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拓跋猗盧

指数 拓跋猗盧

拓跋猗盧(),中國西晉末期鮮卑索頭部首領、代王,295年至307年統治索頭部西部國土,307年至316年統治索頭部全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其父為拓跋沙漠汗,拓跋猗㐌、拓跋弗皆為其兄弟。 295年,當時的鮮卑索頭部首領,也是猗盧之叔拓跋祿官將國土分為三部,由猗盧統治西部。猗盧善於用兵,向西打敗匈奴、烏桓,並將部落之事,委諸漢人,漢人因此紛紛歸附。304年,與猗㐌擊敗劉淵軍,和晉軍會師。305年、307年,猗㐌、祿官相繼去世後,始完全統領索頭部鮮卑。 310年,支援晉將劉琨擊敗鮮卑白部及鐵弗劉虎,與劉琨二人結拜為兄弟。劉琨推薦猗盧為大單--、代公。猗盧又向劉琨索取土地,由是猗盧的勢力日益強盛。其後數年間,與劉琨聯合對漢國作戰。312年,大破漢軍於晉陽(今中國山西太原)。313年,猗盧以盛樂(今中國內蒙古和林格爾)為北都;平城(今中國山西大同)為南都。命長子拓跋六修統禦國土南部。 315年,猗盧被西晉封為代王。猗盧喜愛幼子拓跋比延,欲使比延繼承其位,長子六修反而不受寵。316年,猗盧召喚六修而不至,遂率軍討伐,反為六修所敗,被擒獲殺之。 猗盧在位時用法嚴苛,史載部落的人有犯法者,甚至整個部落的人都殺光。有時見到路上有人們扶老攜幼而行,問他們去哪裡?回答的往往是:「去赴死。」竟然沒有一個人敢逃亡。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時,將猗盧追諡為穆皇帝。 Category:代國君主 Category:北魏追尊皇帝 Category:諡穆 Category:晋朝代王.

28 关系: 劉淵南北朝大同市太原市山西省中國乌路孤乌桓代国匈奴北魏刘琨和林格尔县内蒙古自治区前趙西晋谥号鲜卑铁弗拓跋弗拓跋六修拓跋珪拓跋祿官拓跋猗㐌拓跋部拓跋比延拓跋沙漠汗拓跋普根

劉淵

漢光文帝劉淵(),字元海,新興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北),出身匈奴屠各部。為五胡十六國時代中,汉赵的開國君王。.

新!!: 拓跋猗盧和劉淵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新!!: 拓跋猗盧和南北朝 · 查看更多 »

大同市

大同市,简称同或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魏都”“煤都”和“凤凰城”之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北部边缘,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31.81万,市区人口174万。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历史上,大同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西京,明清重镇。.

新!!: 拓跋猗盧和大同市 · 查看更多 »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拓跋猗盧和太原市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拓跋猗盧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拓跋猗盧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乌路孤

烏路孤(),漢名劉虎,唐代避李虎名諱,改作劉武,十六國時期匈奴支系鐵弗部首領,為前任首領劉誥升爰之子,夏國建立者劉勃勃之曾祖父。309年(西晉懷帝永嘉三年、漢國劉淵河瑞元年),誥升爰去世,烏路孤繼立,自稱其部落為「鐵弗」,並歸降漢國。 烏路孤繼位時,鐵弗部原居今山西一帶,310年,鐵弗為劉琨所敗後,始向西遷,進入朔方,漢帝劉淵此時封烏路孤為樓煩公,拜安北將軍,丁零中郎將。318年,為東晉所冊封之代王拓跋鬱律所敗,逃往塞外。 341年,烏路孤再攻擊代國,復為代王拓跋什翼犍所敗,不久去世,子劉務桓繼立。後來劉勃勃稱帝後,將烏路孤追諡為景皇帝。 Category:十六國追尊君主 Category:攣鞮氏.

新!!: 拓跋猗盧和乌路孤 · 查看更多 »

乌桓

乌桓(上古漢語擬音:),又名乌丸、古丸,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自東胡,是最早附屬於匈奴的部落。.

新!!: 拓跋猗盧和乌桓 · 查看更多 »

代国

代国可能是指:.

