。李皇后欲弑王延羲而立自己的兒子王亚澄为皇帝,联络朱文进、连重遇。永隆六年(944年)三月十三日,李真得病,王延羲探病,在路上被朱文进所杀,朱文进背叛了李皇后,没有拥立王亚澄,而是自立为帝,并屠杀王氏宗族。.

新!!: 李春鷰和李皇后 (王延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