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李佩穎 (女演員)

指数 李佩穎 (女演員)

李佩穎,台灣歌仔戲生行演員,台灣春風歌劇團團員。清大社會學碩士,目前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博士班。小時候常常跟著阿嬤看電視歌仔戲,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對這門傳統藝術的愛好。1999年進入台大就讀,加入台大歌仔戲社,開啟了學習歌仔戲之路。師承林春發、李光玉、趙振華老師學習戲曲基本身段,並向歌仔戲資深藝人王桂冠、蔡美珠老師積極請益。2003年與台大、師大畢業生同好共組「台灣春風歌劇團」,以專業歌仔戲演員身份投身於戲曲世界。 非戲曲科班出身的李佩穎,曾於臉書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將曾經看戲的感受、留存心中那美好的無以名狀的感動,傳達給觀眾』,秉持著這份自我期許,參與演出的作品已多次獲選台新藝術獎,包括第十一屆評審團特別獎《亂紅/二分之一Q劇場》、第八屆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節目《雪夜客棧殺人事件/台灣春風歌劇團》、第七屆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節目《凍水牡丹/廖瓊枝與台灣國家國樂團》、第六屆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節目《新胡撇仔-威尼斯雙胞案/台灣春風歌劇團》。2010年因自覺習藝遇到瓶頸,想取經其他劇種的表演,於是申請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通過這一個專案得以到陝西省藝校(陝西省西安市)向梅花獎得主李小鋒老師學習秦腔。2個多月後粉墨登場演出秦腔代表性劇目《周仁回府》裡頭的『悔路』一折,獲得李小鋒老師肯定。回台後,將所學回饋給歌仔戲,2011年參考京劇《周仁獻嫂》(改編自秦腔《周仁回府》)改編成歌仔戲版本於「大稻埕戲苑」演出。.

目录

  1. 9 关系: 大稻埕中國戲劇梅花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秦腔生 (中國戲曲)歌仔戲演員

大稻埕

大稻埕(Tōa-tiū-tiâⁿ,Twatutia或Dadaocheng),雅稱稻江、稻津,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稻埕)而得名。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此地的商業活動。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碼頭交易逐漸興起。十年(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後在臺北市區逐漸向東發展中人口大量外移,成為臺北市外圍的老舊市區。.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大稻埕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簡稱梅花獎,第23屆起又名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1983年發起的全國性大型評獎,是中国大陆戏剧演员的最高奖项。 第1屆(1984年)到第22屆(2005年)是每年評選。第23屆(2007,第1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起改為每2年評選,2009年起修改《梅花表演奖评奖细则》。.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中國戲劇梅花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英文: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NUA)簡稱臺北藝大、北藝大、北藝、藝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地區,以藝術、表演、人文研究、創作等科系為主的公立大學;前身為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簡稱國藝;英文: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NIA),於2005年~2013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國立大學。.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新竹清華,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原建於北平市,1956年於臺灣新竹市復校,與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有9個學院、17個部門和22個獨立研究院所。該校之象徵物為梅花與紫荊,吉祥物為大熊貓,並於每年定期舉辦「清華紫荊季」活動。 該校之設置幾經更迭,並自國共內戰後由梅貽琦主導於1955年在臺復校。該校現為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成員。 該校校區內有北京清華二校门的等比例縮小複製品,象徵兩校之間淵源深厚、一脈相承。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現雙方合作提供MOOC課程、學術訪問制度及雙聯學位課程,並與廈門市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促進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在美國的清華校友會亦同時為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之校友服務。 2017年,QS排名中,清大為世界第151名。2016年,ARWU排名中,清大落於世界第301至400名區間。.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國立清華大學

秦腔

腔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西秦戲」、“梆子腔”,俗称“桄桄子”(象梆子聲),是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声腔体系。秦腔開创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秦腔

生 (中國戲曲)

生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比较文雅的男性角色,各个剧种有所不同,但比较一致的大概分为如下几种:.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生 (中國戲曲)

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語(臺灣腔、廈門腔、漳州腔、泉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歌仔戲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查看 李佩穎 (女演員)和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