新!!: 拓跋猗盧和代国 · 查看更多 »

匈奴

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統治領域約略在現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亞與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等汉化政权。 匈奴是部落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尊卑分明的内外官制,分王庭、左方和右方三个辖区,分别由单于、左右贤王负责监理,各自在自己的分地游牧而居,各有自己的军官、文官,对领土也有强烈欲望。其王族為攣鞮氏,其領袖稱单于,其下轄各王,統領各部落,单于和诸王的皇后和妻子称阏氏(匈奴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匈奴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在學界中有許多关于匈奴部落国家体制的假設,但是因為關於他們的資料留到後世的並不多,而且保留到今天的資料,主要都是透過另一視角的中國文獻,因此在學界中仍然存在爭議。 匈奴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東胡強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質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新!!: 拓跋猗盧和匈奴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新!!: 拓跋猗盧和北魏 · 查看更多 »

刘琨

刘琨(),字越石,中山郡魏昌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人中国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他曾经在西晋末年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武装割据了近十年,对抗周围的游牧民族。.

新!!: 拓跋猗盧和刘琨 · 查看更多 »

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爾縣()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下所轄一個縣。西漢時,和林格爾為雲中郡辖地,南北朝時稱為盛樂,至今境內還有盛樂古城遺址。.

新!!: 拓跋猗盧和和林格尔县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拓跋猗盧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前趙

#重定向 汉赵.

新!!: 拓跋猗盧和前趙 · 查看更多 »

西晋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個大一統的时期,乃於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後世稱「西晉」,為晉朝的一部分。這大一統時期為時僅51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37年。西晉先定都洛陽,後以長安為陪都。實行两京制。.

新!!: 拓跋猗盧和西晋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拓跋猗盧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鲜卑

卑(漢語拼音:Xiānbēi;上古汉语擬音:*Sr-pe),祖先是古代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东胡(一說山戎)或稱通古斯部落。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鲜卑主要活动于赤峰市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和辽宁西北部。 2世紀時鮮卑國占据匈奴國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鲜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衝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新!!: 拓跋猗盧和鲜卑 · 查看更多 »

铁弗

鐵弗部,汉代末期南匈奴的一個部族,被認為是匈奴人和乌桓人、鲜卑人的后代,又称杂胡。始祖為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其子誥升爰成為鐵弗部的始祖。另一支部族則加入拓跋部,成為獨孤部。 309年,誥升爰過世,其子烏路孤將部族名改為鐵弗。 铁弗赫连勃勃在十六国时期在河套地区创立夏政权。夏被北魏所灭,铁弗后来融入汉族。 * Category:匈奴.

新!!: 拓跋猗盧和铁弗 · 查看更多 »

拓跋弗

拓跋弗(),中國西晉時期索頭部鮮卑族領袖,293年至294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的先祖。其父為拓跋沙漠汗,前任首領拓跋綽是其叔父。 293年,因拓跋綽去世而繼位。《魏書·序記》載其「聰哲有大度,為諸父兄所重。政崇寬簡,百姓懷服。」294年去世,其另一叔父拓跋祿官繼立。 子拓跋郁律,后也成为首领。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時,將其追諡為思皇帝。 Category:拓跋部領袖 Category:北魏追尊皇帝‎ 帝.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弗 · 查看更多 »

拓跋六修

拓跋六修(),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的长子,少年凶悖。拓跋猗卢五年,派遣六修为前锋,与辅相卫雄、范班及姬澹等救援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拓跋猗卢统大兵为后继。汉赵皇子刘粲害怕,焚烧辎重,突围逃走。拓跋六修纵骑追击,杀伤甚众。拓跋猗卢在寿阳山大猎,陈阅皮肉,山为变赤。 晋怀帝被匈奴汉帝刘聪所擒获,拓跋猗卢遣六脩与侄子拓跋普根率精骑援助刘琨。开始,猗卢宠爱少子拓跋比延,欲立他为后。拓跋六修出居到新平城,废黜六修之母。六修有骅骝骏马,日行五百里,拓跋猗卢想把他给比延。后来六修来朝,拓跋猗卢又命六修拜比延,六修不从。 拓跋猗卢让比延坐自己所乘步辇,使人导从出游。六修看见,以为是父亲,拜伏在路左,到了之后,一看是比延,惭怒而走。拓跋猗卢召他,他不回还。拓跋猗卢大怒,率众讨伐他。拓跋猗卢战败,六修杀比延。拓跋猗卢改微服藏到民间,被贫妇认出,遂被杀害。拓跋普根先守于外,闻叔父遇难,率众来攻灭拓跋六修。.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六修 · 查看更多 »

