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搖滾啟示錄

指数 搖滾啟示錄

是一部2007年美國電影,由陶德·海恩斯執導,克里斯汀·貝爾與凱特·布蘭琪主演,描述歌手鮑勃·迪倫的生涯。官方海報是取自凱特·布蘭琪的剪影。.

25 关系: 夏洛特·甘斯柏格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希斯·萊傑德国國家評論協會凯特·布兰切特克里斯汀·貝爾獨立精神獎纽约时报美國电影香港國際電影節鲍勃·迪伦茱莉安·摩爾金球獎 (影視獎項)英語陶德·海恩斯李察·基爾歌手派拉蒙影業洛杉磯時報溫斯坦影業滾石 (雜誌)本·威士肖2007年金馬國際影展

夏洛特·甘斯柏格

夏綠蒂·露西·甘斯柏格 (Charlotte Lucy Gainsbourg,) 是一位英裔的法國歌手與演員,在十五歲時與父親一起發行專輯,她成年後總共發行三張個人專輯,獲得商業上的成功;2000年獲得凱撒獎最佳女配角獎;近來她頻繁演出丹麥電影導演拉斯·馮·提爾的作品,並在2009年因演出《撒旦的情與慾》而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

新!!: 搖滾啟示錄和夏洛特·甘斯柏格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評審團特別獎(Premio speciale della giuria)是威尼斯影展的正式獎項之一,由該屆評審團自正式競賽單元中選出。1951年首次頒發此獎,初始時為僅次於金獅獎的第二大獎,但在銀獅獎(1953年)、評審團大獎(2013年)接續出現後,目前評審團特別獎更接近於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角色。.

新!!: 搖滾啟示錄和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 查看更多 »

希斯·萊傑

希斯克里夫·安德鲁·莱杰(Heathcliff Andrew Ledger,),澳大利亚男演员,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得主,代表作为《断背山》和《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年因藥物過量逝世於美國紐約,終年28歲。.

新!!: 搖滾啟示錄和希斯·萊傑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搖滾啟示錄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國家評論協會

國家評論協會(The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又譯國家電影評論協會、國家評論會,是個歷史悠久的影評組織,成立於1909年。 國家評論協會最初是個電影審查機構,由於當時的紐約市長小喬治·B·麥克萊倫(George B. McClellan, Jr.)認為電影新媒體的充斥者色情、暴力…等題材,於是在曼哈頓柯柏聯盟學院共同成立「New York Board of Motion Picture Censorship」。為了確保公司的發行權,電影院商馬可斯·勞易斯(Marcus Loew)與約翰·科利爾(John Collier),以及其他電影發行商(湯瑪斯·愛迪生、美國幕鏡與拜奧公司、百代電影公司、高蒙電影公司)都加入這個組織,不久後改名為國家評論協會(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以去掉爭議性的審查(Censorship)一詞。在1916年到1950年代期間,任何美國電影必須在片頭字幕打上國家評論協會的註冊記號,才能放映。 國家評論協會曾先後發行許多國際性期刊,包含:《Film Program》、《Exceptional Photoplays》、《Photoplay Guide to Better Movies》、《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Magazine》、《New Movies》、以及現今的《Films in Review》。國家評論協會還有推行許多電影技術教育課程,提供給電影學生。在2008年,國家評論協會的電影技術教育課程擴展到10個學校,以及未成年學生。.

新!!: 搖滾啟示錄和國家評論協會 · 查看更多 »

凯特·布兰切特

凯特·布兰切特(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生於澳洲墨爾本,知名澳大利亞電影及舞臺劇女演員。凱特·布蘭琪除了是史上同時擁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獎的六位演員之一,亦是唯一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主角和配角獎的大滿貫雙料得主,以實力演技和特殊氣質受到肯定與注目。凱特·布蘭琪曾為了揣摩角色而舉家搬至英國與愛爾蘭。 2014年,凱特·布蘭琪以電影《藍色茉莉》中的落難貴婦一角,獲第86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亦是唯一獲得兩次奧斯卡獎的澳洲演員。.

