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 关系: 帕申环形山,國際天文聯會,前酒海纪,前苏联,科学家,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天,村上陨石坑,沃尔辛环形山,洛德金环形山,月球轨道器5号,月球背面,月面座標,斯滕菲尔德,撞击坑。
- LQ16方格
帕申环形山
帕申环形山(Paschen)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前酒海纪期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德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卡尔·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帕申(1865年–1940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國際天文聯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缩写为IAU;法語: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UAI),由博士以上的專業天文學家所組成,積極參與天文學研究與教育。於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立,由當時的國際天文星圖計畫(Carte du Ciel)、太陽天文聯合會(Solar Union)和國際時間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等數個組織合併而成。其後,世界各國的國家級天文組織陸續加入,构成今日的規模。該會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的國際科學聯合成員,也是國際上承認的權威机构,負責統合恆星、小行星、衛星、彗星等新天體以及天文學名詞的定義與英文命名。2014年7月10日宣布「外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動啟動,開放公眾參與系外行星的命名。 IAU下分成數個工作單位,IAU也負責天文訊息全球電報通報系統,實際工作由中央天文電報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汇总整理天文訊息的匯報及電報的發布。 總會共有9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共10144位會員,其中美國最多,有2579位會員,其次为法國(700位)、日本(598位)、義大利(568位)、德國(532位)和英國(523位)。.
前酒海纪
依巴谷环形山 前酒海纪是月球地質時代中的第一阶段,指從45億5千萬年前(月球初步形成时期)到39億2千萬年前(酒海形成于隕石撞击)的這段時期,紧随之后的是酒海纪。.
前苏联
#重定向 苏联.
查看 斯滕菲尔德环形山和前苏联
科学家
科学家是一个泛称,广义上指使用系统化的活动来发现新知识的人。狭义的定义指使用科学方法做研究,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重要影响或者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家一般是某个,或者多个科学领域里的专家。.
查看 斯滕菲尔德环形山和科学家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航天
航天指与研究和探索外层空间有关的领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科学界一般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而把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航天的主要目的是太空探索,其商业用途主要是卫星通讯,也有近来兴起的太空旅游。其他非商用的用途包括星空观测,间谍卫星和地球观测。.
查看 斯滕菲尔德环形山和航天
村上陨石坑
村上陨石坑(Murakami)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日本物理学家暨天文学家村上春太郎(Henry Crozier Keating Plummer,1872年-1947年),199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沃尔辛环形山
沃尔辛环形山(Wilsing)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球巨大的南极-艾托肯盆地内的一座大型撞击坑,约形成于前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沃尔辛"(Johannes Wilsing,1856年-194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洛德金环形山
洛德金环形山(Lodygin)是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俄罗斯电气工程师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洛德金(Alexander Nikolayevich Lodygin,1847年-192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月球轨道器5号
月球轨道器5号是系列月球探测器中的最后一艘,主要用于为阿波罗和勘测者计划拍摄更进一步的着陆点照片以及月球背面未拍摄区域的图像。它装备了收集月表地貌、磁场、辐射强度及微流星体撞击数据的设备,并被用作载人航天网跟踪节点和阿波罗轨道测定计划。该探测器被发射到地月轨道上并于1967年8月5日转入环两极的椭圆形月球轨道,其近月点194.5公里、远月点6023公里(120.9英里×3742.5英里),倾角85度,绕月周期8.5小时/圈。8月7日近月点降至100公里(62英里),并在8月9日轨道调整为99公里×1499公里(62英里×931英里),绕月一周时间缩短至3小时11分钟。 月球轨道器5号从1967年8月6日起一直到1976年8月27日,总计获取了分辨率2米以下(6.7英尺)的633帧高清晰度和211帧中等清晰度照片。五艘月球轨道器累计拍摄的照片覆盖了99%的月球表面。整个任务所有其他实验也都获得了准确的数据。该探测器持续运行止1968年1月31日坠毁在月面坐标南纬2.79°西经83°处。 拍摄的月球正面目标特征包括:培特威物斯环形山、许癸努斯环形山、梅西耶陨石坑、第谷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伽桑狄环形山、维泰洛陨石坑、格罗特胡森·伽玛山、普林茨陨石坑、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施勒特尔月谷、马利厄斯丘陵、亚平宁山脉、柏拉图月溪、浪湾、依巴谷环形山、苏尔皮基乌斯·盖路斯月溪、卡利普斯月溪、肯索里努斯陨石坑、狄奥尼修斯陨石坑以及未来的阿波罗11号登陆点。.
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影像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船在1959年拍攝,而人類直到1968年的阿波羅8號任務環繞月球時,才直接用眼睛看見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擊坑,如太陽系第二大的撞擊坑,南極的南極-艾特肯盆地,而平坦的月海则相對較少。在月球背面,來自地球的電波干擾會被遮蔽,因而有学者建議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電波望遠鏡。.
月面座標
月面座標是用來標示地球的衛星,月球表面上的位置。在月球表面上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經由相當於地球上的經度和緯度的兩組數字指出位置。經度給出在月球子午線 (這是通過月球面對地球這一側表面中心點的經線,參見地球的本初子午線) 的東側或西側,這個點被認為是從地球上可以看見的月球表面的中間點;緯度給出在月球赤道以南或北的位置。這兩個座標直都以度表示。 天文學家以一個小的碗狀隕石坑 ('莫斯汀 A') 作為定義月面座標的基準點。這個隕石坑的座標定義如下: |緯度: |南緯3° 12' 43.2" |- |經度: |西經5° 12' 39.6" | 這個座標系統已經由月球激光测距实验精確的定義。 在經度90°E至 90°W 之間的表面可都以從地球上看見,但因為天秤動使我們可以看見的月球兩側的總表面達到59%。.
斯滕菲尔德
阿里·阿布拉莫维奇·斯滕菲尔德()是一位出生波兰的犹太裔工程师,现代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1905年5月14日出生于波兰罗兹省谢拉兹镇,后来迁入俄罗斯帝国卡利什省,曾就学于波兰和法国,从1935年止1980年去世前一直工作在莫斯科,他是首位论述了双椭圆轨道转移技术理论之人。月球的斯滕菲尔德环形山则以此人的名字命名。.
撞击坑
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類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積水,形成撞击湖,湖心则有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撞击坑会逐渐被磨灭。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撞击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易,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撞击坑消失。 在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僅有5個,通过对这些撞击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撞击坑。在有些天体上撞击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查看 斯滕菲尔德环形山和撞击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