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

指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船长(Benjamin Hornigold,),或称本·霍尼戈尔德,是一名18世纪的英国海盗。他的海盗生涯从1715年开始,直到1718年结束。之后他成为了一名海盗猎手,受巴哈马总督之命开始追捕以前的同伴。1719年飓风季期间,他的坐舰不幸触礁失事,本人也因此而丧命。.

25 关系: 南卡罗来纳州单桅纵帆船大西洋大英帝国大雅茅斯巴哈马伍兹·罗杰斯哈瓦那Circa獨木舟特赦牙买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馬德拉诺福克郡黑胡子船長金斯林英国暗礁查尔斯·范恩洪都拉斯海盗新普罗维登斯岛拿骚 (巴哈马)

南卡罗来纳州

南卡罗来纳州(State of South Carolina),簡稱南卡州,是美國東南方州份中的一州,曾是美國早期13州聯盟裡的南卡羅來納省(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在反抗英制高稅的美國獨立革命時期是重要的成員之一。本州的名稱來自於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人口約有472.4万人。 美國海軍以南卡罗来纳州命名過USS South Carolina戰艦。.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南卡罗来纳州 · 查看更多 »

单桅纵帆船

单桅纵帆船(Sloep,英文中則稱為「Sloop」),又称史路普帆船。单词原本来自荷兰语,是一种小型帆船。只有一根桅杆,单独一个前桅支索帆。其速度往往快于其它的许多小船,也称单桅快船。當此類船隻裝上火砲作為戰鬥用途時,通常稱為「單桅縱帆砲艦」(Sloop-of-war)。.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单桅纵帆船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雅茅斯

大雅茅斯(Great Yarmouth)是英格蘭諾福克郡的一個海濱城市,位於諾維奇以東。大雅茅斯自1760年開始是個海濱度假城市。.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大雅茅斯 · 查看更多 »

巴哈马

巴哈馬國(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简称巴哈马,是位於大西洋西侧廬卡雅群島上的一个島國,全國包含700座岛屿(以及小岛屿)和珊瑚礁。地處美国佛罗里达礁島群東南面,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和多米尼加以北,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东北部。其首都拿骚位于新普罗维登斯岛上。.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巴哈马 · 查看更多 »

伍兹·罗杰斯

伍兹·罗杰斯(英文:Woodes Rogers,)是一名英格兰船长、私掠者,并在后来成为了巴哈马群岛的第一位。罗杰斯的船舰曾经营救了被困孤岛的亚历山大·塞爾科克,丹尼尔·笛福后来将塞爾科克的故事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 Good liquor to sailors, is preferable to clothing.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伍兹·罗杰斯 · 查看更多 »

哈瓦那

哈瓦那(西班牙语:La Habana,旧称San Cristóbal de La Habana)为古巴的首都,主要城市以及商业中心。城市人口有240万人。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国家里最大的城市。城市分别向西和向南延伸,内有三个港口:Regla、Guanabacoa和Atarés。阿尔门达雷斯河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城市,注入佛罗里达海峡。它位于古巴的西北部海岸,被哈瓦那省包围,距离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南部仅90多海里(144 km)。地理位置是北纬23度8分、西经82度23分。 需要注意的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并不属于前哈瓦那省,而是单独成为古巴15个省份之一,名称就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哈瓦那市下分为15个(县)区(municipio)。在古巴及大部分拉美国家,municipio是基层地方政府。此外,哈瓦那(La Habana)一词在当地人的口中一般特指该城于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建的部分,即哈瓦那旧城(La Habana Vieja)以及后来建造的中哈瓦那(Centro Habana)。 西班牙腓力二世国王于1592年授予哈瓦那城市的封号,并于1634年由皇家頒佈其"通往新世界的钥匙和西印度群岛的堡垒"封号以正式确认该市的重要地位。这个封号铭刻在哈瓦那的盾章上。西班牙人开始修建防御工事,在1553年政府所在地从岛上最东面的圣地亚哥迁到了哈瓦那,从而使哈瓦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首都(de facto capital)。修建港口防御工事的重要性最早是由于当时英国、法国以及荷兰的海盗在16世纪袭击该城市。而在1898年,美国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港口沉船事件是美西战争的导火索。 现在,哈瓦那是古巴政府所在地,许多政体机构以及商业总部也都设在那里。.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哈瓦那 · 查看更多 »

Circa

Circa(经常缩写为c., ca., ca, cca.,有时用斜体以表明其为拉丁文),意为“大约”,其字面意思是“周围”,一般是指一个日期。它在系谱学以及历史学著述中被广泛采用,当大概知道日期的时候。 例如,一个有关Genghis Khan(成吉思汗)的百科全书条目可能会以"Genghis Khan (c. 1162 – August 18, 1227)"开头,表明他生于1162年或其左右。其卒年显示为确定的日期,表明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逝世时间。 当用在日期范围上时,每个大约日期前都要加一次circa,而前面没有紧接着的Circa的日期通常被视为已确知的。.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Circa · 查看更多 »

