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琳山

指数 李琳山

李琳山(),台灣資訊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曾開發全球第一套華文語音辨識系統。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所長、IEEE電信學會亞太地區主席、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2 关系: 博士史丹佛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院士微軟國科會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硕士簡立峰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聯發科技華盛頓大學許聞廉计算机科学语音识别資訊工業策進會蘋果電腦Google民报洪小文教育部

博士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管理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醫生一樣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 然而,醫學博士及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然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 中国古代的“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 後來衍生為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新!!: 李琳山和博士 · 查看更多 »

史丹佛大學

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常直接稱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一所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學術聲譽和创业氛围而獲評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斯坦福大學於1891年由時任加州參議員及州長的鐵路大亨利蘭·史丹福和他的妻子創辦。這是為了紀念他們因傷寒而於16歲生日前夕去世的兒子()。其為男女及宗教自由的學校,在1930年代前所有學費全免。可是,1893年利蘭·史丹福的逝世及1906年對校園造成重大損毀的三藩市大地震,為該校帶來嚴重的財政困難後才開始收費。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任學校教務長的弗雷德里克·特曼全力支持校友與教職員的企業精神,希望能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本地工業,這也是現今硅谷的源流。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史丹福成為了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所在地,及其中一個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互聯網雛形)的起源地。 學校的校園位於矽谷的西北方,鄰近帕羅奧圖。校方的各個學術部門被歸入七所學術學院內,而包括生物保育區及加速實驗室在內的其他資產則設於主校區之外。此校同時為最富有的教育機構之一,並為第一所在一年內獲得超過十億美元捐款升幅的大學。 史丹福為一所擁有高住宿率及高選擇性的大學,當中的研究生課程較本科的多元化。該校也是馬丁路德金手寫原稿的保存地。史丹福學生透過36支代表隊參與不同的體育競賽,其為兩所太平洋十二校聯盟的私立大學之一。有關校隊曾奪得過104次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冠軍,成績於眾多大學中位列第二。自1994-95年起,其亦一直為全國大學體育競技董事杯的年度得主。 史丹福培養了不少著名人士。其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史丹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如:谷歌、雅虎、惠普、耐克、昇陽電腦等,這些企業的資金合計相等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系。共81名諾貝爾獎得主現或曾於該校學習或工作。.

新!!: 李琳山和史丹佛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新!!: 李琳山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中華民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但並非職務。.

新!!: 李琳山和中央研究院院士 · 查看更多 »

微軟

#重定向 微软.

新!!: 李琳山和微軟 · 查看更多 »

國科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科技部.

新!!: 李琳山和國科會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李琳山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原隸屬於工學院下,1997年8月成立臺大電機學院,2000年8月1日更名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其下分設電機學群及資訊學群。電機學群有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資訊學群包含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以及跨學群的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 相關單位有電信研究中心,奈米機電系統研究中心,綠色電能研究中心。.

新!!: 李琳山和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 查看更多 »

硕士

碩士(Master's Degree)是一種研究生學位,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掌握並專精於某一學術領域或職場專業。在主攻的學術領域中,合格的研究生必須要能同時瞭解學術理論與現實狀況,運用理論來分析、审辩式思维和專業運用知識。並且比學士更能解決複雜問題,擁有更加獨立和縝密的思考能力。.

新!!: 李琳山和硕士 · 查看更多 »

簡立峰

簡立峰(),生於台灣,學者與企業家,曾任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台灣大學教授,專長於資料搜尋。現任Google台灣區分公司總經理。.

新!!: 李琳山和簡立峰 · 查看更多 »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為IEEE,英文读作“i triple e”)是一个建立於1963年1月1日的国际性电子技术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擁有來自175個國家的36萬會員。 除設立於美國紐約市的總部以外,亦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擁有分會,並且還有35個專業學會及2個聯合會。其每年均會發表多種雜誌、學報、書籍,亦舉辦至少300次的專業會議。 目前IEEE在工業界所定義的標準有著極大的影響。.

新!!: 李琳山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 查看更多 »

聯發科技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有時非正式縮寫作MTK),簡稱聯發科,是一家為無線通信、高清電視、DVD和藍光提供系統級芯片解決方案的臺灣無廠半導體公司。公司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于臺灣新竹,在全球設有25個分公司和辦事處,2013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無晶圓廠IC設計商,2016年成為全球第三大。.

新!!: 李琳山和聯發科技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大學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縮寫為UW),一所位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大學,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系統之一。創建於1861年,是美國西岸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美國西北部最大的大學。在1990年的時候,華盛頓大學分別在位於西雅圖北邊的巴薩爾(Bothell)和位於西雅圖南邊的塔科馬(Tacoma)設立了巴薩爾校區和塔科馬校區。 2018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0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第13位,醫學與電腦科學研究所居全美頂尖(全美第1位,第6位)。諾貝爾獎得主14位。擁有超過500棟建築,26座图书馆,校地達兩千萬平方英尺,藏书达750万册。.

新!!: 李琳山和華盛頓大學 · 查看更多 »

許聞廉

許聞廉(WEN-LIAN HSU,),台灣資訊學者,現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任所長。.

