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煥

指数 李煥

李煥(),字錫俊,漢口市人,曾經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總統府資政、教育部部長,並負責籌辦國立中山大學的在臺復校事宜,並任復校後首任校長等職,為中國國民黨的資深黨員,長期受到蔣經國的提拔。涉入國民黨二月政爭,失敗後淡出政壇。.

89 关系: 台灣省主席复旦大学官員宋楚瑜上海市中壢事件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中國青年救國團中國電視公司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中華民國教育部三芝區人中二月政爭張雲俞國華俞國華內閣在臺復校北投區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國立政治大學哥伦比亚大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王昇社会科学立法委員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精省美國環境保護署革命實踐研究院青輔會表字行政院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行政院院長馬英九馬樹禮許信良許水德高雄...資政趙守博趙金祁郝柏村閻振興邱創煥肺炎蔣經國臺北臺北市臺北榮民總醫院連戰連戰內閣考試院院長陳水扁TVBS李煥內閣李登輝李慶安李慶華校长桃園市桃園縣縣長桃園縣長榮民總醫院毛高文民主進步黨主席民進黨汉口潘振球朱匯森會議施啟揚政務委員教育学教育部國語辭典教授总理总统府 扩展索引 (39 更多) »

台灣省主席

#重定向 臺灣省政府主席.

新!!: 李煥和台灣省主席 · 查看更多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復旦,旧称復旦公學、國立復旦大學。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位于中国上海市,中國著名大學,名列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名单。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字面意思是“旦复旦兮(日复一日)”,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始设大学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2000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今天的复旦大学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中山、华山等11家附属医院以及复旦附中等若干所附属学校。.

新!!: 李煥和复旦大学 · 查看更多 »

官員

#重定向 官僚.

新!!: 李煥和官員 · 查看更多 »

宋楚瑜

宋楚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湘潭縣,現任親民黨主席,獲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臺北市政府首席顧問,2016年起擔任。1979至1984年擔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英語秘書,後陞任行政院新聞局長一職。蔣經國總統逝世,宋協調支持及反對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的派系,扮演安定國家的重要角色。此外,臺灣省政府精簡前,宋於1994至1998年曾任臺灣唯一的民選省長。 2000年選舉,首度參選總統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04年選舉,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與連戰搭配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12年選舉,再度參選總統取得2.77%的選票未能勝選。2016年選舉,三度參選總統並與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配取得12.84%的選票未能勝選。.

新!!: 李煥和宋楚瑜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李煥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壢事件

中壢事件,是197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由於中國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作票,引起中壢市市民憤怒,群眾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搗毀並放火燒毀警察局、警方發射催淚瓦斯以及開槍打死青年的事件。中壢事件被認為是臺灣民眾第一次自發性地上街頭抗議選舉舞弊,開啟爾後「街頭運動」之序幕。 《新新聞》於2014年訪問到一位自稱當年為警備總部的便衣憲兵,擔任教育班長,混在群眾裡面搞破壞,以及搧風點火鼓動群眾,帶六個兵縱火燒中壢分局跟中壢消防局,並帶兵將雲林、嘉義榮民之家的人頭資料抄過來入籍桃園縣,調了二十幾萬人的資料,投票當天由士兵代為投票的情事,並於事後得到三千元的加給金。.

新!!: 李煥和中壢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李煥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簡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或國民黨秘書長)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幕僚長,負責協調中央黨部的各項事務。中國國民黨於1929年3月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設立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為秘書處首長,綜理秘書處事務,首任秘書長為陳立夫。1938年3月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後,因應黨的體制由集體領導改為總裁制,秘書長改為承總裁之命,依中央執行委員會或其常務委員會之決議,掌理一切事務,成為黨的幕僚長。1952年10月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設立中央委員會秘書長一職。秘書長由中國國民黨主席提名,經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任命。.

