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曾文生

指数 曾文生

曾文生(),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桃園人,畢業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是臺灣勞工運動人士曾茂興之子。曾文生曾任國會助理、勞工陣線高雄分部總幹事及文宣部主任、台灣智庫研究員、行政院青輔會專委、民主進步黨青年部主任、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現任行政院經濟部政務次長。 Category:臺灣勞工運動者 Category:高雄市政府官員 Category:民主進步黨黨員 Category:臺灣男性政治人物 Category: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校友 Category:桃園人 Category:曾姓.

目录

  1. 19 关系: 台灣智庫发展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經濟部土木工程國立臺灣大學勞工運動勞工陣線经济行政院青輔會高雄高雄市政府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臺灣桃園次长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曾茂興

台灣智庫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TaiwanThinkTank),是台灣的一個智庫,於2001年12月30日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鐘雄、台灣高速鐵路公司董事長殷琪、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台灣工業銀行總經理駱錦明、義美食品副董事長高志尚等人捐助成立,定位為一個第三部門公共政策平台,業務包括議題評析、政策研究、民調執行。其三大核心價值為:一、國家主體性、二、參與式民主(審議民主)三、重視均衡發展與經濟安全的國民經濟。.

查看 曾文生和台灣智庫

发展

发展的拉丁文词根是“舒展”、“展开”的意思。从一般意义上讲,发展是指事物演变和成长的阶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定义为:“发展的基本目的,就是创建一种能够使人长期地享受健康和有创造性的生活。”1993年UNDP进一步明确:“发展是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由人去从事的发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则以“自由”为中心来定义发展,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发展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发展的定义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以下几点:.

查看 曾文生和发展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曾文生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經濟部

經濟部為掌管中華民國工商業發展及國際貿易等產業事務的部會,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實業部」是現今經濟部的前身。下設商業司、礦業司、中小企業處、工業局、國際貿易局、智慧財產局、標準檢驗局等單位,並同時負責管理所屬國營事業臺電、中油、臺水、臺糖。.

查看 曾文生和中華民國經濟部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土、水、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現時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交通、道路、橋梁及水利等。過去曾經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項目,歸入本類,但隨著工程科學日益廣闊,不少原來屬於土木工程範圍的內容都已經獨立成科。 土木工程乃以提高國民之生活品質,促進國民之公共福祉為目的,進而改造國土,整治環境及防治災害發生的一種公共工程。又因食衣住行乃國民生活之四大需要,並與國民之福祉息息相關,故土木工程亦爲直接或間接地解決民生四大問題之基本建設工程。.

查看 曾文生和土木工程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曾文生和國立臺灣大學

勞工運動

劳工运动或工人运动,簡稱工运,泛指某个或某些劳工团体为了己方或己方团体得到雇主与政府较好的待遇(例如制定劳动法令),而组织起来的活动。这些组织通常称为工联(trade unions)。许多知识份子与政治群体也介入劳工运动。工人运动的受益者并非整个无产阶级,而是某个工人集体,其政治意义在于争取更高的收入或法律上的利益保护,很大程度上是爭取工人的權益,而成功的工運不会对资产阶级统治格局造成根本性威胁或破坏。.