新!!: 搖滾啟示錄和凯特·布兰切特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汀·貝爾

克里斯汀·查爾斯·菲利普·貝爾(Christian Charles Philip Bale,)是一名英國男演員和電影製片人。 貝爾最先引起眾人目光的是他於13歲時被引入於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太陽帝國》(1987年)。改編自於J·G·巴拉德的作品,貝爾扮演一位和父母分離的英國小孩,隨後他成了一位在二戰期間被大日本帝國集中營囚禁的戰俘。2000年,他在《美國殺人魔》中主演殺手而獲得了一致好評。他贏得了聲譽後,開始嘗試方法演技,他先减重了27公斤再來出演《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2004年)。 貝爾在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年)、《黑暗騎士》(2008年)和《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年)中飾演的布魯斯·韋恩/蝙蝠俠先後獲得更大的商業認同和讚許他的表現。他還在傳記片《燃燒鬥魂》(2010年)中飾演,為此他好評如潮,並獲得多個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以及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在2013年,他主演的喜劇電影《瞞天大佈局》,為此他獲得他的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先是在最佳男主角獎類別,後提名於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男主角。.

新!!: 搖滾啟示錄和克里斯汀·貝爾 · 查看更多 »

獨立精神獎

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成立於1984年,一開始稱為FINDIE獎(或Friends of Independents Awards)。獨立精神獎是為了表揚獨立製作的優秀電影作品而設立,自從1999年之後,通常在奧斯卡獎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獨立精神獎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聖莫尼卡舉辦。.

新!!: 搖滾啟示錄和獨立精神獎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搖滾啟示錄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搖滾啟示錄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搖滾啟示錄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縮寫:--HKIFF--),或稱香港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由1977年起開始舉辦,於2016年踏入40週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一項競賽性影展,每年多數在復活節期間舉行。自舉辦以來一直被譽為亞洲電影薈萃之盛會,也是回顧香港電影的舞台。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讓市民大眾能親身觀賞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作品,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一個亞洲的電影交流平台。電影節除了展示中國及亞洲電影的多元化製作,更舉辦座談會、著名導演講座、展覽及派對等活動。每年均有來自50多個國家、數百部電影參展,表彰亞洲電影業的精英,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製作人及觀眾聚首一堂,推廣最新作品,欣賞出色電影;同時也有助於振興香港電影業,增進各地電影文化的交流融匯。另一方面,每年電影節亦會吸引全球大量媒體到場採訪,為大中華以至亞洲區重要的電影發表平台。.

新!!: 搖滾啟示錄和香港國際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Bob Dylan,),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引起的影响已超过50年。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都来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谣,也被廣泛認為是当时美國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尽管他否认了这一点。他的部分早期作品成为了当时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1960年代中期,迪伦开始从原先的抗议民谣风格转型,并在1965年发行长达六分钟的单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也从此改变了流行音乐的传统分类。迪伦60年代中期的一些作品登上了《告示牌》榜单冠军,但由于其使用摇滚元素亦受到了民谣运动中一些人士的批评。 迪伦早期受到了美国创作歌手小理查德的表演和音乐人伍迪·蓋瑟瑞、罗伯特·约翰逊和汉克·威廉斯的歌词的影响,并在后来发展及个性化了既有的音乐风格。迪伦在其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探索了美国歌曲风格里的各种成分——从民谣、蓝调及乡村到福音音乐、摇滚乐和洛卡比里,再到英格兰式、苏格兰式和爱尔兰式民谣,还有爵士乐和摇摆乐。迪伦通常的演奏乐器为吉他、键盘乐器和口琴。在不同的音乐人的支持下,迪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作为一个唱片艺术家和表演者,迪伦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艺生涯为核心,但他最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他的作词。 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6本画作书,他的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过。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迪伦曾获诸多奖项,包括12尊格莱美奖、1尊金球奖及1尊奥斯卡金像奖,并被引入摇滚名人堂及作曲家名人堂。2008年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授予其一特别奖,以表彰其通过作词及作诗对流行音乐及美国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为美国歌曲传统带来的全新诗意表达。瑞典皇家學院11日16日表示,收到巴布狄倫的信件解釋,12月10日因有其他要事將無法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並強調相當榮幸能獲獎。他並非因故缺席領獎的第一人,瑞典皇家學院表示,並不會因為得獎人無法前來取消獎項,尊重巴布狄倫的決定,諾貝爾文學獎依舊是屬於他的殊榮。.