新!!: 李煥和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 查看更多 »

中國青年救國團

中國青年救國團,簡稱救國團,為中華民國的社團法人組織。1952年成立的最初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部,由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兼任團長,蔣經國為首位主任,當時為帶有中央政府官方色彩的政治性組織,1969年脫離國防部,1989年改向內政部及臺北地方法院申請、登記為:「教育性、服務性與公益性之社團法人,服務對象主體是大專院校、高中職的學生。」2000年更名為中國青年救國團。如今,救國團的工作還包括接待遊客以及個人教育進修活動。.

新!!: 李煥和中國青年救國團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李煥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李煥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設立於1926年,原先隸屬於國民政府,1932年才改隸屬行政院;僑務工作隨著國家情勢及海外僑社的演變,不斷地調整、創新,並服務廣及海外各地僑胞。.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李登輝於1988年1月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後,蔣家執政時代結束,臺灣人首次出任國家元首,臺灣社會要求政治民主化呼聲日益高漲。1990年,第1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總統時引發三月學運,中華民國政府在1991和1992年完成國會議員全面改選後,民主進步黨與李登輝總統即開始推動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但因國民黨內保守派阻撓而未能實現。幾經折衝後,為避免於1994年12月即將首度民選的「臺灣省省長」引發葉爾辛效應,乃於1994年7月修改並凍結部分憲法,而於選舉總統和副總統時適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一改先前由國民大會代表間接選舉的方式,亦使直選總統與行政院長之權責關係類似法國第五共和之雙首長制。1996年3月23日,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即臺灣、澎湖、金門、與馬祖)舉行總統之首次直接選舉。, 條目撰稿人:政大歷史系薛化元教授, 台灣大百科全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光華雜誌, 2000.6.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簡稱總統府資政,是中華民國總統的顧問職位之一,設置於中華民國總統府之下,由總統遴聘之。過去分為「有給職」及「無給職」,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不再聘任「有給職」,資政以三十人為限,聘期不得逾越總統任期。資政為國建言,是總統就公共政策請益、諮詢之社會領袖。2010年9月1日修正《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第十五條後正式取消「有給職」,所有資政均為無給榮譽職。.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體育及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機關。.

新!!: 李煥和中華民國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三芝區

三芝區位於台灣新北市西北部,北鄰石門區,西北濱台灣海峽,西南連淡水區,東南連金山區及臺北市北投區。是第7、8、9屆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的故鄉。 本區除埔坪里、埔頭里人口密度大於2,000人/平方公里之外,其餘11里的人口密度均未滿500人/平方公里,顯示本區人口分布有過度集中之現象。.

新!!: 李煥和三芝區 · 查看更多 »

人中

人中(;字源於φίλτρον,意为“愛的部份”)是解剖學上的一個名詞,又稱上巴。指上顎骨左右兩部份在鼻下接合的部份。中國傳統針灸在人中有人中穴,屬於督脈。「人中」這個名詞雖然有「人」字,但基於相近的生理結構,其實大多數哺乳類動物均有「人中」,均指從鼻子到上唇間的部份。.

新!!: 李煥和人中 · 查看更多 »

二月政爭

二月政爭又稱李郝政爭是指中華民國(台灣)在1988年1月13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逝世後的一連串中國國民黨黨內及政治圈的權力鬥爭,主角為以當時繼任總統、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為首、支持改革及本省人為主的「主流派」,以及政治立場保守威權、外省人為主的「非主流派」。由於兩派的政治角力在1990年2月以後逐漸白熱化,因而得名。此次政爭也影響到後來中國國民黨的分裂。二月政爭也突顯蔣家及外省勢力在蔣經國逝世僅兩年便失去全權支配的影響力,本土力量至此主導台灣政治。.

新!!: 李煥和二月政爭 · 查看更多 »

張雲

張雲,字樂鍏,號子春,廣東省開平縣人,天文學家、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立法委員。.

