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 关系: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千克,宇宙速度,公里,固態火箭,固態火箭發動機,米 (单位),美國,運載工具 (航天),衛星,近地轨道,MGM-29飛彈,探险者1号,沃纳·冯·布劳恩,液氧,木星-C探空火箭。
- 1958年航天
- 美国运载火箭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CCAFS,以下简称基地)隶属于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第45航天联队,总部在帕特里克空军基地附近。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是东方实验靶场的主要部分。 CAST 1999, p. 1-12.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查看 朱諾1號運載火箭和千克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cosmic velocity),是指物體從地球出發,要脫離天體重力場的四個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統稱。計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 航天器按其任務的不同,需要達到這四個宇宙速度的其中一個。例如人類第一個發射成功的星際探測器月球1号就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擺脫地球重力。而旅行者2号則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才能離開太陽系。 宇宙速度的概念也可应用于在其他天体發射航天器的情況。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公里
--亦稱--( → kilometre、),是一种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千米,是國際單位制之一,符號为km。.
查看 朱諾1號運載火箭和公里
固態火箭
#重定向 固體燃料火箭.
固態火箭發動機
#重定向 固體燃料火箭.
米 (单位)
-- --( → metre,),中國大陸和香港音譯為「--」(亦稱「公--尺」),台灣作「--」(口語偶稱「--」),舊譯「邁當」、「--達」。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經線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其后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从1983年至今,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朱諾1號運載火箭和美國
運載工具 (航天)
#重定向 发射载具.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查看 朱諾1號運載火箭和衛星
近地轨道
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又称低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近地轨道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一般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以称之为近地轨道。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绝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
MGM-29飛彈
MGM-29 中士导弹是美国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短程地对地导弹,该型导弹由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发。1962年被美国陆军用来取代MGM-5飛彈,1963年后被部署至美国以外。战斗部为W52型核弹头或者是高爆炸药,1977年,从美国陆军退役,被MGM-52导弹取代。 中士导弹还被用作侦查员(Scout)洲际导弹的第二级,改进后的中士导弹还被用作运载火箭发动机。例如朱诺C型火箭以及朱诺I型火箭。.
探险者1号
探险者一号(Explorer 1)是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纳尔角发射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晚于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和同年11月3日发射的携带小狗莱卡的第二颗卫星。 探险者一号卫星总重13.97千克,其中仪器重8.3千克,它的轨道近地点为360千米,远地点2520千米,114.9分钟绕地球一圈,每分钟围绕长轴自转50周。 卫星携带的仪器包括体格宇宙射线探测仪,三个外部温度探头,一个前部温度探头,一套微波背景探测器。探测结果数据通过一个60毫瓦的发射器以108.03兆赫频率和另一个10毫瓦的发射器以108.00兆赫的频率发射到地面接收站。 探险者一号最主要的发现是确定了地球外的磁辐射带,以分析探险者一号发回数据的衣阿华小组负责人詹姆斯·范·艾伦命名为范艾伦辐射带。探险者一号留在軌道上直到1970年,在它后来有一直跟著的探索者计划系列有90多個科研航天器。.
沃纳·冯·布劳恩
沃纳·马格努斯·马克西米利安·冯·布劳恩帝国男爵(Wernher Magnus Maximilian Freiherr von Braun,),德国/美国火箭专家,二十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曾是纳粹德国著名的V2火箭的总设计师,二战结束后,美国将他和他的设计小组带到美国。移居美国后,冯·布劳恩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NASA用以下的話來形容馮·布勞恩:「無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火箭科學家。他最大成就是在擔任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時,主持土星5号的研發,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達成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
液氧
液氧(常用缩写LOX或LO2表示)是液态的氧气。它在航天、潜艇和气体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液氧为浅蓝色液体,并具有强顺磁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通常气压(101.325 kPa)下密度1.141 g/cm³,凝固点50.5 K(-222.65 °C),沸点90.188 K(-182.96 °C)。 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1,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 由于它的低温特性,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化剂: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包括沥青。 在航天工业中,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通常与液氢或煤油(二者作为还原剂)搭配使用。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如V2(液氧-酒精)和R-7(液氧-煤油)。在作为推进剂时,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另外,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更清洁环保(肼类物质有剧毒)。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曾采用液氧,但这种配置很快被放弃了,因为液氧难于贮存,必须在发射前注入导弹燃料箱。这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降低,并容易被敌方发现。美国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来代替使用液氧的液体发动机,而苏联则在其液体导弹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贮存的肼(聯胺)类燃料。但由于液氧及其搭配推进剂的清洁高效,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包括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阿丽亚娜5号的第一级主发动机。 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容易引发事故。.
查看 朱諾1號運載火箭和液氧
木星-C探空火箭
木星-C探空火箭是一種探空火箭,又稱為丘比特-C型火箭或是天帝-C,曾用於1956年及1957年間3次亞軌道飛行任務中。 Category:运载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