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晉侯緡

指数 晉侯緡

晉侯緡,姬姓,名緡,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鄂侯之子、晉哀侯之弟,晉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26年。 前704年(據《左傳》則為前704年),周桓王出兵擊敗曲沃武公,立公子緡為晉侯。前679年,曲沃武公出兵滅晉,並向周僖王賄賂,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是為曲沃克晉。.

14 关系: 史记左传周僖王周桓王诸侯春秋时期曲沃克晉曲沃武公晉小子侯晉哀侯晉鄂侯晉武公晋国晋国君主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晉侯緡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新!!: 晉侯緡和左传 · 查看更多 »

周僖王

周僖王,又称周--王(),姓姬,名胡齐,東周第四代君主,在位5年,諡號--王。他是周莊王的長子,周莊王並不喜歡胡齊,而是喜歡姚姬生的小兒子王子頹。胡齊能繼位是因為他是長子。 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後,把晉的寶器獻給周僖王,周僖王封曲沃武公為晉的國君,並列為諸侯。前678年,遭晉軍攻打並殺害夷邑大夫詭諸,執政大臣周公忌父逃奔虢國。 在位期间执政为虢公醜、周公忌父。.

新!!: 晉侯緡和周僖王 · 查看更多 »

周桓王

周桓王(),姓姬,名林,東周第二代君主,諡號桓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由於平王駕崩時,太子洩父早死,身為洩父之子的他被擁立繼位。.

新!!: 晉侯緡和周桓王 · 查看更多 »

诸侯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主要是指中国历史周朝時分封制之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君主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世爵。 少数时期,与中原朝廷对抗的軍閥割据势力,也被稱為諸侯。如東漢末年的袁紹、袁術、張魯、張繡、劉表、劉焉、馬騰、韓遂等地方將領,晚唐以武力自居,不理會朝廷的軍事藩鎮河北三鎮,五代十国南方的吳越、南吳、閩國、南唐、荊南、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和北漢等政權,或者元朝末年的陳友諒、張士誠羣雄等。.

新!!: 晉侯緡和诸侯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新!!: 晉侯緡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曲沃克晉

#重定向 曲沃代翼.

新!!: 晉侯緡和曲沃克晉 · 查看更多 »

曲沃武公

#重定向 晉武公.

新!!: 晉侯緡和曲沃武公 · 查看更多 »

晉小子侯

晉小子侯(),姬姓,名字已失考,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哀侯之子,晉國第十六任君主,前709年登位,在位4年。 當時曲沃日益強大,《史記》稱曲沃武公于小子四年(前705年)誘殺了晉小子侯,周桓王派兵伐曲沃武公,武公退回曲沃,周立晉哀侯之弟公子緡為晉侯。《左傳》稱晉小子侯于魯桓公七年(前705年)冬被殺,周于次年冬立公子緡為晉侯。.

新!!: 晉侯緡和晉小子侯 · 查看更多 »

晉哀侯

晉哀侯(),姬姓,名光,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鄂侯之子,晉國第十五任君主,在位9年。 哀侯八年(前710年),晉入侵其都城以南的小邑陘廷,陘廷與曲沃武公在次年聯兵伐晉,哀侯被俘。晉人立哀侯之子小子為君,是為晉小子侯。小子元年,曲沃武公派自己的叔父韩万殺了晉哀侯。.

新!!: 晉侯緡和晉哀侯 · 查看更多 »

晉鄂侯

鄂侯,姬姓,名郄,一名都,是春秋時期諸侯國晉國的國君,晉孝侯之弟,晉國第十四任君主,在位6年。 《史記》稱曲沃莊伯知道鄂侯死訊後,興兵伐晉,周平王派虢公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退回曲沃。晉人共立鄂侯之子公子光,是為哀侯。《左傳》有不同記載,稱曲沃莊伯聯合鄭、邢伐翼(晉國都城),周桓王派兵支援曲沃,鄂侯逃到隨。後來曲沃叛周,周王在秋天命虢公伐曲沃,立哀侯于翼。晋国大夫嘉父将鄂侯从随迎接到“鄂”这个地方,人称“鄂侯”。.

新!!: 晉侯緡和晉鄂侯 · 查看更多 »

晉武公

晉武公,姬姓,名稱,谥为“武”,曲沃桓叔成師之孫、曲沃莊伯鱓之子。前716年繼承父位,成為曲沃的君主,在吞併晉國前稱曲沃君、曲沃伯。 晉哀侯八年(前710年),曲沃與陘廷聯兵攻晉,與晉國對抗。更在哀侯九年(前709年)春,曲沃攻伐晉京師翼城,久留在陘廷,以公子萬駕戎車、梁弘為車右,追逐哀侯到汾河,大敗晉軍。是夜俘虜了晉哀侯,後來又指使公子萬殺了哀侯。 晉小子四年,曲沃誘殺了晉小子侯,由於周桓王使虢仲出兵討伐曲沃。武公回曲沃,周天子遂立晉哀侯之弟晉侯緡為晉的國君,曲沃未能吞併晉國。 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出兵終於滅了晉,是為曲沃克晉。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武公把掠奪來的晉國寶器,賄賂周僖王,天子喜,封曲沃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武公統治晉國後,封公子萬為韓大夫,是為韓武子,為戰國時代韓國之祖。 受周僖王敕封為晉侯後不久,晉武公便出兵攻打東周朝廷,殺害周夷邑大夫詭諸,周朝執政大臣周公忌父逃奔虢國。.

新!!: 晉侯緡和晉武公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新!!: 晉侯緡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晋国君主

晋国君主列表列出自西周至戰國期間晋国的國君,括號內列出在位時期。 注:按照當時禮法,如先君是正常原因去世,新君應在次年正月才即位,但這慣例並非每一次皆依從。由於古代史料缺乏多位晋国君主即位的準確時間,下表中有時候以上任君主去世年份作為下任君主的在位開始年份。 列表如下:.

新!!: 晉侯緡和晋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姬緡晋侯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