新!!: 李煥和張雲 · 查看更多 »

俞國華

俞國華(),浙江省奉化縣人,與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及蔣經國同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因為與蔣中正份屬同鄉,進入其侍從室工作,後留學英美深造。1955年返臺從政。日後在財金方面大展長才,與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財政部長李國鼎、前主計長周宏濤等,並稱臺灣經濟奇蹟最關鍵的推手。1984年5月,行政院長孫運璿中風辭去院長職,俞國華以中央銀行總裁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身份,繼任行政院長。卸下院長職後,曾任總統府資政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俞先生逝世七年後,時任中央銀行總裁的彭淮南猶於正式場合,詳述俞國華於金融自由化、制度化與國際化方面,對國家貢獻隆崇的事蹟。 與俞飛鵬、俞濟時合稱為「奉化三俞」。.

新!!: 李煥和俞國華 · 查看更多 »

俞國華內閣

俞國華內閣組成於1984年6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在展開第二個總統任期後,任命時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俞國華為行政院院長,同時由俞國華組成內閣成員(行政院各部會局處首長),所有閣員並於6月1日上任。內閣成員以執政黨,即中國國民黨的黨員為主。 1988年1月13日,總統蔣經國逝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不久後又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俞國華受命繼續擔任行政院長,俞國華内閣因此成爲蔣經國内閣以後,中華民國史上第二個歷經兩任不同的總統的内閣。惟不同的是,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實際上已接掌中央權力並掌握政治實權,而俞國華僅是過渡性質,在李登輝接掌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權力後,李登輝掌握政治實權,俞國華隨即退居二線。俞國華1989年5月8日親自去總統府遞交辭呈。隨後於1989年5月18日內閣總辭。之後,同年6月1日,李登輝在官邸約見李煥,叫他準備組閣,李焕奉命组成新的内阁,成為李登輝所任命的第一個內閣團隊,名為李煥內閣。.

新!!: 李煥和俞國華內閣 · 查看更多 »

在臺復校

在臺復校,指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中國大陸部分學校的教職員工、校友等,在臺灣地區依照原本所屬之學院、學校的名義或組織,來重新開辦學校,其中從中學到大學都有。.

新!!: 李煥和在臺復校 · 查看更多 »

北投區

北投區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臺灣温泉史源頭在北投,於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温泉旅館「天狗庵」。。其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基隆河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 此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為櫻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李煥和北投區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是一所於1980年在臺灣高雄市复校的國立大學,前身為1924年由孫中山在廣州成立的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國大陸中山大學)。現設有6個學院,校園分據西子灣及東沙群島兩處用地。 該校以海洋學、管理學研究及高密度研究中心群著稱,匯聚大量智庫學者且受美日領事機構資助,亦為臺灣綜合大學系統、EUTW七校聯盟創始成員。.

新!!: 李煥和國立中山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

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係指國立中山大學「在台復校」的三十年運作歷史。.

新!!: 李煥和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新!!: 李煥和國立政治大學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新!!: 李煥和哥伦比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军队政治工作学

军队政治工作学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门学科。所謂軍隊政治工作,也時稱政治作戰、政戰體系、政工體系等,內容包括對軍隊內部的控管,及對敵心理作戰等。政戰(政工)制度源起於蘇聯共產黨在蘇聯紅軍中設置的政治委員,後期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紛紛仿效。一開始「軍隊政治工作」,主要作為軍隊裡的思想檢查工具。但隨著時代演進,政戰人員的角色也有所轉換。.