查看 曾文生和勞工運動

勞工陣線

勞工陣線(),是新加坡歷史上一個存在於1954年至1960年的政黨,1955年至1958年間曾經是新加坡的執政黨,當時新加坡仍然是一個取得有限度自治的英國皇家殖民地。 勞工陣線在1954年由大律師大衞·馬紹爾(後來成為首任新加坡首席部長)和工運領袖林有福(後來成為第二任首席部長)等成立,以部署《林德憲法》在1955年生效後舉行的首次新加坡立法議會選舉。屬於中間偏左的勞工陣線隨後於該次立法議會選舉中勝出,奪得25個民選議席的其中10席,成功籌組聯合政府上台執政,並由馬紹爾出任首任首席部長。 在1956年,由馬紹爾率領的新加坡跨黨派代表團在倫敦與英政府就新加坡落實全面自治而進行的談判宣告破裂,馬紹爾返回新加坡後決定引咎辭任首席部長,未幾在翌年脫離勞工陣線,自組新加坡工人黨,至於首席部長一職則由林有福接替。馬紹爾在談判中未能與英方達成自治協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方質疑他管治新加坡的能力,以及他未能有效打擊境內的共產主義勢力。 林有福接任首席部長後,即採取與馬紹爾截然不同的態度,以強硬手段打壓境內左派活動,還兩度大規模鎮壓華校左派師生,從而贏取英方信任,促成他與英方在1957年4月達成新加坡全面自治的憲制協議。可是,他對華校左派師生的強硬態度,卻使他失去佔大多數的華裔選民支持,再加上當時共黨地下活動活躍,治安不靖,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再加上受到經濟不景、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和政府內部爆出貪污醜聞影響,使林有福政府的支持度雪上加霜。相反,在野的人民行動黨在李光耀等人帶領下步步進逼,多番抨擊政府施政,從而深得民眾支持。 在1958年,林有福決定重整勢力,率領勞工陣線大部份黨友與自由社會主義黨(於1956年由新加坡進步黨和民主黨合組成而)合組新加坡人民聯盟,試圖為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後首次舉行的立法議會選舉作好準備。根據1957年新加坡與英方達成的憲制協議,新加坡在1959年成立自治邦以落實全面自治,而首席部長一職由新加坡總理取代。然而,在1959年舉行的立法議會選舉當中,新加坡人民聯盟在林有福帶領下慘敗,立法議會內全數51個由普選產生的議席當中,43席由人民行動黨勝出;新加坡人民聯盟派出的34名候選人當中,儘管大部份都是勞工陣線的前黨員,但最終只有四人當選,林有福雖然保住議席,但未能過渡成為首任新加坡總理。此後,新加坡人民聯盟的形勢江河日下,在1963年舉行的另一次立法議會選舉中,更以全軍盡墨收場。新加坡在1965年從馬來西亞獨立後,新加坡人民聯盟終告解散。 林有福在1958年帶領大批支持者脫離勞工陣線後,勞工陣線餘下的少數黨員也參與了1959年的立法議會選舉,但得票甚低,一席也沒有勝出,大勢已去的勞工陣線最終在1960年解散。.

查看 曾文生和勞工陣線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查看 曾文生和经济

行政院青輔會

#重定向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查看 曾文生和行政院青輔會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查看 曾文生和高雄

高雄市政府

市政府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屬於直轄市政府位階,由行政院直接監督。.

查看 曾文生和高雄市政府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縮寫常作CKHS,簡稱建國中學、建國高中、建中,舊稱台北建國中學,為一所公立高級中學。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南海學園正對面。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一中、三中及四中。 該校校友涵蓋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蘇有朋、黃國倫、辰亦儒、吳思賢等演藝明星等各領域人物。科技界則包含曹興誠、黃崇仁、張凱鈞等企業領導人。公益領域則有社會企業家胡庭碩、陳慕天、徐凡甘 該校設有數理資優班、人文社會資優班、科學班、及體育班;其體育班曾培育出多位臺灣體育好手,包含網球界前亞洲球王盧彥勳。.

查看 曾文生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曾文生和臺灣

桃園

#重定向 桃園市.

查看 曾文生和桃園

次长

次長或次官(Undersecretary)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中,是政治任命的內閣成員,或其他政府高官的資深助理,以及政府部門的第二把手或第三把手。日本及韓國的政府亦設有次長職位(;),官方英譯均為「Vice Minister」,相當於副部長。香港特區政府則在2008年6月為各政策局首設了相類似的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職位。.

查看 曾文生和次长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查看 曾文生和民主進步黨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查看 曾文生和政治人物

曾茂興

曾茂興(),台灣南投縣埔里鎮人,客家人,台灣勞工運動人士,台灣工運史解嚴後第一位入獄者。.

查看 曾文生和曾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