新!!: 搖滾啟示錄和鲍勃·迪伦 · 查看更多 »

茱莉安·摩爾

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本名茱莉·安·史密斯(Julie Anne Smith),美國女演員。 2014年,摩爾以《》(Maps to the Stars)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後,成為繼茱麗葉·畢諾許之後,影史上第二位在三大影展(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都奪下最佳女演員獎的大滿貫影--;2014年,她再獲得第87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新!!: 搖滾啟示錄和茱莉安·摩爾 · 查看更多 »

金球獎 (影視獎項)

#重定向 金球獎.

新!!: 搖滾啟示錄和金球獎 (影視獎項)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搖滾啟示錄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陶德·海恩斯

陶德·海恩斯(英語:Todd Haynes,),美國導演、編劇。2007年,以執導的《搖滾啟示錄》一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新!!: 搖滾啟示錄和陶德·海恩斯 · 查看更多 »

李察·基爾

李察·蒂凡尼·吉爾(Richard Tiffany Gere,)是著名的美國電影演員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美國舞男》、《軍官與紳士》、《一级恐惧》、《芝加哥》、《麻雀變鳳凰》等。曾獲金球獎喜剧与音乐类最佳男主角獎。.

新!!: 搖滾啟示錄和李察·基爾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搖滾啟示錄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派拉蒙影業

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被简称为“派拉蒙影业”或“派拉蒙”,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公司,同时也是美国维亚康姆集团的子公司。派拉蒙是全球第五个建立的电影公司, 也是美国第二个建立的电影公司,同时也是六大电影公司中一直将总部设立在好莱坞的公司。1916年,电影制片人与22名男女演员签订合约,并在公司标志上为他们授予了一颗星星,而他们则成为了第一批“电影明星”。 派拉蒙影业公司是美国电影协会的成员。 2014年,派拉蒙影业公司成为好莱坞第一家采用数碼形式分发其所有电影的公司。.

新!!: 搖滾啟示錄和派拉蒙影業 · 查看更多 »

洛杉磯時報

《洛杉磯時報》(英语:Los Angeles Times),又稱《洛城時報》,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新!!: 搖滾啟示錄和洛杉磯時報 · 查看更多 »

溫斯坦影業

溫斯坦影業 (The Weinstein Company,TWC) 是一家美国电影公司,由哈維·溫斯坦和鲍勃·溫斯坦和兄弟在离开米拉麥克斯影業后于2005年创建。次元影業属于本公司的子公司。.

新!!: 搖滾啟示錄和溫斯坦影業 · 查看更多 »

滾石 (雜誌)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是美國的權威音樂雜誌,創辦於1967年,由Jann Wenner與Ralph J. Gleason兩人共同創辦。滾石雜誌是目前對於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告示牌雜誌(Billboard Magazine)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這些都使滾石雜誌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音樂性雜誌。.

新!!: 搖滾啟示錄和滾石 (雜誌) · 查看更多 »

本·威士肖

班傑明·約翰·“班”·維蕭(Benjamin John "Ben" Whishaw,)是一位英國演員。他曾就讀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著名作品是舞台劇《哈姆--雷特》,影集《司法正義》和《-zh-cn:演播时刻;zh-hk:演播時刻;zh-tw:焦點時刻-》,以及電影《香水》、《搖滾啟示錄》、《璀璨情詩》、《慾望莊園》(原譯《故園風雨後》)。於007系列第23、24部電影《007:空降危機》(2012)、《007:惡魔四伏》(2014)中他扮演龐德的軍需官Q, 成為影史上最年輕飾演Q的演員。他在2012年在美上映的電影《雲圖》中飾演六段故事中其中之一的主角羅伯特·弗洛比舍爾,並在其他幾段故事中飾演配角。在2014年《柏靈頓:熊愛趴趴走》及2017年《柏靈頓熊熊出任務》動畫電影中擔任帕丁頓熊的配音。.

新!!: 搖滾啟示錄和本·威士肖 · 查看更多 »

2007年金馬國際影展

2007年金馬國際影展是在2007年11月23日至12月7日,於臺灣台北舉辦。第8屆國際數位短片競賽由彭于晏擔任代言人。該屆首度設立亞洲影評人協會獎(NETPAC獎)。.

新!!: 搖滾啟示錄和2007年金馬國際影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七人一個卜戴倫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我不在那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