新!!: 李煥和军队政治工作学 · 查看更多 »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簡稱特考,是中華民國政府因應特殊性質機關需要及照顧身心障礙者、臺灣原住民族就業權益而比照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公務人員初等考試等舉辦的系列政府徵才考試。法源依據是《公務人員考試法》第6條第2項。及格任用者,服務6年內,不得轉調申請舉辦特種考試機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以外之機關、學校任職。 特考種類很多,有警察考試、身心障礙考試、原住民考試等,還有原名「基層公務人員考試」(基層特考)的「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因應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其民意機關用人需要而舉辦)。另外,關於司法人員的任用,譬如司法官、書記官、司法警察等,也是透過特考(司法特考)來選拔。 1996年之前,特考分為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考試。 特考甲等考試通過者直接取得簡任第十職等任用資格,實際職位包括「簡任專門委員」、「簡任視察」等,考取的名人有馬英九、蕭萬長、關中、城仲模、朱武獻、徐享崑、陳伸賢、朱明昭等;惟此考試不定期釋出極少量名額,受廣泛批評是「為權貴子弟量身打造的當官捷徑」,因此已全面停辦。 乙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三等。丙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四等。丁等特考現在的名稱是特種考試五等。 特種考試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考試,分別與高等考試二級考試、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普通考試、初等考試相當。(詳見《公務人員考試法施行細則》) 特種考試一等沒有舉辦。.

新!!: 李煥和公務人員特種考試 · 查看更多 »

王昇

王昇(),字化行,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江西龍南人,曾任駐巴拉圭共和國大使、國防部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政工幹部學校校長。.

新!!: 李煥和王昇 · 查看更多 »

社会科学

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種種现象。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社會科學起源於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內容包含了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犯罪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倫理學、藝術、社會工作學及法律學等與社會科學概論相關的一門學科。.

新!!: 李煥和社会科学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李煥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重定向 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新!!: 李煥和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 查看更多 »

精省

#重定向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新!!: 李煥和精省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李煥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環境保護署

境保護署可以指:.

新!!: 李煥和環境保護署 · 查看更多 »

革命實踐研究院

革命實踐研究院(簡稱革實院),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在台北市的常設組織,2000年至2017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國發院)。.

新!!: 李煥和革命實踐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青輔會

#重定向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新!!: 李煥和青輔會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李煥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李煥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秘書長

行政院秘書長,係行政院依《行政院組織法》規定設置之職位,由行政院院長任命,綜理行政院幕僚事務。.

新!!: 李煥和行政院秘書長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重定向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G.

新!!: 李煥和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新!!: 李煥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新!!: 李煥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馬樹禮

樹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官、知日派。 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菲律宾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政治外交系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5期、国防研究院第6期结业。民国37年2月,参加上海市选区的立法委员选举并当选。1982年獲頒明治大学榮譽博士。早年旅居南洋一帶(东南亚),曾在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担任「侨报」编辑、总编辑(如印尼中華商報社長),以及「侨校」教员、主任、校长等职(如馬來亞柔佛新山寬柔學校校長)。 曾任臺北駐日本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亞東關係協會代表)、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其副秘書長為宋楚瑜及馬英九)、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理事會主任委員。 1987年7月卸任,翌年初当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委。曾多次赴美与中國大陆留学生、学者座谈,並曾邀请五位大陆留学生访臺。2000年4月曾回大陆地區扫墓祭祖。 馬樹禮通曉多國語言,包括英語、日語、马来語和印尼语等,岳父為顧祝同。 馬樹禮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以國民黨黨員身分支持脫離國民黨獨立參選的宋楚瑜,後因許多國民黨黨員反對處分馬樹禮而未遭黨紀處分。.

新!!: 李煥和馬樹禮 · 查看更多 »

許信良

許信良(),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今桃園市中壢區)。许信良是台湾早年反对派运动重要領導人与代表人物之一。许信良曾先后担任台湾省议会议员、桃園县縣長、民主进步党主席和总统府资政。.

新!!: 李煥和許信良 · 查看更多 »

許水德

許水德(),原籍澎湖縣,生於高雄市,但自稱是金門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任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長、高雄市長、台北市長、中華民國內政部長、駐日代表、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考試院長、世新大學董事等要職。許水德是蔣經國在政治上起用的第二批台灣本省籍青年。自創水車哲學。.

新!!: 李煥和許水德 · 查看更多 »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新!!: 李煥和高雄 · 查看更多 »

資政

资政,是中華民國、新加坡、緬甸等國的一項高級官銜,乃使退職之高级官員或者是德高望重者继续參預、輔助國政的崇高職銜。.