獨木舟

木舟(Dugout canoe),是一种用单根樹幹挖成的划艇,需要借助桨驱动。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制作简单,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另一种是筏子)。 原始的独木舟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在英国约克郡一个沼泽里,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这支桨一定是用来划一种中间掏空的独木舟的。在荷兰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在英国发现的一只独木舟,长达16米,宽1.5米。埃及,印度等地都发现过考古证据。至今非洲及美洲原住民的一些部落仍按照古法制作独木舟。 臺北市萬華區古名艋舺,係源自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語的獨木舟之意思。.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獨木舟 · 查看更多 »

特赦

特赦,指以行政權免除罪犯全部或部分的服刑。宋代以前中國即存在特赦,有所謂「八議」之同罪異罰之說。學者認為特赦權的開始始於19世紀的英國君主,在司法獨立以及國會擴權的時代,是少數專屬於君主的特權之一。在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人或组织有下达特赦令的权利,比如国家元首或者议会。在不同国家里对特赦令的定义和理解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国家中(如德国),对个人和对一群人的特赦令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在有些国家里,特赦令虽然免除被特赦的人的服刑期或服刑的重度,但它并不表示该人已经无罪了。在另一些国家中,特赦令也免除被特赦者的罪行。颁布特赦令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特赦 · 查看更多 »

牙买加

牙买加(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 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語系泰諾族的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国占领,在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目前是英联邦范围内的英聯邦王國主權國家。.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牙买加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馬德拉

德拉(Madeira)是非洲西海岸外,北大西洋上一个属于葡萄牙的群岛和该群岛的主岛的名字。位于葡萄牙的西南部。葡萄牙语中“Madeira”是木头的意思。明代《坤輿萬國全圖》把馬德拉島称为“木島”。2011年,总人口估计为267 785人。马德拉的首府是丰沙尔,位于主岛的南海岸。 马德拉群岛距离加纳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仅有400公里,位于里斯本西南约1000千米,离摩洛哥的海岸线约600千米。自从1976年以来,这个群岛成为葡萄牙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另外一个自治省是亚速尔群岛,位于西北方)。这个群岛由馬德拉島、圣港岛和两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群(和萨维奇群岛,今天是自然保护区)组成。自治省的范围覆盖整个群岛。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299-2条规定,它是欧洲联盟特别领域。 在恩里克王子时期,葡萄牙人就发现了马德拉并宣称其为葡萄牙领土(1419年)。1420年,葡萄牙人开始在马德拉上建立殖民地。这是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第一次发现与扩张。 今天,它是一个受欢迎的全年度假村,每年大约有一百万游客访问,是当地人口的三倍。该地区以马德拉酒,美食,历史和文化价值,植物和动物,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风景(月桂树林),和刺绣工匠而闻名。每年一次的新年烟火秀曾于200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烟火秀。丰沙尔港是葡萄牙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超过半数前往葡萄牙的邮轮的目的地,也是来往于欧洲与加勒比、北非的大西洋轮渡乘客重要的中途停靠站点。仅次于里斯本,马德拉群岛是葡萄牙人均GDP第二高的区域。.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馬德拉 · 查看更多 »

诺福克郡

諾福克(郡)(Norfolk,香港舊譯羅福),英國英格蘭東部的郡。以人口計算,金斯林-西諾福克是第1大自治市鎮(Borough),諾里奇是第1大城市、第2大自治市鎮(亦是郡治),大雅茅斯是第1大鎮(Town),金斯林是第2大鎮。 諾福克實際管轄7個非都市區,因為沒有包含單一管理區,無論把它看待為名譽郡還是非都市郡,其人口和面積都分別是832,500和5,371平方公里。.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诺福克郡 · 查看更多 »

黑胡子

黑胡子(Blackbeard),真名為爱德华·蒂奇(Edward Teach,或Edward Thatch,),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是世界航海史上惡名昭彰的海盗之一,在西印度群島及美洲殖民地東岸進行劫掠,其早年生活不可知,他可能在安妮女王戰爭期間成為私掠船上的水手,爾後可確定的是他定居在巴哈馬群島中的新普羅維登斯島,且該島是班傑明·霍尼戈爾德船長的基地之一,而在1716年左右,蒂奇加入班傑明的團隊且被任命為一艘班傑明俘虜的單桅縱帆船的船長,他們劫掠了許多船隻,更有兩艘船加入他們的船隊,其中一艘由史提德·波納特指揮,但於隔年1717年,霍尼戈爾德金盆洗手不再私掠並將兩艘船都帶走了。 之後蒂奇又俘虜了一艘法籍商船,命名為“安妮女王復仇號”並配備四十門大砲,他成為了一名家喻戶曉的海盜,而他的別名"黑鬍子"導源於他那又黑又厚的鬍子及那令人畏懼的臉孔。根據記載,他甚至將點燃的(火繩槍)導火線黏於帽緣甚至鬍子上,以恐嚇敵人;甚至組織了一夥海盜聯盟封鎖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的港口,在居民的手中得到贖金後,卻擱淺在北卡羅萊納的貝爾伏特附近的垻上,再來,他與波納特分道揚鑣並安頓在貝斯鎮,並在那裏接受英國王室的赦免,很快地,黑鬍子又重返大海卻被維吉尼亞總督---亞歷山卓·斯伯茲伍德盯上,1718年11月22號斯伯茲伍德組織了一群士兵及水手試圖抓捕黑鬍子,在激烈的戰鬥中,蒂奇與他的一些同夥被羅伯特·梅納德中尉所率領的水手小隊所殺。 黑鬍子是一位精明善於算計的領導者,他用自己那令人畏懼的名聲恐嚇被劫掠者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而非使用武力,而且黑鬍子也與現代文藝中所認為的暴虐海盜不同,他的船員是真心的服從他且具記載從未殺害任何俘虜。死後,黑鬍子被文藝化,並成為各種以海盜為主題的幻想作品的啟發、靈感來源。.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黑胡子 · 查看更多 »