新!!: 李琳山和許聞廉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用于解决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实现和应用它们的实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有时缩写为CS)是系统性研究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与应用的实用技术的学科。 它通常被形容为对那些创造、描述以及转换信息的算法处理的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討计算问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还有一些领域專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程式語言理論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而程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程式語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專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有时公众会误以为计算机科学就是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事业(比如信息技术),或者只是与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关,如玩游戏、上网或者文字处理。其实计算机科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去理解实现类似游戏、浏览器这些软件的程序的性质,更要通过现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程序或者改进已有的程序。 尽管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的名字里包含计算机这几个字,但实际上计算机科学相当数量的领域都不涉及计算机本身的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名字被提议出来。某些重点大学的院系倾向于术语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以精确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丹麦科学家Peter Naur建议使用术语"datalogy",以反映这一事实,即科学学科是围绕着数据和数据处理,而不一定要涉及计算机。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的科学机构是哥本哈根大学Datalogy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69年,Peter Naur便是第一任教授。这个术语主要被用于北欧国家。同时,在计算技术发展初期,《ACM通讯》建议了一些针对计算领域从业人员的术语:turingineer,turologist,flow-charts-man,applied meta-mathematician及applied epistemologist。 三个月后在同样的期刊上,comptologist被提出,第二年又变成了hypologist。 术语computics也曾经被提议过。在欧洲大陆,起源于信息(information)和数学或者自动(automatic)的名字比起源于计算机或者计算(computation)更常见,如informatique(法语),Informatik(德语),informatika(斯拉夫语族)。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曾经指出:“计算机科学并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天文学并不只是关于望远镜一样。”("Computer science is no more about computers than astronomy is about telescopes.")设计、部署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通常被认为是非计算机科学学科的领域。例如,研究计算机硬件被看作是计算机工程的一部分,而对于商业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部署被称为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然而,现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类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思想。计算机科学研究也经常与其它学科交叉,比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被认为比其它科学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些观察者说计算就是一门数学科学。 早期计算机科学受数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很大,如Kurt Gödel和Alan Turing,这两个领域在某些学科,例如数理逻辑、范畴论、域理论和代数,也不断有有益的思想交流。.

新!!: 李琳山和计算机科学 · 查看更多 »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語音辨識/言語辨別)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電腦語音識別(Computer Speech Recognition)或是語音轉文本識別(Speech To Text, STT),其目标是以電腦自動将人类的语音内容转换为相應的文字。与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语音识别技术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机器翻译及语音合成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复杂的应用,例如语音到语音的翻译。 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

新!!: 李琳山和语音识别 · 查看更多 »

資訊工業策進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英文譯稱: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III),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的一個財團法人機構,主要是為了推動臺灣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成立,一直以來即為中華民國政府資訊通訊相關政策之智庫,對於資訊相關政策法律制定均參與極深,其研究的項目均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典型的例子包括在1984年時,與臺灣13家資訊科技廠商簽定「五大中文套裝軟體」開發計畫,而「大五碼」(Big5)即是為「五大中文套裝軟體」所設計之中文內碼。 於1980年代資訊萌芽時期,亦參予開發中文電腦,致力推動臺灣使用電腦的普及、資訊產業的發展,以及在網際網路剛出現的1990年代初期,推動SEEDNet的成立,使其成為臺灣首家商業運作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 目前總部設於臺北市大安區科技大樓,另在臺北市松山區、南投市、高雄市,以及海外的日本等地皆設有辦事處。.

新!!: 李琳山和資訊工業策進會 · 查看更多 »

蘋果電腦

#重定向 蘋果公司.

新!!: 李琳山和蘋果電腦 · 查看更多 »

Google

Google有限公司(Google LLC;中文:谷--歌),是美国Alphabet Inc.的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搜索、云计算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Google由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因此两人也被称为“Google Guys”。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营公司的形式创立,目的是设计并管理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被称为“三驾马车”的公司两位共同创始人与出任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在此时承诺:共同在Google工作至少二十年,即至2024年止。Google的宗旨是“--”(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非正式的口号则为“不作恶”(Don't be evil),由工程师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所创,并得到了保罗·布赫海特的支持。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为“-”,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山景城。2011年4月,佩奇接替施密特擔任首席执行官。在2015年8月,Google宣布進行资产重组。重组後,Google划归新成立的Alphabet底下。同时,此舉把Google旗下的核心搜索和廣告業務與Google無人車等新兴业务分離開來。 据估计,Google在全世界的数据中心内运营着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每天处理数以亿计的搜索请求和约二十四PB用户生成的数据。 Google自创立起开始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并购事项与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公司核心的网络搜索业务。Google公司提供丰富的线上软件服务,如雲端硬碟、Gmail电子邮件,包括Orkut、Google Buzz以及Google+在内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的产品同时也以应用软件的形式进入用户桌面,例如Google Chrome网页浏览器、Picasa图片整理与编辑软件、Google Talk即时通讯工具等。另外,Google还进行了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开发。 --分析网站Alexa数据显示,Google的主域名google.com是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站点,Google搜索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域名下的多个站点(google.co.in、google.de、google.com.hk等等),及旗下的YouTube、Blogger、Orkut等的访问量都在前一百名之内。其中,社交网络服务Orkut于2014年9月关闭。.

新!!: 李琳山和Google · 查看更多 »

民报

《民报》,1905年由同盟会所创的大型政论实事机关刊物,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六、七万字,150页左右,内有铜板照片数张,还有少量广告,原为月刊,但由于经常脱期和中途停刊,至1910年2月终刊,共出26期。.

新!!: 李琳山和民报 · 查看更多 »

洪小文

洪小文(Hsiao-Wuen Hon,),生於台灣台北市,祖籍浙江宁波。資訊科學家,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曾任蘋果電腦APP-ISS部門技術總監、微軟語音產品部門首席技術架構師,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新!!: 李琳山和洪小文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

教育部是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也是指各國家(地區)的教育主管單位。.

新!!: 李琳山和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