新!!: 李煥和資政 · 查看更多 »

趙守博

趙守博(),台灣彰化縣鹿港鎮草港人,中華民國當代政界人士,曾任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勞工委員會主委、行政院秘書長、臺灣省主席、總統府資政。.

新!!: 李煥和趙守博 · 查看更多 »

趙金祁

趙金祁(1930年7月1日─2016年2月2日),上海市南匯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教育博士,歷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軍訓教官、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長兼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國立中山大學教務長與校長,1987年至1992年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畢生關注國事,積極倡導求如的科學教育哲學理念。其子趙涵捷曾擔任國立宜蘭大學校長,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父子兩人共同擔任大學校長,傳為杏壇佳話。.

新!!: 李煥和趙金祁 · 查看更多 »

郝柏村

郝柏村(),字伯村、伯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鹽城縣(今鹽城市)郝榮村人,曾獲頒卿云勋章、青天白日勳章、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陸軍官校12期砲兵科畢業,於八年抗戰時擔任基層官兵、金門八二三砲戰時擔任最前線之砲兵指揮官,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在位最久的參謀總長,退伍後擔任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與副總統候選人。是繼陳誠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為其長子。 郝以反共急先鋒自居,支持三民主义統一中国。近年则在台灣努力倡導一個中國原则,且多次參加中國大陸官方活動,並曾大唱《义勇军进行曲》而引發爭議。他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性,并呼籲中共承認國民政府抗戰領導地位。2017年,以99歲高齡改信仰基督教,12月31日洗禮。.

新!!: 李煥和郝柏村 · 查看更多 »

閻振興

閻振興(Chen-Hsing Yen,),字光夏,河南汝南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水利學家。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在其任內,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

新!!: 李煥和閻振興 · 查看更多 »

邱創煥

邱創煥(),台灣彰化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歷任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台灣省主席、考試院院長等職,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家庭在皇民化運動時改姓岡田。 邱創煥為蔣經國提拔台籍菁英(「吹台青」政策),一批搭上順風車者早在1978年登上內政部長之位,在同為台籍的林洋港與李登輝中居於領先。主管警政署期間發生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事件等一連串白色恐怖相關事件。 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還曾因行政院長孫運璿中風,一度代理院長。直到因行政院副院長位子上過久,才被林李二人追過。邱創煥與李煥、郝柏村、馬英九等「法統派」主張採類似美國選舉人制度的「委任直選」(依憲法,國民大會原本設計即類似美國的選舉人票制度),而非獨派鼓吹的所謂「公民直選」。 邱創煥曾有意競選總統,後因已提名李登輝而作罷。後來在其回憶錄《服務的人生》中表示後悔,稱「對不起蔣經國」。.

新!!: 李煥和邱創煥 · 查看更多 »

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現發炎的症狀,主要是肺泡受到影響。肺炎常見的症狀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發熱及呼吸困難。症狀可能由輕微到嚴重不一。特別高齡的長者或新生兒可能會出現不典型的症狀。通常在治療開始後三天會逐漸好轉;然而,患者在未來一個月以上可能會感到疲倦。 肺炎通常是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偶爾會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另外藥品影響或者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造成肺炎。危險因子包括諸如囊腫性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部疾病,以及氣喘、糖尿病、心臟衰竭、具吸菸史,還有使咳嗽能力貧弱的中風、免疫抑制。肺炎往往是根據症狀以及理學檢查來判斷 -->。、血液測試,痰液都能幫助確認診斷。這個疾病可以依照感染的地點分類為社區、醫院、或醫護相關的肺炎。 疫苗可用於防止特定種類的肺炎 -->,其他預防包含多洗手和禁菸。治療方式則取決於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抗生素可用於治療細菌造成的肺炎 ,如果病人病情嚴重,通常會住院治療。當病人氧氣含量低時,會用。 全球每年約有4.5億人(全球人口的7%)罹患肺炎,每年約400萬人因此死亡。肺炎被十九世紀時的醫生視為「死亡統帥」。在二十世紀,抗體和疫苗的發明使存活率得以改善。然而,開發中國家居民、年老、年幼與慢性疾病患者,肺炎依然高居主要死因之一。由於肺炎經常縮短垂死之人的煎熬,因此被稱為「老人之友」。.

