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暗礁

指数 暗礁

暗礁是指一种类似岩石的物质,常常出现在沙洲或其他位于水面以下,在低水位时的深度通常不超过。许多暗礁由非生物过程形成——沙的沉积、水波侵蚀岩石的凸出部分以及其他自然过程——但最著名的是热带海域通过生物过程由珊瑚和其他石灰质藻类形成的珊瑚礁。人们有时会建造例如利用沉船形成的人工暗礁来使寻常的沙质水底变得复杂,以增进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鱼。 * Category:地层学.

15 关系: 岩石侵蚀作用珊瑚珊瑚礁碳酸鈣热带生物生物多樣性藻類苏禄海沉积沙洲波浪

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礦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有数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等。没有一定外形的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其中,长石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Feldspar.

新!!: 暗礁和岩石 · 查看更多 »

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erosion)或水土流失(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還會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海裡。 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 而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的作用則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 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進行各項工程建設等等。 害處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 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 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

新!!: 暗礁和侵蚀作用 · 查看更多 »

珊瑚

之名来自古波斯语sanga(石),是對珊瑚虫群体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虫为刺絲胞动物門珊瑚綱,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不少人因而以為是植物。雖然一般上人們不會把單體、體形比許多珊瑚蟲相對巨大的海葵稱為珊瑚,但事實上海葵也屬於珊瑚綱,在科學分類上與珊瑚是同類。雖然珊瑚無法移動,但由於牠們能夠伸出觸手來捕食。亞里士多德最初稱這種生物為「zoophyta」,意思是介乎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十世紀時,波斯學者比魯尼曾提議將牠們歸類為動物,但一直到十八世紀牠們才被正式併入動物界。之所以會有珊瑚枝,是因為珊瑚蟲底部所生長的骨骼,也可以叫珊瑚石或简称珊瑚。因為多孔性和枝狀生長,還能給許多微生物和魚類居住,又被稱為活石,主要产在热带海中。 由於對水溫、水質極端敏感,隨著全球暖化的發生,自20世紀末起已造成多數的珊瑚迅速死亡,因而今天許多礁岩岸其實是曾存在珊瑚群的,但都已經消失了。珊瑚在长达25亿年的演变过程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狂风暴雨、火山爆发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没能让珊瑚灭绝,然而珊瑚能抵禦地球以萬年為單位的生態變化,卻不能應付人類近百年帶來的快速環境變動。200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珊瑚礁有11%遭灭顶之灾,16%已不能发挥生态功能,60%正面临严重威胁。.

新!!: 暗礁和珊瑚 · 查看更多 »

珊瑚礁

礁(Coral 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萬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等,估计占海洋物种数的25%Mulhall M (Spring 2009) Duke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Forum 19:321–351.

新!!: 暗礁和珊瑚礁 · 查看更多 »

碳酸鈣

碳酸钙,俗稱灰石、石灰石、石粉,是一種化合物,化學式為CaCO3,呈碱性,在純水中溶解度甚小(Ksp.

新!!: 暗礁和碳酸鈣 · 查看更多 »

热带

热带,(Tropics)是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无极昼极夜现象。.

新!!: 暗礁和热带 · 查看更多 »

生物

生物(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又称有機體)是指稱類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複製,透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这是類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古早的生命分類已經過時,近代古典生物學的分類又受到分子生物學的挑戰。一般而言,我們將生物分為兩大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分为兩大域: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这两个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比他们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接近。在演化史的研究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一直缺乏联系。類似麻煩的還有病毒與內共生細菌等的分類,隨著現代生物化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出現了有如物理學中存在量子現象一般,在特定微觀世界下許多傳統認知出現錯誤,導致以往常理被顛覆的情況。 真核生物的特徵是有細胞核以及其他膜狀細胞器(例如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粒線體粒線體也可以說是植物動物體的發電廠因為他可以製造很多的能量,以及植物及藻類中的葉綠素),一種假說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由内共生细菌(endosymbiotic bacteria)演化而来T.Cavalier-Smith (1987) The origin of eukaryote and archaebacterial cell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03, 17–54 。多细胞生物(又稱至於生物實在30班一年且出來則指包含多于一个细胞的生物,在地質學上直到五億年前才出現大爆發。.