船長

船長(英文:Captain、Master或者Ship Master),是船上擁有航行執照中最高階的航海指揮官。船長的職責在於維護全船的安全及有效的運作,包括乘載貨物的管理維護、航行、船員管理以及確保船舶符合港口國及國際公約之規定,和船籍國與船東(航商)的政策。武裝船隻(如軍艦及海巡船艦)的船長通常稱為「艦長」。 船長負有在船舶發生事故或是旅客、船員發生事故(生病、受傷或死亡)時,提出書面報告及提供有關案件的說明與證明的責任及對其負責。 不同於車輛上的司機及飛機上的機師,中大型船舶的船長通常只會作出指揮而不會直接操控船隻,實際操控工作由舵工及船副負責,商船船長僅在靠離碼頭於駕駛台甲板操縱船舶以維持所需要的操作精準度,並且避免傳令指揮的誤差造成船舶損害。如果船舶設有三副,則船長不執行站更(stand watch)。.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船長 · 查看更多 »

金斯林

金斯林(King's Lynn ,或稱Lynn)是英國諾福克郡的一個海港和集鎮,處在倫敦北部、諾威奇西部處。 人口42,800.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金斯林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暗礁

暗礁是指一种类似岩石的物质,常常出现在沙洲或其他位于水面以下,在低水位时的深度通常不超过。许多暗礁由非生物过程形成——沙的沉积、水波侵蚀岩石的凸出部分以及其他自然过程——但最著名的是热带海域通过生物过程由珊瑚和其他石灰质藻类形成的珊瑚礁。人们有时会建造例如利用沉船形成的人工暗礁来使寻常的沙质水底变得复杂,以增进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鱼。 * Category:地层学.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暗礁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范恩

查尔斯·范恩 (Charles Vane,)是一名活跃于1716年到1719年期间的英国海盗。他袭击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英国或者法国船只。他拥有一艘名为流浪者号的前桅横帆双桅船,作为自己的旗舰。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英国当局放弃了巴哈马。范恩和其他海盗船长一起在当地的新普罗维登斯岛建立了著名的海盗共和国。1720年,长期游荡于海上四处劫掠的范恩被捕,之后被移送到罗亚尔港并被推上了绞刑架。.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查尔斯·范恩 · 查看更多 »

洪都拉斯

-- 洪都拉斯共和國(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稱洪都拉斯,中國大陸和港澳稱洪都--拉斯,台灣稱宏都--拉斯,中美洲共和制國家,西鄰危地馬拉,西南接薩爾瓦多,東南毗尼加拉瓜,東、北方濱加勒比海,南臨太平洋的洪塞加灣。大陸以外的加勒比海上還有天鵝群島、海灣群島等領土。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洪都拉斯 · 查看更多 »

海盗

海盜或稱海賊,是海上的強盜。指在沿海或海上搶劫其他船隻財產的人,是一門相當古老的犯罪行業。海盜大部分被認定為犯罪行為,但也有部分的人認為海盜是維護國家主權的英雄,歷史上許多海盜船長亦跟當代政府有關聯。.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海盗 · 查看更多 »

新普罗维登斯岛

新普罗维登斯岛(New Providence),是巴哈马的一个岛屿,为首都拿骚(Nassau)所在地。新普罗维登斯岛位于巴哈马群岛北部,安德罗斯岛和伊柳塞拉岛之间。新普罗维登斯岛总面积207 km²。该岛总人口330,000(2008年),是巴哈马人口最多的岛屿。该岛人口中85%为黑人,12%为白人。.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新普罗维登斯岛 · 查看更多 »

拿骚 (巴哈马)

拿骚(Nassau)位于新普罗维登斯岛(New Providence),是巴哈马的首都,也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和商业、文化中心。位於拿骚以東海上天堂島的亞特蘭蒂斯度假中心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

新!!: 本杰明·霍尼戈尔德和拿骚 (巴哈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本·霍尼戈尔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