新!!: 李煥和肺炎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新!!: 李煥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李煥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李煥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總、北榮)(英語: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是一家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石牌的公立醫院,直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管轄,下轄蘇澳、員山、桃園、新竹、玉里、鳳林、臺東等7家榮民醫院分院。台北榮總的隔壁為國立陽明大學,雙方於醫學教學、研究方面有密切往來,並同組「榮陽團隊」,最知名之研究成果為完成了人類第四號染色體千萬鹼基定序的重大工程,也成功完成全世界首次的靈芝基因體定序。 在中華民國醫療衛生體制中,臺北榮總與臺中榮總、高雄榮總同列為最高等級的「醫學中心」。臺北榮總中正樓樓高23層,是石牌地區的地標之一。.

新!!: 李煥和臺北榮民總醫院 · 查看更多 »

連戰

連戰(),字永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陕西西安,祖籍台灣台南,祖父為臺南文人連橫,父親為連震東。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與中國國民黨主席。他是第二位台籍人士出任國民黨主席。親中媒體常在一些報導中尊稱他為連爺爺,被視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人物,與前後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關係密切。因眼睛罹患「畏光症」 ,於陽光下眨眼次數過於常人,成為其招牌動作。.

新!!: 李煥和連戰 · 查看更多 »

連戰內閣

連戰內閣(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是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所任命的第三任內閣團隊。後由蕭萬長內閣接任。連戰內閣是1987年解除戒嚴以來任期最長的內閣,四年任期內是李登輝兩任總統民調支持度的高原期。1996年連戰以行政院長身分被總統李登輝提名為副手,並順利當選副總統,成功幫助李登輝連任總統,並獲李登輝再任命兼行政院長,但因違反憲法副總統不得兼任行政院長的規定,於1997年8月31日內閣總辭。連內閣在外交、教育、醫療、設置官方網站皆有重大成就。外交上成功幫助時任總統李登輝到美國訪問,在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時,成功化解危機。推動教育改革,廣設大專院校,並推行學測取代聯考制度,高中職以下課本多元化選擇。推動全民健保,讓老百姓能平等使用健保。設置政府的官方網站,推動更便利的政府資訊服務。這些政策也是讓時任總統李登輝能擊敗對手總統候選人林洋港的主要因素。.

新!!: 李煥和連戰內閣 · 查看更多 »

考試院院長

考試院院長,是中華民國考試院的首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負責主管中華民國政府公務人員的人事考選及行政銓敘。 考試院院長任期為六年,先得由中華民國總統提名、經立法院投票同意後使得行使其職權。.

新!!: 李煥和考試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新!!: 李煥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TVBS

TVBS,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經營者之一,為台灣首家衛星電視台。1993年9月28日開播,結束了以往「老三台」於1962年至1992年間獨佔台灣電視廣播之壟斷局面。同時擁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TVBS新聞台、TVBS歡樂台、TVBS、TVBS-Asia(海外)、TVBS精采台(MOD)。 目前TVBS全頻道以HD高畫質製播,並率先將4K設備應用於戲劇拍攝與大型晚會轉播。.

新!!: 李煥和TVBS · 查看更多 »

李煥內閣

李煥內閣組成於1989年(民國78年)6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任命時為國民黨黨員的李煥為行政院院長,同時由李煥組成內閣成員(行政院各部會局處首長),所有閣員並於6月1日上任。內閣成員以執政黨,即中國國民黨的黨員為主。 民國79年5月初,李煥確定請辭閣揆,不料卻在5月2日從國民黨內部消息傳出李登輝將任命卸任軍職的郝柏村繼任閣揆的消息,同年6月1日,郝柏村內閣成立。.