新!!: 暗礁和生物 · 查看更多 »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生命變化的程度。這可以是指在一個區域、生物群系或行星範圍之內的基因變化、物種變化或生態系統變化。陸地生物多樣性在靠近赤道的低緯度地區往往是最高的,這似乎是由於溫暖的氣候和高初級生產的結果。海洋生物多樣性在西太平洋沿海海岸,和在各大洋中緯度帶往往是最高的,在那裡海洋表面溫度最高。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界一個較新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所有不同種類的生命,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響令地球生態得到平衡。亦可解釋為:單位面積內生物種種類的數目,表示生物群落中顯示生態地位多樣化與基因變異。最後,生物多樣性是為維護生態平衡,且有公約。 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面:遺傳多样性(基因多樣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新!!: 暗礁和生物多樣性 · 查看更多 »

魚類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魚」本身並非一個正式用作生物分類的名稱,但他們共通的特徵是有鰓的水生動物,缺乏四肢及肢末端的指。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生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当时已知魚類約有28000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约在32100種。 魚類包括盲鰻、七鰓鰻、軟骨魚及硬骨魚等,也包括許多已經絕種的物種。魚絕大部份屬於冷血動物,其體溫會隨外在環境溫度而變化,極少數像大白鲨、及鮪魚及月魚等可以將體溫維持在較高的溫度 。在大部份的水體中都有魚。幾乎所有的水生環境中都有魚,從高山的溪流(如鱒魚)到深海帶甚至超深海渊带(像囊鰓鰻目及鮟鱇魚)。魚比其他的脊椎动物有更多的物種變異性。 人類也可能因為娛樂、想要進行水族饲养或是在水族館展示而捕魚或釣魚。魚在一些文化中曾經是神或是宗教的符號,同時也是許多藝術、書籍或電影的主題。 鱼這個詞是用負面表列的方式定義,排除了四足類(如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等有相同祖先的物種。魚是並系群,是由脊索動物門的許多綱所組成,在系統分類學上沒有對應魚的分類類群。 最早可以歸類於為魚類的生物是软躯体的脊索动物,在寒武纪首次出現,雖然沒有真脊柱,但是有脊索,因此其動作較其他脊索动物更加靈活。魚在古生代繼續演化,產生很多不同的物種,其中許多都是盾皮魚綱,有骨甲防止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第一個有下顎的魚出現在志留紀,而許多的魚已經變成強大的肉食動物,而不再成為节肢动物的食物。.

新!!: 暗礁和鱼 · 查看更多 »

藻類

藻類,又稱作懸浮植物,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屬於真核細胞的藻類,也有屬於原核細胞的藻類。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並且一些藻類與比較高等的植物有關。雖然其他藻類看似從藍綠藻得到光合作用的能力,但是在演化上有獨立的分支。所有藻類缺乏真的根、莖、葉和其他可在高等植物上發現的組織構造。藻類與細菌和原生動物不同之處,是藻類產生能量的方式為光合自營。 藻類涵蓋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中的藻類有生活在無機動物中的原核綠藻。屬於原生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裸藻門、甲藻門(或稱渦鞭毛藻)、隱藻門、金黃藻門(包括矽藻等浮游藻)、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而生殖構造複雜的輪藻門則屬於植物界。屬於大型藻者一般僅有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等為大型肉眼可顯而易見之固著性藻類。此類大型藻幾乎99%以上之種類棲息於海水環境中,故大型藻多以海藻稱之。另外,有些肉眼可見的固著性藍綠藻和少數之矽藻嚴格而言應該亦屬於大型藻的範圍。.

新!!: 暗礁和藻類 · 查看更多 »

苏禄海

苏禄海(Sulu Sea),位于西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域,周围被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巴拉望岛、棉兰老岛以及马来西亚的沙巴地区围绕,沟通南海 (消歧義)和苏拉威西海。该片海域是海龟的繁殖场所,盛产海龟。海域面积约34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1,570 米,最大深度5,576米,含盐度31-34‰。 除了马来西亚沿岸以外,苏禄海绝大部分是菲律宾内海。.

新!!: 暗礁和苏禄海 · 查看更多 »

沉积

沉積可能是指以下:; 地球科學.

新!!: 暗礁和沉积 · 查看更多 »

沙或作砂,為顆粒物質的一種。沙為自然出現,被分割得很細小的岩石,其尺度為0.0625至2公釐。於此一尺度內的單一粒子稱為沙粒。地質學下一個更小的尺度分類為泥,其顆粒大小由0.004至0.0625公釐。下一個較大的尺度分類則為礫,其顆粒大小為2至64公釐(使用標準詳見粒徑)。用手指搓揉沙子時會有沙沙的感覺(泥則會有粉末的感覺)。.

新!!: 暗礁和沙 · 查看更多 »

沙洲

沙洲,是指河流、湖泊或沿海因波浪、水流、海流等堆積作用所形成的細長筆直的堤狀砂礫沉积地形,通常在浅水处形成。 沙洲是河流中和海滨、湖滨带出露水面的沙滩。可以是河流中的心滩、江心洲、湖滨、海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等等。 在海商海事法律中,一般是指在河口处形成的沙堆,这些沙堆会限制某些种类的船舶不能到达上游的目的地。因此,往往需要将船上的一部分货物卸到驳船或小船上,使吃水变浅后才能通过沙洲完成航行。同样,船舶在上游港口装货时也只能先装一部分货物,其他货物要等船舶通过沙洲后才能再装上船。.

新!!: 暗礁和沙洲 · 查看更多 »

波浪

波浪在廣義上可泛稱具有週期性起伏的力學運動或形態,通常是指水面的波浪,.

新!!: 暗礁和波浪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