拓跋珪

#重定向 魏道武帝.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珪 · 查看更多 »

拓跋祿官

拓跋祿官(),中國西晉時期鮮卑索頭部首領,294年至307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的先祖。其父為拓跋力微,拓跋沙漠汗、拓跋悉鹿、拓跋綽皆為其兄弟。 294年,前任首領即祿官之侄拓跋弗去世,祿官因此繼位。295年,祿官繼位後將國土為三部:由自己統治東部;祿官之侄,即沙漠汗之子拓跋猗㐌統治中部;而沙漠汗另一子,猗㐌之弟拓跋猗盧統治西部。《魏書·序記》記載自力微以來,因為與西晉和好,所以此時「百姓乂安,財畜富實,控弦騎士四十餘萬。」 307年祿官去世,因猗㐌已於305年去世,因此猗盧便合併三部。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時,將祿官追諡為昭皇帝。 Category:北魏追尊皇帝 Category:諡昭.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祿官 · 查看更多 »

拓跋猗㐌

#重定向 拓跋猗迤.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猗㐌 · 查看更多 »

拓跋部

拓跋部,古代又稱索頭部、索虜,中國古代鮮卑的部族之一,又称中部鲜卑,以拓跋氏為中心氏族,祖庭位于大兴安岭嘎仙洞。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史称“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時,在中國北方建立代国,南凉,北魏等一系列政权。.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部 · 查看更多 »

拓跋比延

拓跋比延(),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的幼子。猗卢宠爱拓跋比延,欲立他为后。将长子拓跋六修出居到新平城,废黜六修之母。六修有骅骝骏马,日行五百里,拓跋猗卢想把他给比延。后来六修来朝,拓跋猗卢又命六修拜比延,六修不从。 拓跋猗卢让比延坐自己所乘步辇,使人导从出游。六修看见,以为是父亲,拜伏在路左,到了之后,一看是比延,惭怒而走。拓跋猗卢召他,他不回还。拓跋猗卢答怒,率众讨伐他。拓跋猗卢战败,六修杀比延。拓跋猗卢改微服藏到民间,被贫妇认出,遂被杀害。  .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比延 · 查看更多 »

拓跋沙漠汗

拓跋沙漠汗(),中國三國後期至西晉初年的索頭部鮮卑人,是被南北朝時期北魏所追尊的先祖之一,其父為索頭部領袖拓跋力微,拓跋悉鹿、拓跋綽、拓跋祿官皆為其兄弟,拓跋猗㐌、拓跋猗盧、拓跋弗則為其子。 《魏書·序記》記載沙漠汗「身長八尺,英姿瑰偉」。261年,受力微所派入曹魏為質子,及西晉代曹魏,沙漠汗仍為質子,直到267年始北返歸國。275年,又至西晉,《資治通鑑》記載此行是為了入貢,然而在將回國時,西晉幽州刺史衛瓘奏請扣留沙漠汗,又用重金賄賂鮮卑各部酋長以挑撥離間。 277年,沙漠汗被送回鮮卑部落,然而因沙漠汗在酋長們的宴席中以彈丸擊鳥,被認為已為中原所同化,各部酋長遂向力微進讒言,又因沙漠汗入中原為質的這段期間,力微其餘諸子受寵愛日甚,使得沙漠汗在力微的默許下被各部酋長所殺。沙漠汗被殺後,力微也十分後悔。 雖沙漠汗未曾為索頭部首領,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時,仍將其追諡為文皇帝。 Category:鮮卑人 Category:曹魏政治人物 Category:西晋政治人物 Category:北魏追尊皇帝 Category:西晋被杀害人物 帝.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沙漠汗 · 查看更多 »

拓跋普根

拓跋普根(),鮮卑名撲速根,中國西晉末期鮮卑索頭部首領、代王,305年至316年統治索頭部中部國土,316年統治索頭部全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其父為拓跋猗㐌,拓跋賀傉、拓跋紇那皆為其兄弟。 305年,猗㐌去世,普根繼其位統有索頭部中部國土。 316年,當時的鮮卑索頭部首領,代王拓跋猗盧被其子拓跋六修所弒,普根聞訊回軍,殺六修平亂,因而繼代王位,僅在位一個多月就去世。 普根的遺腹子被拓跋猗㐌之妻立為王,卻又在同年冬天去世。 Category:代國君主.

新!!: 拓跋猗盧和拓跋普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拓跋猗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