新!!: 李煥和李煥內閣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李煥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慶安

李慶安(),中華民國台北市政治人物,生於臺北市,前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李煥之女,曾任中國國民黨籍及親民黨籍立法委員。李慶安為中華民國第一位遭查出擁有且隱瞞美國國籍的立法委員,並遭到註銷當選資格,法院一審詐欺罪名成立(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規定,民意代表不允許擁有雙重國籍;實務上,臺灣政治人物具雙國籍者一旦當選,一般會緊急申請註銷外國籍);二審出現大逆轉,高等法院改判無罪定讞。.

新!!: 李煥和李慶安 · 查看更多 »

李慶華

李慶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行政院長李煥之子,籍貫湖北省漢口市,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曾連任七屆立法委員,亦曾與其妹李慶安一同擔任立法委員。.

新!!: 李煥和李慶華 · 查看更多 »

校长

校長是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等各類學校內行政、業務等各方面的最高負責人。.

新!!: 李煥和校长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李煥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桃園縣縣長

#重定向 桃園市市長.

新!!: 李煥和桃園縣縣長 · 查看更多 »

桃園縣長

#重定向 桃園市市長.

新!!: 李煥和桃園縣長 · 查看更多 »

榮民總醫院

#重定向 榮民醫院.

新!!: 李煥和榮民總醫院 · 查看更多 »

毛高文

毛高文(),生於浙江奉化,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等職位。.

新!!: 李煥和毛高文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主席

民主進步黨主席,中華民國政黨民主進步黨創黨以來之歷任黨主席名單,黨主席任期為2年。2002年後修黨章,在執政時期,總統會兼任黨主席,以黨領政。最近一次黨主席的選舉為2014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現任黨主席為蔡英文,她於2014年5月28日上任。.

新!!: 李煥和民主進步黨主席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新!!: 李煥和民進黨 · 查看更多 »

汉口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口特别市存在。 在清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及中共建政初期,汉口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民国时期的汉口是绝无仅有地和上海共享荣耀的远东大都会,因位于长江沿岸,为交通枢纽,工商业极为发达,与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论坛报》称为“东方芝加哥”。由于租界林立,对外贸易频繁,新移民不断涌入,汉口现代化程度和城建规模远远领先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因此汉口也被广泛称为“大汉口”。 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大致是今天的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四个区所覆盖的范围。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分别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

新!!: 李煥和汉口 · 查看更多 »

潘振球

潘振球(),江蘇嘉定人。畢業於藍田師範學院教育學系,曾擔任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臺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主任,任內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提高臺灣人民教育水準。.

新!!: 李煥和潘振球 · 查看更多 »

朱匯森

朱匯森(),字仲蔚,江蘇省南通縣人,中華民國教育家、學者、社會活動家。.

新!!: 李煥和朱匯森 · 查看更多 »

會議

會議 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社交、公關、政治、意見交流、訊息傳播及溝通的活動,由兩位或多位人士參與。.

新!!: 李煥和會議 · 查看更多 »

施啟揚

施啟揚,臺灣臺中縣人,中國國民黨籍,曾任司法院院長,著名法學家。配偶為李鍾桂。.

新!!: 李煥和施啟揚 · 查看更多 »

政務委員

政务委员可以指:.

新!!: 李煥和政務委員 · 查看更多 »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新!!: 李煥和教育学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國語辭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中華民國教育部的一部大型辭典,目前最新版本是2015年12月推出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2013年起由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維護。.

新!!: 李煥和教育部國語辭典 · 查看更多 »

教授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日語、及韓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教師。.

新!!: 李煥和教授 · 查看更多 »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新!!: 李煥和总理 · 查看更多 »

总统府

总统府(或總統宮)是指总统等共和制國家元首的官邸或辦公室所在地,通常被視為一個國家的政治權力象徵。.

新!!: 李煥和总统府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